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丙甲纤维素

羟丙甲纤维素[2][3]INN:),全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4](,缩写 HPMC),是属于非离子型纤维素混合醚的化合物,它是一種半合成的、不活躍的、黏彈性聚合物,常於眼科学用作潤滑剂,又或在口服藥物中充當輔料賦型劑,常見於各種不同種類的商品[5][6]

羟丙甲纤维素
英文名
别名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甲醚
缩写
识别
CAS号 9004-65-3  checkY
ChemSpider 21241863
InChI
 
  • 1/C36H70O19.C20H38O11/c1-19(37)9-45-17-27-29(47-11-21(3)39)31(48-12-22(4)40)34(51-15-25(7)43)36(54-27)55-30-28(18-46-10-20(2)38)53-35(52-16-26(8)44)33(50-14-24(6)42)32(30)49-13-23(5)41;1-21-9-11-13(23-3)15(24-4)18(27-7)20(30-11)31-14-12(10-22-2)29-19(28-8)17(26-6)16(14)25-5/h19-44H,9-18H2,1-8H3;11-20H,9-10H2,1-8H3/t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11-,12-,13-,14-,15+,16+,17-,18-,19-,20+/m11/s1
InChIKey PUSNGFYSTWMJSK-GSZQVNRLBE
性质
化学式 C8H15O6–(C10H18O6)n–C6H15O5(可變)
可變 g·mol¹
密度 1.39 g/cm3 [1]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作為食品添加劑,羥丙甲纖維素可擔當以下角色:乳化劑增稠劑懸浮劑動物明膠的替代品[7]。它的《食品法典》代碼(E编码)是E464。

化學性質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成品呈白色粉末状或白色疏松纤维状的固體,粒度通过80目筛。成品的甲氧基含量和羟丙基含量的比例不同、黏度不同,就成为在性能上有差别的各种品种。它具有和甲基纤维素类似的冷水溶解和热水不溶的特性,而且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超过水溶性,能溶于无水甲醇乙醇中,也能溶于氯代烃类如二氯甲烷三氯乙烷以及丙酮异丙醇双丙酮醇等有机溶剂中。溶在水中時,會跟水分子結合成為膠體。它对酸、碱稳定,在 pH=2~12 范围内不受影响。羟丙甲纤维素雖然無毒性,但可燃,而且與氧化劑會產生劇烈的化學反應[8]

HPMC产品的黏度随浓度增加和分子量增大而增高,而且温度升高时,其黏度开始下降,到一定温度时,黏度突然上升而发生凝胶化,低黏度产品的凝胶温度比高黏度产品的高。它的水溶液在室温下是稳定的,除可为降解外,一般黏度无降解现象。它具有特殊的热凝胶化性质,良好的成膜性能及表面活性

制取

纤维素处理后,羟基去质子化生成的烷氧负离子可对环氧丙烷进行加成,生成羟丙基纤维素醚;也可以与氯甲烷缩合,生成甲基纤维素醚。两种反应同时进行时便会产生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用途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用途与其他纤维素醚类相仿,主要在各领域用作分散剂、悬浮剂、增稠剂、乳化剂、稳定剂和胶粘剂等。它在溶解性、分散性、透明度和抗酶性等方面,优于其他纤维素醚类。

食品和药物工业中,用作添加剂,由于具有粘接性、成膜性、在液体中有增稠和分散以及防油脂渗透和保持水分等作用,因此用作胶粘剂、增稠剂、分散剂、缓解剂、稳定剂和乳化剂。它没有毒性,无营养价值,也不会代谢变化。

此外HPMC在合成树脂聚合反应、石油化工、陶瓷、造纸、皮革、化妆品、涂料、建筑材料和光敏印刷版等方面都有应用。

参见

  • 羟丙基纤维素
  • 羟乙基纤维素
  • 硬脂酸鎂:常見可取代羟丙甲纤维素的物質

注释

  1. Sicherheitsdatenblatt der Firma Acros Organics
  2. https://www.nmpa.gov.cn/datasearch/search-info.html?nmpa=aWQ9N2IzMTMwZmFkODgyY2QxMDhmYzA3MGY3OGVlMTYxZDcmaXRlbUlkPWZmODA4MDgxODNjYWQ3NTAwMTg0MDg4NjY1NzExODAw
  3. 鄭宏銘.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23: 141. ISBN 9786263437760.
  4. 王思思,车玉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改性及其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 Modification of 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J]. 2018.
  5. de Silva DJ, Olver JM. . Ophthal Plast Reconstr Surg. July 2005, 21 (4): 301–2 [2012-02-13]. PMID 160521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8).
  6. Williams RO, Sykora MA, Mahaguna V. . AAPS PharmSciTech. 2001, 2 (2): E8 [2012-02-13]. PMID 14727883. doi:10.1208/pt02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30).
  7. (PDF). [2012-02-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8-07-20).
  8. (英语).

参考资料

  1. 化学工业出版社组织编写.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4年7月: 1145–1146. ISBN 7-5025-1268-3.
  2. 化学工业出版社组织编写.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4年7月: 936–937. ISBN 7-5025-1430-9.
  3. .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