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
弩,又稱弩弓,現亦稱十字弓(英語:),是一种從弓演化而成的射击兵器。相對於弓,因不需要在拉弦時同时瞄准,所以对使用者的体能和技術要求都比较低。一般來說装填时间比弓长很多,但它比弓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而且命中率更高,在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欧洲是一种大威力的远距离杀伤武器,通常可能够穿透盔甲。最早已证实的弩早在西元前七世纪在中国古代發現。弩在战国时期及中世纪时期已经大量生产。弩的结构主要由弩臂/弩身、弩弓/弩翼、弓弦和弩机等部分组成。按张弦的方法不同,可分为臂张弩、蹶张弩、腹張弩和腰张弩等,或使用各種張弦器來上弦。
弩的结构
- 戰國晚期或漢代早期的青铜弩机和肩托套。
- 青銅弩機與肩托套。
- 漢代之後的弩機拆解圖。
- 希臘腹弩上弦方式。
- 中世紀欧洲弩机结构:。
- 牙(nut)
- 弩弦(string)
- 弩箭(quarrel)
- 扳杆(trigger)
传统的中国弩所用的弓一般使用多层竹、木片胶制的複合弓,稱作「弩翼」或「弩担」。「弩身」因为形状与人手臂相似,因此也称「弩臂」。弩臂的前部有一横贯的容弓孔,以便固定弓,使弩弓不会左右移动。弩身上面正中有一条放置箭簇的沟形矢道,使发射的箭能直线前进。木臂的后部嵌有一个装有机械构件,称为「弩机」;弩機主要由三塊部件構成,第一塊有挂弓弦的「牙」與瞄準用的「望山」,第二塊用於上弦後鎖住整個機構,第三塊則是有扳機功能的「懸刀」,第一塊與第三塊共用一個轉軸,第二塊則獨自一個轉軸。弩发射时,先将弓弦向后拉,挂在钩上,把弩箭放在矢道上,瞄准目标后,扣压懸刀,牙就缩下,钩住的弓弦被释放,箭矢疾射弹出。中国弩通常配有垂直的握把,使用时和现代枪械的人机性相似。历史上一些弩还配有肩托来辅助瞄准稳定。
希臘腹弩(Gastraphetes)的弩臂結構較為不同,在弩臂上有一滑塊,滑塊前端抵住地面,弩臂後端抵住腹部,弩手可用體重將腹弩上弦。
欧洲弩的弩机结构相对则相对比较简单,通常用一个可轉動的弩牙(nut)去钩住弓弦,然后用一个横向的扳杆卡住。在射击时,扳杆被向上抬起,解放弦枕可以自由向前旋转,钩住的弓弦也被释放。因为欧洲弩的弩机设计,使用者的手需要横握,因此弩身后方通常很细以便于夹在腋下或搭在腰间。由於歐洲弩的扳機在水平方向較長,因此歐洲弩箭的加速行程長度只有中國弩箭的三分之一,這會限制歐洲弩的威力。
歐洲弩弓的材質在10至12世紀是單體弓,通常是白臘樹或紫杉,到了13世紀開始使用複合弓,14世紀開始使用鋼製弓。
现代弩的外形与步枪十分相像,通常使用较为复杂的扳机设计。除了传统形式的弩弓以外,也出現了弓身使用滑輪弓的滑輪弩。
上弦機制
中國人在戰國時期使用絞車來幫大型弩上弦,在漢代時絞車可能也用於手持弩上。
在中世紀,中國與歐洲的弩都使用腳蹬與腰帶鉤繩上弦。13世紀歐洲弩開始使用絞車上弦,14世紀後開始使用各種絞車、滑輪、槓桿、齒輪的組合來上弦。
弩的历史
中国
- 漢代弩的箭頭與鉛彈。
- 漢代的磚畫,用絞車上弦的弩。
- 古代中國弩的實物,前2世紀。
- 戰國時代的弩。
- 女史箴图中的弩(最右)
- 诸葛弩
- 宋朝的蹶张弩
- 汉朝的如何使用弩的描述
中國弩的起源可能在原始社會晚期,考古证据显示,在中国发现了由铸青铜制成的弩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0年左右。[1]在山东曲阜鲁国3号和12号墓中的发掘中也有出土,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2][3]
弩在春秋晚期開始用於軍事,可能是楚國最先使用。戰國時期已經是成熟的實戰兵器。戰國時期的弩機由青銅製作,具有瞄準用的望山,弩弓則為複合弓,戰國單兵弩分兩種強度,以手臂上弦的臂張弩,另一種是用足踏上弦的蹶張弩,後者射程可比弓更遠。[4]最早的連弩文獻與實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是有滑塊的後拉式,結構與明朝文獻中提到的連弩不同。最早的床弩亦起源於戰國時代。
戰國及西漢的文獻或人物,如莊子、京房提及中國弩以球形的彈丸作為投射物。
在東漢《吳越春秋》中,弩傳說由戰國時代楚國的楚琴氏发明,楚琴氏在战争中感到弓箭的威力还不够,便在弓上装臂,创造了第一把弩[5]。
前342年,齐国和魏国在马陵交战,齐国军师孙膑在马陵道两侧埋伏了一万多名弩手,当魏军经过时,万弩齐发,大败魏军[6]。秦朝時期弩在軍事上的應用極爲普遍,依照对秦始皇兵马俑的考古發掘,不僅是步兵,當時的騎兵也將弩作爲首要作戰兵器。由於弩重新上箭的時間非常長,故在戰術上多以弓箭作其掩護武器。
漢代在弩機外部增加了銅製的「郭」,使弩機可以承受更大的張力。漢代弩的望山上增加了刻度,弩手瞄準時可依距離的不同,在望山上選擇適合的刻度。漢代弩的強度有1、3、4、5、6、7、8、12石等八種,其中以6石最為常用,6石的弩射程大約260公尺。[7]亦有6石弩射程300公尺,12石弩射程600公尺的說法。1石約30公斤重。[8]上弦方式有臂張弩、蹶張弩、腰引弩,後兩者需用全身力氣才能拉開,多裝備於步兵,臂張弩較輕便,多裝備於騎兵。[9]
漢朝時期,弩已趨成熟。晁錯於西元前169年寫了一篇奏章上呈漢文帝,該奏章中涵蓋了他認為漢弩優於匈奴弓的主張[10]。是文字上「弩」與「弓」明顯分家的開始。
传说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發明了可以用拉桿快速上弦的連弩,後人曾嘗試複製,但證實射力在戰術上非常微弱,不能作實際軍事用途。
明朝的蹶張弩的力可達二、三石,而腰張弩的話可達十石[11]。明朝又有人將半自動弩改良命名為諸葛弩,由於諸葛弩上有矢彈匣,加快上矢速度,但添加矢至矢彈匣仍需弓手掩護。而諸葛亮發明的連弩與諸葛弩是不一樣的兵器,連弩發射範圍大、殺傷力大,故一弩十矢齊發,所至當時魏張郃擊斃在戰場上,對於衝鋒陷陣的軍事將領威脅極大,也稱為「元戎弩」,「元」為輪子、「戎」兵器,故稱為元戎弩,可以連續發射,一次可十矢齊發,推應該諸葛亮發明的連弩也有大型矢彈匣,其缺點拉弦需弩士七、八人。春秋曰:「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為八寸,一弩十矢俱發。」八寸如釘約二十四公分(現代建築用)《天工開物》一書則敘述諸葛弩是「機巧雖工,然其力綿甚,所及二十餘步而已,此民家防竊具,非軍國器。」《武備誌》也提到:「東南人喜用之,然力輕而不能傷人。」[11]、「此弩懦夫閨婦皆可執以環守其城,一弩連發十矢,鐵簇塗以射虎毒藥,發矢一中人馬見血立斃,便捷輕巧即付騎兵亦可執以衝突,但矢力輕必藉藥耳。」
日本
弩在日本曾于平安时代作为王朝军团的装备出现,但平安时代以因流行弓騎兵戰法,后逐渐被遗忘。歐洲弩在明治維新傳入日本後被稱為「洋弓銃」、「」(Crossbow的音譯)、「」(洋弓銃的意譯),在把日文翻譯成英文時寫作「BOWGUN」(和制英語),有些中文書會採用弓槍之名意譯。
西方
- 古希腊腹張弩。
- 根據浮雕繪製的羅馬弩。
- 拉桿式(Pull lever)弩
- 推桿式(Push lever)弩
- 齒輪式(Cranequin(Rack & Pinion))弩
- 滑輪式(Windlass)弩
- 弩的圖案被用於英國貴族紋章
- 達文西繪製的超巨型弩
古希臘在公元前5世紀就有弩[12],為腹弩(Gastraphetes),曾給步兵使用過。亦有大型化的銳箭弩(Oxybeles)。腹弩後來演變出了扭力投射機(Ballista)。
古羅馬的浮雕顯示羅馬人的狩獵用弩,但不清楚弩機結構。
由于使用弩不需要太多的训练和技巧,却拥有极大的杀伤力,使得很多新兵就能轻易地杀死一个花费了一生时间进行训练的骑士。從西元十二世紀弩開始欧洲得以普及,還發明了各種拉弦的工具,初期弩前方的弓部是以紫杉木或楡木製成,到了十四世紀出現了以鋼鐵製造的弓部,但在嚴寒地區弓身容易折斷,多半加上鯨鬚或木材補強。著名的狮心王理查一世就曾两次为弩箭所伤,并在第二次不治。很多人(特别是那些骑士)仍然认为弩是不公平且不人道的。西元1139年的拉特朗宗教會議中,教廷嚴禁基督教徒彼此在武裝衝突時使用這項武器,但沒有人遵守。
弩的现代应用
參考文獻
引用
- Loades 2018.
- You 1994,第80頁.
- . Asian Traditional Archery Research Network. 18 May 2008 [20 August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May 2008).
- 成東、鍾少異《中國古代兵器圖集》。
- 漢·趙曄《吳越春秋》:「陳音對越王問道:『弩生於弓,弓生於彈,⋯(楚)琴氏以為弓矢不足以威天下,⋯乃橫弓著臂,施機設樞,加之以力,然後諸侯可服。』」
- 見《百戰奇略》卷三,原文:「……孫臏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木白而書之曰『龐涓死此樹下』。於是,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斫木下,期曰:『暮見舉火即萬弩俱發。』涓果夜至,立木下見白書,乃鑽火燭之。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 〔相失〕。……」
- 成東、鍾少異《中國古代兵器圖集》。
- 蕭國鴻,古中國十字弓。
- 成東、鍾少異《中國古代兵器圖集》。
- 見《漢書》卷四十九 爰盎晁錯傳第十九,原文:「……今匈奴地形、技藝與中國異。……勁弩長戟,射疏及遠,則匈奴之弓弗能格也……」
- 《武備誌·卷一百三·軍資乘·戰·器械二·一》
- Gurstelle, William (2004).The Art of the Catapult. Chicago Review Press. ISBN 1-55652-526-5, p. 49
来源
- 書籍
- 《世界武器甲冑圖鑑》
- 三浦權利 著:《圖說 西洋甲冑武器事典》,尖端出版. ISBN 978-957-10-3447-8.
研究書目
- Joseph Needham(李約瑟)& Robin D. S. Yates(葉山)著,鍾少異 等譯:《中國科學技術史》,第5卷第6分冊,《軍事技術:拋射武器及攻守城技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