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太平洋颱風季

1945年太平洋颱風季泛指在1945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國海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於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通常都會於五月至十二月期間形成。

1945年太平洋颱風季
氣旋季總結圖
氣旋季長度
首個系統形成1945年4月19日(熱帶風暴安恩)
末個系統消散1945年11月29日(颱風娜拉)
最強風暴
名稱颱風海倫 Helen
  最高風速195 km/h(120 mph)
1分鐘平均風速
  最低氣壓965 hPambar
氣旋季統計
風暴數26
颱風數13
死亡人數不明
財產損失不明
太平洋颱風季
主題頁 - 專題 - 編輯指南

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並被列入1945年太平洋颶風季。在西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命名,國際編號為45xx。而凡進入或產生於菲律賓風暴責任範圍以內的熱帶低氣壓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 (PAGASA) 都會為它們訂立一個菲律賓名稱,作當地警報用途;因此同一個風暴有時候會有兩個不同的名稱。

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準。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等級
等級 風速
超級颱風 ≥130
≥240公里每小時
颱風 63129節
118239公里每小時
熱帶風暴 3462節
63117公里每小時
熱帶低氣壓 2233節
4162公里每小時

熱帶氣旋

在1945年,有?個熱帶低氣壓形成,其中26個成為了熱帶風暴,13個成為了颱風。

熱帶風暴安恩 (Ann)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4月19日-1945年4月26日
強度95 km/h(60 mph) (一分鐘) 
995 hPambar

熱帶風暴貝蒂 (Betty)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5月13日-1945年5月16日
強度100 km/h(65 mph) (一分鐘) 
994 hPambar

颱風康妮 (Connie)

1級 颱風(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6月1日-1945年6月7日
強度130 km/h(80 mph) (一分鐘) 
980 hPambar

熱帶風暴都麗絲 (Doris)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6月18日-1945年6月21日
強度85 km/h(50 mph) (一分鐘) 
997 hPambar

熱帶風暴蘭茜 (Nancy)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7月3日-1945年7月8日
強度95 km/h(60 mph) (一分鐘) 
992 hPambar

7月8日,強烈熱帶風暴蘭茜登陸陽江香港天文台於7月6日[1]至7月8日[2]懸掛該年首個一號風球,一人喪生[3]

颱風歐珀 (Opal)

1級 颱風(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7月14日-1945年7月22日
強度120 km/h(75 mph) (一分鐘) 
986 hPambar

熱帶風暴蓓姬 (Peggy)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7月22日-1945年7月23日
強度65 km/h(40 mph) (一分鐘) 
998 hPambar

7月23日,熱帶風暴蓓姬登陸汕尾港澳兩地並無懸掛風球。

熱帶風暴艾德娜 (Edna)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7月27日-1945年7月29日
強度75 km/h(45 mph) (一分鐘) 
995 hPambar

颱風伊娃 (Eva)

1級 颱風(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7月30日-8月4日
強度150 km/h(90 mph) (一分鐘) 
978 hPambar

颱風昆妮 (Queenie)

1級 颱風(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8月5日-1945年8月9日
強度150 km/h(90 mph) (一分鐘) 
978 hPambar

8月10日,颱風昆妮登陸茂名香港天文台於8月7日[4]至8月10日[5]懸掛一號風球,無傷亡。

熱帶風暴法蘭絲 (Frances)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8月9日-1945年8月13日
強度95 km/h(60 mph) (一分鐘) 
992 hPambar

熱帶風暴葛瑞絲 (Grace)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8月15日-1945年8月22日
強度110 km/h(70 mph) (一分鐘) 
985 hPambar

颱風露芙 (Ruth)

1級 颱風(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8月22日-1945年8月28日
強度130 km/h(80 mph) (一分鐘) 
978 hPambar

颱風蘇珊 (Susan)

1級 颱風(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8月23日-1945年8月28日
強度150 km/h(90 mph) (一分鐘) 
968 hPambar

颱風蒂絲 (Tess)

1級 颱風(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8月23日-1945年8月25日
強度130 km/h(80 mph) (一分鐘) 
980 hPambar

8月26日,颱風戴絲掠過華南沿岸[6]香港天文台於8月24日[5]至8月26日[7]懸掛一號風球,無傷亡。

颱風海倫 (Helen)

3級 颱風(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8月30日-1945年9月5日
強度185 km/h(115 mph) (一分鐘) 
965 hPambar

台风海伦形成于8月30日,向西北加强成二级台风。9月2日,颱風海倫橫過台灣北部,减弱为一级台风,外圍雨帶為澳門帶來雷雨[8]港澳兩地並無懸掛風球。后继续向西北移动并减弱为热带风暴,随后在中國福建省登陆。9月5日消散。

颱風烏蘇拉 (Ursula)

2級 熱帶氣旋(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9月5日-1945年9月15日
強度155 km/h(100 mph) (一分鐘) 
-965 mbarhPa

该台风由于导致35架在冲绳马尼拉之间的飞机坠落而载入史册。这些飞机上载有被释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俘,共计超过300名军人死亡,为和平时期死亡人数最多的单起空难。

颱風艾達 (Ida)

1級 颱風(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9月10日-1945年9月20日
強度130 km/h(80 mph) (一分鐘) 
969 hPambar

枕崎颱風(又稱艾達颱風)於1945年9月17日14時在鹿兒島縣枕崎市附近登陸,帶給日本相當大的災情,與伊勢灣颱風室戶颱風并列為昭和三大颱風。此颱風造成2,473人死亡,1,283人失蹤、2,452人受傷。由于當時日本剛剛戰敗,防災體制不健全,在各地都造成很大災害。特別是在廣島縣,共計有超過2000人因此死亡或失蹤,給剛剛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廣島雪上加霜。

熱帶風暴佛娜 (Verna)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9月20日-1945年9月22日
強度95 km/h(60 mph) (一分鐘) 
988 hPambar

熱帶風暴溫黛 (Wanda)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9月21日-1945年9月24日
強度75 km/h(45 mph) (一分鐘) 
998 hPambar

9月24日,熱帶風暴溫黛登陸雷州半島皇家香港天文台懸掛香港重光後首個一號戒備信號,無傷亡。日佔時期簡化的風球制度被撤銷,恢復實行原有的1及5至10號信號。[9]

颱風琴恩 (Jean)

2級 颱風(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9月25日-1945年10月2日
強度165 km/h(105 mph) (一分鐘) 
963 hPambar

熱帶風暴凱蒂 (Kate)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9月28日-1945年10月6日
強度110 km/h(70 mph) (一分鐘) 
980 hPambar

颱風魯依絲 (Louise)

1級 颱風(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10月2日-1945年10月12日
強度120 km/h(75 mph) (一分鐘) 
974 hPambar

熱帶風暴瑪芝 (Marge)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11月1日-1945年11月4日
強度85 km/h(50 mph) (一分鐘) 
996 hPambar

熱帶風暴依凡 (Yvonne)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11月14日-1945年11月17日
強度75 km/h(45 mph) (一分鐘) 
999 hPambar

颱風娜拉 (Nora)

1級 颱風(SSHWS
 
持續日期1945年11月22日-1945年11月29日
強度150 km/h(90 mph) (一分鐘) 
971 hPambar

熱帶氣旋名單

  • Ann
  • Betty
  • Connie
  • Doris
  • Nancy
  • Opal
  • Peggy
  • Edna
  • Eva
  • Queenie
  • Frances
  • Grace
  • Ruth
  • Susan
  • Tess
  • Helen
  • Ursula
  • Ida
  • Verna
  • Wanda
  • Jean
  • Kate
  • Louise
  • Marge
  • Yvonne
  • Nora

參考資料

  1. (繁體中文). 華僑日報第貳頁. 1945年7月8日.
  2. (繁體中文). 華僑日報第貳頁. 1945年7月9日.
  3. (繁體中文). 華僑日報第貳頁. 1945年7月9日.
  4. (繁體中文). 華僑日報第貳頁. 1945年8月8日.
  5. (繁體中文). 華僑日報第貳頁. 1945年8月25日.
  6. (繁體中文). 華僑報. 1945年8月26日.
  7. (繁體中文). 華僑日報第貳頁. 1945年8月27日.
  8. 傅玉蘭. . : 頁175.
  9. (繁體中文). 華僑日報第叁頁. 1945年9月25日.

參見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1945年太平洋颱風季
  • 1945年大西洋颶風季
  • 1945年太平洋颶風季
  • 1945年北印度洋氣旋季
  • 1944-1945年西南印度洋熱帶氣旋季
  • 1944-1945年澳洲地區熱帶氣旋季
  • 1944-1945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
  • 1945-1946年西南印度洋熱帶氣旋季
  • 1945-1946年澳洲地區熱帶氣旋季
  • 1945-1946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