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 (單位)
節(英語:)是一個速率單位,定義為每小時海里數[1][2][3][4],等於1.852km/h(海里的標準)。ISO標準及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使用單位符號為kn,而亦有常用kt,是一個專用於航海的速率單位,後延伸至航空方面,相當於船隻或飛機每小時所航行的海里數。需要注意,由于飛機位於不同的大氣條件下飛行,航空儀表指示空速的節可能會與真實速度有所不同。
| 节 | |
|---|---|
![]() 一个以节为单位的空速计 | |
| 单位信息 | |
| 单位制 |
|
| 物理量名称 | 速度 |
| 符号 | kn 或 kt |
| 單位換算 | |
| 1 kn | 相当于 |
| km/h | 1.852 |
| mph | 1.15078 |
| m/s | 0.514444 |
| ft/s | 1.68781 |
定義
1節的速度為:
| m/s | km/h | mph | 節 | ft/s | |
|---|---|---|---|---|---|
| 1 m/s = | 1 | 3.6 | 2.236936 | 1.943844 | 3.280840 |
| 1 km/h = | 0.277778 | 1 | 0.621371 | 0.539957 | 0.911344 |
| 1 mph = | 0.44704 | 1.609344 | 1 | 0.868976 | 1.466667 |
| 1 節 = | 0.514444 | 1.852 | 1.150779 | 1 | 1.687810 |
| 1 ft/s = | 0.3048 | 1.09728 | 0.681818 | 0.592484 | 1 |
(粗體字的數值是精確值)
來歷
直至19世紀(一說為16世紀[註 1])为了計算船的航行速度,水手們想出辦法,在一根長繩上打很多結(英語:)然後在船尾隨水流放下,通過計算一定時間内沖走的結的個數來計算船速。每個結的距離為47英尺3英寸(14.4018米)(百分之一海里),水手會用30秒的沙漏(現時因海里有國際標準而使用28秒)去計算移動速度,每一個結為「一節」。
海里是航海上的長度單位,每小時航行1海里的速度稱作1節。節原指地球子午線上緯度1分的長度,由於地球略呈橢球體狀,因此在不同緯度的1分其實弧度略有差異。在赤道上1海里約為1,843米;在緯度45°約為1,852.2米,在兩極約為1,861.6米。1929年國際水文地理學會議,通過以1分的平均長度1,852米(或6,076.115英尺)作為1標準海里長度,目前已為國際上所採用。
註腳
- 「早在16世紀,海上航行已相當發達……有一位聰明的水手想出一個妙法,他在船航行時向海面拋出有繩索的浮體,再根據一定時間裏拉出的繩索長度來計船速。」[3]
參考資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