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75) 1950 DA
(29075) 1950 DA的臨時名稱是1950 DA,歸類為近地天體和有潛在威脅小行星,是直徑大約1.1(0.68英里)的阿波羅小行星[4]。它曾經是撞擊地球機率最高的天體之一[10]。在2002年,它有最高數值0.17的巴勒莫評級,可能在2880年與地球發生碰撞[11]。自那時以來,估計的風險已經多次更改。在2015年12月,撞擊地球的機率修正為1/8,300(0.012%),巴勒莫評級為-1.42[10]。自2018年起,它列在哨兵系統上具有最高累積的巴勒莫評級[12]。因為2880年在未來的100年之後,1950 DA未列入杜林危險指數。
发现 [1] | |
---|---|
發現地 | 利克天文台 |
發現日期 | 1950年2月23日 |
編號 | |
其它名稱 | 1950 DA · 2000 YK66 |
小行星分類 | NEO · 阿波羅 · PHA [1][2] |
軌道參數 [2] | |
曆元 2012年1月31日(JD 2455957.5) | |
不確定參數 0 | |
觀測弧 | 67.96 yr (24,823 d) |
遠日點 | 2.5619 AU |
近日點 | 0.8350 AU |
半長軸 | 1.6985 AU |
離心率 | 0.5083 |
軌道週期 | 2.21 yr (809 d) |
平近點角 | 315.94° |
軌道傾角 | 12.175° |
升交點黃經 | 356.74° |
近日點參數 | 224.61° |
與地球最小軌道相交距離 | 0.0406 AU (15.8169 LD) |
本徵軌道參數 [3] | |
近日點歲差 | 13.655 弧秒 / 年 |
升交點黃經歲差 | −35.824 弧秒 / 年 |
物理特徵 | |
質量 | >×1012 kg 4[lower-alpha 1] |
平均密度 | > g/cm3 3.5[4] |
自轉週期 | 60±0.00004 h 2.121[4] |
幾何反照率 | 0.070[5] 0.25[6] |
光譜類型 | S [7][8] EM [9] B–V = ±0.077 0.862[7] V–R = ±0.069 0.494[7] V–I = ±0.067 0.816[7] |
絕對星等(H) | 17.00[5] 17.1[1][2] ±0.3 (R) 17.55[9][8] 18.0[8][4] |
發現和命名
1950 DA由卡爾·維爾塔寧於1950年2月23日在利克天文台首次觀測到[2]。它被觀測了17天[13],之後就因為觀測時間不足,使維爾塔計算的軌道解有著極大的不確定性而失蹤了。在2000年12月31日,它重新被羅威爾天文台發現,並在2001年1月4日編號為2000 YK66[14]。但2小時後就確認是1950 DA[13][15]。
觀測
在2001年3月5日,1950 DA接近地球至0.0520726 AU(7,789,950 km;4,840,450 mi)的距離[16]。阿雷西博和金石天文台從3月3日至7日都使用雷達研究它[13]。
研究表明這顆小行星的直徑為1.1公里,並架設這是一顆逆向旋轉[17]。由倫卡·薩魯諾娃和彼得·普拉韋奇以光學分析光變曲線表明它的自轉週期為±0.0001小時。由於它的自轉週期短和雷達的高 2.1216反射率,1950 DA被認為有相當高的密度(超過3.5 g/cm³,假設沒有內部的張力),並且可能由鐵、鎳組成[4]。在2014年8月,田納西大學的科學家確定"1950 DA"是由凡得瓦力凝聚在一起的碎石堆[18]。
撞擊地球的可能性
1950 DA具有最佳測定的小行星軌道,其原因是[13]:
- 軌道相對於黃道有適度的傾角(12度)[2],減少了在軌道面上的攝動;
- 高精度的雷達天體測量,提供了距離和對可見光的波長測量的角度位置提供了補充;
- 有68年的觀測弧[2];
- 不確定的區域受到共振的控制[13]。
主帶小行星(78) 黛安娜(直徑〜125公里)在2015年8月5日從距離1950 DA大約0.003 AU(450,000 km;280,000 mi)處掠過[13]。以這樣的距離和大小,黛安娜對它軌道的擾動,足以使2880年(730年後)的軌道路徑受到顯著的影響。此外,在這段期間的亞爾科夫斯基效應也將導致1950 DA的旋轉,使它的軌道略有變化。如果1950 DA繼續在它當前的軌道上運行,可能在2880年3月16日接近地球時,將會在距離地球數百萬公里處掠過。因此,1950 DA撞擊地球的機會很低。在2015年12月7日得出的軌道解,顯示在2880年撞擊地球的機率只有8,300分之一(0.012%)[10]。
像1950 DA這樣大小天體撞擊釋放出的能量將對氣候和生物圈造成重大的影響,也將對人類文明造成破坏性的影響。潛在撞擊的發現提高了人們對避免小行星撞擊的興趣。
註解
- 一份報告體積是1.14 km³ *,密度是3.5 g/cm³,估計質量(m=d*v)是3.99×1012 kg
參考資料
- . Minor Planet Center. [2018-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 (2018-02-09 last obs.).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2018-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9).
- . [2018-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2).
- Busch, Michael W.; Giorgini, Jon D.; Ostro, Steven J.; Benner, Lance A. M.; Jurgens, Raymond F.; Rose, Randy; et al. (PDF). Icarus. October 2007, 190 (2): 608–621 [2018-07-05]. Bibcode:2007Icar..190..608B. doi:10.1016/j.icarus.2007.03.03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03).
- Mainzer, A. K.; Bauer, J. M.; Cutri, R. M.; Grav, T.; Kramer, E. A.; Masiero, J. R.; et al. . NASA Planetary Data System. June 2016 [2018-07-05]. Bibcode:2016PDSS..247.....M.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2).
- Rivkin, A. S.; Binzel, R. P.; Bus, S. J. . Icarus. May 2005, 175 (1): 175–180 [2018-07-05]. Bibcode:2005Icar..175..175R. doi:10.1016/j.icarus.2004.11.005.
- Dandy, C. L.; Fitzsimmons, A.; Collander-Brown, S. J. . Icarus. June 2003, 163 (2): 363–373 [2018-07-05]. Bibcode:2003Icar..163..363D. doi:10.1016/S0019-1035(03)00087-3.
- . Asteroid Lightcurve Database (LCDB). [2018-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9).
- (Physical Info). [2018-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5).
- . NASA/JPL Near-Earth Object Program Office. 2015-12-07 [2018-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1).
- . NASA/JPL Near-Earth Object Program Office. [2011-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1).
- . NASA/JPL Near-Earth Object Program Office. [2018-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31). (Use Unconstrained Settings)
- Giorgini, J. D.; Ostro, S. J.; Benner, L. A. M.; Chodas, P. W.; Chesley, S. R.; Hudson, R. S.; et al. (PDF). Science. April 2002, 296 (5565): 132–136 [2018-07-05]. Bibcode:2002Sci...296..132G. PMID 11935024. doi:10.1126/science.106819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2-09).
- . Minor Planet Center. 2001-01-04 [2018-02-23].
- . Minor Planet Center. 2001-01-04 [2018-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1).
- (last observation: 2018-02-09; arc: 67.96 years). [2018-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3).
- Farnocchia, D.; Chesley, S. R. (PDF). Icarus. February 2014, 229: 321–327 [2018-07-05]. Bibcode:2014Icar..229..321F. arXiv:1310.0861 . doi:10.1016/j.icarus.2013.09.0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7-05).
- . U of Tennessee. [2015-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9).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小行星29075 |
- MPEC 2001-A26 : 1950 DA = 2000 YK6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K00Y66K). MPC 4 January 2001
- 3D mode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otating model of the asteroid (preferred rotation model is retrograde, NeoDy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Asteroid Lightcurve Database (LCDB)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query form (inf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Asteroids and comets rotation curves, Cd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Observatoire de Genève, Raoul Behrend
- Discovery Circumstances: Numbered Minor Planets (25001)-(3000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Minor Planet Center
- 小行星29075 at NeoDyS-2, Near Earth Objects—Dynamic Site
- Ephemeris · Obs prediction · Orbital info · MOID · Proper elements · Obs info · Physical info · NEOCC
- NASA JPL小天體瀏覽器上的小行星29075
前一小行星: (29074) 5160 T-3 |
小行星列表 | 後一小行星: (29076) 1972 TR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