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蒂·馬里昂

馬丁·懷特福德·馬里昂英語:1917年12月1日—2011年3月15日),綽號「游擊先生」,為美國職棒大聯盟的游擊手與總教練。生涯曾效力過紅雀與布朗等隊。擔任總教練期間,曾執教過紅雀、布朗與白襪等隊。

馬蒂·馬里昂
Marty Marion
1953年的馬里昂
游擊手
出生: (1917-12-01)1917年12月1日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里奇堡
逝世: 2011年3月15日(2011歲—03—15)(93歲)
 美國密蘇里州拉都
打擊: 投球:
美國職棒大聯盟首秀
1940年4月16日,代表聖路易紅雀
最終美國職棒大聯盟出场
1953年7月6日,代表聖路易布朗
美國職棒大聯盟成績
打擊率.263
全壘打36
打點624
球队
球員時期

總教練時期

生涯成就与獲獎紀錄

職業生涯

1941年的馬里昂

馬里昂小時候在亞特蘭大長大,高中時便加入學校棒球隊。[1][2]他的哥哥瑞德也是一名大聯盟選手曾短暫在大聯盟出賽18場比賽。馬里昂從小手臂長度就比其他人長,也因此他在小時候獲得了「章魚」的綽號。而他也因為腳傷,因此不用服兵役,也不用在二戰上場。[3]

馬里昂主要活躍於1940年代,1941年,他以先發游擊手身分全勤出賽。1947年,他整季只發生15次失誤,守備率高達9成81。

1942年,他的打擊率為2成76,並敲出聯盟最多的38支二壘安打,他也幫助球隊拿下該年世界大賽冠軍。1943年,他的打擊率為2成80,球隊再度闖進世界大賽。雖然他在世界大賽的打擊率高達3成57,不過紅雀最終仍敗給洋基。

1951年,馬里昂因為膝蓋和背部受傷導致整季報銷。[1]於是他轉任球隊總教練,並帶領球隊拿下80勝73敗。之後紅雀讓Eddie Stanky接任總教練,並將馬里昂交易到布朗隊。他在布朗隊擔任球員兼教練,後來球隊在1953年末搬到巴爾的摩,並改名巴爾的摩金鶯,同時將馬里昂釋出。1954年,他成為白襪隊的總教練。雖然他在白襪隊三年間戰績不差,但連續三年都只拿下美聯第三,使得他最後遭到球隊解雇。

1958年,他在紅雀2A擔任總教練。後來這支球隊變成小熊隊的3A球隊,[4]1960年,馬里昂將球隊賣給William Hopkins。[5]Hopkins隨後賣給休士頓運動協會,最終這支球隊成為了現今的休士頓太空人隊。[6]

晚年

2011年3月15日,馬里昂因為心臟病去世,享壽93歲。[7][8]

生涯打擊成績

出賽次數打席打數得分安打二安 三安全壘打打點盜壘 保送三振打擊率上壘率長打率 OPS
1572614355066021448272373662435470537.263.323.345.668

執教成績

球隊年度例行賽
場次勝場敗場勝率戰績
紅雀1951年 1548173.526國聯第三
合計1548173.526
布朗1952年 1034261.408美聯第七
布朗1953年 15454100.351美聯第八
合計25796161.374
白襪1954年 936.333美聯第三
白襪1955年 1549163.591美聯第三
白襪1956年 1548569.552美聯第三
合計317179138.565
總計728356372.489

參考資料

  1. Goldstein, Richard. . New York Times. [11 August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5).
  2. Asher, Gene. . GeorgiaTrend. GeorgiaTrend. [11 August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5).
  3. Francis, Bill. . National Baseball Hall of Fame. Cogapp. [24 April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4. . Milwaukee Journal Sentinel. 1960-03-22 [2013-03-25].
  5. . St. Petersburg Times. August 17, 1960: 3-C [2021-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9).
  6. . Observer–Reporter. 1961-01-19 [2013-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5).
  7. . St. Louis Post-Dispatch. March 17, 2011 [2021-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9).
  8. . St. Louis Post-Dispatch. March 16, 2011 [2021-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9).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馬蒂·馬里昂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