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厦金海域常态化执法巡查行动

2024年厦金海域常态化执法巡查行动中華人民共和國2024年金門近海快艇翻覆事故而採取的执法行動。

2024年厦金海域常态化执法巡查行动
海峡两岸冲突金門近海快艇翻覆事故的一部分

金廈海域衛星影像圖
日期2024年2月18日  至今(53天)
地点
金廈海峽及周边水域
冲突方
执法与巡查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大陆

警戒与对峙方
 中華民國
臺灣


軍方支援:

民間團體支持:

指挥官与领导者
習近平軍委主席
王春寧上將武警司令員
郁忠少將海警局長
蔡英文總統
管碧玲海委會主委
周美伍中將海巡署長

背景

行動

2月18日,中国海警新闻发言人甘羽表示,福建海警局将在厦金海域[註 1]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行动。[5][6][7]次日上午,中國大陸派遣4艘執法船舶在廈金海域巡航。[8]2月25日,福建海警又組織艦艇編隊在金門附近海域進行執法巡查。[9] 2月19日下午,金門「初日號」遊艇闖入金廈海域,被福建海警局14062艇登船臨檢約30分鐘。[10]海巡署随即派遣巡逻艇到現場,并與該遊艇共同返回金门的码头。[11]海巡署呼籲陸方秉持和平、理性,共同維護金廈海域安寧,同時提醒國人,從事海上相關活動時,避免靠近大陸一側水域,以維安全。[12][13]

交通部航港局晚間表示,一般登船檢查都是在港口,也就是說,中國海警登檢並不符合國際慣例。航港局指出,會請海巡署加強巡檢外,也呼籲船隻若再度遭到中國海警要求登檢,應拒絕並通報海巡協助,且不要停船,儘快返航。[14]

2月20日上午,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回應:對於船舶被登檢,SOP都很清楚,一定會去保護,現在在任何海域,不要說被登檢,東北方也好、接近台日重疊海域也好,只要被強烈驅離,海巡署都會趕快馳援,「我們的船會跑到兩船中間,希望不要被登檢,也會教育船舶,若有登檢要求不必停留,通知我們,會立刻馳援」。昨天是傷害了人民的感情、製造恐慌,也不符合兩岸人民利益。[15]

國防部邱國正回應國軍不介入問題:因為我方本為避戰,若國軍介入會升高衝突,並不樂見,至於是否擔心擦槍走火,他則坦承國防部一定會擔憂,「若不擔憂,你們就要擔憂了」。[16]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立法院受訪表示,就她跟海巡的了解,是初日號越界兩岸限制水域,「超過半海浬」,現在兩岸關係比較緊張,她呼籲漁民與觀光船在本國水域內行駛。[17]

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根據兩岸條例,對於金廈海域確實有所謂的限制,雙方也都依照劃定的區域內進行相關執法,以維護海域安全及漁民權益。陳建仁並說,希望中國快艇翻覆事件能妥善解決,也呼籲兩岸間以理性、對等、互相合作的方式維護金廈海域的安全,讓兩岸人民健康有序交流。[18]

2月20日下午,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在臉書爆料,稱「今天早上9點10分,中國大陸海監船8029進入金門的禁限制水域」,質疑海委會、海巡網站都還沒公布相關資訊,這難道是政府要粉飾太平、掩蓋人民知的資訊嗎?海巡署下午回應證實確實有此事,獲悉立刻派出3556艇,並用無線電和艇外廣播器告誡,伴航驅離。[19]21日披露,馬祖海域有2艘中國大陸海警船,進入禁限制水域,海委會向她證實。她說,國安單位不要躲在海委會後面,台灣禁限制海域和台海中線一樣,都在消失中。[20]海巡署澄清一切正常:都在限制水域外。[21]

2月21日下午,馬祖海域也出現3艘中國大陆執法船隻,其中2艘為海警船,另1艘為全長90公尺、1500噸級的海監船。其中1艘海警船距離馬祖南竿島一度僅約5.5海里。[22]

2月25日,福建海警在厦金海域开展综合执法演练,[23][2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同日宣佈福建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调派2艘渔政执法船艇在厦金海域开展渔业执法。[25][26][27]

2月27日,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表示,週一(26日)有1艘大陸海監船、4艘大陸海警船進入金門的禁止與限制水域,但「時間不長」,且台灣海巡已透過廣播要求其離開。管碧玲引述媒體分析指,大陸此舉是一種「宣示主權的形式」,顯示大陸欲把「釣魚台模式」帶到金門、廈門海域。[28]

2月28日,有金門民眾目擊台灣海巡艇與4艘大陸海警船對峙監控並行,相關影片都被上傳網路。[29]

2月29日,中國大陸海關網站消息,廣東海關發布航行警告,9時至13時,珠江口部分海域進行實彈射擊訓練,禁止駛入,距離在東沙島附近。[30][31]

3月1日,中國大陸「海洋裝備與公務船資訊」表示,中國海警3000噸級巡邏艦3306艦,今天上午7時許已經從南端進入台灣海峽,10時多出現在金門與台灣之間的海域徘徊。[32]海巡署證實發生宜蘭艦與大陸海警對峙情形[33]

3月4日,海巡署長周美伍表示,從2月14日金門事件事發之後,大陸每天白天平均有6到7艘船隻出沒在限制水域。[34]

3月5日,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宣布,约翰·费恩号驱逐舰例行由南向北通過台灣海峽 ,是兩岸金廈海域對峙後,中华民国國防部首次發布美艦行經台灣海峽訊息。[35]另一方面,中国大陸派出至少六艘大型疏濬工程船,通過金門的限制水域,进行疏通航道作业,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认为这是在固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此地的管辖权并蚕食中华民国对此地的管辖权。[36]

3月6日,三艘陸方大型漁船日前進入苗栗外海的領海內6海里,海巡署副署長張忠龍證實,3艘陸方漁船當天進入領海,但風浪已經超過巡防艇的耐浪級數,全程用雷達監控。[37]

3月7日,德國之聲記者採訪金門漁民,副船長羅先生表示,自己幾天前才目擊7、8艘陸方海警船在金門海域附近行動,「正常大陸海警都不會怎樣,發生這件事情(翻船)以後,海警每天都有出來這邊」。[38]

3月9日,金門民眾在台灣海域船舶動態資訊系統上發現有大批漁船聚集,疑似是大陸漁船聚集包圍海域,引起縣府與國安單位的緊張,據了解,民眾發現的應是大陸漁民所放的浮網,金門海巡隊也澄清不是大陸漁船,因為浮網上有AIS的訊號標,才會引起誤會,造成虛驚一場。[39]另一方面,新竹外海出現陸方漁船,海巡署證實有三艘漁船,已經進入中华民国12海里,甚至到6海里處,嚴重侵犯台灣海域。[40]

3月12日,沒有船名船號的大陸高速漁船進入東引海域,台方海巡船艇也在海上巡邏用以一擋十來執法。 [41]

3月14日,大陸籍漁船「閩龍漁61222」金門東碇島海域翻覆沉沒,船上6名漳州漁民落海,目前兩岸聯合搜救,陆方已救起4人,但其中有2人不幸罹難,另有2人失蹤。[42]海巡署長周美伍表示,大陸海事局為此事故通知國家搜救中心協搜,地點位於禁限制水域內0.3海里,[43]另一方面釣客發現東引島正南方的南引島被插上五星旗,立即跟國防部與海巡反映,但雙方各自表述,讓釣客不滿,東引鄉長林德建表示,其實該處是無人島礁,屬於三不管地帶,可能是大陸漁民意識型態作祟,才去插旗,另一方面,地方人士也透露,南引島雖然說離東引比較近,但從地圖上找,距離東引還是有一段距離,該處已超出禁限制水域。[44]

3月15日,福建海警再度到金門海域進行「執法巡查」。[45]海巡署表示,发现4艘大陸海警船航入金门禁限制水域,台方船隻全程伴航驱离监控。[46]

3月16日,金門快艇翻覆案致兩岸情勢升溫,今天上午4艘大陸海警船再度航入金門禁限制水域,台方海巡船伴航監控廣播驅離,停留時間約1小時。[47]

3月18日,昨晚有艘由金門出海的漁船福建海警救助兩名金門遇險釣民失聯未歸,但已於凌晨被大陸海警救起,台方海巡署表示,昨晚獲報後即刻搜尋,同時透過管道聯繫陸方,今凌晨接獲家屬通知人員已被大陸海警尋獲,也聯繫對岸得知人員平安,正透過管道協調接返方式。[48]另一方面澎湖漁船在貓嶼西方海域作業時,發現一艘陸籍漁船越界,該艘漁船的船身上有裝防登檢鐵桿,澎湖海巡隊急速趕到現場執法[49]

3月19日,兩名海釣客於前天在金門附近海釣,但因船隻失去動力而漂流,昨天被大陸海警救起,原本預定今天送回,其中一名釣客的身分是台方陸軍金防部的胡姓中士,導致計畫生變。金防部傍晚表示,目前由金門縣政府和台方海巡單位在協調中,最重要的是將人平安接回。[50]

3月20日,金門近海快艇翻覆事故發生一個多月,至今還沒解決,金門防衛指揮部近日公告,4月將在金門本島、烈嶼、猛虎嶼、嶼等地進行地面武器對海實彈射擊,周邊海空域在射擊訓練期間將進行警戒、管制。台灣軍方宣稱此為例行性常態訓練射擊,沒有針對性。[51]

3月25日,海巡署艦隊分署台中海巡隊表示,凌晨3點多,漁民通報稱在台中港外27海里處有越界大陸漁船,台中海巡隊線上巡防艇 PP-10035艇立即前往通報海域查處,下午1點左右,又有2艘大陸漁船在台中松柏港外30海里處海域,進入台方限制水域,但未作業,台中海巡隊依舊依法實施廣播驅離,將2艘船驅離至領海基線外24海里,並於現場監控目視其向外海駛離。[52]

3月26日,2艘大陸漁船於上午6點,跑到新竹香山外海40海里處海域,進入台方限制水域,雖然未作業,但海巡隊依法實施廣播驅離,將2艘大陸漁船驅離至領海基線外24浬,並於現場監控目視其向外海駛離。[52]中午11點多,巡防艇執行海上巡邏發現,苗栗通宵外33海里處海域有2艘大陸漁船進入台方限制水域,進入台方海域但未作業,依法實施廣播驅離,並於下午2點將其驅離到領海基線外24浬。[53]

3月27日,下午3點18分,第三海巡隊再接獲第四巡防區彰化船舶交通服務通報指出,彰化王功外18海里處海域有3艘越界大陸漁船,已進入台方海域,當時海象相當惡劣,台方海巡依法廣播驅離,將大陸漁船驅離到領海基線外24海里。[53]

3月29日,大陸製的大疆無人機闖入金門二膽島上空直擊營區活動,官兵原本要搬運彈藥,在發現無人機時四散離去,沒有反應作為,金門防衛指揮部理由是,無人機位處太陽逆光,官兵未能即時目視,但台方國防部長邱國正無法認同。 [54]

4月2日,金門防衛指揮部原計劃在金門本島、烈嶼、猛虎嶼、後嶼等地進行地面武器對海實彈射擊演練,但確定暫緩,金門防衛指揮部表示,是因為擔心引起挑釁意味,隨後再指受到金門濃霧、海象影響,考量安全因素,故對海實彈射擊訓練調整至陸地靶場進行。 [55]

4月8日,金門二膽島及猛虎嶼兩度遭大陸空拍機拍攝,金防部二膽及猛虎嶼守備隊對空監視哨發現後,立即發射信號彈示警,並以干擾槍反制,迫使空拍機飛回。[56]

各方反應

中華民國

2月21日,國防部作計室聯合作戰計畫處副處長李昌富上校上午表示,金廈水域狀況由海巡署依法處置,國軍全程掌握水域狀況,要求外島防衛部及海軍先行預擬可能的衝突態樣及處置方式,納入平時演練,作好衝突資源準備;若海巡有需求,依令實施應援。[57]

27日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對於在海上相關的目標動態都有很好的掌控,也會再加強相關取締的措施,都按照標準作業流程的程序來進行必要的驅離動作。[58]

中華民國國防部長邱國正表示,國防部有很清楚的戰備規定,但不期望有任何作戰狀況發生。[59]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27日表示,對岸的政治意涵很高,這當然是一種宣示主權的行為,她也呼籲,原本單純的執法個案,卻變成政治攻防,這是台灣人民不樂見的,也引起國際之間關注。[60]

中華人民共和國

新華社27日刊出「專家解析」文章,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說,“大陸方面此次加強重點海域執法巡查,是行使主權的正常行為。”他並指,“在兩岸關係發展中,大陸牢牢掌握戰略主導權主動權,進一步明確大陸在廈金海域等區域的管轄權和治理權,是推進祖國統一進程中非常必要的步驟。”[61]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鵬說,“所謂‘禁止、限制水域’只是台灣單方面的‘宣示’,於法無據、於理不合、於情不通,其本質是‘台獨’的思維作祟。”[61]

上海台灣研究所所長倪永杰表示,大陸處置明快,不但有效回應兩岸民意,也是對民進黨當局發出的嚴正警告。[61][62]

美國

美国国务院表示,中國试图单方面改变现状。美國同時呼吁双方克制。[63]

評論

曾任小金門指揮官的退役陸軍少將栗正傑26日在中天電視《盧秀芳辣晚報》表示:“第一,背景的山頭是金門大武山,這個角度不是從廈門拍的,廈門跟金門中間有獅嶼,有我方部隊駐守。從這角度看過去,懷疑是在料羅灣外海巡弋,對我方運補影響就很大了!另外,中國海警閩南語廣播的口音,跟台語口音不太一樣,那是用金門口音向金門人喊話,用鄉音喊給鄉音聽!‘我在金門待這麼久,一聽就聽出來’,金門口音和台灣不太一樣,澎湖口音又不太一樣,如果對岸海警是在料羅灣外海巡弋,對我們運補影響就很大。並且,對岸海警距離海巡艦很近,在他們海警艦砲射程之內。目前禁限水域意義已經不大,意義比較大的是他們是否可以封鎖金門?這真的是麻煩大了,不要說抗中保台,連海上權益、面子、裡子都保不住了!”[64]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27日上午出席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晨會,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被問到怎麼看福建海警船巡查穿越金門水域一事說,「這也是我們最近覺得要注意的,台海之間惡意螺旋一直在上升,雙方都一直在出招,所以這應該還是要有溝通的管道」。[65]

經濟民主連合27日前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管轄的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抗議“中國侵門踏戶臨檢台灣觀光船、危及旅客安全”,並強調“中國旅遊環境惡化”,呼籲“國人非必要莫前往中國旅遊”。[66]

歐洲智庫近日表示金門成了中國對付臺灣的戰略實驗室,《台海現狀能否維持? 》 分析指出,2月15日和19日在臺灣沿海發生的兩起事件表明,中國正在發出資訊,即中國不再尊重臺灣的領海或領空。[67]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指出,這次大陸海警的行動當然算是灰色地帶行為的一部分,但北京更重要的目標是推動對台灣海峽的法律戰。現階段運用這次事件突破對金門、馬祖禁、限制水域的執法權跟管轄權,下一步相信會將範圍拓展到台灣海峽中線以東。[68]

備註

  1. 廈金海域指位於九龍江出海口,由廈門灣、 泉州圍頭灣、金門灣、九龍江河口灣所組成的海域 [3][4]

參考資料

  1. .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2024-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3).
  2. . 中天新聞網. 2024-03-08 [2024-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8) (中文).
  3. 李萌萌. 基于RS和GIS的厦金海域海岸带时空变迁及驱动力分析[D].厦门大学,2019.CNKI 1017266349.nh需注册账号查阅
  4. 謝守真. . 聯合新聞網. 2024-02-18 [2024-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8) (中文(臺灣)).
  5. . 中国海警局. 2024-02-18 [2024-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8) (中文(中国大陆)).
  6. . 美国之音. 2024-02-18 [2024-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8) (中文).
  7. 樊巍. . 环球时报. 2024-02-18 [2024-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8).
  8. . 中央通訊社. 2024-02-19 [2024-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9) (中文(臺灣)).
  9. . 聯合新聞網. 2024-02-25 [2024-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5) (中文).
  10. . 東森新聞. 2024-02-20 [2024-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1) (中文(臺灣)).
  11. 松仁. . 美國之音. 2024-02-20 [2024-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9).
  12. 李成蔭、蔡家蓁. . 聯合新聞網. 2024-02-19 [2024-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9) (中文(臺灣)).
  13. .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2024-02-20 [2024-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0) (中文(臺灣)).
  14. 余曉涵. . 中央通訊社. 2024-02-19 [2024-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9) (中文(臺灣)).
  15. 杜冠霖. . ETtoday新聞雲. 2024-02-20 [2024-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0) (中文(臺灣)).
  16. 李奇叡. . 中時新聞網. 2024-02-20 [2024-02-20].
  17. 鄭媁. . 聯合新聞網. 2024-02-20 [2024-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0) (中文(臺灣)).
  18. 劉玉秋. . 中央廣播電臺. 2024-02-20 [2024-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0) (中文(臺灣)).
  19. 翁至成. . 聯合新聞網. 2024-02-20 [2024-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0) (中文(臺灣)).
  20. 屈彥辰. . 聯合新聞網. 2024-02-21 [2024-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1) (中文(臺灣)).
  21. 蔡家蓁. . 聯合新聞網. 2024-02-21 [2024-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1) (中文(臺灣)).
  22. . 中央通訊社. 2024-02-21 [2024-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1) (中文(臺灣)).
  23. . 中國海警局. 2024-02-25 [2024-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6) (中文(中国大陆)).
  24. 程欣瑩. . Newtalk新聞. 2024-02-26 [2024-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6) (中文(臺灣)).
  2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2024-02-25 [2024-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6) (中文(中国大陆)).
  26. . 聯合新聞網. 2024-02-25 [2024-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6) (中文(臺灣)).
  27. 樊巍. . 環球時報. 2024-02-26 [2024-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7) (中文(中国大陆)).
  28. . 德國之聲. 2024-02-27 [2024-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1).
  29. 中央社. . 聯合新聞網. 2024-03-02 [2024-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5 (中文(臺灣)).
  30. 丘志彬. . 香港中通社. 2024-02-29 [2024-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4 (中文(臺灣)).
  31. 祝潤霖. . 中時新聞網. 2024-02-29 [2024-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3 (中文(臺灣)).
  32. 劉育良. . 壹蘋新聞網. 2024-03-01 [2024-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9 (英语).
  33. 金大鈞. . Newtalk新聞. 2024-03-01 [2024-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1 (英语).
  34. . 旺報即時. 2024-03-04 [2024-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1) (中文).
  35. 洪哲政. . 聯合新聞網. 2024-03-05 [202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0 (英语).
  36. 王柏文. . 中時新聞網. 2024-03-07 [2024-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1 (英语).
  37. 吳書緯、游凱翔. . 中央社. 2024-03-11 [2024-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1 (中文(臺灣)).
  38. 德國之聲. . 風傳媒. 2024-03-07 [2024-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8 (中文(臺灣)).
  39. 蔡家蓁. . 聯合報. 2024-03-09 [2024-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9 (中文(臺灣)).
  40. 莊明憲 鄭祐謙 江煜文 張權. . 華視. 2024-03-09 [2024-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0 (中文(臺灣)).
  41. 本報訊. . 馬祖日報. 2024-03-13 [2024-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3 (中文(臺灣)).
  42. 洪學廣. . 中央通訊社. 2024-03-14 [2024-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7) (中文(臺灣)).
  43. 游凱翔. . 中央通訊社. 2024-03-14 [2024-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4) (中文(臺灣)).
  44. 蔡家蓁. . 聯合新聞網. 2024-03-14 [2024-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5 (中文(臺灣)).
  45. . 聯合新聞網. 2024-03-15 [202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5) (中文).
  46. .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24-03-15 [202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6) (中文).
  47. 洪學廣. . 中央社. 2024-03-16 [2024-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6 (中文(臺灣)).
  48. 李成蔭、蔡家蓁. . 聯合新聞網. 2024-03-18 [2024-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8 (中文(臺灣)).
  49. 王柏文. . 中時新聞網. 2024-03-18 [2024-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8 (中文(臺灣)).
  50. 郭宏章. . 太報 TaiSounds. 2024-03-19 [2024-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9 (中文(臺灣)).
  51. 中評社快評. . 中國評論通訊社. 2024-03-19 [2024-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0 (中文(臺灣)).
  52. 歐素美. . 自由時報. 2024-03-26 [2024-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6 (中文(臺灣)).
  53. 林佩均. . 聯合新聞. 2024-03-27 [202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7 (中文(臺灣)).
  54. 黃子杰 張梓嘉. . 公視新聞網. 2024-04-01 [2024-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0 (中文(臺灣)).
  55. 陳進安. . 香港01. 2024-04-02 [2024-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2 (中文(臺灣)).
  56. 林名揚. . ETtoday新聞雲. 2024-03-19 [2024-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8 (中文(臺灣)).
  57. 洪哲政. . 聯合新聞網. 2024-02-21 [2024-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1) (中文(臺灣)).
  58. 陳熙文. . 聯合新聞網. 2024-02-27 [2024-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7) (中文(臺灣)).
  59. 郭建伸. . 中央通訊社. 2024-02-27 [2024-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5) (中文(臺灣)).
  60. 黃韋銓. . TVBS新聞台. 2024-02-27 [2024-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7) (中文(臺灣)).
  61. 王承昊、尚昊. . 新華網. 2024-02-27 [2024-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3) (中文(中国大陆)).
  62. 陳政錄. . 聯合新聞網. 2024-02-27 [2024-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9) (中文(臺灣)).
  63. .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24-03-17 [2024-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8) (中文).
  64. 丁世傑. . 中時新聞網. 2024-02-26 [2024-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8) (中文(臺灣)).
  65. 周煊惠. . Newtalk新聞. 2024-02-27 [2024-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8) (中文(臺灣)).
  66. 金大鈞. . Newtalk新聞. 2024-02-27 [2024-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5) (中文(臺灣)).
  67. 藍孝威. . 中時新聞網. 2024-03-01 [2024-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3 (英语).
  68. 聯合早報. . 香港01. 2024-03-02 [2024-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4 (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