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沃特斯

乔治·罗杰·沃特斯英語:1943年9月6日)是一个英国词曲作者、歌手、贝斯手和作曲家。1965年他与鼓手尼克·梅森、键盘手理查德·赖特和兼任吉他手、歌手和词曲作者的西德·巴雷特共同组成了前卫摇滚乐队平克·弗洛伊德。沃特斯最初担任贝斯手,但1968年西德·巴雷特离开后,沃特斯也成为了他们的作词者、共同主唱和概念领袖。

罗杰·沃特斯
Roger Waters
2015年沃特斯现场演出
歌手
昵称水爺
出生George Roger Waters
乔治·罗杰·沃特斯

(1943-09-06) 1943年9月6日
 英国萨里郡大布克姆
职业
  • 词曲作者
  • 歌手
  • 作曲家
  • 制作人
宗教信仰
音乐类型
演奏乐器
  • 人声
  • 贝斯吉他
  • 吉他
活跃年代1964年至今
唱片公司
网站roger-waters.com
相关团体

平克·弗洛伊德凭借概念专辑月之暗面》、《愿你在此》、《动物》和《迷墙》获得了国际性成功。到20世纪80年代初,他们已经成为流行音乐中最受好评和商业成功的团体之一;到2013年,他们已经在全世界取得了超过2.5亿的专辑销量。由于乐队成员之间创作理念的差异,沃特斯于1985年离开乐队并与其余乐队成员在歌曲版权和乐队名称的使用权产生了纠纷。纠纷于1987年以个人形式解决。

沃特斯的个人作品包括录音室专辑《搭便车的利与弊》(1984年)、《Radio K.A.O.S.》(1987年)、《欢愉至死》(1992年)和《这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生活吗?》(2017年)。在2005年,他发行了一部歌剧,翻译自埃蒂安·罗达-吉尔和纳丁·罗达-吉尔(Nadine Roda-Gil)关于法国大革命歌剧剧本

在1990年,沃特斯举办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摇滚音乐会之一的《迷墙 - 柏林现场》,演出参加人数达45万人。作为平克·弗洛伊德的成员之一,他分别在1996年和2005年被选入美国摇滚名人堂和英国音乐名人堂。2005年晚些时候,他与平克·弗洛伊德成员梅森、赖特和吉尔摩在现场八方全球意识活动中重新团聚,这是自1981年以来乐队首次和沃特斯一起出现。1999年以来,他进行了广泛的单人表演;他在2006-2008世界巡演中完整地演出了《月之暗面》,并在2010年开始了迷墙现场巡演,这是史上最畅销的个人现场演出。

早年

沃特斯1943年9月6日生于英国萨里郡大布克姆,是玛丽(née Whyte;1913–2009)和埃里克·弗莱彻·沃特斯(1914–1944)的第二个儿子。[2]他的父亲是煤矿工人和工党活动家的儿子,是一名教师,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和一名共产党员。[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早期,他的父亲是一名在闪电战期间驾驶救护车的良心拒服兵役者[3]

沃特斯的父亲后来改变了他的和平主义立场,参加了英国陆军预备役部队并被委任到第8营,1943年9月11日在皇家燧发枪团担任一名少尉。[4]他于5个月后的1944年1月18日在鹅卵石行动期间于阿普里利亚被杀,罗格斯此时五个月大。[5]他安葬在卡西诺战争公墓,作为纪念。[6]2014年2月18日,沃特斯公布了他父亲和阿普利亚里的其他战争伤亡者的纪念碑,并成为安济奥的荣誉公民。[7]

在丈夫去世后,亦是一位老师的玛丽·沃特斯带着两个儿子前往剑桥,并将他们抚养在那里。[8]罗杰·沃特斯最早的记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

沃特斯参加了莫利纪念小学并在之后和西德·巴雷特在剑桥男子高中学习,而他未来的音乐搭档大卫·吉尔摩住在该市的米尔路附近,并且在佩斯学校就读。[10]在15岁时,沃特斯担任剑桥核裁军青年运动(YCND)的主席,[11]设计了其宣传海报并参与了其组织。[12]

虽然他是一个热衷运动的人,也是高中板球和橄榄球队的一个备受推崇的队员,[13]但他不喜欢他的教育经历; 根据沃特斯的说法,“除了游戏之外,我讨厌在其中每一秒钟。学校的政权是一个压迫人的政权。那些容易受到其他孩子欺负的的孩子同样也容易受到老师的欺凌。”[14]沃特斯在童年时在剑桥认识巴雷特和吉尔莫,在伦敦摄政理工学院(之后的威斯敏斯特大学)建筑系遇见了未来平克·弗洛伊德创团成员尼克·梅森理查德·赖特。沃特斯于1962年就读于此,经过一系列适应性测试表明他非常适合该领域。[15]他最初考虑过机械工程的职业。[16]

1965 – 1985:平克·弗洛伊德

组建和巴雷特领导时期

A monochrome image of Roger Waters playing bass guitar. He has shoulder-length hair, black attire, and is standing in front of a microphone.
1970年沃特斯和平克·弗洛伊德在利兹大学演出

到1963年9月,沃特斯和梅森对他们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并搬到了摄政街理工学院兼职导师迈克·伦纳德拥有的斯坦霍普花园的低层公寓。[17]沃特斯、梅森和赖特于1963年底首次在主唱基斯诺布尔和贝司手克莱夫·梅特卡夫组成的乐队中一起演奏音乐。[18]

他们通常称自己为西格玛6(Sigma 6),但也使用过the Meggadeaths这个名字。[12]沃特斯和梅森分别演奏节奏吉他和鼓,赖特在他可以安排使用的任何键盘上演奏,而诺布尔的姐姐希拉格偶尔提供声乐伴奏。[19]早年,乐队在私人演出时表演,并在摄政街理工学院地下室的一个茶室里排练。[20]

在1963年9月,当梅特卡夫和诺布尔离开自建组合时,剩余的乐队成员要求巴雷特和吉他手鲍勃·克罗斯加入。[21]沃特斯转为演奏贝斯并且在1964年1月,乐队开始被称为the Abdabs(或者叫the Screaming Abdabs)。[22]在1964年后期乐队还使用了伦纳德的寄宿者(Leonard's Lodgers)、频谱五(Spectrum Five)、最终(and eventually)、茶具(the Tea Set)四个名称。[23]在1965年末的某个时候,茶具开始自称为平克·弗洛伊德声音(Pink Floyd Sound),后来改称为平克·弗洛伊德蓝调(Pink Floyd Blues),直到1966年初称为平克·弗洛伊德。[24]

到1966年初,巴雷特成为平克弗洛伊德的领头人、吉他手和词曲作者。[25]他写了或合作写了除了一首曲目以外的他们的第一张LP唱片《黎明门前的风笛手》,专辑在1967年8月发行。[26]沃特斯为这张专辑贡献了歌曲《黎明门前的风笛手》。[27]到1967年末,巴雷特心理健康状况日益恶化,行为越来越不稳定[28],使他“无法或不愿意”[29]继续担任平克·弗洛伊德的主创歌手和主音吉他手的身份。[26]在1968年3月,

平克·弗洛伊德会见了经理人皮特·詹那和布莱克希尔企业的安德鲁·金洽谈乐队的未来。巴雷特同意离开平克·弗洛伊德,并且乐队“同意布莱克希尔的永久授权”对“过去活动”。[30]乐队的新经理人史蒂夫·奥洛克制作了一份关于巴雷特离队和1968年4月大卫·吉尔摩的入队的正式声明。[31]

沃特斯领导时期

A monochrome image of Pink Floyd performing on a concert stage. Each band member is illuminated from above by bright spotlights
在《月之暗面》发行后不久的1973年,一次该专辑在伯爵宫的现场演出:(从左至右)大卫·吉尔摩、尼克·梅森、迪克·帕里和罗杰·沃特斯

为了填补巴雷特离开所产生的领导空白,1968年3月,沃特斯开始主导平克·弗洛伊德的艺术创作方向。他成为了主要的作曲者、作词者以及联合主唱(与吉尔摩一起,有时与赖特),并且在其1985年离开之前一直作为乐队的首要创作者。[32]从《月之暗面》 (1973) 到《最终乐章》(1983),在沃特斯离开乐队之前,他为平克·弗洛伊德的五张专辑担任作曲,与此同时,他在创作上对乐队和其音乐的逐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 《月之暗面》起,每张沃特斯经手的录音室专辑都是概念专辑[33]完全由沃特斯作词的专辑《月之暗面》是有史以来在商业最成功的摇滚专辑之一。它达到了公告牌二百强专辑榜的第一名并持续了一周,并在1973年到1988年在排行榜上停留了741周,在全球共卖出了超4000万份。截至2005年,该专辑仍然持续每周卖出超8000份。[34]根据平克·弗洛伊德的传记作者Glen Povey的描述,《月之暗面》是世界上第二畅销的专辑,也是美国21世纪最畅销的专辑[35]

2018年1月24日沃特斯现场演出

个人生活

1969年,沃特斯与陶艺家兼童年情人朱迪思·特里姆结婚,;特里姆曾在原始版的专辑《Ummagumma》插页上出现,但在随后补发的CD中被删除。[113]他们没有孩子并且在1975年离婚。[114]特里姆在2001年去世。[115]

1976年,沃特斯与第三届泽特兰侯爵的侄女卡洛丽娜·克里斯蒂结婚。[114]他与克里斯蒂生下了一个儿子哈里·沃特斯,是一个音乐家,他从2002年起就和父亲的巡回乐队一起弹奏键盘,还有一个作为模特儿女儿的印第安·沃特斯。[116]克里斯蒂和沃特斯于1992年离婚。[114]

1993年,沃特斯与普里西拉·菲利普斯结婚;他们有一个儿子杰克·弗莱彻。他们的婚姻在2001年结束。[117] 2004年,沃特斯和女演员兼电影制片人劳瑞·德宁(生于1963年[118]); 两人于2012年1月14日结婚[119]并于2015年9月提出离婚。[120]

沃特斯是无神论者。[121][122]

政治立場

行动主义

2004年印度洋地震和随后的海啸灾难之后,沃特斯在美国NBC网络的一场音乐会上与埃里克·克莱普顿一起表演了《愿你在此》 。[123]他直言不讳地反对英国2004年的《狩猎法案》,并为乡村联盟举办了一场音乐会并参加了游行。沃特斯解释说,无论他是否支持狩猎,重要的是保护它作为一种权利。他很快就离开了英国。[79]他在2005年10月澄清说,他并没有放弃抗议该国狩猎立法,而是出于家庭原因,他经常返回英国。[124]

在离开英国后,他和他未婚妻劳瑞·德宁搬到纽约的长岛。[125]在2007年6月,沃特斯成为一个帮助消除极端贫困和疟疾的非营利组织千年承诺的发言人。

俄羅斯、烏克蘭和中國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一周,沃特斯在接受《今日俄羅斯》採訪時表示,關於入侵的言論是“胡說八道”,媒體是在宣傳妖魔化俄羅斯。[126]在他的This Is Not a Drill巡迴演出中,喬·拜登總統被列為戰犯。沃特斯指責拜登對烏克蘭的戰爭火上澆油,並問為什麼美國不鼓勵烏克蘭“進行談判,避免引起這場可怕、可畏的戰爭。”他認為烏克蘭戰爭爆發的原因是北約東擴。[127]

2022年8月,當西方媒體譴責中國包圍台灣時,沃特斯說:“他們沒有包圍台灣!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1948年以來整個國際社會就完全接受這點,如果你連那都不知道,就是書讀得不夠多,去翻點書吧。”沃特斯的言論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爭議。[128][129]中華民國於1945年接收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成立,所以沃特斯所說1948年所指事件不明。

沃特斯還曾為中國人權辯護,表示中国不像美國一樣入侵外國,而且他否認中國當局會迫害自己國家的人。沃特斯說:中國在二戰後從來沒有對外侵略過任何國家,而美國卻不斷對外戰爭,於是被記者打斷他的說話[127]

音乐作品列表

  • 搭便车的利与弊》(1984年)
  • Radio K.A.O.S.》(1987年)
  • 笑死了》(1992年)
  • 那会》(2005年)
  • 这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生活吗?》(2017年)

引文

  1. . . 29 May 2011 [18 January 2014]. BBC Radio 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0).
  2. Thompson 2013,第7頁.
  3. Blake 2008,第13頁.
  4. . 倫敦憲報 (Supplement). 1943年11月16日.
  5. Blake 2008,第13–14頁
  6. . Commonwealth War Graves Commission. [2013年3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22日).
  7. . 2014年1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月18日).
  8. Manning 2006,第5–6頁.
  9. . BBC Radio 4. 2011年5月29日 [2011年5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13日).
  10. Watkinson & Anderson 1991,第15–18頁.
  11. Mason 2005,第12–13頁.
  12. Povey 2008,第13頁.
  13. Watkinson & Anderson 1991,第23頁.
  14. Blake 2008,第14–19頁.
  15. Povey 2008,第320頁.
  16. Blake 2008,第36頁.
  17. Blake 2008,第40頁:(第二手来源); Mason 2005,第20頁:(第一手来源)
  18. Manning 2006,第13頁:(第二手来源); Mason 2005,第17頁(第一手来源)
  19. Mason 2005,第17–18頁.
  20. Mason 2005,第13–18頁.
  21. Mason 2005,第18頁: (primary source); Povey 2008,第14頁: (secondary source).
  22. Povey 2008,第14頁.
  23. Povey 2008,第18, 28頁.
  24. Mason 2005,第30–37頁:(第一手来源); Povey 2008,第32頁:(第二手来源)。
  25. Mason 2005,第87頁.
  26. Mason 2005,第87–107頁.
  27. Blake 2008,第91頁.
  28. Blake 2008,第90–114頁.
  29. Mason 2005,第129頁.
  30. Mason 2005,第105頁.
  31. Mason 2005,第106頁.
  32. Mason 2005,第106–107, 160–161, 265, 278頁.
  33. Blake 2008,第3, 9, 113, 156, 242, 279, 320, 398頁.
  34. Titus, Christa; Waddell, Ray. . Billboard. 2005 [24 Octo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30).
  35. Povey 2008,第345頁.
  36. Mason 2005,第265–269頁.
  37. Blake 2008,第294頁.
  38. Blake 2008,第294–295, 351頁.
  39. Blake 2008,第275頁.
  40. Blake 2008,第260頁.
  41. .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7 Octo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17 January 2010).
  42. Blake 2008,第260–261頁.
  43. Povey & Russell 1997,第185頁.
  44. Povey 2008,第230頁.
  45. Blake 2008,第294–299頁.
  46. Blake 2008,第295頁.
  47. Mason 2005,第264–270頁.
  48. Blake 2008,第300頁: "art rock's crowning masterpiece"; Schaffner 1991,第262頁: "a superlative achievement".
  49. Loder, Kurt. . Rolling Stone. 14 April 1983 [6 Ma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22).
  50. Povey 2008,第240–241頁.
  51. Povey 2008,第221, 237, 240–241, 246頁.
  52. Blake 2008,第312–313頁.
  53. Mason 2005,第293–294頁.
  54. Manning 2006,第139頁.
  55. . Rolling Stone. [2018-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1).
  56. Blake 2008,第395頁.
  57. . BBC News. 19 September 2013 [10 March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4).
  58. Schaffner 1991,第272–273頁.
  59. Blake 2008,第305–306頁.
  60. DeGagne, Mike. . AllMusic. [17 Octo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16).
  61. Blake 2008,第332–333頁.
  62. Blake 2008,第309頁.
  63. .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7 Novem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4 July 2013).
  64. Fitch 2005,第36頁.
  65. Manning 2006,第131頁.
  66. Povey & Russell 1997,第246–247頁.
  67. Blake 2008,第346頁.
  68. Blake 2008,第342–347頁.
  69. Blake 2008,第348–349頁.
  70. Blake 2008,第347–352頁.
  71. Manning 2006,第141, 252頁.
  72. . AllMusic. [20 Novem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23).
  73. . British Phonographic Industry. [2 Octo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6).
  74. Povey 2008,第323–324頁.
  75. . Rock & Roll Hall of Fame. [2 Octo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2).
  76. Povey 2008,第329–334頁.
  77. . BBC News. 5 August 2004 [2 Octo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78. Povey 2008,第334頁.
  79. Blake 2008,第391頁.
  80. Povey 2008,第237, 266–267頁.
  81. Schaffner 1991,第308頁.
  82. Blake 2008,第382–383頁.
  83. Blake 2008,第386頁
  84. Tsioulcas, Anastasia. . Billboard. 27 August 2005: 45 [6 May 2012].
  85. Povey 2008,第324–325頁.
  86. Manning 2006,第256頁.
  87. Blake 2008,第392頁.
  88. . Billboard. [17 Febr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2).
  89. Povey 2008,第319, 334–338頁.
  90. . Marketwire. January 2007 [29 June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91. . NME. 21 November 2008 [2 Octo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92. Michaels, Sean. . The Guardian (London). 1 December 2008 [18 Octo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93. Brown, Mark. . Rocky Mountain News. 25 April 2008 [17 Octo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9 April 2010).
  94. Youngs, Ian. . BBC News. 15 October 2010 [19 Octo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3).
  95. Kreps, David. . Rolling Stone. 12 July 2010 [30 Ma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96. Jones, Rebecca. . BBC News. 27 May 2010 [19 Octo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97. Butler, Will. . NPR. 12 April 2010 [26 Novem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30).
  98. . viagogo. 16 May 2011 [16 Ma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 October 2013).
  99. "Roger Waters tops worldwide ticket sales for 20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BBC News. Retrieved 14 July 2012
  100. Allen, Bob. . Billboard.biz. 4 October 2013 [5 Octo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6).
  101. . Time. 13 December 2012 [15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4).
  102. Kreps, Daniel. . Rolling Stone. 25 July 2015 [27 Jul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103. Grow, Kory. . Rolling Stone. 3 May 2016 [4 Ma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1).
  104. . roger-waters.com. October 2016 [24 Octo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6).
  105. Hilton, Robin, , npr.org, 13 October 2016 [23 Octo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106. Cohen, Sandy, , washingtonpost.com, 13 October 2016 [23 Octo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4)
  107. . www.facebook.com. [16 Februar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英语).
  108. Grow, Kory. . Rolling Stone. 16 February 2017 [22 March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7).
  109. Gil Kaufman. . Billboard.com. billboard.com. [22 March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3).
  110. Wicks, Amanda. . Radio.com. 3 March 2017 [22 March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3 March 2017).
  111. . The Nation. [2018-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6) (英语).
  112. . Rolling Stone. [2018-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6).
  113. Mabbett 2010,第50頁.
  114. Fitch 2005,第335頁.
  115. Blake 2008,第376頁.
  116. Blake 2008,第258頁:India Waters; Povey 2008,第335–339頁:哈里自2006以来一直和沃特斯合作。
  117. Blake 2008,第348頁Thompson 2013,第109頁:Jack Fletcher。
  118. Marsh, Julia. . Page Six. 2015年12月8日 [2016年3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8日).
  119. . NME. 2013年1月21日 [2013年9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120. . Closer Weekly. 2015年9月28日 [2015年10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0月2日).
  121. . [2018-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3).
  122. . [2018-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0).
  123. . MSNBC. [2010年10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5日).
  124. . 独立报. 2005年10月4日 [2014年5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10月5日).
  125. Blake 2008,第391–392頁.
  126. . The Guardian. April 4, 2022 [2022-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127. .
  128. . ETtoday新聞雲.
  129. Rahman, Khaleda. . Newsweek. 2022年8月7日 [2022年8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8月8日).
  130. Waters, Roger. . CNN. 11 June 2007 [18 Octo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131. Fricke 2009,第74頁.
  132. Carucci, John. . Huffington Post. 9 November 2012 [19 Ma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133. Gavin, Patrick. . Politico. 19 June 2013 [2018-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0).
  134. Thil, Scott. . Wired News. 2 June 2009 [14 Octo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7).
  135. For Waters' support of the BDS movement see: . Haaretz. 6 March 2011 [6 March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For Waters' support of the Gaza Freedom March see: Goodman, Amy. . Democracy Now!. 30 December 2009 [3 March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9).
  136. Cronin, David. . ElectronicIntifada. 18 March 2013 [19 March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137. . Haaretz. 30 October 2016 [2018-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3).
  138. . The Tower. [2018-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139. . The Times of Israel. [31 Octo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4).
  140. . ADL. 22 August 2013 [18 Octo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6).
  141. . The Simon Wiesenthal Center. 24 July 2013 [2018-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6).
  142. . Algemeiner.com. [31 Octo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9).
  143. Thorpe, Vanessa; York, Edward Helmore in New. . the Guardian. [31 Octo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4).
  144. Waters, Roger. . [31 Octo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145. Silman, Anna. . [31 Octo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146. Spiro, Amy. . Jerusalem Post. 12 June 2017 [2018-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3).
  147. . Fender Music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9 Octo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12 January 2013).
  148. . Rotosound. [23 Novem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5 February 2011).
  149. Fitch 2005,第416–430, 441–445頁.
  150. Mason 2005,第169頁.
  151. Fitch 2005,第324頁.
  152. Fitch & Mahon 2006,第71頁.
  153. Fitch 2005,第285頁.
  154. Fitch 2005,第241–242頁.
  155. Fitch 2005,第295頁.
  156. Fitch 2005,第213頁.
  157. Mabbett 1995,第39頁.
  158. Fitch 2005,第232頁.
  159. Colin Joyce. . SPIN. 27 May 2014 [14 March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来源

  • Blake, Mark. 1st US paperback. Da Capo Press. 2008 [2018-06-06]. ISBN 978-0-306-817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3).
  • Fitch, Vernon. Third. Collector's Guide Publishing, Inc. 2005 [2018-06-06]. ISBN 978-1-894959-24-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 Fitch, Vernon; Mahon, Richard. 1st. PFA Publishing, Inc. 2006. ISBN 978-0-9777366-0-7.
  • Fricke, David. . Mojo (Emap Metro). December 2009, 193: 68–84.
  • Mabbett, Andy. 1st UK paperback. Omnibus Press. 1995. ISBN 978-0-7119-4301-8.
  • Mabbett, Andy. 1st UK paperback. Omnibus Press. 2010. ISBN 978-1-84938-370-7.
  • Manning, Toby. 1st US paperback. Rough Guides Ltd. 2006 [2018-06-06]. ISBN 978-1-84353-575-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9).
  • Mason, Nick. 1st US paperback. Chronicle Books. 2005 [2018-06-06]. ISBN 978-0-8118-4824-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4).
  • Povey, Glen. 2nd UK paperback. 3C Publishing Ltd. 2008 [2018-06-06]. ISBN 978-0-955462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3).
  • Povey, Glen; Russell, Ian. 1st US paperback. St. Martin's Press. 1997 [2018-06-06]. ISBN 978-0-955462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3).
  • Schaffner, Nicholas. 1st US paperback. Dell Publishing. 1991 [2018-06-06]. ISBN 978-0-385-30684-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4).
  • Thompson, Dave. . Backbeat Books. 2013. ISBN 978-1-61713-564-4.
  • Watkinson, Mike; Anderson, Pete. 1st UK paperback. Omnibus Press. 1991. ISBN 978-1-84609-739-3.

延伸阅读

  • Di Perna, Alan. . Hal Leonard Corporation. 2002 [2018-06-06]. ISBN 978-0-634-03286-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3).
  • Fitch, Vernon. . Collector's Guide Publishing Inc. 2001. ISBN 978-1-896522-72-2.
  • Harris, John. . Da Capo. 2005 [2018-06-06]. ISBN 978-0-306-813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3).
  • Hiatt, Brian. . Rolling Stone. Vol. 1114. September 2010: 50–57.
  • MacDonald, Bruno. . Da Capo Press. 1997 [2018-06-06]. ISBN 978-0-306-8078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30).
  • Mabbett, Andy; Mabbett, Miles. . Omnibus Press. 1994. ISBN 978-0-7119-1444-5.
  • Scarfe, Gerald. 1st US paperback. Da Capo Press. 2010. ISBN 978-0-306-81997-1.
  • Simmons, Sylvie. . Mojo (London: Emap Metro). December 1999, 73: 76–95.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