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官话

北京官話,又稱北平官話,是中国北方的官话方言。它有四个声调: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古清入声分别派入这四个声调,但入上声的字较东北官话少很多[1]

北京官话
区域北京天津武清、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内蒙东南部
母语使用人数
2676万 (2004年)
語系
語言代碼
ISO 639-1zh(汉语)
ISO 639-2chi(汉语) (B)
zho(汉语) (T)
ISO 639-3cmn (官话)
ISO 639-6bjgh
中國各地語言生活
  • 近代語言史
  • 内蒙
  • 川渝
  • 中国地方语言教学
方言電影史
  • 語言電影列表
    • 1949年前
    • 1950年-1978年
    • 1979年-1999年
    • 2000年-2004年
    • 2005年-2009年
    • 2010年-2014年
    • 2015年-2019年
  • 语言電影史
  • 港產片
  • 澳門電影
  • 藏語電影
  • 停產
    • 滬語片
    • 厦语片
方言童謠/民歌
  • 按地域
  • 内蒙
  • 川渝

  • 按語言國語歌
  • 吳語歌
  • 粵語歌
  • 陝西話歌
  • 四川話歌
  • 客語歌
  • 閩南語歌
  • 苗語歌
  • 彝語歌
  • 壯語歌
  • 藏語歌
  • 維語歌
  • 蒙語歌
  • 民族唱腔
方、语言電視廣播史
  • 内蒙
  • 川渝
  • 革命电视剧里中共领导人的方言
各地讀音字典
  • 方言口述材料庫:乡音苑(2013-)
    语保工程采录展示平台(2020-)

WikiProject:中國傳統聲音

歷史

北京原有元大都語音,永樂年間遷都北京,從南京北調40萬人(超過北平原有人口)入北京,使得北京方音與《中原音韻》、《洪武正韻》混合,舊北平話逐漸演變形成了北京話。1728年,雍正設“正音書館”,以北京官話為準,以後北京官話逐漸與南京官話分庭抗禮,成為中國官場的標準語。有人也稱之為北方官話,和被稱為南方官話的南京官話相對應。1913年,出現基於華中韻白的老國音與基於華北北京京白的新國音,經歷「京國之爭」,北京官話成為現代漢語標準語的藍本。

划分与特征

北京官話共分两片,其中京承片又可再分成两小片[2]

  • 京承片
    • 京師小片北京市区及近郊,包含北京话,不含平谷話(屬於冀魯官話保唐片薊遵小片)。普通话中零声母开口呼字仍读零声母,部分人会将零声母合口呼的[w]音替换为[ʋ],例如“瓦”[ʋa˥]
    • 懷承小片:北京怀柔区至河北承德市,河北廊坊市天津武清一带。普通话中零声母开口呼字读作[n][ŋ],与京师片相区别。
  • 朝峰片辽宁朝阳市以及内蒙古赤峰市。阴平调值(33)比京承片低,中古清入声字读作上声的字例也比京承片多,呈现东北官话-北京官话过渡區的特点。考虑到朝峰片能够准确区分[ʈ͡ʂ ʈ͡ʂʰ ʂ](zh, ch, sh)和[t͡s t͡sʰ s](z, c, s),因此仍归为北京官话。
    • 辽宁:朝阳市市区(龙城区、双塔区)、凌源市、朝阳县、建平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西部部分乡镇;葫芦岛市建昌县
    • 河北: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平泉市
    • 内蒙古:赤峰市市区(红山区、元宝山区、松山区)、宁城县东部、林西县、喀喇沁旗、敖汉旗、翁牛特旗、克什克腾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通辽市扎鲁特旗、霍林郭勒市、开鲁县、奈曼旗

此外,若從創制源頭來講,現代標準漢語(華語,包括普通話國語、新馬華語)均以北京官話為底。

参考文献

  1.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 : 40. ISBN 978-7-100-07054-6.
  2.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 : 42. ISBN 978-7-100-07054-6.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