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季陶

戴季陶1891年1月6日—1949年2月12日),原名良弼選堂天仇,后改名傳賢季陶,通稱戴季陶,原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广汉中國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元老之一,中華民國國旗歌的作詞者[1],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早的研究者之一。他在訓政時期任第一任考試院院長長達20年,也是歷史上最年輕的五院院長,就任時年僅37歲。

戴季陶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第1任考試院院長
任期
1928年10月25日—1948年6月30日
继任中華民國行憲
首任院長:張伯苓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891年1月6日
 清朝四川省成都府廣漢縣
逝世1949年2月12日(1949歲—02—12)(58歲)
 中華民國廣州市
籍贯四川成都廣漢
国籍 清朝(1891年-1912年)
 中華民國(1912年-1925年)
 中華民國(1925年-1949年)
政党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儿女戴安國、蔣緯國
宗教信仰佛教
学历
经历

生平

早年經歷

戴季陶祖籍浙江湖州烏程戴山(今屬吳興區八里店鎮),生於四川廣漢,其高祖戴敏勤入川经商,定居汉州,在中西街开碗铺,世继其业,其父戴小轩兼业中医外科

1905年,到日本就讀东京高等師範學校。1906年4月,在東京認識東渡日本就讀東京振武學堂的蔣中正。1907年轉讀日本大學法律系。

1909年返華,在江苏巡抚瑞徵处担任江苏自治研究所教官。1911年加入同盟會,屢於報章批評滿清朝廷,并因此受到两江总督张人骏的通缉,流亡日本长崎、英属新加坡及马来亚槟城。1911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参加陈其美、钮永建的上海起义,1912年擔任孫中山的秘書,并随孙中山访问日本,担任日语翻译。

1912年主持上海《民權報》。后参加进行二次革命,负责军事联络活动,曾發出警告稱:蒙古去,而中華民國亦隨之去矣。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逃亡日本,期间加入中華革命党。1916年返中國,在上海创办《星期评论》周刊。1917年任护法军政府法制委员会委员长兼大元帅府秘书长。9月,与张继会见原敬,希望日本方面支持中国南方政权。1918年4月代理外交次长。

五四运动期间,戴季陶与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接触。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戴季陶为十四位成员之一参加第一次会议,后由于孙中山反对及自身身体健康原因,未出席第二次会议,退出共产主义小组。至1922年,在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工作,暂时远离政治,期间投江自杀被救起。

中年經歷

1924年1月,出席中国国民党一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任中央宣传部部长。5月,黃埔軍校成立,任政治部主任。

1925年3月,孫中山逝世後改名傳賢,季陶。6月至7月,发表《孫文主義哲學的基礎》、《國民革命與中國國民黨》,认为三民主义“完全渊源于中国正统思想的中庸之道,先生实在是孔子以后中国道德文化上继往开来的大圣”,孙中山“博大精深”,马克思只是社会病理学家,不是社会生理学家,唯物史观过度单纯。进行国民革命的民族斗争可以不讲阶级斗争。11月,参加反对中國共产党的“西山会议”。

1926年,任國立中山大學校長。1927年,參與策划四一二事件。1928年,著《日本論》。2月,升为国民党宣传部长。10月起,擔任国民政府委员会委员、考試院院長長達20年。至1948年6月辞职,改任國史館館長,並被蔣介石聘為總統府資政。

1932年10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戴季陶、于右任等人“筹建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初期计划”议案,成立“筹建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委员会”。1934年4月20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教学大楼(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3号教学楼)奠基典礼,戴季陶到会祝词,曰:“民为国本,食为民天。炎黄立国,首裕民食。姜原后稷,弘兹天职。衣食既足,礼义斯舆。树德务滋,树基务坚。木贵松柏,宝重金刚。坚贞之性,百物之良。立教兴学,志在成人。建国之业,教学为先。民德归厚,百业兴焉。万众一心,教有次第。学有师承,事有始终。德有本根。克勤克俭,创业之源。脚踏实地,步步向前。光荣历史,从此开篇。奠基礼成万众欢。祝我学校万万年。”[2][3]

逝世

1949年2月12日,國史館館長戴傳賢歿於廣州[4]:58,享年58歲。戴常作許多國事與世局分析與預測,所以衰老得特別快。[5]死因有「用藥過量」說(晚年飽受神經痛之苦的戴常需要大量安眠藥助睡[6]),也有「憂憤自盡」說,因為感於第二次國共內戰中之中國國民黨敗局而自殺。另外也有「因病死亡」說,其子蔣緯國則認為是心臟病突發致死[7]

身后

戴季陶逝世,蔣中正總統聞耗悲痛,故人零落,中夜唏噓[8]:154。蔣中正為之哀誄以「痛失勳耆」。2月15日出殯,蔣中正率中央執行委員、監察委員全體出席。[9]:173月12日頒發褒揚令。3月31日又頒令國葬[10]:134-245[11]

戴季陶逝世後,蔣緯國為生父心喪3年,而且每年都在考試院為故院長冥誕紀念日在善導寺誦經時,著布衣素袍,行跪拜大禮[12]:46-47

家族

 
 
 
 
 
 
 
 
 
 
 
 
 
 
 
 
 
 
高祖父:戴闻天[13]
 
 
 
 
 
 
 
曾祖父:戴崇节
 
 
 
 
 
 
 
 
 
 
 
祖父:戴廉
 
 
 
 
 
 
 
 
 
 
 
 
 
 
父:戴小轩
 
 
 
 
 
 
 
 
 
 
 
 
 
 
 
 
 
戴季陶(1891-1949)
 
 
 
 
 
 
 
 
 
 
 
 
 
 
 
 
 
 
 
 
母:黄氏
 
 
 
 
 
 
 
 
 
 
 
 
 
 
 
 

妻子钮有恒、赵文淑,妾赵令仪。戴季陶有一女二子——戴家祥、長子戴安國(母親是日本黑龍會成員津淵美智子)與蔣緯國

戴季陶與蔣中正是結拜好友,兩人在日本同賃一室。與此同時,戴季陶有一位日本籍護士女友重松金子,重松金子與戴、蔣二人均「過從甚密」,爾後重松金子甚至未婚替戴季陶產下一子。經過跟蔣中正的協調,決定過繼給蔣中正,即日後之蔣緯國。經蔣中正的母親王采玉斟酌後,兼祧蔣中正與蔣中正之親弟蔣瑞青,並決定由蔣中正側室姚冶誠撫養蔣緯國[14],據李敖考證,蔣中正原有一個幼弟蔣瑞青,早年過世,無子,王采玉不忍蔣瑞青絕後,著蔣中正收養蔣緯國,爾後由緯國奉祀瑞青神主香火[15]

評價

蔣緯國:「親伯在我幼小的心靈中,一直就是一位可敬可愛的長者。」[12]:42「大家都傳誦親伯的文章,氣勢澎湃,影響深遠。在我記憶裡……他老人家寫文章是從不草稿的。每次都是跟總理先君……確定原則,然後和黨政有關人士,溝通觀念,博采周諮。……他所撰寫的歷史文件,到今天讀來,猶是擲地有聲。他……字跡工整,一筆不苟,煞是秀美勁拔。」[12]:43「親伯寫文章的習慣和功力,可能與革命初期從事新聞工作有關……他那深厚中國文化的涵養,橫溢的才華及堅定不撓的革命意志,蘊育了他……內歛氣質,和鑠為不朽的作品。他曾自署為『戴天仇』,就可以顯出……意志與情操了。」[12]:43

张国焘:“戴季陶那本《中国革命与中国国民党》的小册子,似是孙文主义学会的经典。”并回忆陈延年曾经把译文送给鲍罗庭看,鲍阅毕表示“无能为力”,因此“陈延年除了指斥戴季陶和孙文主义学会为新右派之外,别无他法。”[16]

紀念

藝術形象

  • 2009年電影《建國大業》:葉小鏗
  • 2023年電影《望道》:吳曉亮飾

主要著作

  • 《孫文主義哲學的基礎》
  • 《國民革命與中國國民黨》
  • 《青年之路》
  • 《學禮錄》
  • 《日本論》
文集
  • 《戴季陶先生文存》(共四册)1957中央文物供应社
  • 《戴季陶先生文存续编:再续编》(上下册)1968 台湾商务印书馆
  • 《戴季陶先生文存续编:三续编》(上下册)1971史料篡委员会
  • 《戴季陶集:1909~1920》1990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關於國旗歌的作詞者尚有爭議,詳見中華民國國旗歌#歷史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档案馆资料 存檔,存档日期2010-11-28.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史长廊
  4. 陳雷等編著. . 台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78-06-01.
  5. 「南京撤退時,先君交待鄭彥棻先生轉告親伯,勸他早一點離開南京,但他老人家卻堅不肯走。……當時,他老人家住在湯山的別墅裡。我啣命前往,親伯說:『我在這裡這麼安靜,為什麼要叫我走呢?』我說:『父親說的,如果您不走,要我在此地陪您。』……親伯說:『……應知 總理說的我生則國死,我死則國生的道理和軍人魂的氣節!你立即回報你父親,我一定儘早起程前往廣州。』」見見蔣緯國:〈我的親伯〉,刊高仕隱著:《蔣緯國進乎?退乎?》,台北長歌出版社1990年1月25日版,第44-45頁
  6. . [2016-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6).
  7. 「親伯的死因,有人說他老人家是自殺身亡的,因為桌上和床上都發現了安眠藥。當時我並不在場。不過事後聽別人描述現場情況,我肯定地認為親伯不是一般傳說的自殺,而是心臟病突發過世的。因為親伯的床上灑了好幾顆安眠藥,而在靠床的桌子也發現了安眠藥的瓶子,瓶子裡還有半瓶藥。就我所知,他在晚年,一定要安眠藥才能入睡。那天很可能是他在拿安眠藥的時候,心臟病突發,所以藥才會灑在床上。如果我是自我了斷的話,他儘可以把整瓶安眠藥吃光!」見蔣緯國:〈我的親伯〉,刊高仕隱著:《蔣緯國進乎?退乎?》,台北:長歌出版社1990年1月25日版,第46頁
  8. 蔣經國. . . 台北: 正中書局. 1988.
  9. 安淑萍、王長生著:《蔣介石誄辭說屑》,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2009年5月15日,ISBN 9789578506695
  10. 《戴季陶傳》
  11. 当时《广东商报》报道:戴季陶“因鉴于内战苦无了期,民生日形痛苦,忧心过度,病势反而加剧”。
  12. 高仕隱:《蔣緯國進乎?退乎?》,台北:長歌出版社,1990-01-25
  13. 沈清松,慧嚴,李雲漢.陳大齊·太虛·戴季陶.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77-78 ISBN 9570516194
  14. 曾文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新浪博客
  15. 李玉玲:〈李敖:據蔣介石日記考證 蔣緯國不是蔣公之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台北:《聯合報》,1995年1月2日
  16.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三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外部链接

官衔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新頭銜 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
第一任

1928年10月25日 - 1948年6月30日
訓政移交憲政
行憲後首任院長:張伯苓
教育職務
國立中山大學
前任:
經亨頤代理
前面代理 - 陳公博、禇民誼
(正任:顧孟餘)
國立中山大學校長
第六任
(正任第三任)

1926年10月 - 1927年8月
更名為
國立第一中山大學
中山大学
原因:國立中山大學
國立第一中山大學校長
第六任
(正任第三任)

1927年8月 - 1928年3月
復名為
國立中山大學
國立第一中山大學 國立中山大學校長
第六任
(正任第三任)

1928年3月 - 1930年9月
繼任:
副校長朱家驊主持校務
下任代理:許崇清
(下一正任:鄒魯)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