泰國肝吸蟲
泰國肝吸蟲(學名:Opisthorchis viverrini),又稱“香貓肝吸蟲”[1],是一種可寄生在肉食性動物膽管的吸蟲,其生活史與中華肝吸蟲極為相似,以膽汁為食,可造成肝、膽病變,主要分布在泰北、寮國一帶,當地約有八、九成鄉村人口以及一半的城市人口受到感染,估計約有九百萬人受到影響。
泰國肝吸蟲 | |
---|---|
染色後的泰國肝吸蟲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扁形动物门 Platyhelminthes |
纲: | 吸蟲綱 Trematoda |
亚纲: | 複殖亞綱 Digenea |
目: | 斜睪目 Plagiorchiida |
科: | 後睪科 Opisthorchiidae |
属: | 後睪屬 Opisthorchis |
种: | 泰國肝吸蟲 O. viverrini |
二名法 | |
Opisthorchis viverrini | |
形態
成蟲尺寸介於長5至10毫米、寬1至2毫米的範圍,體型狹長而扁平,蟲體一端具有口吸盤,其腸管自此延蟲體兩側分叉延伸至尾端,在前端約五分之一界線處,另有一個與口吸盤約略等大的腹吸盤。此外泰國肝吸蟲雌雄同體,一對睪丸呈現圓形花瓣狀是此寄生蟲的特色,分布在口吸盤的另一端,並佔蟲體後端三分之一的區域,卵巢則位於中後段三分之一線上,子宮則在中段盤繞,佔全長約三分之一,兩旁可見網點狀的卵黃腺。
生活史
泰國肝吸蟲的生活史與中華肝吸蟲相似,蟲卵必須在淡水螺中孵化,經過四個發育階段後離開螺體,並尋找鯉科的淡水魚作為第二中間宿主,在魚鱗、皮膚、肌肉組織發育後,透過其他動物生吃、未完全熟食這些魚,幼蟲可在食用者體內脫去外囊,經過四週發育成蟲,可在宿主體內活上40年之久,每日約產下1000至2500顆卵,可隨膽汁一同進入消化道,最後隨糞便排出,是診斷的重要依據。
臨床表現
多數感染者不產生症狀,或是僅有如消化不良(dyspepsia)、腹痛、腹瀉、或便秘的症狀輕微;但長期下來,會發展成較為劇烈的感染症,像是肝腫大(hepatomegaly)或出現膽管炎(cholangitis)、肉芽腫性膽囊炎(cholecystitis)、甚至引發膽囊上皮細胞癌(chlolangiocarcinoma),嚴重時甚可致命。
診斷和治療
診斷時主要依據光學顯微鏡對排泄物中的蟲卵鑑定,但是泰國肝吸蟲蟲卵亦與中華肝吸蟲相似,因此顯微鏡下不易區分,因此可透過問診比對盛行區域,或進一步使用PCR、ELISA等技術做進一步分析,由於病理機制相似,使用的藥物也是Praziquantel,因此無法確認物種時,仍可以相同的方式治療。
參考文獻
- 不是貓肝吸蟲。
- (英文)Orit Yossepowitch; et al. . Emerg Infect Dis. Dec 2004, 10 (12): 2122–6. PMID 1566384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