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歷史

地球歷史,在地球原始太陽星雲的部份物質構成後計起,科學家估計大約有46億到50億之間。而因為表述這麼長久的時間有所困難,可將地球的歷史模擬為二十四小時(將地球形成的時間設定為凌晨零時,而此時此刻為翌日的凌晨零時),每秒大約代表5萬3000年,而大爆炸宇宙形成的時刻,則大約在137億年前[1],以此模擬時間來說約等於三日前,即地球誕生前兩日。

起源

畫家筆下的原行星盤

地球是一颗行星,伴隨著太陽系誕生。太陽系誕生之初,是以巨大並不斷旋轉的由塵埃與氣體組成的雲團的形態存在。它是由大爆炸所生成的組成,同時亦有著由很久以前的星球內部所合成的其它元素。地球誕生前15至30分鐘(等於大約46億年前),一個鄰近的恒星可能形成了超新星爆炸,對太陽星雲傳送了一個震盪波,並使之收縮。雲團在塌縮中,溫度上升、自轉加速和平坦化。因為雲團旋轉,引力慣性將雲團壓為一個圓碟,與其旋轉軸成垂直。大部份質量集中在中央並開始加熱。與此同時,因為引力使得物質環繞塵埃粒子緊縮,使得圓碟剩餘部份開始分解為環狀物。細少的碎片互相碰撞並組成較大的碎块。[2]而組成的地球物質並眾集在距中央約1億5000萬公里的地帶。當太陽收縮並被加熱,核融合開始,而因此形成的太陽風則清空了在圓碟內大部份沒有收縮並組成較大個體的物質,只剩下少量的元素。之後,較重的元素聚集於太陽附近,形成了體積小,密度高的星體(類地行星);較輕的元素則聚集於離太陽較遠的地方,形成了體積大,密度低的星體(類木行星),而地球則是距離太陽第三近的行星。

冥古宙

表述忒亞在地球的L5點形成,並且被重力所擾亂,而撞向地球,從而形成月球的動畫(未按比例)。此動畫將月球形成的過程假設成一年內,並假設地球不會移動,及以南極為視角。

冥古宙開始於地球形成之初,結束於38億年前。冥古宙早期,地球與現在的世界十分不同。當時沒有海洋,大氣層裡亦沒有氧氣小行星與太陽系形成後餘下的物質不斷撞擊。這些撞擊與放射性崩解產生的熱、殘熱與收縮壓力產生的熱相結合,使得地球在這階段完全為熔化狀態。較重的元素沉向中心,而較輕的元素則升至表面,從而製造了地球的不同層次

月球形成

月球的起源仍然眾說紛紜,但以大碰撞說的支持證據最多。地球可能並非惟一的在距離太陽1億5000萬公里處生成的行星。所以科學家們假設了另一顆原始行星在距離太陽與地球1億5000萬公里處,即第四個或第五個拉格朗日點處形成。此行星被命名為忒伊亞,並假設其較現在的地球為小,大約為火星的大小與質量。其運行軌道剛開始時應該較為穩定,但其後被不斷增加質量的地球所擾亂。忒伊亞開始迴轉並向地球靠攏,最後在大約為假設時鐘的上午0時11分[3](大約45億3300萬年前),其以一個低斜的角度與地球發生碰撞。其低速與低角度並不足以毀滅地球,但足以使大部份地殼被噴出。構成忒伊亞的重金屬沉入地球的地核內,而剩餘的物質與噴出物則在數周內冷凝為一個獨立個體。在其自身的重力影響下,大約於一年內,其成為一個較為球狀的個體,即是月球。[4]而人們亦相信這次撞擊使地球的自轉軸傾斜了23.5°,使地球出現四季(一個簡單,完美的星體應是自轉軸沒有傾斜並沒有分明的季節)。其亦可能加速了地球的自轉速度並使地球出現了板塊構造。

地殼形成

地球的早期大氣層包括了圍繞其存在的太陽星雲裡的物質,特別是較輕的氣體如,但是太陽風與地球自身的熱力清空了這層大氣層。地球表面慢慢地冷凝,在(大約為假設時鐘)的上午0時47分(44.5億年前)形成了固體的地殼[5]

在大約是假設時鐘的上午3時至4時(40億至38億年前),地球經歷了一個後期重轟炸期時期。[6]蒸氣由地殼裡逃出,而更多的氣體由火山內釋出,從而形成了第二道大氣層。這道新的大氣層可能包含了甲烷水蒸氣二氧化碳、氮氣與其他含量較少的氣體。而氧氣則被氫氣或地表上的礦物質束縛著。火山活動出現頻密,而且因為沒有臭氧層防護,紫外線大量照射在地球表面。更多的水份在火流星撞擊地球時帶來。

海洋形成

這是在38億年前,地球開始冷卻,大氣層溫度下降,形成了一场持续上百万年之久的滂沱暴雨。所有的水滙集起来形成了海洋(最近的證據提出海洋可能在42億年前開始形成,即此條目假設時鐘的上午1時51分)。[7]

太古宙

所有已知生物的複製子皆是DNA。DNA較原來的複製子複雜而且 其組成的複製子系統更為精細。

生命

太阳系后期重轰炸期结束后,地球进入了太古宙,并诞生了生命生命起源的詳情仍是未知之數,然而仍有主要的原理被建立。如果把漫長的地球歷史濃縮至一小時,那麼動物是直到最後15分鐘才出現的。而陸生動物則是在倒數6分鐘時才出現的。爬行動物時代在這一小時快走完時,才持續不過2分多鐘。生物發生說認為生命,或至少是有機化合物,可能是來自外太空;然而一般認為生命起源於地球[8]大部份科學家認為生命是在地球上自然孕育,但生命出現的時間卻極不確定;可能在大約40億年前(此條目假設時鐘的上午3時)。[9]

在地球早期的能量化學裡,有一個分子(可能是其他東西)獲取了自我複製的能力:複製子。此分子的性質並不清楚,其被現在生命的複製子DNA取代前,曾是生命的主要複製子。這個複製子在自我複製的過程裡並非經常正確地複製:部份複製品包含了“錯誤”。如果這種轉變消滅了分子的複製能力,則將不會有更多的複製品,而這條生命線將會滅絕。但在另一方面,少數變化使得分子的複製變得更快或更佳;這些“品系”的數量較多也較「成功」。當原料(其角色類似食物)消耗殆盡後,這些品系會利用其他物質,且可能會抑制其他品系的生長,使其數量增加。[10]少數不同的模型提出了複製子可能發展的方法。假設有不同的複製子,包括有機化合物如現代核酸裡的蛋白質、磷脂結晶體[11],甚至是量子系統。[12]現在並沒有方法知道何種模型更為符合地球生命的起源。在眾多較舊的理論裡其中一條理論,與一條詳細研究過的理論,會作為範例來解釋其發生的可能性。火山、閃電紫外線輻射釋出的高能會使得簡單化合物如甲烷通過化學反應組合成較為複雜的分子[13],眾多的有機化合物組成了生命的基礎。當這種“有機湯”的數量增加,不同的分子互相發生反應。有時更多複雜的分子可能會出現;可能肉體提供了一個框架來收集與集中有機物。[14]

部份分子的存在會加速了化學反應。而所有這些反應持續了很長時間,時多時少,直至一個新分子機緣巧合地出現:複製子(replicator)。其有著奇怪的特質,可以加速自我複製的化學反應,並開展生物進化。其他理論假一個不同的複製子。在任何情況,DNA在每一點均取代了複製子的功能;所有已知生命(部份病毒與普利昂蛋白除外)皆以DNA為遺傳物質,且幾乎都以相同方法作為訊息的編碼。

細胞

細胞膜的一小部份。此現代的細胞膜遠較古代的雙層磷脂(圖中之藍色部分)複雜。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經由細胞膜有不同的調節物質通過的功能,並且與周圍環境產生反應。

現代的生命的複製子是整齊地包裝在細胞膜內的。而理解細胞膜的起源較理解複製子的起源容易,因為組成細胞膜的磷脂分子在置放於水中時經常會自發地形成一道雙層膜。在特定環境下,很多這樣的球體因此而形成(請參看“氣泡理論”)。[15]現在無法得知此過程是早於或延續複製子的起源(或可能其在過去就是複製子)。

現在主流的意見是該複製子,在這點可能是RNA(請參看RNA世界學說),與其自我複製的器具和其他可能的生物分子已進化出來了。最初時原始細胞可能在其生長得過於巨大時發生爆裂;而四散的物質則可能重新殖民於其他“氣泡”。穩定細胞膜的蛋白質,或其後協助其變得井然有序的蛋白質,使得這些細胞線的繁衍速度加快。RNA是較有可能的早期複製子之一,能同時儲存遺傳資訊與加速反應。在同一點上,DNA取代了RNA儲存遺傳資訊的角色,而蛋白質則是作為加速反應的酵素存在,RNA則只負責傳送資訊並調節其過程。越來越多人相信這些早期細胞的進化與名為“黑煙囱”的海底火山爆發有關[16],或是深層而熱的岩石。[17]

然而,現在普遍相信眾多細胞或原始細胞裡,只有一種細胞存活。現有證據指出最後普遍共同祖先(LUCA)在早期太古代生存,假設時鐘的上午5時30分(大約為三十五億年前)或更早。[18][19]這個“最後普遍共同祖先”細胞是所有細胞的祖先,亦即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祖先。其可能為一個原核生物,擁有一層細胞膜,亦可能擁有核糖體,但欠缺了細胞核真核細胞有膜狀胞器線粒體葉綠體。就如所有現代細胞,亦使用DNA儲存遺傳基因,RNA作資訊傳送與蛋白質合成,並擁有酵素作加速反應的用途。部份科學家相信與其說最後普遍共同祖先是單一個體,不如說其為在基因水平轉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裡的眾多交換遺傳基因資訊的族群。

光合作用與氧

太陽的能量為地球上的生命帶來了一些主要改變。

太古宙结束于25亿年前的大氧化事件。最初的細胞相信全是異營生物,使用周圍的有機分子(包括由其他細胞得來的有機分子)來作為原料與能量來源。[20]但食物供應漸漸減少,部份細胞進化出新的生存戰略。與其依靠逐漸減少的自由存在的有機分子,這些細胞選擇了太陽光作為能量來源。

這個轉變的時間難以確測,但大約為假設時鐘的上午8時[21](大約為30億年前),與現在的光合作用相類的功能在此刻可能已發展出來了。這使得太陽的能量不只被自營生物採用,而異養生物亦能攝取太陽能量。光合作用使用含量豐富的二氧化碳作為原料,配以太能光的能量,產生了富能量的有機分子(碳水化合物)。此外,光合作用過程亦生成了氧氣

最初其在海洋裡與石灰岩和其他礦物質結合,但當所有可利用的礦物皆已與其結合,氧氣開始冒出水面在大氣層裡積聚。雖然每一個細胞只會產生少量氧氣,但積少成多,經過長時間,大量細胞的新陳代謝作用慢慢地使地球大氣層變為現在的狀態。[22]這就是地球的第三道大氣層。部份氧氣變為臭氧,並在大氣層上方凝聚,就是現在的臭氧層。臭氧層不斷吸收大量的紫外線,這使得細胞可以殖民至海洋表面並最終殖民至地上[23]:沒有臭氧層,紫外線會大量照射至地球表面,並使得受到照射的細胞產生不可承受的突變。而光合作用除了可以製造大量能量供細胞生存與隔開紫外線,其亦有著第三個主要的、使得世界改變的作用。氧氣是有毒的,其含量的上升可能在當時使得地球上大量的生命死亡(“大氧化事件”)。[23]而有抵抗能力的生命則存活並繁衍,部份更發展出使用氧氣來增進其新陳代謝作用的速度,並能由相同食物裡攝取更多的能量。

元古宙

內共生與三域生物

不同的胞內"內共生生物"出現的幾種可能的方法。

現代生物分類學將生命分為三域(细菌、古菌、真核生物),而這三域生物的起源時間則未被確定。细菌域可能首先由其他生命的形式分裂出來(有時稱為Neomura),但此說法極具爭議。接著,在大約是假設時鐘的下午2時[24](大約20億年前),细菌域生物(Neomura)分裂為古菌真核生物。核細胞(真核生物)較大並且較原核細胞(細菌與古菌)複雜,而這複雜性的起源正在被逐步了解。在這段時期,一個與今天的立克次病原體有關係的細菌細胞[25]進入了一個較大的原核細胞。可能該大細胞嘗試攝取較小的細胞但卻失敗了(可能因為較小的細胞為了防止被獵食而進化了)。可能該較小的細胞嘗試寄生於較大的細胞。在任何情況下,較小的細胞在較大的細胞裡存活。其使用氧氣以引起該較大細胞所釋出的廢物的代謝作用,並產生更多能量。這種過剩的能量部份會給回主細胞。該小細胞在較大的細胞裡自我複製,並很快地發展出一個穩定共生關係。久而久之,主細胞取得了部份較小的細胞遺傳資訊,而其兩者則開始互相依賴:較大的細胞不能在沒有較小的細胞製造能量的情況下生存,而較小的細胞則不能在沒有較大的細胞提供原料的情況下存活。較大的細胞與在其內大量繁衍的較小的細胞建立了共生關係,其兩者因此被當為單一有機體,較細的細胞被分類為細胞器,名為線粒體。一個相類的情況在有著光合作用的藍菌上出現[26]並進入較大的異養生物的細胞,其後發展為葉綠體[27][28]

可能是這些轉變得出的結果,真核生物裡分出一條容許光合作用的系列,這大約發生在10億年前(大約是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6時)。除了已建立的關於線粒體與葉綠體的細胞起源的內共生說外,亦有說法指細胞引起了氧化小體,螺旋體引起了纖毛鞭毛,而一個脫氧核糖核酸病毒引起了細胞核[29][30],但沒有任何一個學說被普遍接受。[31]

在這段時期,大約是18億至15億年前(此條目假設時鐘的下午2時30分至下午4時),最古老的假設超級大陸哥倫比亞大陸在地球上形成。[32]

多細胞體

古菌、細菌與真菌

每一個域皆重覆地分裂為多個世系,不過古菌與細菌的歷史仍所知不多。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6時15分(大約在11億年前),超級大陸羅迪尼亞大陸(Rodinia)正在形成。[33]植物動物真菌的被分類,雖然其仍以單獨細胞形式存在。部份生活在菌叢,並開始有著分工合作;舉例來說,邊緣的細胞所負擔的工作與內部的細胞有所不同。

雖然特定細胞與一個多細胞有機物的菌叢內的分工並非經過分明,但是在大約是假設時鐘的下午7時[34](大約10億年前),第一顆多細胞植物出現,可能是綠藻[35]

假設時鐘的下午7時15分(大約在9億年前)[36],真正的多細胞體在動物界裡出現。最初其可能與今天的海綿動物相類,所有的細胞皆為全能細胞且是一個能重組合的破裂有機物。[37]當所有多細胞有機物的分工合作機用更為完善時,細胞開始變得更為專門化並且更依靠其他細胞;單獨的細胞將會死亡。

很多科學相信嚴苛的冰河時期在大約7億7000萬年前(此條目假設時鐘的下午7時56分),地球上所有的海洋表面完全被冰封(雪球地球)。

最終地,在假設時鐘的下午8時2分(2億年後),經由火山爆發釋出足夠的二氧化碳,造成了溫室效應,使得全球變暖。[38]大約在同一時間,即7億5000萬年前[39]羅迪尼亞大陸開始分裂。

显生宙

古生代

在地球歷史上大部份時間裡,陸地上並沒有多細胞有機物。

地球臭氧層形成后,其吸收了大部份太陽照射至地球的紫外線。其使得單細胞的有機物在著陸後的死亡機會大降,而原核生物則能更佳地在沒有水份的環境裡複製與存活。原核生物大約在26億年前殖民陸地[40](此條目假設的時鐘上午10時17分),這比真核生物起源的時間更早。在一段很長的時間裡,陸地上只有極少量的多細胞有機體。超級大陸潘諾西亞大陸在大約是假設時鐘的下午8時50分形成至9時5分分裂[41](大約6億年前至5000萬年後)。而最早的脊椎動物則在大約5億2000萬年前出現在海洋上[42](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9時10分)。一個主要的滅絕事件在寒武紀末期發生[43],而這滅絕事件在大約4億8500萬年前停止[44](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9時25分)。

數億年前,植物(可能是藻類)與真菌開始在水與陸地的邊緣,並於其後離開水域而生存。[45]經測定最古老的陸地真菌與植物的化石後,得知其該在大約在4億8000萬年至4億6000萬年前生存(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9時28分至9時34分),雖然分子的證據顯示真菌可能早於十億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6時40分)已殖民陸地;而植物早於七億年前已殖民陸地(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8時20分)。[46]剛開始時仍是在水域邊緣存活,但是在此新環境裡的持續殖民使得突變與變化開始出現。而首隻離開海洋的動物的時間則並不準備地得知,所知的最明確、最古老的證據指出節肢動物大約在4億5000萬年前在陸地出現[47](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9時40分),其能在陸地繁盛與更佳地適應的原因可能是陸地上的植物提供了大量的食物來源。而亦有一些不能確定的證據指出節肢動物可能早於5億3000萬年前就已在陸地上出現。[48]奧陶紀末前,即4億4400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9時40分),另一次滅絕事件發生,可能是與其同時的冰河時期所造成的結果。[49]

大約在3億8000萬年至3億7500百萬前(此條目假設的下午10時),四足動物由魚類進化而成。[50]人們估計因為鱼鳍進化為四肢使得首個四足動物可以使其頭部離開水域並呼吸空氣。這使其可以在缺氧的水域裡生存或在淺水區追捕獵物。[50]其可能在其後的一段歲月裡在陸地進行冒險。其最後有部份可能變得十分適應陸地生活並在成年時在陸地上生活,雖然其在水裡孵化並在水裡生蛋,以上便是四足動物的起源。在大約3億6500萬年前(此條目假的時鐘的下午10時4分),另一個滅絕事件出現發生,這可能是因為全球冷化的結果。[51]大約在3億6000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0時),植物開始包含種子,使其在陸地上繁衍的速度大增。[52][53]

大約在2000萬年後(3億4000萬年前[54],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0時12分),羊膜卵的進化使得蛋可以在陸地上誕下,這是四足動物胚胎的生存優勢。這使得羊膜動物由基干四足動物分離出來。再經過3000萬年後(3億1000萬年前[55],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0時22分),由蜥形類(包含了鳥類與非鳥類、非哺乳類爬行動物)裡分離出合弓綱(包含了哺乳動物)。

中生代

3億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下午10時25分),最近期的超級大陸盤古大陸形成。在2億5100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下午10時40分)發生了地球历史上最嚴峻的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56],當時地球上70%的陸生脊椎動物,以及高達96%的海中生物消失[57];這次滅絕事件也造成昆蟲的唯一一次大量滅絕。這可能是西伯利亞暗色岩(Siberian Traps)的火山不斷爆發的影響。但生命仍未完全滅絕,有小部份生命繼續生存,在大約2億3300萬年前[58](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0時47分),恐龍由其爬蟲類祖先分離出來。大部份恐龍成功在二億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0時56分)的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裡存活下來[59],而其很快便成為脊椎動物裡的霸主。雖然在此時期有部份的哺乳類動物分離出來,存在的哺乳類全都是細小的動物如鼩鼱[60]

在1億8000萬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下午11時3分),盤古大陸分裂為勞亞古大陸(Laurasia)與冈瓦纳大陆(Gondwana)。鳥類與非鳥類恐龍的分界並不清晰,但始祖鳥這一傳統上被認為是首種鳥類的動物,則在1億5000萬年前生活著[61](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1時12分)。

證據顯示最早的會開被子植物白堊紀出現,而在大約2000萬年後(1億3200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1時18分)[62]

在6600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1時39分),一個直徑長10公里的隕石撞向地球上的猶加敦半島(Yucatán Peninsula),將大量的物質與蒸氣釋放至空氣裡,使得太陽光被阻隔,妨礙了光合作用。很多大型動物,包括了非鳥類恐龍從此滅絕[63],這亦標誌著白堊紀與中生代的結束。此後地球進入了古近紀的新紀元,哺乳動物的分支大幅增多,大量繁衍,並成為脊椎動物的霸主。可能在數百萬年後(大約六千三百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1時40分),所有靈長類動物的最後共同祖先出現。[64]始新世的末期,大約3400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1時49分),部份陸地上的哺乳類動物回歸海洋並成為如古蜥鯨屬般的動物,其後演變為海豚鯨魚[65]

人類的出现

在600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1時58分),少量生存在非洲的類猿人為現代人類與其親戚黑猩猩的最後共同祖先。[66]其家族只有兩個分支仍然存活。在其家族分離後不久,因為某些仍在爭論的原因,類猿人的一支發展出了站立步行的能力。[67]部迅速地變大,而在大約200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下午11時59分22秒,或午夜前38秒),人屬裡的首個動物出現。[68]每一代有機生物的種類,甚至是屬皆可能有所不同。在大約相同時間,另一支分支則分裂為普通黑猩猩(common chimpanzee)的祖先與倭黑猩猩(bonobo)的祖先,這種進化仍不斷在所有生命裡進行。[66]

直立人Homo erectus)最晚在79萬年前掌握了控制的能力[69],但可能早於150萬年前已經掌握了[70](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28秒至15秒)。對於語言起源的考究更為困難;因為難以得知直立人(Homo erectus)是否已能說話,還是直至智人Homo sapiens)時才被有說話的能力。[71]隨著腦的體積增大,嬰兒生產的速度增快,在其頭部成長得大於骨盆前便要出生。因此其適應力較高,並擁有更高的學習容量,但依賴他人的時間也為之加長。社交技巧變得更為複雜,語言變得更為先進,而工具變得更為精細。這為長遠的合作與腦部發展作出了貢獻。[72]

解剖學上的現代人類「智人」相信是在20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2秒)或更早時期於非洲某處誕生;最古老的智人化石可追溯至16萬年前。[73]首個有證據顯示擁有精神活動的人類為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通常被歸類為沒有後代的獨立分類);其會在別人死後埋葬其屍身,通常亦會以食物或工具作陪葬物。[74]然而,擁有更複雜的信念的人類的證據,如早期克羅馬儂人(Cro-Magnon)的洞穴壁畫(可能有著魔幻或信仰的重要性)[75]直至32000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0.6秒)才出現。[76]克羅馬農人亦有著石製小雕像如維倫多夫維納斯(Venus of Willendorf),可能亦有著信仰的含義。[75]在11000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0.2秒),部份「智人」抵達了南美洲的南端,最晚有人居住的大陸。[77]這時人類使用的工具與語言繼續在改進;而人際關係亦變得更為複雜。

文化的形成

達文西維特魯威人(Vitruvian Man)為文藝復興時期藝術與科學復興的縮影。

石器时代智人九成以上時間過著遊牧的獵人採集者的生活[78]。隨著語言變得複雜,用來記憶和傳送資訊的功能以一個新的複製子取代:(meme)。[79]其想法可以迅速地與下一代交換或單向傳送至下一代。文化演進很快便在速度上超過了生物演化,而人類的歷史在此時開始。大約在公元前8500年至7000年(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0.20秒至0.17秒),在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的肥沃月彎(Fertile Crescent)的人類開始了系統化的農業畜牧業[80]。人類不再過著遊牧生活,而開始永久定居下來。農牧的相對安全與高生產率使得人口開始膨脹。農牧業有一個主要影響,人類開始前所未有地影響四週的環境。過多的食物容許祭司與統治階級的出現,這是分工合作的結果。

公元前4000年(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0.10秒)人類歷史上首個文明於在中東蘇美出現[81]古埃及古印度文明亦迅速地冒起,人类社会进入青铜时代。由公元前3000年(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0.09秒),現存最古老的宗教印度教開始形成。[82]而公元前1300年,書寫的發明使得複雜的社會變得可能:歷史紀錄與圖書館作為智識的倉庫和文明間的資訊傳送的增加。人類不再需要將其所有時間用作求生,求知欲與教育促進了人類的知識與智慧。不同的學科,包括科學出現了。新的文明出現,並與其他文明進行貿易、爭奪領土與資源的戰爭,而帝國亦開始形成。在公元前500年(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0.048秒),中東印度中國希臘地區出現了帝國;一個新帝國興起,舊的帝國便覆亡。[83]

在公元13世紀時(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0.012秒),義大利出現了涉及宗教、藝術與科學各領域的文藝復興[84]。公元1500年,歐洲文明開始了科學工業的革命[85],紧接着是地理大发现。公元1914年至1945年间,地球上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緊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人類便開始了建設世界政府的首步,建立國際聯盟;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聯合國取代。在公元1992年,部份歐洲國家共同組成了歐洲聯盟。國家間的交流與物資傳送變得更為簡單、政治與經濟間的相互影響變得更大。各國進行全球化的步伐並不協調,但相互的合作仍日益增加。

現代世界

經過四十五億年,地球上的其中一種生命,人類,打破了生物圈的限制。

假設地球的歷史被壓縮成24小時,在最後千分之一秒內,地球上的轉變變得十分快速,由公元1950年代中期至今天。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受到的關注日益增多,人類亦開始採取必要的措施來限制或彌補這些損害;而人類亦開始關注將會降臨的全新世滅絕事件全球暖化。悲觀者認為現時對於生態大災難的防避為時已晚;而樂觀者則認為不斷革新的科學與技術會提供解決方法。

所有近期的科學發現皆認為遺傳工程可能最為重要。人類現在可以直接修改其他生物的遺傳物質,這是完全擺脱自然控制的程序。除此以外:科學已解開了智人本身的遺傳密碼

人類亦開始嘗試離開地球。在公元1957年,蘇聯發射了首顆人造衛星至地球軌道,不久後,加加林成為首位太空人。五個太空代理,代表著其他十五個國家[86],聯合建設國際太空站。此外,自公元2000年後,一直有人類在太空中生活。[87]

未來的發展在今天只能簡略預估,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電子與其他各科的發展可能使得有一日生物可以永久殖民太空或其他世界。

參考文獻

  1. [宇宙初生時首顆星體誕生照,宇宙世紀,與更多]. NASA. 2003-02-11 [2006-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2).
  2. Chaisson, Eric J. [太陽系的塑模]. Cosmic Evolution. 塔夫斯大學. 2005 [2006-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2-31).
  3. Münker, Carsten; Jörg A. Pfänder, Stefan Weyer, Anette Büchl, Thorsten Kleine, Klaus Mezger. . Science. 2003-07-04, 301 (5629): 84–87 [2006-05-28]. doi:10.1126/science.108466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9-13).
  4. Taylor, G. Jeffrey. . NASA. 2004-04-26 [2006-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8).
  5. Wilde, Simon A.; John W. Valley, William H. Peck, and Colin M. Graham. (PDF). Nature. 2001-01-11, 409: 175–178 [2006-05-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6-09-01). (PDF).
  6. Britt, Robert Roy. . Space.com. 2002-07-24 [2006-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4-15).
  7. Cavosie, A. J.; J. W. Valley, S. A., Wilde, and E.I.M.F. [碎屑狀的鋯石:太古時代地球地殼的轉變與再循環].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5-07-15, 235 (3–4): 663–681 [2006-05-28]. doi:10.1016/j.epsl.2005.04.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17).
  8. Warmflash, David; Benjamin Weiss. . Scientific American. November 2005: 64–71 [2006-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2).
  9. Chaisson, Eric J. [化學的進化]. Cosmic Evolution. 塔夫斯大學. 2005 [2006-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3).
  10. Dawkins, Richard. . [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563–578. ISBN 978-0-618-00583-3.
  11. Dawkins, Richard. . .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96: 150–157 [1986]. ISBN 978-0-393-31570-7.
  12. Davies, Paul. . Nature. 2005-10-06, 437 (7060): 819 [2006-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08). (subscription required).
  13. Fortey, Richard. . . New York: Vintage Books. September 1999: 38 [1997]. ISBN 978-0-375-70261-7.
  14. Fortey, Richard. . . New York: Vintage Books. September 1999: 39 [1997]. ISBN 978-0-375-70261-7.
  15. Fortey, Richard. . . New York: Vintage Books. September 1999: 40 [1997]. ISBN 978-0-375-70261-7.
  16. Fortey, Richard. . [生命:地球上生命頭四十億年的自然歷史]. New York: Vintage Books. September 1999: 42–44 [1997]. ISBN 978-0-375-70261-7.
  17. Dawkins, Richard. . [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580. ISBN 978-0-618-00583-3.
  18. Penny, David; Anthony Poole. (PDF). Current Opinions in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 December 1999, 9 (6): 672–677 [2006-05-28]. PMID 106076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02-25). (PDF)
  19. . University of Münster. 2003 [2006-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4-26).
  20. Dawkins, Richard. . .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564–566. ISBN 978-0-618-00583-3.
  21. De Marais, David J. . Science. 2000-09-08, 289 (5485): 1703–1705 [2006-05-28]. PMID 110017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3-06). (full tex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2. Fortey, Richard. . . New York: Vintage Books. September 1999: 50–51 [1997]. ISBN 978-0-375-70261-7.
  23. Chaisson, Eric J. . Cosmic Evolution. 塔夫斯大學. 2005 [2006-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4-11). 外部链接存在于|work= (帮助)
  24. Woese, Carl; J. Peter Gogarten. . Scientific American. 1999-10-21 [2006-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0).
  25. Andersson, Siv G. E.; Alireza Zomorodipour, Jan O. Andersson, Thomas Sicheritz-Pontén, U. Cecilia M. Alsmark, Raf M. Podowski, A. Kristina Näslund, Ann-Sofie Eriksson, Herbert H. Winkler, & Charles G. Kurland. . Nature. 1998-10-12, 396 (6707): 133–140 [2020-10-04]. doi:10.1038/24094. PMID 982389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11).
  26. Berglsand, Kristin J.; Robert Haselkorn. .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June 1991, 173 (11): 3446–3455. PMID 1904436. (PDF)
  27. Dawkins, Richard. . [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536–539. ISBN 978-0-618-00583-3.
  28. Fortey, Richard. . . New York: Vintage Books. September 1999: 60–61 [1997]. ISBN 978-0-375-70261-7.
  29. Takemura, Masaharu. .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May 2001, 52 (5): 419–425. PMID 11443345.
  30. Bell, Philip J. .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September 2001, 53 (3): 251–256. PMID 11523012.
  31. Gabaldón, Toni; Berend Snel, Frank van Zimmeren, Wieger Hemrika, Henk Tabak, and Martijn A. Huynen. (PDF). Biology Direct. 2006-03-23, 1 (1): 8 [2006-05-28]. PMID 165563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6-05-13). (PDF)
  32. Whitehouse, David. [提議的上古超級大陸]. BBC. 2002 [2006-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8).
  33. Hanson, Richard E.; James L. Crowley, Samuel A. Bowring, Jahandar Ramezani, Wulf A. Gose, et al. . Science. 2004-05-21, 304 (5674): 1126–1129 [2006-05-28]. doi:10.1126/science.1096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13). (PDF)
  34. Chaisson, Eric J. [上古化石]. Cosmic Evolution. Tufts University. 2005 [2006-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4-15).
  35. Bhattacharya, Debashish; Linda Medlin. [藻類的種族發育與陸地植物的起源] (PDF). Plant Physiology. 1998, 116: 9–15. (PDF)
  36. Dawkins, Richard. . [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488. ISBN 978-0-618-00583-3.
  37. Dawkins, Richard. . [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483–487. ISBN 978-0-618-00583-3.
  38. Hoffman, Paul F.; Alan J. Kaufman, Galen P. Halverson, & Daniel P. Schrag. [新元古宙時期的雪球世界]. Science. 1998-08-28, 281 (5381): 1342–1346 [2006-04-16]. doi:10.1126/science.281.5381.134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30). (abstract)
  39. Torsvik, Trond H. [羅迪尼亞線鋸拼圖]. Science. 2003-05-30, 300 (5624): 1379–1381 [2006-05-28]. doi:10.1126/science.10834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1).
  40. Pisani, Davide; Laura L. Poling, Maureen Lyons-Weiler, & S. Blair Hedges. [動物殖民陸地:節肢動物的分子層面的種族發生與分離]. BMC Biology. 2004-01-19, 2 (1). doi:10.1186/1741-7007-2-1.
  41. Lieberman, Bruce S. [綜合與比較生物學]. 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Biology. 2003, 43 (1): 229–237 [2006-05-28]. doi:10.1093/icb/43.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09).
  42. Dawkins, Richard. . [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354. ISBN 978-0-618-00583-3.
  43. [大量滅絕:寒武紀末期的滅絕]. BBC. [2006-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30).
  44. Landing, E.; S. A. Bowring, K. L. Davidek, R. A. Fortey, & W. A. P. Wimbledon. [寒武紀 - 奧陶紀交替的歲月與基於Avalonian Wales的U–Pb鋯石測年法所得的持續的奧陶紀特馬豆克統]. Geological Magazine. 2000, 137 (5): 485–494 [2006-05-28]. doi:10.1017/S0016756800004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4). (abstract)
  45. Fortey, Richard. . [生命:地球上生命頭四十億年的自然歷史]. New York: Vintage Books. September 1999: 138–140 [1997]. ISBN 978-0-375-70261-7.
  46. Heckman, D. S.; D. M. Geiser, B. R. Eidell, R. L. Stauffer, N. L. Kardos, & S. B. Hedges. [早期真菌與植物殖民陸地的分子的支持證據。]. Science. August 10, 2001, 10 (293): 1129–1133. doi:10.1126/science.1061457. PMID 11498589. (abstract)
  47. Johnson, E. W.; D. E. G. Briggs, R. J. Suthren, J. L. Wright, & S. P. Tunniclifff. [在subaereal Ordivician Borrowdale的火山群追踪陸上的節肢動物,英國湖區]. Geological Magazine. May 1994, 131 (3): 395–406 [2006-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28). (abstract)
  48. MacNaughton, Robert B.; Jennifer M. Cole, Robert W. Dalrymple, Simon J. Braddy, Derek E. G. Briggs, & Terrence D. Lukie. [陸地上的首步:節肢動物在寒武紀 - 奧陶紀活動足跡,加拿大南安大略]. Geology. 2002, 30 (5): 391–394 [2006-05-28]. doi:10.1130/0091-7613(2002)030<0391:FSOLAT>2.0.CO;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7). (abstract)
  49. [大量滅絕:奧陶紀末期的滅絕]. BBC. [2006-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21).
  50. Clack, Jennifer A. [陸地上四足動物的出現]. Scientific American. December 2005 [2006-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0).
  51. [大滅絕:泥盆紀的末期大滅絕]. BBC. [2006-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9-10-09).
  52. Willis, K. J.; J. C. McElwain.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93. ISBN 978-0-19-850065-0.
  53. . University of Waikato. [2006-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8).
  54. Dawkins, Richard. . .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293–296. ISBN 978-0-618-00583-3.
  55. Dawkins, Richard. . .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254–256. ISBN 978-0-618-00583-3.
  56. . Horizon. BBC. 2002 [2006-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8).
  57. (英文)Benton M J. . Thames & Hudson. 2005. ISBN 978-0500285732.
  58. . . BBC. 1999 [2006-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12).
  59. [大滅絕:三疊紀末期大滅絕]. BBC. [2006-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13).
  60. Dawkins, Richard. . [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169. ISBN 978-0-618-00583-3.
  61. [始祖鳥:一隻早期的鳥類].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Museum of Paleontology. 1996 [2006-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8).
  62. Soltis, Pam; Doug Soltis, & Christine Edwards. [被子植物]. The Tree of Life Project. 2005 [2006-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8).
  63. Chaisson, Eric J. . Cosmic Evolution. Tufts University. 2005 [2006-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4-15). 外部链接存在于|work= (帮助)
  64. Dawkins, Richard. . .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160. ISBN 978-0-618-00583-3.
  65. "Whale Killer (鯨魚殺手)". Writ. BBC. Walking with Beasts. 2001年.
  66. Dawkins, Richard. . .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100–101. ISBN 978-0-618-00583-3.
  67. Dawkins, Richard. . .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95–99. ISBN 978-0-618-00583-3.
  68. Fortey, Richard. . . New York: Vintage Books. September 1999: 38 [1997]. ISBN 978-0-375-70261-7.
  69. Goren-Inbar, Naama; Nira Alperson, Mordechai E. Kislev, Orit Simchoni, Yoel Melamed, Adi Ben-Nun, & Ella Werker. . Science. 2004-04-30, 304 (5671): 725–727 [2006-04-11]. doi:10.1126/science.109544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3-10). (abstract)
  70. Dawkins, Richard. . .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67. ISBN 978-0-618-00583-3.
  71. Dawkins, Richard. . .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67–71. ISBN 978-0-618-00583-3.
  72. McNeill, Willam H. . 4th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7 [1967]. ISBN 978-0-19-511615-1.
  73. Gibbons, Ann. . Science. 2003-06-13, 300 (5626): 1641 [2006-04-11]. doi:10.1126/science.300.5626.16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3-06). (abstract)
  74. Hopfe, Lewis M. . 4th ed.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87: 17 [1976]. ISBN 978-0-02-356930-2.
  75. Hopfe, Lewis M. . 4th ed.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87: 17–19 [1976]. ISBN 978-0-02-356930-2.
  76. .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06-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8).
  77. Patrick K. O’Brien, ed. (编). . concise ed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16 [2002]. ISBN 978-0-19-521921-0.
  78. McNeill, Willam H. . 4th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8 [1967]. ISBN 978-0-19-511615-1.
  79. Dawkins, Richard. . 2n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189–201 [1976]. ISBN 978-0-19-286092-7.
  80. Tudge, Colin. .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1998. ISBN 978-0-297-84258-3.
  81. McNeill, Willam H. . 4th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5 [1967]. ISBN 978-0-19-511615-1.
  82. . BBC. [2006-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09).
  83. McNeill, Willam H. . 4th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3–6 [1967]. ISBN 978-0-19-511615-1.
  84. McNeill, Willam H. . 4th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317–319 [1967]. ISBN 978-0-19-511615-1.
  85. McNeill, Willam H. . 4th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95–299 [1967]. ISBN 978-0-19-511615-1.
  86. . ESA. 2006 [2006-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8).
  87. . NASA. 2006-01-11 [2006-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8).

外部連結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