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傳」為「傳」,改「本紀」為「紀」,无「世家」。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记载了上自西汉汉高祖元年(前206年),下至新朝地皇四年(23年),共229年历史。《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暢的口語化文字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纪史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汉书 | |
---|---|
明代代表的《漢書》刊本之一,凌稚隆《漢書評林》 | |
原名 | 史書 |
作者 | 班固(主要作者)、班昭、马续 |
类型 | 書面作品[*]、历史书 |
语言 | 文言 |
主题 | 自西汉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新朝地皇四年(23年)共230年的中国历史 |
發行 | |
出版机构 | 東漢 |
出版時間 | 2世纪 |
出版地點 | 東漢 |
系列作品 |
二十四史列表 | ||||
---|---|---|---|---|
次序 | 書名 | 作者 | ||
姓名 | 時代 | |||
1 | 史记 | 司馬遷 | 西漢 | |
2 | 汉书 | 班固 | 東漢 | |
3 | 后汉书 | 范曄 | 劉宋 | |
4 | 三國志 | 陈寿 | 西晋 | |
5 | 晋书 | 房玄龄等 | 唐 | |
6 | 宋书 | 沈约 | 蕭梁 | |
7 | 南齐书 | 萧子显 | ||
8 | 梁书 | 姚思廉 | 唐 | |
9 | 陈书 | |||
10 | 魏书 | 魏收 | 北齐 | |
11 | 北齐书 | 李百药 | 唐 | |
12 | 周书 | 令狐德棻等 | ||
13 | 南史 | 李延寿 | ||
14 | 北史 | |||
15 | 隋书 | 魏徵等 | ||
16 | 旧唐书 | 刘昫等 | 后晋 | |
17 | 新唐书 | 欧阳修等 | 北宋 | |
18 | 旧五代史 | 薛居正等 | ||
19 | 新五代史 | 欧阳修 | ||
20 | 宋史 | 脱脱等 | 元 | |
21 | 辽史 | |||
22 | 金史 | |||
23 | 元史 | 宋濂等 | 明 | |
24 | 明史 | 张廷玉等 | 清 | |
相關 | 東觀漢記 | 劉珍等 | 東漢 | |
相关 | 十国春秋 | 吴任臣 | 清 | |
相關 | 新元史 | 柯劭忞 | 民國 | |
相關 | 南明史 | 钱海岳 | 共和國 | |
相關 | 清史稿 | 趙爾巽等 | 民國 | |
相關 | 清史 | 張其昀等 | 民國 | |
相關 | 點校本二十四史 | 顧頡剛等 | 共和國 |
自班彪起即以著《漢書》為己任,經過二十餘年努力,班固完成了《漢書》的主要部分。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班固隨從竇憲出擊匈奴,參預謀議。後因事入獄,永元四年死在獄中。時《漢書》還有八表和《天文志》尚未寫成,漢和帝命班昭(曹大
寫作動機
班彪鑒於武帝時,司馬遷著《史記》,止於武帝太初年間,太初以後便闕而不錄。後揚雄、劉歆等雖為綴續,但多鄙俗失真,不足以踵繼《史記》,班彪乃發憤繼續前史,終作成「後傳」(列傳)六十五篇。同時班固以班彪所續前史未詳,因「以彪所續前史未詳,乃潛精研究,欲就其業」,遂本其父所作,潛精研究,續成其書,踵繼先人之業。
班固亦有歌頌漢朝功德之意。《漢書敘傳》中,班固曾述其撰書之旨謂:「雖堯舜之盛,必有典謨之篇,然後揚名於後世,冠德於百王」,故知班固撰《漢書》以頌漢朝之功德。
內容體例
《漢書》為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的記載,上起劉邦被封為漢王元年(西元前206年),下終王莽地皇四年(西元23年),以西漢一朝為主,同時亦囊括了四年楚漢之爭,十五年王莽改制,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全書包括十二「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凡一百篇,共八十餘萬言。至唐代顏師古以《漢書》卷帙繁重,便將篇幅較長者分為上、下卷或上、中、下卷,成為現行本《漢書》一百二十卷。《漢書》中所載漢武帝以前之紀、傳,多用《史記》舊文,武帝以後之史事,則為新撰。汉书虽沿用史记旧文,却补充了大量新的资料,并非完全抄袭。如纪,大量增补了当时的诏令等文献,因此比史记更显得有史料价值。
紀
《漢書》中的「紀」共十二篇,是從漢高帝至平帝的編年大事記。雖寫法與《史記》略同,但不稱本紀,如《高帝紀》、《武帝紀》及《平帝紀》等。由於《漢書》始記漢高祖立國元年,故將本在《史記》本纪中的人物如項羽等,改置入傳中;又由東漢不承認王莽之政權,故將王莽置於傳中,貶於傳末。
表
《漢書》中的「表」共八篇,多依《史記》舊表而新增漢武帝以後之沿革。前六篇的記載包括漢初同姓諸侯之《諸侯王表》,異姓諸王之《異姓諸侯王表》,高祖至成帝之《功臣年表》等,藉記錄統治階層來達到尊漢的目的。後二篇為《漢書》所增,包括《百官公卿表》和《古今人表》,其中《古今人表》一門,班固把歷史的著名人物,以儒家思想為標準,分為四類九等,表列出來;《百官公卿表》則詳細介紹了秦漢之官制。
志
《漢書》中的「志」共分十篇,是專記典章制度的興廢治革。由於《漢書》已用「書」為大題,為免混淆,故改「書」為「志」。
《漢書》十「志」,是在《史記》八「書」的基礎上加以發展而成的:併《史記》的「禮書」、「樂書」為「禮樂志」,「律書」、「曆書」為「律曆志」;改「天官書」為「天文志」,「封禪書」為「郊祀志」,「河渠書」為「溝洫志」,「平準書」為「食貨志」。又新增刑法、五行、藝文、地理四志。其中如《地理志》詳述戰國、秦、漢之領土疆域、建置沿革、封建世系、形勢風俗及高門大族與帝王之奢靡等。《五行志》集有關五行災異之說而編成。但从另一角度看,却保存了大量的自然史资料。《天文志》則保存上古至哀帝元壽年間大量有關星運、日月蝕等天文資料。《刑法志》則概述上古至漢之刑法及點出文、景用刑之重,更指出武帝進用酷吏而導致之惡果。《食貨志》則詳述上古至漢代之經濟發展。《溝洫志》則言上古至漢之水利工程,並言治河之策。各志內容多貫通古今,而不專敘假述西漢一代事蹟。
傳
至於《漢書》中的「列傳」共七十篇,仍依《史記》之法,以公卿將相為列傳,亦以時代之順序為主,先專傳,次類傳,再次為邊疆各族傳和外國傳,最後以亂臣賊子王莽傳居末,體統分明。至於傳的篇名,除諸侯王傳外,一律均以姓或姓名標題。《漢書》列傳於文學之士的傳中,多載其人有關學術、政治的文字,如《賈誼傳》載《治安策》;《公孫弘傳》載《賢良策》等,此皆《史記》沒有收錄的。而列傳中的類傳有《儒林》、《循吏》、《游俠》、《酷吏》等,此外又新增《外戚列傳》、《皇后列傳》、《宗室列傳》,此亦為《史記》所沒有的。在四裔方面,有《匈奴》、《西南夷兩粵朝鮮》、《西域》等三傳。「列傳」最後一篇是《敘傳》,述其寫作動機、編纂、凡例等。又「列傳」各篇後均附以「贊」,說明作者對人或事的批評或見解。「列傳」以記載西漢一代為主。「列傳」各篇後均附以「贊」,即仿《史記》篇末「太史公曰」的體例。此外,又仿「太史公自序」之意,作「敘傳」,述其寫作動機、編纂、凡例等。
史學地位
《漢書》開創了斷代為書的先河,體例亦為後世所本。蓋自秦漢以來,均為君主專制政體,本朝人往往不敢直評本朝政治,忌諱甚多,而斷代史較合著者之心理,因前朝已亡,評述前朝政事,危疑較少,較易發揮。故《漢書》一出,此後正史均以斷代為史。
另外,《漢書》亦繼承紀傳體優點,此後正史均沿用紀傳體之體例。紀傳體是以人物傳記為中心,雖然各自獨立成篇,但彼此間又互有聯繫,因此全書可以合成一整體。它既能扼要列舉歷史發展的大概,又可以詳細記述有關的史事。既便於查看個別人物活動的情況,又能顧及典章制度的歷史沿革,其優點極多,使紀傳體能為後世史家所採用。
此外,《漢書》亦擴大了歷史研究的領域。《漢書》十「志」,《食貨志》為經濟制度和社會生產狀況提供了豐富的史料;《溝洫志》有系統地敍述了秦漢水利建設;《地理志》是中國第一部以疆域政區為主體的地理著作,開創了後代正史地理志及地理學史的研究;《禮樂》、《郊祀》、《刑法》三志分別記載政治、軍事、法律和有關的典章制度;《五行》、《天文》和《律曆》三志,都是研究古代自然科學的寶貴資料。《藝文志》論述古代學術思想的源流派別及是非得失,是一部極珍貴的古代文化史資料。
同時,班固也開創了目錄學,《藝文志》採用了劉歆《七略》的分法,將古代的學術著作區分為六大類三十八小類,加以論述,使人們對各學術流派的演變與發展,有更清楚的了解。加上,又保留了《七略》的大概面貌,成為人們研究上古至西漢末年旳學術發展演變的重要著作,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圖書目錄及學術文化史。
再言,《漢書》確立了書志體。十「志」規模宏大,記事豐富,對於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都有較詳細的記載,特別是有關漢化部分更為詳細。書志體始創於《史記》,《漢書》加以發展,後代正史的志,大抵以《漢書》十「志」為依歸。書志體也成為後世典章制度史的編著所模仿,如唐代杜佑《通典》。
另一方面,《漢書》也保存了珍貴的史料,西漢一代有價值的文章,《漢書》幾乎搜羅殆盡[2]。它既襲用《史記》的資料,又新增了不少史料,在收錄人物的同時,多引述其政治、經濟策論,如《賈誼傳》收入《治安策》、《晁錯傳》收入《言兵事書》等。同時,也為史事拾遺補缺,如《蕭何傳》增補了「項羽負約,封沛公於巴蜀為漢王」的史事。
除此之外,《漢書》亦記載少數民族歷史。《漢書》繼承《史記》為少數民族專門立傳的優良傳統,運用新史料將《史記·大宛傳》擴充為《西域傳》,敍述了西域幾十個地區和鄰國的歷史以補充,增補了大量漢武帝以後的史實。這些記載,均是研究亞洲有關各國歷史的珍貴資料。
文學風格
《漢書》因受詔作書,文字較為嚴謹,長於敘事與描寫人物,詳贍謹嚴,藝術成就甚高,亦能暴露現實和反映生活。文字則整煉工麗、著重彩藻,用賦家的筆墨撰寫歷史。
注疏
自东汉服虔、應劭注《汉书》以来,唐朝颜师古、清朝王先谦双峰并峙,乃《汉书》注家中之巨擘。颜师古在《汉书叙例》列出的注释家有二十二人,有學者指出荀悦似不应列入,荀悦依《左传》体改编《汉书》为《汉纪》,但并未注释《汉书》。王鸣盛推测:“大约晋灼于服、应外,添入伏俨、刘德、郑氏、李斐、李奇、邓展、文穎、张揖、苏林、张晏、如淳、孟康、项昭、韦昭十四家。臣瓒于晋所采外添入刘宝一家。”[3]
书名 | 作者 | 中國朝代 | 备注 |
---|---|---|---|
漢紀 | 荀悅 | 東漢 |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
汉书音训 | 服虔 | 東漢 |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
汉书集解音义 | 應劭 | 東漢 |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
汉事 | 应奉 | 東漢 | |
伏儼 |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 ||
劉德 |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 ||
鄭氏 |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 ||
李斐 |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 ||
李奇 |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 ||
鄧展 | 曹魏 |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 |
文穎 | 曹魏 |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 |
張揖 | 曹魏 |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 |
蘇林 | 曹魏 |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 |
張晏 | 曹魏 |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 |
如淳 | 曹魏 |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 |
汉书音义 | 孟康 | 曹魏 |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作《汉书孟康音》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
項昭 |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 ||
汉书音义 | 韋昭 | 孫吳 |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
论前汉事 汉书音 | 诸葛亮 | 蜀汉 |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僅錄《论前汉事》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
汉书集注 汉书音义 | 晉灼 | 西晉 |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僅錄《汉书集注》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
汉书驳议 | 劉寳 | 西晉 |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
漢書集解音義 | 臣瓚 | 西晉 |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
注司馬相如傳 | 郭璞 | 西晉 |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
漢書集解 | 蔡謨 | 東晉 |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
漢書音義 漢紀音義 | 崔浩 | 後魏 |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
汉书注 | 陆澄 | 南齐 |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作《汉书新注》 |
汉书音 | 劉顯 | 萧梁 |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
汉书音 | 夏侯咏 | 萧梁 |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
汉书续训 | 韦棱 | 萧梁 |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
汉书注 | 刘孝标 | 萧梁 |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
汉书注 | 梁元帝 | 萧梁 |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
汉书训纂 汉书集解 定汉书疑 | 姚察 | 萧梁 |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仅录《汉书训纂》 |
汉书通志 | 佚名 | 《开元占经·卷三十三·荧惑番须女占》引 | |
汉书音义 | 萧该 | 隋朝 |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漢書補注》引注 |
汉书音 | 包恺 | 隋朝 |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
汉书叙传 | 项岱 |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 |
汉书决疑 | 颜游秦 | 唐朝 |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
漢書注 | 顏師古 | 唐朝 | |
汉疏 | 佚名 |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 |
汉书音义钞 | 孔文祥 |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 |
汉书音义 | 刘嗣 |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 |
汉书律历志音义 | 阴景伦 |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 |
汉书正义 | 僧务静 |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 |
汉书辨惑 | 李喜 |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 |
汉书正名氏义 | 佚名 |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 |
汉书英华 | 佚名 |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 |
漢書纂誤 | 劉巨容 | 唐朝 | 《宋史·卷二百零三·志第一百五十六·藝文二》 |
兩漢博聞 | 楊侃 | 北宋 | |
新校前漢書 | 趙抃 | 北宋 | 《宋史·卷二百零三·志第一百五十六·藝文二》 |
漢書刊誤 | 余靖 | 北宋 | 《宋史·卷二百零三·志第一百五十六·藝文二》 |
漢書刊誤 | 張佖 | 北宋 | 《漢書補注》引注 《宋史·卷二百零三·志第一百五十六·藝文二》 |
宋景文公筆記 | 宋祁 | 北宋 | 《漢書補注》引注 |
漢書標註 | 三劉(劉敞、劉攽、劉奉世) | 北宋 | 《漢書補注》引注 |
漢書刊誤 | 劉攽 | 北宋 | 《宋史·卷二百零三·志第一百五十六·藝文二》 |
前漢書綱目 | 富弼 | 北宋 | 《宋史·卷二百零三·志第一百五十六·藝文二》 |
西漢刊誤 | 佚名 | 《宋史·卷二百零三·志第一百五十六·藝文二》 | |
補漢兵志 | 錢文子 | 南宋 | |
班馬字類 | 婁機 | 南宋 | |
班馬異同 | 倪思 | 南宋 | |
漢書考正 | 佚名 | 南宋 | 清影鈔元至元三年余氏勤有堂刻本 |
兩漢刊誤補遺 | 吳仁傑 | 南宋 | 《漢書補注》引注 |
漢藝文志攷證 | 王應麟 | 南宋 | 《漢書補注》引注 |
汉书评林 | 凌稚隆 | 明朝 | |
汉书长历考 | 豬飼彥博 | 日本江戶時代 | |
汉书解 后汉书解 | 户崎淡园 | 日本江戶時代 | |
汉书考 汉书质疑 | 恩田维周 | 日本江戶時代 | |
史汉补解 | 土冢田大峰 | 日本江戶時代 | |
汉书论说 | 松平定信 | 日本江戶時代 | |
五史要览 | 古川香山 | 日本江戶時代 | |
十九史略 | 后藤世钧 | 日本江戶時代 | |
十八史略要蒙 | 村山隆 | 日本江戶時代 | |
十七史经说 | 海保渔村 | 日本江戶時代 | |
二十四史类览 | 平原谨斋 | 日本江戶時代 | |
官本漢書考證 | 張照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官本漢書考證 | 勵宗萬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官本漢書考證 | 陳浩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官本漢書考證 漢書考證 | 齊召南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官本漢書考證 漢書蒙拾 | 杭世駿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官本漢書考證 | 張永祚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日知錄 | 顧炎武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潛邱剳記 | 閻若璩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讀書記 | 何焯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經史問答 汉书地理志稽疑 | 全祖望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十七史商榷 | 王鳴盛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二十二史劄記 | 趙翼 | 清朝 | |
廿二史考異 三史拾遺 三統術衍 三統術鈐 | 錢大昕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漢書辨疑 | 錢大昭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兩漢訂誤 | 陳景雲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三統術注 | 李銳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新斠注地理志 | 錢坫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惜抱軒筆記 | 姚鼐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讀書雜志 · 讀漢書雜志 | 王念孫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四史發伏 | 洪亮吉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地理志校正 | 段玉裁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漢學拾遺 | 劉台拱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炳燭編 | 李賡芸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銅熨斗齋四史隨筆 | 沈濤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讀書叢錄 漢志水道疏證 | 洪頤煊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漢書地理志校本 | 汪遠孫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漢書地理志補注 | 吳卓信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漢書地理志校注 | 王紹蘭 | 清朝 | |
人表攷証 | 梁玉繩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經傳釋詞 經義述聞 | 王引之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漢書疏証 | 沈欽韓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前漢書注考證 | 何若瑤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漢書西域傳補注 漢書地理志集釋 | 徐松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校正古今人表 | 翟云升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漢書注校補 | 周壽昌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漢志釋地略 漢志志疑 | 汪士鐸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漢書地理志水道圖説 | 陳澧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漢西域圖考 | 李光廷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舒蓺室隨筆 | 張文虎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史漢駢枝 | 成蓉鏡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湖樓筆談 | 俞樾 | 清朝 | 《漢書補注》引注 |
漢書疏證 | 佚名 | 清朝 | |
漢書律曆志正譌 | 王元啓 | 清朝 | |
汉书正误 | 王峻 | 清朝 | |
汉书校证 | 史学海 | 清朝 | |
漢書補注 | 王先謙 | 清朝 | |
养知书屋文集 养知书屋遗集 | 郭嵩燾 | 清朝 | 《漢書補注》同時參訂 |
漢書管見 | 朱一新 | 清朝 | 《漢書補注》同時參訂 |
越縵堂讀史劄記 · 漢書劄記 | 李慈銘 | 清朝 | 《漢書補注》同時參訂 |
雲自在龕隨筆 | 繆荃孫 | 清朝 | 《漢書補注》同時參訂 |
汉律辑补 海日楼札丛 | 沈曾植 | 清朝 | 《漢書補注》同時參訂 |
湘绮楼日记 | 王闓運 | 清朝 | 《漢書補注》同時參訂 |
汉书笺识 | 瞿鴻禨 | 清朝 | 《漢書補注》同時參訂 |
汉律辑证 桐华阁文集 桐华阁丛记 读史管见 读史汇记 | 杜貴墀 | 清朝 | 《漢書補注》同時參訂 |
王啟原 | 清朝 | 《漢書補注》同時參訂 | |
李楨 | 清朝 | 《漢書補注》同時參訂 | |
郋园读书志 書林清話 | 葉德輝 | 清朝 | 《漢書補注》同時參訂 |
师伏堂日记 | 皮錫瑞 | 清朝 | 《漢書補注》同時參訂 |
春秋繁露义证 | 蘇輿 | 清朝 | 《漢書補注》同時參訂 |
灵华馆丛稿 二陶遺稿 | 陶憲曾 | 清朝 | 《漢書補注》同時參訂 |
二陶遺稿 | 陶紹曾 | 清朝 | 《漢書補注》同時參訂 |
王文彬 | 清朝 | 《漢書補注》同時參訂 | |
王先和 | 清朝 | 《漢書補注》同時參訂 | |
王先惠 | 清朝 | 《漢書補注》同時參訂 | |
王先恭 | 清朝 | 《漢書補注》同時參訂 | |
王先慎 | 清朝 | 《漢書補注》同時參訂 | |
漢書地理志詳釋 | 呂調陽 | 清朝 | |
前漢書食貨志注 前漢書藝文志注 | 劉光蕡 | 清朝 | |
漢書藝文志拾補 漢書藝文志條理 | 姚振宗 | 清朝 | |
汉书注校补 | 周寿昌 | 清朝 | |
汉书补注 | 王荣商 | 清朝 | |
汉书补注订误 | 周正权 | 清朝 | |
漢書瑣言 續漢書志瑣言 | 沈家本 | 清朝 | |
讀漢書蠡述 | 李澄宇 | 清朝 | |
漢書各外國傳地理考證 | 丁謙 | 清朝 | |
学古堂日记 | 雷浚 | 清朝 | |
汉书引经异文录证 | 缪祐孙 | 清朝 | |
漢書地理志水道圖說補正 | 吳承志 | 清朝 | |
經籍佚文 · 漢書佚文 | 王仁俊 | 清朝 | |
汉书考文 续汉书考文 汉书律历志图志解 汉书笔记 汉书注引用书目 十八史略答问 十八史略校本 | 冈本况斋 | 日本明治时代 | |
十八史略校 | 服部南郭 | 日本明治时代 | |
标纂十八史略校本 | 雨森精斋 | 日本明治时代 | |
漢書補注 | 王榮商 | 中華民國 | |
漢書地理志補校 | 楊守敬 | 中華民國 | |
漢書新證 | 陳直 | 中華民國 | |
读汉书札记 | 宁调元 | 中華民國 | |
读汉书札记 汉书补注补正 漢書窺管 | 杨树达 | 中華民國 |
評價
後世學者對《史記》、《漢書》的評價大異,或褒《史記》貶《漢書》,或褒《漢書》貶《史記》。唐朝以前比較重視《漢書》,宋朝以後較看重《史記》。
晉人張輔論班固、司馬遷說:「遷之著述,辭約而事舉,敘三千年事唯五十萬言;班固敘二百年事乃八十萬言,煩省不同,不如遷一也。良史述事,善足以獎勸,惡足以監誡,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無取焉,而班皆書之,不如二也。毀貶晁錯,傷忠臣之道,不如三也。遷既造創,固又因循,難易益不同矣。又遷為蘇秦、張儀、范睢、蔡澤作傳,逞辭流離,亦足以明其大才。故述辯士則辭藻華靡,敘實錄則隱核名檢,此所以遷稱良史也。」[4]
鄭樵對於《漢書》有過激烈的批評,他認為班固寫史“斷漢為代”,缺乏會通,使古今的聯繫中斷,“……自《春秋》之後,唯《史記》擅製作之規模,不幸班固非其人,遂失會通之旨,司馬遷之門戶自此衰矣。”(《通志》總序)。[5]
另外鄭樵《通志》裡還說:“班固浮華之士,全無學術,專事剽竊。”[5]因為班固寫過《兩都賦》、《幽通賦》的文章,故而說他是“浮華之士”,又說“遷之於固,如龍之於豬,奈何諸史棄遷而用固。劉知幾之徒尊班而抑馬!”(《通志》總序)。
清人章學誠說:“遷書通變化,而班氏守繩墨,以示包括也。就形貌而言,遷書遠異左氏,而班史近同遷書。蓋左氏體直,自為編年之祖;而馬班曲備,皆為紀傳之祖也。推精微而言,則遷書之去左氏也近,而班史之去遷書也遠。蓋遷書體圓用神,多得尚書之遺,班氏體方用智,多得官禮之意也。”[6]
内容
本紀
列傳
列傳名稱 | 人物或者事情內容 |
1. 陳勝項籍傳 | 陳勝,項籍 |
2. 張耳陳餘傳 | 張耳,陳餘 |
3. 魏豹田儋韓王信傳 | 魏豹,田儋,韓王信 |
4. 韓彭英盧吳傳 | 韓信・彭越・黥布・盧綰・吳芮 |
5. 荊燕吳傳 | 荊王劉賈・燕王劉澤・吳王劉濞 |
6. 楚元王傳 | 楚元王劉交・劉辟彊・劉向・劉歆 |
7. 季布欒布田叔傳 | 季布,欒布,田叔 |
8. 高五王傳 | 劉肥・劉如意・劉友・劉恢・劉建 |
9. 蕭何曹參傳 | 蕭何,曹參 |
10. 張陳王周傳 | 張良・陳平・王陵・周勃 |
11. 樊酈滕灌傅靳周傳 | 樊噲・酈商・夏侯嬰・灌嬰・傅寬・靳歙・周緤 |
12. 張周趙任申屠傳 | 張蒼・周昌・趙堯・任敖・申屠嘉 |
13. 酈陸朱劉叔孫傳 | 酈食其・陸賈・朱建・劉敬・叔孫通 |
14. 淮南衡山濟北王傳 | 淮南厲王劉長・衡山王劉賜・濟北貞王劉勃 |
15. 蒯伍江息夫傳 - | 蒯通・伍被・江充・息夫躬 |
16. 萬石衞直周張傳 | 石奮・衛綰・直不疑・周仁・張歐 |
17. 文三王傳 | 梁孝王劉武・代孝王劉參・梁懷王劉揖 |
18. 賈誼傳 | 賈誼 |
19. 爰盎晁錯傳 | 袁盎・晁錯 |
20. 張馮汲鄭傳 | 張釋之・馮唐・汲黯・鄭當時 |
21. 賈鄒枚路傳 | 賈山・鄒陽・枚乗・路溫舒 |
22. 竇田灌韓傳 | 竇嬰・田蚡・灌夫・韓安國 |
23. 景十三王傳 | 臨江閔王劉榮・河間獻王劉德・臨江哀王劉閼・魯共王劉餘・江都易王劉非・膠西於王劉端・趙敬肅王劉彭祖・中山靖王劉勝・長沙定王劉發・廣川惠王劉越・膠東康王劉寄・清河哀王劉乘・常山憲王劉舜 |
24. 李廣蘇建傳 | 李廣,蘇建 |
25. 衛青霍去病傳 | 衛青,霍去病 |
26. 董仲舒傳 | 董仲舒 |
27. 司馬相如傳 | 司馬相如 |
28. 公孫弘卜式兒寬傳 | 公孫弘,卜式,兒寬 |
29. 張湯傳 | 張湯 |
30. 杜周傳 | 杜周 |
31. 張騫李廣利傳 | 張騫,李廣利 |
32. 司馬遷傳 | 司馬遷 |
33. 武五子傳 | 戻太子劉據 |
34. 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 | 嚴助・朱買臣・吾丘壽王・主父偃・徐樂・嚴安・終軍・王褒・賈捐之 |
35. 東方朔傳 | 東方朔 |
36. 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 | 公孫賀・劉屈氂・田千秋・王訢・楊敞・蔡義・陳萬年・鄭弘 |
37. 楊胡朱梅雲傳 | 楊王孫・胡建・朱雲・梅福・云敞 |
38. 霍光金日磾傳 | 霍光,金日磾 |
39. 趙充國辛慶忌傳 | 趙充國,辛慶忌 |
40. 傅常鄭甘陳段傳 | 傅介子・常惠・鄭吉・甘延壽・陳湯・段會宗 |
41. 雋疏于薛平彭傳 | 雋不疑・疏廣・于定國・薛廣德・平當・彭宣 |
42. 王貢兩龔鮑傳 | 王吉・貢禹・龔勝・龔舍・鮑宣 |
43. 韋賢傳 | 韋賢 |
44. 魏相丙吉傳 | 魏相,丙吉 |
45. 眭兩夏侯京翼李傳 | 眭弘・夏侯始昌・夏侯勝・京房・翼奉・李尋 |
46. 趙尹韓張兩王傳 | 趙廣漢・尹翁歸・韓延壽・張敞・王尊・王章 |
47. 蓋諸葛劉鄭孫毋將何傳 | 蓋寬饒・諸葛豐・劉輔・鄭崇・孫寶・毋將隆・何並 |
48. 蕭望之傳 | 蕭望之 |
49. 馮奉世傳 | 馮奉世 |
50. 宣元六王傳 | 淮陽憲王劉欽・楚孝王劉囂・東平思王劉宇・中山哀王劉竟・定陶共王劉康・中山孝王劉興 |
51. 匡張孔馬傳 | 匡衡・張禹・孔光・馬宮 |
52. 王商史丹傅喜傳 | 王商・史丹・傅喜 |
53. 薛宣朱博傳 | 薛宣,朱博 |
54. 翟方進傳 | 翟方進 |
55. 谷永杜鄴傳 | 谷永,杜鄴 |
56. 何武王嘉師丹傳 | 何武,王嘉,師丹 |
57. 揚雄傳 | 揚雄 |
58. 儒林傳 | 丁寬・施讎・孟喜・梁丘賀・費直・伏生・歐陽生・林尊・周堪・張山拊・王式・后蒼・胡母生・嚴彭祖・顏安樂・房鳳 |
59. 循吏傳 | 文翁・五成・黃霸・朱邑・龔遂・召信臣 |
60. 酷吏傳 | 郅都・甯成・趙禹・義縱・王溫舒・尹齊・楊仆・咸宣・田廣明・田延年・嚴延年・尹賞 |
61. 貨殖傳 | 白圭・程鄭 |
62. 遊俠傳 | 朱家・田仲・劇孟・郭解・萭章・樓護・陳遵・原涉 |
63. 佞幸傳 | 鄧通・趙談・韓嫣・李延年・石顯・淳于長・董賢 |
64. 匈奴傳 | 匈奴事宜 |
65. 西南夷兩粵朝鮮傳 | 西南夷・南粵・閩粵・東海・朝鮮 |
66. 西域傳 | 西域 |
67. 外戚傳 | 外戚:高祖呂皇后・孝惠張皇后・高祖薄姬・孝文竇皇后・孝景薄皇后・孝景王皇后・孝武陳皇后・孝武衛皇后字子夫・孝武李夫人・孝武鉤弋趙婕妤・孝昭上官皇后・衛太子史良娣・史皇孫王夫人・孝宣許皇后・孝宣霍皇后・孝宣王皇后・孝成許皇后・孝成班婕妤・孝成趙皇后・孝元傅昭儀・定陶丁姬・孝哀傅皇后・孝元馮昭儀・中山衛姬・孝平王皇后 |
68. 元后傳 | 王政君 |
69. 王莽傳 | 王莽 |
70. 敘傳 | 班家歷史・班固序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