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得志

杨得志1911年1月3日—1994年10月25日),原名杨敬堂韶起,男,湖南省醴陵县(今株洲市渌口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人物、政治人物。

杨得志
杨敬堂
杨得志像
第六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任期
1980年3月—1987年11月
前任邓小平
继任迟浩田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11-01-03)1911年1月3日(宣统二年12月3日)
 清朝湖南省醴陵县
逝世1994年10月25日(1994歲—10—25)(83歲)
 中国北京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配偶申戈军(1989年去世)[1][2]
石莉(第二任妻:1990-1994)[1]
儿女子:杨建华 女:长女杨华荣、次女杨柏华、三女杨秋华,四女杨东华(杨京华),幼女杨雪征(杨满华) [1][2]
母校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
职业军人
宗教信仰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获奖一级八一勋章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一级解放勋章
军事背景
效忠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服役 中国工农红军
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志願军
服役时间1928年-1987年
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年)
参战第一次国共内战
中国抗日战争
第二次国共内战
朝鲜战争
中越战争

1928年1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并于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湘南起义。历任红军第11师通信警卫排排长、特务连连长、炮兵连连长,红45师新编第93团长、红1军团第7师20团团长、第一师一团团长,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红1师副师长,红2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685团团长、344旅代旅长、冀鲁豫军区司令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司令员、第19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济南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生平

早期革命生涯

杨得志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南阳桥(今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南阳桥乡)的一个小山村,生活在一个极贫困的家庭,所住的两间茅屋都是别人的。家庭人多,有十四个兄弟姐妹,由于生活所困,最后活下的无几。杨得志只读过几天书,其父亲是铁匠,后就从父学打铁。11岁,其母病逝,家愈贫,杨得志不得不其给人家当放牛娃。14岁,随哥到江西安源煤矿做当挑夫。16岁回湖南衡阳在筑路工地做工。

1936年,杨得志与萧华在甘肃宁县早胜镇

1928年2月,杨得志与25名工友一起投奔中国工农红军第1师(朱德、陈毅在湘南起义时建立的),后随上井冈山会师。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起任红四军第11师通信警卫排排长、特务连连长、炮兵连连长,参加了文家市、吉安战斗和历次反围剿作战。1932年后任红十五军第45师新编第93团长、红一军团第7师20团团长[3]

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杨得志接任的红一军第1师第1团团长职务。曾奉命率红1团坚守阵地三昼夜,打退国军3个师的轮番进攻,受到总部的表彰,并被授予三等红星奖章。在长征中,杨得志领导的红1团一直担当着开路先锋或掩护后卫的重任[4][5]。长征到达陕北后,杨得志率红1团参加了直罗镇战役。1936年2月,杨得志担任红1师副师长,参加东征战役。红军东征胜利回师以后,6月开始西征,杨得志调任红2师师长。10月初,西征军与红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会师后为了稳固根据地,红2师参加了山城堡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杨得志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七七事变后,他提前结业,回到老部队。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杨得志任115师第343旅第685团团长[6][7],参加了平型关战役[8]。因第344旅旅长徐海东有病,朱德命杨得志任第344旅副旅长,代理旅长。1938年,第344旅与韩先楚部689团会合,肃清了平汉线以东、漳河以南、卫河两岸近百里地区以内的各路部队。

1939年2月初,杨得志率部与冀鲁豫边区的游击队组编成八路军冀鲁豫支队,进攻石友三、高树勋和卢翼之部,鞏固了冀鲁豫的中共根據地。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立即成立冀鲁豫军区,杨得志为司令员[9][10],下辖直南、豫北、鲁西南三个军分区。后又在1941年多次粉碎日军在黄泛区内對中共游擊武裝的扫荡進攻。1944年,杨得志到达延安,担任了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1旅旅长。1945年,他作为冀鲁豫军区的代表出席中共七大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

1945年“七大”闭幕后,冀鲁豫军区部队与其他部队组成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杨得志任纵队司令员,下辖三个旅。随后参与了平汉战役。中共中央为了和国民黨政府軍争夺东北,电令杨得志率晋冀鲁豫1纵北上,到达晋察冀后被留下。1946年,杨得志率1纵队参加了保卫晋察冀边区主要城市承德的战役,但失利。后中央令政委苏振华率1纵南下归还晋冀鲁豫军区建制,应聂荣臻要求,杨得志被留在晋察冀指挥野战军,担任第二纵队司令员[11]

1947年7月,杨得志任新组建的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这年参加了清风店战役及石家庄战役,战役中杨得志随机应变,首创晋察冀军区歼灭战战例和解放军攻克大城市模范战例[12]。1948年1月,晋察冀野战军发起涞水战役,歼灭傅作义部32师,35军军长鲁英麟兵败自杀[13]

1948年5月,杨得志任华北军区第2兵团(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司令员[14],楔入热西、冀东地区,切断了东北与华北国军的联系[15]。随后在平汉路北段发动进攻,吸引国军华北主力。1948年12月,参与平津战役,进攻新保安,歼灭第35军[16]。后率部参加太原战役[17],继又进军西北,参加陇东追击战和兰州、宁夏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

1960年,杨得志(右)、杨成武(中)、杨勇在学习毛选,他們被称为“三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杨得志任银川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第19兵团司令员兼陕西省军区司令员。1951年,率部队参加朝鲜战争并直接參與指挥了上甘岭战役。1952年7月11日,中央军委任命杨得志为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1954年10月,又任志愿军司令员。朝鲜战争結束后,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政府授予杨得志一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参加朝鲜战争回国后,杨得志入军事学院学习并兼任战役系主任。1955年毕业后,3月任济南军区司令员,同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7年2月,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成立,杨得志任第一副主任,1971年3月,任山东省革委会主任,4月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1973年12月,杨得志任武汉军区司令员[18]。1979年1月,调任昆明军区司令员,并担任中越戰爭西線人民解放軍总指揮,受命负责西线云南边境的战事,军事界普遍认为西线战绩优于广西边境由许世友负责的东线。也正是由于西线战功的卓越,杨得志事后得以晋升总参谋长[19]。1980年1月,任中央军委常委、國防部副部长,2月,杨得志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20],3月任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秘书长。1982年,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3年6月,任国家中央军委委员。1987年11月,杨得志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另据《美国之音》间接引述胡绩伟的说法,杨得志在六四事件中反对出动军队进行戒严[21]

杨得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杨”之一(另二人是杨成武、杨勇)[22][23][24]。1994年10月25日因病逝世,終年83歲[25]。他留有《横戈马上》、《为了和平》等著作。

著作

  • 《横戈马上》1984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再版《杨得志回忆录》1993年解放军出版社
  • 《为了和平》回忆抗美援朝战争,1987年长征出版社

荣誉

参考文献

  1. 蒲德生. . 北京: 中华网 China.com. 2010-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2).
  2. 杨得志画传编写组. .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2010年12月. ISBN 978-7-5065-6153-2.
  3. 星火燎原编辑部. .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2006: 93. ISBN 7-5065-5055-5 (中文(简体)).
  4. 王树增.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ISBN 978-7-02-005798-6.
  5. 欧阳青. . 北京: 长城出版社. 2011年: 334–343. ISBN 978-7-5483-0058-8 (中文(简体)).
  6. 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 .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0: 298. ISBN 7801373154. 第十卷(下) (中文(简体)).
  7. . 新华网. 2008-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中文(简体)).
  8. 军事历史研究部等 编. . 抗日战争时期卷.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0: 36-40. ISBN 7-80137-315-4 (中文(简体)).
  9.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编写组. 第二卷.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10: 137. ISBN 978-7-80237-381-5.
  10. 张明金、刘立勤. . 北京: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10: 112. ISBN 978-7-5033-2252-5.
  11. 高翠莲 (编). .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 442. ISBN 7-5073-0467-1.
  1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编写组. .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10: 141. ISBN 978-7-80237-381-5.
  13. 郭廷以. . 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2012: 517. ISBN 978-7-5432-2049-2.
  14. 北京军区《华北野战部队战史》编写组. . 解放军出版社. 2011: 300. ISBN 978-7-5065-6162-4.
  15. 姜克夫. . 重庆出版社. 2009: 368. ISBN 978-7-2290-0841-3.
  16. . 中华网. 2014-08-06 [2015-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2日).
  17. 山西省史志硏究院. . 中华书局. 1997: 88–90 [2015-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18. 曾思玉. . 大连: 大连出版社. 2013: 725. ISBN 978-7-5505-0421-9 (中文(简体)).
  19. 倪创辉. . 香港: 天行健出版社. 2009: 86. ISBN 978-9-8817-5155-3.
  20. . 求是理论网. 2010-10-21 [2015-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21. 东方. . 美国之音. [2018-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中文).
  22.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4-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4).
  23. 卓爱平 王永贵. . 网易>新闻中心>军事. 北京: 网易公司. 2006-04-26 [2010-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9).
  24. 徐京跃. . 中国青年网. 北京: 中国青年报社. 2010-01-11 [2015-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0).
  25. 夏远生. . 党史文汇. 2010, (4).

延伸阅读

  • 《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杨得志小传》,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中国共产党党徽 中国共产党职务
前任:
王效禹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第一书记
1971年3月-1974年11月
繼任:
白如冰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职务
前任:
王效禹
山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
1971年3月-1974年11月
繼任:
白如冰
中国人民解放军职务
前任:
鄧小平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
1980年3月-1987年11月
繼任:
迟浩田
前任:
王必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司令员
1979年1月-1980年3月
繼任:
张铚秀
前任:
曾思玉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司令员
1973年12月-1979年1月
繼任:
王必成
新頭銜 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司令员
1955年3月-1973年12月
繼任:
曾思玉
前任:
邓华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
1954年10月-1955年4月
繼任:
杨勇
新頭銜 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省军区司令员
1949年12月-1950年12月
繼任:
刘金轩(代理)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