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APG分类法

被子植物APG分类法》是1998年由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APG,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出版的一种对于被子植物的现代分类法。

生物分類表

和传统的依照形态分类不同,这种分类法主要依照植物的三个基因DNA的顺序,以亲缘分支的方法分类,包括两个叶绿体和一个核糖体的基因编码。虽然主要依据分子生物学的数据,但是也参照其他方面的理论,例如将真双子叶植物分支和其他原来分到双子叶植物纲中的种类区分,也是根据花粉形态学的理论。

2003年这种分类法出版了修订版《被子植物APG II分类法 (修订版)》,2009年又出版了 APG III,2016年更新到 APG IV

背景

1970年代之後,被子植物的分類系統似乎到達一個穩定的狀態,藉助於新技術從事傳統的分類學研究,並由於此類資料的大量累積,當時仍極為常用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塔赫塔江分類法漸漸顯得過時[1][2]。加上當時許多研究,涉及了分子技術的引用,為許多分類群提供了明確的种系发生学上的數據。即使亚美因·塔赫塔江亦投注極大的心力於其系統的完善,但被子植物分類學上一個新的种系发生学的面相應被重新提出,尤其針對等高階分類群分類[1]。植物种系发生学组於是提出此APG系統。

方法

APG (1998年)選擇相當數量的單源的亞科分類群,如此對於被子植物的高階分類極有為用。但對於此分類群的正式分類處理,與予以种系发生学上的命名實則不同,命名上當時仍存在諸多爭議[1]。APG採用了《國際植物命名法規》的方式,為科級目級的分類群命名。

關於目級以上的分類,APG特別提出:習慣上使用的目級以上分類群概念,與命名上的優先律的命名概念經常造成衝突,在尋求平衡此衝突時,APG特別強調其處理並非依法(命名法規)為之[1]

分類群的界線

  • 單系群概念界定分類群。如此,種以上階層被定義或界定時,其演化序列未予以指明,如此可以方便溝通,特別是為科級目級的分類群定義其範圍及屬於系統樹架構的位置時[1]
  • 界定分類群時若有替代性的選擇,APG會選擇具容易辨識的形態衍徵,並參考解剖生化發生特徵[1]
  • 级的分类时,依單系群概念,許多小科勢必被界定出來而不是在傳統的大科之中,這樣的争议亦在於在以上的分类群。

分類群的命名

  • 目以上的分類群:本系統並未使用传统的分类階層學名:如等,而是使用一般性的名詞定義“分支”,例如单子叶植物分支真双子叶植物分支蔷薇分支菊分支等。
  • 目的定義與界定:許多目的學名之採用,考慮到其大小,通常涵蓋約10至20個科。同時許多小目被界定出來,由於其為單系群,且其親緣關係已確立,因此不放在未確定群而成為一個 [1]

注釋

  1. [APG, 1998.],第532頁,retrieved 2011-06-29。
  2. [Stevens, P. F. 1986.]

參考文獻


生物分類表

系統

基本分支如下:

参见 颜色示意图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PG系统下设分类包括40个和462个,下列表中开始部分是没有分到任何一个分支内的科或目。有的科分布地域非常狭小或新分出的科,尚未有通用的汉语译名。

注: "+ ..." 是一种建议选择,也可以单独分为一科。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