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5号潜艇 (1913年)
陛下之25号潜艇(德語:[註 1])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的一艘潜艇或称U艇。它由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承建,于1913年7月12日下水,至1914年5月9日交付使用。U-25号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期间服役的329艘德国潜艇之一,并参加了大西洋潜艇战役。在其三次巡逻中,共击沉了21艘船只,容积总吨为14145吨。此外,它还击伤了1艘163总吨的商船。战后,U-25号于1919年2月23日被引渡至法国正式投降,并于1921年至1922年间在瑟堡拆解报废。
| 历史 | |
|---|---|
| 艦名 | U-25号 |
| 下订日 | 1911年3月18日 |
| 建造者 | 基尔日耳曼尼亚船厂 |
| 成本 | 2808000金马克 |
| 船廠編號 | 179 |
| 動工日 | 1912年5月7日 |
| 下水日 | 1913年7月12日 |
| 服役日 | 1914年5月9日 |
| 结局 | 1919年2月23日移交法国,后拆解报废 |
| 技术数据 | |
| 艦型 | U-23至U-26型 |
| 排水量 |
|
| 全長 | 64.70米 |
| 全寬 | 6.32米 |
| 吃水 | 3.45米 |
| 動力輸出 |
|
| 動力來源 | |
| 速度 |
|
| 續航距離 |
|
| 潛航深度 | 50米 |
| 舰载船 | 1艘小划艇 |
| 乘員 | 4名军官、31名水兵 |
| 武器裝備 | |
| 服役记录[1] | |
| 所属 |
|
| 指挥官 |
|
| 参与行动 | 三次巡逻 |
| 战绩 |
|
历史
U-25号是由德意志帝国海军于1911年3月18日向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订购。它自1912年5月7日开始铺设龙骨,1913年7月12日下水,至1914年5月9日交付使用。[2]其首任艇长为海军上尉奥托·温舍,他担任此职至1915年9月15日。之后,海军上尉阿尔弗雷德·扎尔韦希特尔接管了潜艇指挥权。从1917年10月23日至12月29日,U-25号的艇长为海军上尉埃米尔·霍伊辛格·冯·瓦尔德格。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U-25号共参加了三次巡逻,合计击沉21艘商船,容积总吨为14145吨;另计击伤1艘163总吨的船只。[3]战后,根据对德停战协议的要求,该艇于1919年2月23日移交法国正式向协约国投降,并于1921年至1922年间在瑟堡拆解报废。[4]
袭击历史摘要
| 日期 | 船名 | 船籍 | 吨位 | 结局[5] |
|---|---|---|---|---|
| 1915年6月7日 | 格利特峰号 | 717 | 击沉 | |
| 1915年6月7日 | 诺丁汉号 | 165 | 击沉 | |
| 1915年6月7日 | 彭特兰号 | 204 | 击沉 | |
| 1915年6月7日 | 土星号 | 183 | 击沉 | |
| 1915年6月7日 | 速度号 | 186 | 击沉 | |
| 1915年6月9日 | 加的夫号 | 163 | 击沉 | |
| 1915年6月9日 | 卡斯托耳号 | 182 | 击沉 | |
| 1915年6月9日 | J·莱曼号 | 197 | 击沉 | |
| 1915年6月9日 | 突尼斯人号 | 211 | 击沉 | |
| 1915年7月4日 | 光束号 | 132 | 击沉 | |
| 1915年7月8日 | 安娜号 | 2000 | 击沉 | |
| 1915年7月8日 | 吉多号 | 2093 | 击沉 | |
| 1915年7月9日 | 诺达斯号 | 1111 | 击沉 | |
| 1915年7月11日 | 海恩顿号 | 156 | 击沉 | |
| 1915年7月11日 | 叙利亚人号 | 176 | 击沉 | |
| 1915年7月11日 | 弗利特伍德号 | 163 | 击伤 | |
| 1915年8月6日 | 玛伊号 | 920 | 击沉 | |
| 1915年8月7日 | 诺尔曼号 | 1060 | 击沉 | |
| 1915年8月10日 | 奥拉号 | 396 | 击沉 | |
| 1915年8月14日 | 阿尔比斯号 | 1381 | 击沉 | |
| 1915年8月17日 | 矿物号 | 649 | 击沉 | |
| 1915年8月19日 | 布拉斯号 | 1863 | 击沉 |
注释
- SM表示“”,即“陛下之(潜艇)”。
脚注
参考资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