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T电动方程式车队
ERT电动方程式车队(英語:)[1]是一支中国赛车队,目前参加国际汽车联合会电动方程式锦标赛,并持中国赛照参赛,但在2017-18赛季和2018-19赛季曾持英国赛照参赛。
![]()  | |
| 成立日期 | 2013 | 
|---|---|
| 所在地 | |
| 車隊指揮 | 许家泰 | 
| 當前賽事 | 电动方程式 | 
| 當前車手 | |
| 車手冠軍 | 電動方程式: 2014-15年電動方程式錦標賽: 尼尔森·小皮奎特  | 
| 網站 | https://www.nio.io/formulae/ | 
该车队曾为蔚来汽车所有,但于2019年被出售予上海力盛赛车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蔚来及力盛赛车于2019年至2023年共同冠名车队[2][3],直至2023年10月20日车队更名为ERT电动方程式车队为止。
该车队曾以中国车队(China Racing)、蔚来中国车队(NEXTEV TCR)、蔚来车队(NEXTEV NIO)、蔚来电动方程式车队(NIO Formula E Team)、蔚来333电动方程式车队(NIO 333 Racing)的名义参赛,也是电动方程式赛事的创始车队之一, 尼尔森·小皮奎特曾于2014-15赛季代表車隊獲得电动方程式首个赛季的车手冠軍[4]。
历史
    
车队前身“中国车队”于2013年3月宣布参加电动方程式比赛,是继特鲁利车队之后第二支确定参加电动方程式的车队[5],从而成为电动方程式创始车队之一。
2014–15赛季
    
中国车队在电动方程式的首个赛季与前F1车手尼尔森·小皮奎特及华裔车手董荷斌签约,并于2014年8月发布了红色为主色调的赛车[6]。但在赛季进行过程中,车队及车手上都出现了变动。
“中国车队”的名称及涂装由长滩站开始改变,原本红色为主色调的赛车变为浅蓝色为主色调,并在赛车车身上加注蔚来的前身“NEXTEV”字样[7]。而由摩纳哥站开始,车队的队名也更改为“蔚来中国车队”(NEXTEV TCR)[8]。同时88号赛车的车手被多次替换,其中董荷斌出赛3场,安东尼奥·加西亚出赛2场,前F1车手夏尔·皮克出赛4场,而赛季收官的伦敦双赛则由奥利弗·特维出赛。车队的另一台赛车则在整个赛季由小皮奎特驾驶,他也在赛季的收官战上以1分险胜塞巴斯蒂安·布埃米[9],夺得电动方程式首个赛季的车手总冠军。不过,由于88号赛车的车手频繁变动,三位车手在赛季之中仅得到8个积分,最终车队以152分排名车队积分榜第4名。
比賽成績
    
    國際汽車聯合會電動方程式錦標賽
    
  | 
 | ||||||||||||||||||||||||||||||||||||||||||||||||||||||||||||||||||||||||||||||||||||||||||||||||||||||||||||||||||||||||||||||||||||||||||||||||||||||||||||||||||||||||||||||||||||||||||||||||||||||||||||||||||||||||||||||||||||||||||||||||||||||||||||||||||||||||||||||||||||||
- 註記:
 
- ^1 - 車隊的官方名稱在第七站(即2015年摩纳哥电动大奖赛)開始更改為蔚來中國車隊 (NEXTEV TCR)。
 - ^2 - 在賽季第一季開始時,所有車隊均使用統一規格,動力系統由迈凯伦應用科技提供。
 - ^3 - 查尔斯·皮克在加入車隊前已為安德雷蒂FE车队出賽一場並取得第四(12分),因此該賽季他取得了16分。
 - ^4 - 車手名次包括在其他車隊取得的成績。
 - ^5 - NIO FE-005是蔚來333車隊重塑而成,該动力总成實際上是2018-19赛季健乐士龙之隊使用的潘思基EV-3。[23]
 - ^6 - 丹尼尔·阿布特在加入車隊前已為奧迪運動ABT舍弗勒FE車隊出賽五場並取得8分。
 - ^7 - NIO 333為上海力盛車隊在英國歐洲總部開發的動力總成,跟蔚來汽車(NIO)無直接關係。
 
注釋
    
- 此列表僅包括徽標已出現在車隊車上的公司。賽事官方合作夥伴的徽標將從列表中排除。
 - 车队曾为蔚来汽车(NIO NextEV Limited)所有,但于2019年被出售予上海力盛赛车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蔚来保留冠名权,並在2019-20賽季至2022-23賽季成為車隊的冠名贊助商。 [11]
 
参考文献
    
- . FIA Formula E. [2023-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4).
 - Smith, Sam. . e-racing365.com. 29 July 2019 [11 Sept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2).
 - . [2021-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 . www.nio.io. [2017-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9) (英语).
 - . China Daily. 1 March 2013 [6 Sept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8) (英语).
 - . motorsport.com. [2021-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8).
 - Biesbrouck, Tim. . Electric Autosport. 3 April 2015 [4 Sept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 (PDF). FIA Formula E. [23 August 20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1-18).
 - Smith, Sam. . Motorsport.com. 28 June 2015 [6 Sept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5) (英语).
 - Biesbrouck, Tim. . Electric Autosport. 3 April 2015 [4 Sept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 . NIO Inc. 14 May 2020 [14 April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5).
 - . Business Wire. 24 August 2014 [28 February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6).
 - . PR Newswire. 23 October 2014 [28 February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6).
 - Tsai, Anthony. . WatchProSite. 29 June 2015 [16 April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6).
 - . Vishay Intertechnology. 22 July 2015 [16 April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5).
 - . Molex. 13 July 2015 [16 April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6).
 - . BusinessTech. 7 July 2015 [1 Jul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6).
 - . SiliconCore. 2016 [16 April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6).
 - . EVBox. 1 February 2018 [28 February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6).
 - Moukine, Guennadi. . Motorsport Technology. 8 October 2018 [28 February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6).
 - . iSportConnect. 22 March 2019 [28 February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8).
 - . One All Sports. 27 July 2020 [22 Februar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6).
 - Smith, Sam. . e-racing365. 15 October 2019 [15 Octo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9 December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