鲽形目

鰈形目學名:Pleuronectiformes)是輻鰭魚綱的一,包含一支肉食性底栖鱼类,统称为比目魚[註 1],现存600余,典型特征是身体扁平宽阔,且双眼位於身体同一侧。

鰈形目
化石时期:
250px
一幅刻有不同種類的比目魚的雕刻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Actinopteri
派: 栉鳞派 Ctenosquamata
亚派: 棘鳍亚派 Acanthomorphata
类: 棘鰭類 Acanthopterygii
亚类: 鲈形亚类 Percomorphaceae
系: 鲹形系 Carangaria
目: 鲽形目 Pleuronectiformes
模式種
欧洲鲽 Pleuronectes platessa
Linnaeus, 1758
下级分类
見正文

比目魚是可食用的經濟魚類,多為海產,棲息於热带寒带中等深度的大陆架海域,少數生活在淡水中。長有雙眼的一側身體為背面,颜色较深;另一側為腹面,颜色较浅。沿背腹缘分别具长形的背鳍和臀鳍。休息时平卧在海底,部分身体经常埋入泥沙中,有些比目鱼的背面顏色會變得接近于環境色,以与环境融为一体,避免被捕食者发现。

名称

在古漢語中,比目魚又稱(或作[4]

鳎亚目的比目魚,在現代漢語中俗称鰨沙魚(又讹作“撻沙魚”)。因双目塌陷,中國北方官话俗称鳎目拼音北京方言白读 tǎ má→tǎ ma,文读 tǎ mò→tǎ mo,又讹作“塔瑪”)。粤语俗稱大地魚龙脷;“脷”为舌头之意,因鱼身扁平,貌似舌头,故有此俗称。

此外双眼位於身體左側的比目魚又称左口魚,其中鰈亞目的左口魚通称鱼,而鲽亚目中双眼位於身體右側的则称为鱼。

分類

鰈形目共有600余种,可分两个[5]或三個亚目[6][7][8][9]

  • 鳒亚目 Psettodoidei
    • 鳒科 Psettodidae
  • 鲽亚目 Pleuronectoidei
    • 棘鲆总科 Citharoidea
      • 棘鲆科 Citharidae
    • 鲽总科 Pleuronectoidea
      • 菱鲆科 Scophthalmidae
      • 牙鲆科 Paralichthyidae
      • 鲽科 Pleuronectidae
      • 鲆科 Bothidae
  • (鳎亚目 Soleoidei)
    • 鳎总科 Soleoidea
      • 牙鲽科 Pleuronectidae
      • 瓦鲽科 Poecilopsettidae
      • 菱鲽科 Rhombosoleidae
      • 无臂鲆科 Achiropsettidae
      • 冠鲽科 Samaridae
      • 无臂鳎科 Achiridae
      • 鳎科 Soleidae
      • 舌鳎科 Cynoglossidae

文化

相傳在東亞古代,比目魚被誤傳為僅有一隻眼睛,活動時必須雙魚並遊且形影不離,因而成為了愛情的象征,常用來比喻出雙入對的戀人或夫妻(也可比喻交往密切的朋友)。初唐詩人盧照鄰的詩作《長安古意》中,便有“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的千古名句。古代中國古人還常將比目魚和比翼鳥[註 2]並稱為“鲽鶼()”或“鶼鲽”,衍生出“鶼鰈情深”“鲽鲽鶼鶼”“鹣交鲽合”等熟語,都成為恩愛情侶的代名詞。

民間傳說中所說的「皇帝魚」,指的也是比目魚,魚眼長在同一邊,魚身一邊厚一邊薄。傳說朱元璋吃一半後,放入水中還能游走,故台語又稱「半旁魚」(pòaⁿ-pêng-hî; 切成一半的意思),即「半邊魚」。

「皇帝魚」的傳說還有很多版本,但傳說很難考究,比較有趣的一個傳說是,話說當時朱元璋皇覺寺出家當和尚時,有一天想吃魚肉的慾望突然莫名出現,便趁師父不在時外出,在河邊偷偷抓了一隻淡水比目魚火烤來吃,但是正當他在讚嘆此魚味道美味、無比可口時,突然被師兄弟發現並稟告主持和尚,為了避免被住持和尚責罵、挨罰,真命天子朱元璋開了金口,把吃了一半的魚即時丟入河中,並指著那剩下半邊的魚說:「住持師父。你看!這魚不是活得好好的嗎? 」想不到那剩下半邊的魚,竟然緩緩的游動起來,貼地而遊。從此,這美味無比的魚,就被稱作「皇帝魚」。

图册

歐洲鰈欧洲主要商品鱼
無臂鰨在美洲的淡水和海水中都有发现
大比目鱼是体型最大的比目鱼,为渔业提供了丰厚的利润
大菱鮃是一种大型左口鱼,常见于欧洲各地沙滩附近的浅海
一只左口鱼

注释

  1. 此處的“比”字舊讀去聲,意為“相合,相鄰,靠近,挨着”。中國古人認為鰈形目的魚類僅有一隻眼睛,须两两相并始能游行,故稱之為比目魚。[2][3]
  2. 中國古代传说中一目一翼的鸟,需两只靠在一起飛。[2]

参考文献

  1. Chapleau, Francois; Amaoka, Kunio. Paxton, J.R.; Eschmeyer, W.N. , 编. .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8. xxx. ISBN 0-12-547665-5.
  2. 尔雅· 卷六· 释地第九》:“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鰈。【 郭璞 注:“狀似牛(同‘’),鱗細,紫黑色,一眼,兩片相合乃得行。今水中所在有之。江東又呼爲王餘魚。”】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鶼鶼()。【郭璞 注:“似鳧,青赤色,一目一翼,相得乃飞。”】” 邢昺 疏:“云‘东方有比目鱼焉’,言东方水中有鱼,其形状似牛,鱗細,紫黑色,一眼,兩片相合、兩目相比乃得行,故曰比目鱼。云‘不比不行’者,比,合也,言一片不能行,须兩片相合乃行,故云‘不比不行’也。云‘其名谓之鰈’者,言鰈为比目之名也,一名比目鱼,一名鰈。郭云‘江東又呼爲王餘魚’。案《山海经》云:‘崇吾山有鸟,状如鳧,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郭云‘比翼鸟也,色青赤,不比不得飞。’《爾雅》作鶼鶼者,正谓相比也。”
  3. 李时珍本草纲目· 卷四十四· 鳞四· 比目鱼》:“比,并也。鱼各一目,相并而行也。”
  4. 康熙字典》“魼”字條:“《唐韻》:‘去魚’,《集韻》:‘丘於切’,音墟。《說文》:‘魚也’。《類篇》:‘一曰比目魚’。《前漢· 司馬相如傳》:‘禺禺魼鰨’,註‘魼,比目魚也,狀似脾,細鱗,紫色,兩相合乃得行。’……《玉篇》亦作鰈。《類篇》或作鱋。”
  5. .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6).
  6. . [2021-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7).
  7.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鲽形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李思忠、王惠民编著,科学出版社,1995年,ISBN 9787030041470
  8. Nelson, J. S. 4.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2006. ISBN 978-0-471-25031-9.
  9. J. S. Nelson; T. C. Grande; M. V. H. Wilson. 5th. Wiley. 2016: 752 [2020-10-09]. ISBN 978-1-118-34233-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8).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比目魚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 Sepkoski, Jack. . Bulletins of American Paleontology. 2002, 364: 560 [2011-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3).
  • Gibson, Robin N (Ed) (2008) Flatfishes: biology and exploitation. Wiley.
  • Munroe, Thomas A (2005) "Distributions and biogeography." Flatfishes: Biology and Exploitation: 42-67.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