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天嘉禾
橙天嘉禾娛樂(集團)有限公司(英語:,簡稱橙天嘉禾,港交所:1132),是華語電影娛樂公司。至2017年12月底,橙天嘉禾共營運31家影城,共249塊銀幕,分佈在香港、台灣及新加坡;其中在香港有10間電影院和37個銀幕。
橙天嘉禾娛樂(集團)有限公司 | |
---|---|
公司類型 | 上市公司(港交所:1132) |
公司前身 | 嘉禾娛樂事業集團有限公司 |
成立 | 1970年 英屬香港 |
創辦人 | 鄒文懷、何冠昌、梁風 |
代表人物 | 伍克波、毛義民、成龍、洪金寶、李连杰 |
總部 | 香港 |
營業據點數 | 30 |
产业 | 影院營運 電影發行 電影電視製作及融資業務 |
▲94,871千港元(2011年) | |
員工人數 | 1,565人 |
主要股東 | 伍克波 |
母公司 | 橙天娛樂集團 |
主要子公司 | 嘉樂影片發行 嘉華院線 泛亞影業 |
网站 | www |
前身為成立於1970年的嘉禾娛樂事業集團有限公司,於1994年成為香港上市公司;公司创办人是邹文怀、何冠昌和梁风。
历史
- 1970年5月,原为邵氏兄弟僱员的邹文怀、何冠昌、梁风、蔡篤生离开邵氏,自立門戶,创办嘉禾影业公司(嘉禾娱乐事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購入國泰機構(香港)有限公司旗下片廠舊址作為片廠廠址並改名為嘉禾製片廠。
- 1971年,李小龍簽約嘉禾,与邹文怀合作拍摄5部电影,分别為《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龍爭虎鬥》和《死亡游戏》。其中1973年的《死亡游戏》為李小龙的最后作品。
- 1974年,许冠文、许冠傑签约嘉禾,拍摄一系列许氏兄弟喜剧电影,包括:《鬼马双星》、《天才与白痴》、《半斤八两》、《卖身契》、《摩登保镖》、《铁板烧》等。 许冠文于1981年参与了《炮弹飞车》的演出。
- 1979年,成龙签约嘉禾,成為其中一位老闆,拍摄了多部电影。成龙与好莱坞演员合作的第一部电影是1981年的《炮弹飞车》。
- 1987年,嘉禾與郭鶴年合資成立「嘉通(马)私人有限公司」(Golden Communications (M) Sdn Bhd,GC),進軍馬來西亞影城市場。[2]
- 1989年,嘉禾獲得聯合國際影業旗下電影的香港發行權。另一方面,嘉禾在香港設立「嘉年華影業有限公司」(Dartina Development Limited),為進軍新加坡市場做準備。
- 1990年,嘉禾代理第一部電影《忍者龟》(1990年版)。嘉年華影業控股的「嘉華娛樂(新加坡)有限公司」(Golden Village Entertainment (Singapore) Pte Ltd)在新加坡成立。
- 1990年,嘉禾及波麗佳音合資成立嘉音唱片。
- 1992年,在新加坡的嘉華院線(Golden Village)開幕。[3]
- 1994年,嘉禾與馬來西亞Tanjong Entertainment Sdn Bhd合資成立「Tanjong Golden Village Sdn Bhd」(TGV),擴展當地影城市場。
- 1990年代中,嘉禾製片廠土地被政府收回,後重建為私人參建居屋嘉峰臺。
- 1997年,台灣的資訊大廠宏碁進行企業轉型時,曾考慮透過子公司併購嘉禾。後來除入股之外,雙方並合資成立新公司。馬來西亞嘉通整併國泰院線,更名「嘉通院线(马)私人有限公司」(Golden Screen Cinemas (M) Sdn Bhd,GSC)[4]。
- 2000年,从90年代至2003年,嘉禾电影至今首共出品生产了600多部电影。包括《古惑仔電影系列》(3、4、5及6)、《古惑仔情義篇之洪興十三妹》、《新古惑仔之少年激鬥篇》、《飛虎雄心》、《飛虎雄心2之傲氣比天高》、《东京攻略》、《甜蜜蜜》、《风云雄霸天下》、《中华英雄》、《薰衣草》、《特务迷城》、《夏日的么么茶》、《幻影特攻》和《星愿》等百多部電影。而2003年《行运超人》為嘉禾最後一套發行電影。
- 2004年,李嘉誠和他當時剛入主的EMI唱片(2012年,已被環球唱片及索尼/聯合電視音樂出版领导的财团收購)入股嘉禾公司,並成功簽署收購台灣華納威秀影城的合約。
- 2005年,嘉禾於深圳华润中心万象城开设中國內地首個旗艦嘉禾电影城,代表著嘉禾拓展珠江三角洲影城業務的決心。这是嘉禾在中国内地第一家的品牌电影城,也是深圳最大的电影城,在結業前更長期處於深圳影院票房冠軍。同年收購台灣最大院線之一——威秀影城佔35.71%股權權益。
- 2006年,嘉禾出脫嘉通全數持股。[5]
- 2008年,橙天娛樂集團正式收購嘉禾娛樂事業集團,成為嘉禾娛樂單一大股東。嘉禾出脫TGV全數持股,退出馬來西亞市場[6]。
- 2009年,嘉禾娛樂事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易名為橙天嘉禾娛樂集團有限公司,以便更明確表明是橙天娛樂集團旗下子公司。
- 2017年7月,橙天嘉禾將中國內地的影城業務售予南海控股旗下的大地院线。[7]
香港電影事件
- 1971年 「唐山大兄」(李小龙主演)以港幣3,197,417元,打破香港開埠票房紀錄。
- 1972年 「精武門」 (李小龙主演)以港幣4,431,424元,打破香港開埠票房紀錄。
- 1974年 「鬼马双星」(许冠文主演)以港幣6,251,633元,打破香港開埠票房紀錄。
- 1976年 「半斤八两」(许冠文主演)以港幣8,531,699元,打破香港開埠票房紀錄。
- 1981年 「摩登保镖」(许冠文主演)以港幣17,769,048元,打破香港開埠票房紀錄。
旗下影院
香港
截至2024年4月,在香港有8間戲院,共33個影廳約4,927個座位。
- 海運戲院(尖沙咀海運大廈,1間超巨幕影院,座位總數目456個,42個是D-BOX動感座椅,1969年開業)
- 海運戲院於1969年開業,位處九龍核心地帶尖沙咀,屬嘉禾院線旗下的旗艦影院及少數能運作至今的超大型影院,曾為多部電影的首映禮場地。影院於1993年進行改建,規模大減,包括將進場通道與戲院大堂則遷至現時位置,而部份範圍,包括原有的進場通道與戲院大堂獲改為Planet Hollywood餐廳(在1999年結業),現時該位置則為馬可孛羅香港酒店與連卡佛的一部分。戲院於2013年9月11日起暫停營業進行大型翻新工程,至11月14日重開,工程包括裝修進場通道、售票大堂、小食部及洗手間。影廳設備提升至Christie 4K雙投映機、19.5米闊巨型銀幕及杜比全景聲音響系統,座椅更換成特寬藍色毛絨座椅,並加闊座位行距,突出以「Grand Ocean」作為戲院名稱的形象,同時亦加設D-BOX動感座椅。影廳座位數目於翻新後大幅減低至460個座位,儘管座位數目減少,但仍然為區內最多座位的單一影廳,以及區內唯一同時擁有4K放映設備及杜比全景聲的超大型影廳。
- 嘉禾黃埔(紅磡黃埔新天地,4間影院,合共提供1,208個座位,2009年12月開幕)
- 前身為UA黃埔,屬九龍其中一家歷史悠久的戲院,嘉禾院線接手經營後進行大規模翻新工程,放映影廳同時由以英文字母改以數目字排列,影院同時獲部分電視片集借用作為拍攝場地;其後於2015年9月再作長達近三個月的提升工程,進行提升工程後的嘉禾黃埔為整間戲院帶來新風格,包括以片場作為主題,採用木質與磚等材料等暖色調,取代原有無色玻璃與白色地磚的簡約風格。其他提升工程包括為所有影院改用 DTS:X 物件導向環繞聲技術、改善影院梯級與觀影角度、新增D-BOX動感座椅,調整票房位置與動線,翻新扶手電梯走廊,及加寬商場入口等[8]。
- the sky(大角咀奧海城,6間影院包括一間Vivo尊尚影院,共951個座位,當中83個是D-BOX動感座椅,2013年12月24日開幕)
- 前身為百老匯院線奧海城戲院,為嘉禾院線旗下全新品牌,亦曾經是院線唯一一間非以嘉禾品牌營運的影院。戲院標誌以北極光作為概念,整間影院由美國紐約設計團隊親身策劃,以現代紐約寫意的Loft Style為本。the sky針對高端觀眾市場,設有尊尚影院提供特級座椅。戲院設備創下香港及全球多個創舉,包括全球設有最多D-BOX動感座椅的影院,以及香港唯一一家全院配置杜比全景聲的影院[9]。
- StagE(屯門屯門市廣場,4間影院,提供436個座位,其中18個是D-BOX動感座椅)
- 前身為UA屯門市廣場,共有4個影院,提供436個座位,投資額達3000萬元,同時引入日式cafe。更是全港首間戲院全部影院同時配備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及Barco 4K Laser投影機,聲畫質素有所提升。StagE除了播放電影外,還不定時推出電影節、電影分享會、音樂表演、藝術展覽和工作坊等。StagE是屯門區首間D-BOX動感影院。
- 嘉禾銀河廣場(筲箕灣銀河廣場二樓,2間影院,提供170個座位)
- 前身為韓國樂天集團L Cinema戲院,設2個影院,共有170個座位,2021年5月14日開幕,售票處、影院和小食部位於商場二樓,接手後院內裝修風格並與前身L Cinema分別不大。
- 嘉禾MegaBox(九龍灣MegaBox,7間影院,提供818個座位,其中43個是D-BOX動感座椅)
- 原為UA戲院承租,設7間影院共818個座位,2021年7月15日開幕。該影院由嘉禾接手後保留了UA時期的IMAX影廳,此影廳也是嘉禾院線與IMAX於香港合作的首個影廳。同時,MegaBox戲院也引入了嘉禾院線獨有配備之「尊尚影院Vivo」及D-BOX動感座椅。
- 嘉禾大埔(大埔安邦路2號)
- 前身為大埔超級城多層停車場改造而成,原為UA戲院承租,唯UA全線結業時該戲院仍在裝修階段未有開幕,後由嘉禾接手。4間影院共377個座位,當中包括嘉禾院線獨有配備之D-BOX動感座位,於2021年10月15日試業,2021年10月31日開幕[11]。
臺灣
非獨資,與台灣的中環集團、宏泰集團等企業合資。
新加坡
- GV @ Capitol
- GV Paya Lebar
- GV Tiong Bahru
- GV Suntec City
- GV VivoCity
- GV Plaza
- GV Tampines
- GV Jurong Point
- GV Bishan
- GV City Square
- GV Grand, Great World City
- GV Katong
- GV Yishun
資料來源
- 文雋. . 晴報. 2018-11-06.
- 《The Edge》報導:
- . Singapore History. [201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7).
- . Free Malaysia Today. 2016-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2).
- (PDF). 嘉禾. 2006-12-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01) –披露易.
- (PDF). 嘉禾. 2008-02-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12-07) –披露易.
- (PDF). 南海控股有限公司. 2017-07-28 [2018-03-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01).
- . [2018-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0).
- . [2014-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3).
- . 香港經濟日報. 2019-08-02 [2019-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9).
- 翟梓謙; 蔡偉南. . 香港01. 2021-10-15 [2021-10-1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