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軍
新軍全稱「新建陸軍」,是清朝政府於甲午戰爭之後編練的新式陸軍軍隊,为清末新政的一部分。這支軍隊的特色是完全使用西式的軍事制度、訓練以及裝備,是清朝第一支受現代化改革並有充足戰鬥力的正規軍。新军为中国军事制度带来根本性变革,是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肇端[1]。
新建陆军 | |
---|---|
清朝国旗 | |
存在時期 | 1894年 - 1912年(18年) |
國家或地區 | 清朝 |
效忠於 | 大清皇帝 |
部門 | 新建陆军 |
種類 | 陆军 |
參與戰役 | 镇压义和团 武昌起义 |
指挥官 | |
著名指揮官 | 袁世凯 |
1911年,湖北新军发动武昌起义,各地新军成为辛亥革命主力之一。最终,袁世凯凭借北洋新军拥兵倒逼溥仪退位,清朝灭亡。故中国学界将新军称为清朝的“掘墓人”[1][2]。
成立經過
1894年(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原廣西按察使胡燏棻奉清政府之命,在天津用西法編練十營定武軍,分別為步兵三千人、炮兵一千人、馬兵二百五十人、和工兵五百人,一共四千七百多人。次年胡燏棻調任平漢鐵路督辦,袁世凱接手「定武軍」,在天津小站訓練部隊(人稱「小站練兵」),改為「新建陸軍」,一切依照德國與日本的制度,由德國人為主的洋人監督,更把規模擴至七千士兵,参照德国陸军制度进行编制,并分立警、步、馬、砲、工、辎等兵科。之後,被编为武卫军“前后左右中”五路中的武衛右軍,跟隨袁世凱到山東去鎮壓義和團運動。在那裏,袁世凱將三十四營舊軍改編,命名為「武衛右軍先鋒隊」,令武衛右軍擴大至兩萬餘人。在新建陸軍成立的同時,署理兩江總督的張之洞也編練了一支名叫自強軍的新軍。這支軍隊也依照西式軍隊編制步、馬、砲、工等13營,共二千餘人。後來自強軍由劉坤一接辦,到最後被袁世凱所收編,劃歸其武衛右軍。庚子事变中,武卫军诸军损失惨重,惟袁世凯所部右军及右军先锋队得以保存实力,成为清朝北方仅剩的新军武力,1902年在武衛右軍基礎上組建北洋常备军。
1905年2月28日,袁世凯等奏请统一全国新军番号,提出“以陆军编号通国一贯,脉络相连”,并呈请将“所有常备军各镇拟即一律改为陆军各镇,以符名实而遵定”。即全国各镇统一数字番号。新的陆军营制在北洋常备军营制的基础上略加变化而来,一镇计步、马、炮、工、辎共二十营,与日本师团的组织相似。第一批即以北洋、京旗两支常备军改编为北洋六镇。1906年,新建的陆军部拟订了全国编练三十六镇的计划。至1911年清亡时,共计成立十四个镇、十六个混成协、禁卫军2协,以及几个独立标、营。
新军采取的是行省(城市)加上番号的方式,如第一镇是“近畿陆军第一镇”,第八镇是“湖北陆军第八镇”(不是湖北地方部队,仍属中央国防军系列)等。混成协在中国不算是战时编制,因为编练新军对于各省来说,财政花费实在太大,因此从河南新军开始,采取了变通办法,先成立混成一协,以后再扩为一镇。这个办法后在全国各地推广,于是出现了一批混成协。通常混成协按清廷定制,一般是步队一协、马炮各一营、工辎各一队,实际情况各省略有差别,不完全一致。
各省各自编练新军达到协的标准,呈请练兵处(1906年并入陆军部)批准成协,如果审批通过则授予无数字番号的混成协(如“陕西陆军混成协”)或有数字番号暂编混成协(如“四川暂编陆军第三十三混成协”)。一部分混成协是以上的两种番号都经历过,如河南先成“河南陆军混成协”,再改称“河南暂编陆军第二十九混成协”。大多数混成协是准备将来扩编为镇的,所以都加“暂编”二字,只有从北洋六镇中划出驻守东北的陆军第一、二混成协不在此例。各省编炼新军达到一镇的标准,报陆军部审核后授予暂编镇番号,如“四川暂编陆军第十七镇”。陆军部派员亲临校阅,若合格则去掉“暂编”二字,成为正规的陆军镇。至清亡,只有北洋六镇和湖北第八镇、南洋第九镇等几个镇是通过校阅的正规镇,其余各镇全属“暂编”镇。
北洋新軍
北洋新军的正式名字叫做“新建陸軍”,原名“定武軍”。袁世凱為新建陸軍督辦。主要軍官由袁世凱親友、北洋武备学堂畢業生和淮軍舊部組成。编制机构及其人员:
- 参谋营务处总办:徐世昌,河南卫辉人
- 参谋营务处及兵官学堂监督:江朝宗,安徽旌德人
- 炮兵营统带兼炮兵学堂监督:段祺瑞,安徽合肥人
- 炮队第一营管带:张怀芝,山东东阿人
- 工程营统带兼讲武堂总教习:王士珍,直隶正定人
- 工程营统带兼行营中军:张勋,江西奉新人
- 学兵营统带兼督操营务处提调:曹锟,直隶天津人
- 基层军官:王英楷、张永成、赵国贤、何宗莲、李纯、陈光远、李厚基、王占元、卢永祥、王汝贤、杨善德、田中玉、鲍贵卿、陆建章、田中玉、钟麟同、马龙标、孟恩远等。
戊戌变法前夕新建陆军被编为武卫右军,跟武卫左、前、后、中,通于归属总督荣禄管辖。
- 第一镇统制先后为鳳山、何宗莲;
- 第二镇统制先后为王英楷、张怀芝;
- 第三镇统制先后为段祺瑞、曹锟;
- 第四镇统制为吴凤岭;
- 第五镇统制先后为吴长纯、张永成;
- 第六镇统制先后为王士珍、赵国贤、段祺瑞。
1907年,从六镇各抽调一部分官兵,编成第二十镇。辛亥革命时期,冯玉祥任第40协第80标第三营管带。
1909年,袁世凯被开缺回乡。北洋六镇高层,有所调整。
- 第二镇统制:马龙标
- 第五镇统制:
- 第六镇统制:吴禄贞
新政中的军事改革
清廷簽訂《辛丑條約》後,慈禧太后決心推行新政,進行軍事改革。光緒二十九年十月成立總理練兵處,並令各省成立督練公所,負責訓練新軍;並且裁減原有的舊軍(防軍、練軍、綠營),剩下的精選若干營為常備、後備軍及巡警營(即憲兵)。清政府原訂計畫以北洋新軍為中央軍、各省的新軍為地方軍,一共在全國編練三十六鎮新軍;到清朝覆亡的時候,全國已練成新軍十六鎮和十六個混成協(一說為十四個鎮﹑十八個混成協),其中裝備與訓練為袁世凱的北洋六鎮為最佳,遍佈直隸、山東與东北。
- 近畿陆军第一鎮:駐北京仰山洼
- 直隶陆军第二鎮:駐保定、永平等府
- 近畿陆军第三鎮:駐吉林、长春、宁安、延吉及锦州等处
- 直隶陆军第四鎮:駐天津馬廠
- 近畿陆军第五鎮:駐济南、濰坊、昌邑等处
- 近畿陆军第六鎮:駐北京南苑
- 河南暂编陆军第七镇:驻防河南
- 湖北陆军第八镇:駐武昌
- 南洋陆军第九鎮:駐江宁
- 福建暂编陆军第十鎮:駐福州、福宁、延平等处
- 四川暂编陆军第十七鎮:駐成都
- 云南暂编陆军第十九鎮:駐昆明
- 奉天暂编陆军第二十鎮:駐奉天
- 浙江暂编陆军第二十一镇:驻浙江
- 吉林暂编陆军第二十三镇:驻吉林
- 广西暂编陆军第二十五镇:原驻广西桂林,后因第二十六镇被遣散迁驻广东,改称广东陆军第二十五镇
- 广东暂编陆军第二十六镇:驻广州,后因起义被遣散
混成协:
編制
建軍初期,全軍由一名總統(即袁世凱)統率,有左右兩翼(相當於旅),每翼有一名翼長、一名統領和兩名分統負責;翼下面為營,有統帶官和幫統官各一名;營下面為隊(相當於連),由一名領官管理;隊下面為哨(相當於排),由一名哨官和兩名哨長負責;最下面為棚(相當於班),有正副頭目各一名。(每棚十二人)
新軍機關以總部為首,其下有參謀營務處、執法營務處、督操營務處、稽查營務處等。
清政府推行「新政」之後,新軍改為常備軍制,並因人數的增加,故以改編作鎮、協、標、營、隊、排、棚,各級軍官改稱統制﹑協統﹑標統﹑管帶﹑隊官﹑排長和正副目。每鎮額設官兵一萬二千五百一十二人,仍有步、馬、炮、工程、輜重等兵種。軍官大多由學習軍事的留學生和國內各武備學堂的畢業生擔任,士兵則採取招募制,選拔標準較以往嚴格,對年齡、體格和文化程度等都有明文規定。
新軍與革命
在组建和训练新军的时候,由于使用西方军队方式编练、采用西式装备,需要从军者拥有文化知识,故对知识分子优先录取。而在清末新政、废除科举的背景下,更促成知识分子加入新军,以谋求个人出路[1]。一些开明地方大员如张之洞、端方等,注重招收有文化的青年入伍,和招收留学生任军官如蔡锷、阎锡山、许崇智等,这些知识青年读过书见识广,敢于持有不同政见,不同于旧军官兵愚昧效忠皇权。同时革命党人如黄兴、宋教仁等注重开展兵运,秘密向新军中输送革命分子,如吴禄贞、赵声、孙武等。这些军内革命党人待命伺机发动起义。
1911年武昌首义是新军起义,然后响应的陕西、湖南二省,亦是新军起义。接下来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山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也是新军起义。除上海、广东、广西辛亥革命起义是以民军商团为主之外,其他各地起义均为新军起义为主。辛亥革命也可以说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新军大起义。
相关条目
- 中德關係 (1911年-1941年)
- 辛亥革命
- 定武軍
- 湘军、淮军
- 中国军事史
注释
- 田跃安.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陕西省西安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1, (2001年02期). ISSN 1008-472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2) (简体中文).
- 陈文桂.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省厦门市: 厦门大学). 1980, (1980年第04期): 112–125. ISSN 0438-04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2) (简体中文).
參考文献
- 軍諮處奏定陸軍人員補官暫行章程,宣統元年九月
- 郭廷以. .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5年. ISBN 962-201-351-1.
研究書目
- 馮兆基著,郭太風譯:《軍事近代化與中國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