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star Dundee

Rockstar Dundee(前为Ruffian Games Limited)是Rockstar Games位于英国邓迪游戏开发工作室,前身是加里·利登、比利·汤普森和加雷斯·诺伊斯在2008年4月创办的Ruffian Games。三人曾在Xen Group共事,为《除暴战警》提供核心技术,其中汤普森是游戏的首席设计师。游戏发行后,Ruffian Games趁势推出续集《除暴战警2》,于2010年发行。由于续集销量不佳,工作室没有继续开发第三部作品,转而加入其他合作开发项目,包括多款Kinect游戏,以保持平稳发展。随后《Game of Glens》和《Hollowpoint》遭取消,《怒之铁拳》重制版未获批准。早在2019年10月与Rockstar Games合作后,2020年10月,Ruffian Games被Rockstar Games母公司Take-Two Interactive收购,以Rockstar Dundee的名义收归Rockstar Games麾下。

Rockstar Dundee
曾用名Ruffian Games Limited(2008–2020)
公司類型子公司
成立2008年4月2008-04
創辦人
  • 加里·利登(Gary Liddon)
  • 比利·汤普森(Billy Thomson)
  • 加雷斯·诺伊斯(Gareth Noyce)
代表人物
  • 加里·利登(工作室总监
  • 比利·汤普森(創意總監
總部 苏格兰邓迪
产业电子游戏
產品除暴战警2》(2010)
所有權者Take-Two Interactive
員工人數40人左右(2020)
母公司Rockstar Games(2020–至今)

历史

2008–2013年:早年与《除暴战警2》

Ruffian Games商标

2008年4月,加里·利登、比利·汤普森和加雷斯·诺伊斯创办Rockstar Dundee前身Ruffian Games[1]。汤普森是Realtime Worlds游戏《除暴战警》的设计师,后来与Xen Group的利登和诺伊斯进行合作,为游戏提供核心技术[2][3][4]。工作室名称源于汤普森儿时的经历,当时班上一位同学的父亲认为他教坏了自己的儿子,叫他“痞子”(ruffian)。汤普森跟利登回忆这段经历,建议给公司起名“Ruffian Games”[5]。利登、汤普森和诺伊斯在新公司分别担任工作室总监創意總監开发总监[2][6]。2008年10月,公司搬进邓迪的办公室,2009年1月宣布成立[2][3]。彼时公司规模15人,由《除暴战警》、《神鬼寓言II》、《GP摩托》和《侠盗猎车手》系列的前开发人员构成,其中“5到6人”从Realtime Worlds跳槽过来[2][4][7]。2月,公司聘请《除暴战警》首席开发师史蒂夫·伊内塔(Steve Iannetta)和高级开发师埃德·坎贝尔(Ed Campbell)加盟[8][9]。5月再聘请15人[10]。2009年11月,得益于倒闭及裁员潮影响到Midway Studios – Newcastle当地其他工作室,员工人数增加到49人[4][11]

正式成立后,Ruffian Games表示与一家“大开发商”签订合同[2]。当时有报道指Realtime Worlds正全力制作《全面通缉》,计划将《除暴战警》第二部交给其他开发商负责,Ruffian Games被认为有望负责第二部的开发[3]。Realtime Worlds工作室总监柯林·麦克唐纳(Colin MacDonald)称他的工作室正和游戏的知识产权持有者微软洽谈,商讨续集开发事宜。他怀疑微软和邓迪另一家开发商合作,“损害目前非常富有成效的开发关系”[2]。2009年6月,Ruffian Games宣布开发《除暴战警2[12]。Realtime Worlds首席执行官大卫·琼斯了解到消息,对微软将游戏开发工作交给Ruffian Games“有点恼火”,认为Ruffian与他们的相似性是种威胁[13]。汤普森则回应称,Ruffian Games聘请了原版每个部门的员工,有能力开发续集。续集执行制作人彼得·唐纳利(Peter Connelly)称Realtime Worlds传主开发《全面通缉》,放弃担任续集开发者[12]

续集开发比较迅速,但也有困难。工作室被无法掌控的最后限期及原版粉丝的期待困扰,一年多的制作时间“紧张之余,令人精疲力尽”。游戏成品于2010年中旬发布,外界评价褒贬不一,销量惨淡,无法立即启动第三部作品[14]。为了维持业务运作,Ruffian Games与微软开发了几部Kinect作品,包括《Kinect星球大战》和《Nike+ Kinect Training[14]。2012年左右,工作室为Crytek的《崛起:罗马之子》打造实验性的多人游戏模式,但该模式未出现在成品游戏中[15][16]。在所有被取消的项目中,《怒之铁拳》是向世嘉投出的重制1991年同名游戏的橄榄枝。小团队用六到八周的时间打造出原型,但项目没得到世嘉的首肯[14][17]。到2013年,《除暴战警》第三部的开发仍然悬而未决[18]

2013–2019年:独立游戏与项目取消

2013年2月,Ruffian Games公布新作《部落塔》(Tribal Towers[18]。游戏的概念是打造一款“古怪、剑走偏锋、实时的弹丸格斗游戏”,但alpha阶段的测试版显示游戏及其控制方案非常复杂。之后Ruffian Games暂时搁置计划,将游戏改成改编自高地运动会的游戏《格伦斯游戏》(Game of Glens),融合《愤怒的小鸟》、《我的世界》和《粘粘世界》的元素[14]。2014年1月,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群众募资倡议Collective试运行,《格伦斯游戏》名列三部众筹游戏中[19]。用户投票结果显示仅39%的人计划给《格伦斯游戏》捐钱,相比之下另外两部游戏《机器世界大战》(World War Machine)和《月之猎人》分别有90%和83%的人愿意捐钱。大部分用户反对Ruffian Games打造休闲游戏,而不是《除暴战警》的续作[14]。《格伦斯游戏》的开发最终在2014年4月搁置[20]

2013年底,诺伊斯离开Ruffian Games,与女朋友移居芬兰,成为独立游戏开发商。他原本计划利用当地的投资机会,设立卫星工作室,结果进展不顺利,认为不适合这么做[21][22]。2014年8月,Ruffian Games宣布参与动作游戏《空心点》(Hollowpoint)开发,Paradox Interactive负责发行[23]。Paradox Interactive与索尼达成PlayStation 4平台独占协议。然而在2015年中旬公布第二段预告片后,Ruffian Games和Paradox Interactive因创意分歧,结束合作关系,游戏开发工作陷入停滞,留待发行商重新评估游戏的创意方向[24]。随后工作室制作双人本地清版射击游戏《碎片》(Fragmental),灵感出自《迈阿密热线》,游戏于2016年2月开放给Steam玩家抢先体验[24][25]。设有热座模式虚拟现实游戏《RADtv》于2019年8月发行[26][27]

2019年至今:Rockstar Games收购

2019年10月,Ruffian Games宣布与Rockstar Games游戏开发游戏,具体细节不明[28]。2020年10月,Rockstar Games母公司Take-Two Interactive收购Ruffian Games,Ruffian Games收归Rockstar Gam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麾下,易名为Rockstar Dundee[29][30][31]。彼时工作室员工约40名[32]

开发游戏

年份 作品 平台 发行 参考
2010 除暴战警2 Xbox 360 Microsoft Studios [14]
2012 Kinect PlayFit [33]
2017 Fragmental Microsoft Windows Ruffian Games [25]
2019 RADtv [26]

其他作品

年份 作品 领衔开发 平台 发行 注释 参考
2012 Kinect星球大战 Terminal Reality Xbox 360 微软工作室 [14]
Nike+ Kinect Training Sumo Digital [14]
2013 Kinect芝麻街TV(第二季) Soho Productions [33]
2014 Kinect 運動大會:對抗賽 Rare Xbox One [34]
光环:士官长合集 343 Industries Microsoft Windows、Xbox One、Xbox Series X/S 移植《最後一戰3》、《最後一戰3:ODST》、《最後一戰4》和《最後一戰:瑞曲之戰 [28][35][36]
2019 除暴戰警3 Sumo Digital Microsoft Windows、Xbox One 开发多人模式“破坏区”(Wrecking Zone) [28]

未发行

  • 《怒之铁拳》[17]
  • 《部落塔》/《格伦斯游戏》[20]
  • 《空心点》[24]

参考资料

  1. . Ruffian Games. 2019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2).
  2. Caoili, Eric. . Gamasutra. 2009-01-20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7).
  3. Litel, Alex. . Gamasutra. 2008-12-19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2).
  4. Brice, Kath. . GamesIndustry.biz. 2009-11-16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3).
  5. de Matos, Xav. . Engadget. 2010-05-25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3).
  6. Brudvig, Erik. . IGN. 2009-12-15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3).
  7. Mitchell, Richard. . Engadget. 2009-01-20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3).
  8. Dobson, Jason. . Engadget. 2009-02-24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3).
  9. Jenkins, David. . Gamasutra. 2009-02-24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1).
  10. McElroy, Griffin. . Engadget. 2009-05-22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8).
  11. . MCV/Develop. 2009-11-16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3).
  12. Goldstein, Hilary. . IGN. 2009-06-25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3).
  13. Elliott, Phil. . GamesIndustry.biz. 2009-06-17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14. Yin-Poole, Wesley. . Eurogamer. 2014-02-24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2).
  15. Leone, Matt. . Polygon. 2013-06-10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16. Dutton, Fred. . Eurogamer. 2012-06-27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6).
  17. McWhertor, Michael. . Polygon. 2012-12-05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5).
  18. Nunneley, Stephany. . VG247. 2013-02-19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1).
  19. Purchese, Robert. . Eurogamer. 2014-01-27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20. Yin-Poole, Wesley. . Eurogamer. 2014-04-07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5).
  21. Robinson, Martin. . Eurogamer. 2014-05-06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3).
  22. . MCV/Develop. 2016-05-09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3).
  23. Welsh, Oli. . Eurogamer. 2014-08-12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4).
  24. Yin-Poole, Wesley. . Eurogamer. 2016-03-08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8).
  25. Peel, Jeremy. . PCGamesN. 2015-12-16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2).
  26. Bailey, Dustin. . PCGamesN. 2017-09-22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2).
  27. Hayden, Scott. . Road to VR. 2019-07-04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28. Nunneley, Stephany. . VG247. 2019-10-12 [2020-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8).
  29. Robinson, Andy. . Video Games Chronicle. 2020-10-12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8).
  30. Valentine, Rebekah. . GamesIndustry.biz. 2020-10-12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5).
  31. Avard, Alex. . GamesRadar+. 2020-10-14 [2020-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1).
  32. Robinson, Andy. . Video Games Chronicle. 2020-10-15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33. . Ruffian Games.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34. . MCV/Develop. 2013-12-05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3).
  35. Linneman, John. . Eurogamer. 2015-06-06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8).
  36. Makuch, Eddie. . GameSpot. 2019-03-13 [2021-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