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
2008-09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泛指在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內的任何時間,於南太平洋所產生的熱帶氣旋。大部份於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都會於11月至4月期間形成。
2008—2009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 | |
---|---|
氣旋季總結圖 | |
氣旋季長度 | |
首個系統形成 | 2008年12月1日 |
末個系統消散 | 2009年4月11日 |
最強風暴 | |
名稱 | Lin |
• 最高風速 | 110 km/h(70 mph) (10分鐘平均風速) |
• 最低氣壓 | 975 hPa(mbar) |
氣旋季統計 | |
熱帶擾動數 | 15 |
熱帶低氣壓數 | 12 |
熱帶氣旋數 | 6 |
強烈熱帶氣旋數 | 0(创历史最低,与1994-1995年持平) |
死亡人數 | 11 |
財產損失 | $6500萬(2009年美元) |
相關條目 | |
| |
斐濟氣象局熱帶氣旋等級 | ||||||
---|---|---|---|---|---|---|
等級 | 風速 | |||||
5級 強烈熱帶氣旋 | ≥108節 ≥199公里每小時 | |||||
4級 強烈熱帶氣旋 | 86–107節 158–198公里每小時 | |||||
3級 強烈熱帶氣旋 | 64–85節 118–157公里每小時 | |||||
2級 熱帶氣旋 | 48–63節 88–117公里每小時 | |||||
1級 熱帶氣旋 | 34–47節 63–87公里每小時 | |||||
熱帶低氣壓 | 0–33節 0–62公里每小時 |
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南,東經160度以東的南太平洋水域。在南太平洋產生的熱帶氣旋是由斐济和新西兰命名,而美国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會把在該地區的熱帶低氣壓的編號以P字母作結。
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準。
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海蒂(Hettie)
1級 熱帶氣旋(FMS)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9年1月23日-2009年1月31日 |
---|---|
強度 | 65 km/h(40 mph)(十分鐘) 995 hPa(mbar) |
熱帶氣旋伊尼斯(Innis)
1級 熱帶氣旋(FMS)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9年2月13日-2009年2月18日 |
---|---|
強度 | 75 km/h(45 mph)(十分鐘) 990 hPa(mbar) |
其他熱帶氣旋
除了被命名的熱帶氣旋外,還有一些沒被命名的熱帶低氣壓和被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認為是熱帶風暴的熱帶氣旋。以下列出那些熱帶氣旋的資料。
內部連結
外部連結
维基新闻中的相关報導:Cyclone Mick wreaks havoc on Fiji |
-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 Fiji Meteorological Service (RSMC Nadi)
- Meteorological Service of New Zealand (TCWC Wellingt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JTWC)(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