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03年俄羅斯大饑荒
俄羅斯大饑荒,發生於1601年-1603年之間,受祕魯瓦伊納普蒂納火山爆發引起的火山冬天影響,導致約兩百萬人死亡,相當於當時俄羅斯沙皇國30%的人口,依受影響的人口比例來看,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嚴重的一場饑荒。大量人口死亡增添社會不穩定,在俄罗斯混乱时期政局動盪之下,更是雪上加霜,也間接導致高篤諾夫政權垮台。[1][2]
氣候變遷
2008年由地質學家Verosub與Lippman所發表的研究[3]指出,1600年祕魯瓦伊納普蒂納火山爆發之後,全球各地發生饑荒。該火山1600到3200萬公噸的懸浮微粒到大氣中,尤其含有二氧化硫能進一步氧化形成硫酸,增加大氣對太陽光反照率,導致火山嚴寒,作物歉收,牲口折損,大規模饑荒。[4][5]
瑞士、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均記載1600-1602年冬季特別寒冷。法國釀酒葡萄延後收穫,德國與秘魯的葡萄甚至都無法收成。中國明万历年間也發生氣候變化,桃樹花期延後。日本諏訪湖湖面冰凍提早,破五百年來紀錄。[6]
糧食短缺
1601年俄羅斯糧食歉收,每8英斗(四分之一噸)裸麥價格翻倍,達到60-70戈比,即0.6-0.7盧布,隔年許多農家無足夠種子播種,隔年秋收時,裸麥每8英斗價格漲到3盧布。即使1603年氣候恢復穩定,但農產狀況仍未恢復,饑荒加劇。
高篤諾夫政府試圖以半價出售糧倉存糧來救濟人民,後來又向主要城市的窮人分發糧食和金錢,直到國庫枯竭,大勢仍難以挽回。在這兩年半的時間裡,光莫斯科就有12.7萬具屍體被埋在萬人塚中,俄羅斯沙皇國人口減少三分之一。[7]
來源
- . [2022-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7).
-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Davis. 2008-04-25 [2022-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7).
- Kenneth L. Verosub,Jake Lippman. . 2011-06-03 [2022-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7).
- Andrea Thompson, "Volcano in 1600 caused global disruption", MSNBC.com, 5 May 2008, accessed 13 November 2010.
- "The 1600 eruption of Huaynaputina in Peru caused global disruption" 的存檔,存档日期28 April 2010., Science Centric.
- . Geology Time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Turchin, Peter.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 256-257. ISBN 978069113696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