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共產黨

缅甸共产党緬甸語),简称缅共,是缅甸的一个共产主义政党。该党成立於1939年8月15日,昂山为第一任总书记。

缅甸共产党
ဗမာပြည်ကွန်မြူနစ်ပါတီ
简称缅共
成立1939年8月15日 (1939-08-15)
2021年2月1日 (2021-02-01)(復出)
解散1989年 (1989)(半解散狀態)
总部仰光
勐固
邦桑(1972年-1989年)[1]
军事组织人民解放军(2021年至今)
历史上:
缅甸人民解放军/缅甸革命军(1948年-1950年)
缅甸人民军(1950年-1968年)
缅甸新人民军(1968年-1989年)
意識形態共產主義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2]
政治立場極左翼
官方色彩红色
官方网站
緬甸政治
政党 · 选举

1989年,缅共发生严重分裂,分裂出佤邦联合军、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等割据势力,导致缅共丧失全部根据地。

目前,该党在缅甸属于非法组织,主要在秘密状态下运作。2021年8月,在克钦独立军的支持下,缅共宣布重新开展武装斗争,成立人民解放军。目前人民解放军主要活动在克钦邦和实皆省。

历史

缅甸共产党1939年-1946年使用的党旗

1939年10月1日,昂山聯合德欽黨、緬甸共產黨、貧民黨等組成自由聯盟(亦稱緬甸出路派組織),由巴莫出任主席,昂山出任總書記。1941年,昂山带领29名青年(史称「三十志士」)到日本占领的海南岛接受軍事訓練,准备组织武装起义配合日军侵入英属缅甸。事实上,昂山此时也已经脱离了缅甸共产党。而此前由于德欽丹東、德钦梭等骨干被捕,缅甸共产党无形中陷于瓦解,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暴发,1942年1月日本军队从马来西亚和泰国侵入缅甸,德钦丹东、德欽梭等出狱,德欽梭任緬甸共產黨第二任总书记,1946年3月,由于清算白劳德路线以及關於是否堅持毛澤東思想與農村路線而造成缅甸共产党内部第一次大分裂,德欽梭作為反對毛澤東思想的親蘇派与其它7个中央委员脱离缅共另行组织红旗共产党,德欽梭任红旗共产党中央总书记,缅甸共产党则重新组成新的中央,选举德钦丹东出任中央总书记(后改称中央委员会主席)。1944年8月到9月,缅共、“缅甸国民军”(昂山为首)、“缅甸人民革命党”(即缅甸社会党前身)等团体领导人在吴努家中举行了会议,成立“緬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昂山任最高领导人,德钦丹东任总书记,德欽索任政治领导人,吴奈温也是重要领导人之一。“同盟”内部在对待一系列与英人合作与独立形式的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缅甸共产党对于昂山的“中间路线”进行了强烈的抨击。1946年10月10日,由于共产党批评昂山镇压罢工,“同盟”执行委员会通过决议,把缅甸共产党排除出了“同盟”。

缅甸共产党1946年-1969年使用的党旗
缅甸共产党第三面党旗,在1985年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上提出

缅甸独立后,缅甸共产党坚持反对吴努政府,1948年8月,吴努政府向缅甸共产党全面进攻,缅共被迫转入地下,并开展武装斗争,緬甸共產黨在1960年失去位於緬甸中部的根據地之後,寻求并获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北越支持。有一批缅共领导人在中国北京国际马列主义学院学习,后分别被派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野战军挂职学习。在地方挂职学习地四川省贵州凯里云南昆明对一部分缅甸人秘密进行培训,其中有815军区司令丁莱、东北军区参谋长余剑果敢彭家聲、克钦邦丁英佤邦赵尼来和鲍有祥等,后来在緬甸東北部重新建立,當中包括了佤邦、克钦邦、果敢。作为东南亚的第一个共产党国家,胡志明领导下的越南民主共和国亦视缅共为其在印度支那地区以外的重要盟友,向其派遣军事顾问和专家进行指导工作,亦有缅共中层和基层干部在越南人民军一号陆军士官学校学习。

1962年缅甸国防军司令、陆军上将吴奈温发动政变,建立亲美的军事独裁统治,并通过实行所谓的“缅甸式社会主义”与已和中国交恶的南斯拉夫和苏联建立联系,缅甸由此正式步入军政府时期。1967年缅甸军政府发动反华骚乱,中国和北越于次年正式帮助缅共重建军队,刚刚退出华约阿尔巴尼亚亦应中越两国的邀请参与了对缅共的援助。缅共中央所在地早期为勃固,1975年后迁至邦康。

1976年毛泽东去世后,中国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并在1980年停止对包括缅共在内的海外共产党的援助,此时正值中越中阿关系交恶,缅共倒向越南和阿尔巴尼亚一方。越南方面要求缅共撤销具有中国背景的高、中层干部,尤其要求清除领导层内的华裔干部。缅共方面由此开始大量排斥知青志愿兵出身的干部和果敢族干部等,导致党内人心出现涣散。而1986年时任越共中央总书记黎笋去世后,越南也开始革新开放并寻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从而逐步停止了对缅共的援助。1985年霍查去世后,阿尔巴尼亚不堪自身国内矛盾,亦逐步停止对缅共的援助。完全失去中越阿三国外援后的缅共党内矛盾日益加深,士气日渐低落,错过了8888民主运动后美国等西方各国撤销援助导致军政府处于孤立状态的时机。

1989年3月11日,彭家聲领导的东北军区部隊於果敢縣率先发动兵变,宣佈脫離緬甸共產黨,组建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并與緬甸軍政權達成停戰協議。在果敢发生兵变后,以时任总书记德钦巴登顶为首的缅共中央命令作为其所在地的佤邦出动中部军区部队前往镇压。而以赵尼来和鮑有祥为首的佤邦/中部军区方面接到命令后,决定先行撤换已失去民心的时任缅共领导集团并选出新的领导集体稳定民心后,再来考虑镇压并收回果敢地区的问题。4月17日,在缅共中央警卫旅政委罗常保等人的内应下,中部军区出动两个旅包围位于邦康的缅共中央办公厅,宣佈撤销德钦巴登顶等人的缅共最高领导职务,将他们礼送至中国境内,随后成立以赵尼来为代理总书记的缅共临时中央。两天后的4月19日,知青志愿兵出身的彭家声女婿林明賢领导的815军区亦突然发动兵变宣布脱离缅共,並另立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在果敢方面已经分裂出缅共并与缅甸军政府达成停火协议而受到缅甸国防军庇护的情况下,佤邦与尚未脱离缅共的101军区中间形成地理上的阻隔,中部军区西线方向即召学腾部亦兵力不足,无力协同佤邦同时出兵镇压并收回果敢和815两个地区,邦康方面从而无法独自以缅共的旗号继续对抗缅甸军政府。缅共临时中央不得不因此宣布改组为緬甸国家團結黨(不久更名為佤邦联合党)单独管辖佤邦地区,赵尼来仍任总书记,并兼任随后成立的佤邦人民政府主席;武裝部隊命名为缅甸民族民主联合军(不久更名為佤邦联合军),鲍有祥任司令,知青志愿兵出身的原中部军区司令李自如任副司令。原中部军区西线方向即召学腾部亦不得不成立北掸邦军和掸邦进步党单独管辖自身所在地区,召学腾任主席,雷茂任司令。5月,171军区遭坤沙蒙泰军攻陷(后于1996年被佤邦收回并吸收了周围大量的原坤沙控制区域,亦称“南佤”)。5月18日,佤邦和北掸邦军與緬甸軍政權達成停戰協議。6月30日,815军区方面與緬甸軍政權達成停戰協議。同9月,101军区司令员丁英宣布脱离缅甸共产党,成立克钦新民主军。至此,緬甸共產黨的根据地彻底瓦解,但以上五只武装及其辖区仍沿用缅共体制。佤邦因缅共分裂之怨于1993年出兵果敢推翻彭家声政权,但由于接替者杨茂良大肆贩运毒品激怒中国方面,佤邦与已在积极禁毒的815方面达成和解并结为特殊关系,于1995年底共同协助彭家声取代杨茂良重新返回果敢执政。

在1989年缅共失利后,缅共中央委员赛昂温向军政府投降。赛昂温是缅共唯一一个掸族中央委员,也是唯一一个向军政府投降的中央委员。而其他领导人选择流亡中国,继续坚持地下斗争。[3] 1990年代,缅甸政府曾宣布挫败了一次缅共组织的暴动,60多名军官被逮捕。据说,现在若开地区仍然有缅共游击队(可能是原红旗派武装)在活动。[4]缅共的余部败走中国后,以也波晋孟为首对党组织进行了重组。缅共余部骨干大都是原来北上的缅族学生,后来还有一些本土人士加入。

2021年復出

人民解放軍軍旗

2021年2月1日,緬甸國防軍發動軍事政變,緬甸共產黨於同日發布聲明譴責政變並呼籲建立統一戰線反對國防軍。

2021年12月6日,沉寂多年的緬甸共產黨在英国《晨星报》宣布重新开展武装斗争,向军政府当局宣战。受访的缅共发言人表示,缅共已经为重启武装斗争准备了很久,2021年的政变加快了这一进程。发言人还表示,缅共虽然在原则上不拒绝与军政府对话,但他们知道必须通过武力才能推翻军政府的统治;发言人还表示,政变前的体系也无法保障人民民主和社会进步。[5][6]

对外政策

1947年12月,缅甸共产党的孟加拉裔理论家Yèbaw Ba Tin发表了《当前的政治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将与印尼(为当时东南亚的第二大共产党)三国共产党结盟写进纲领(同“民主中国和斗争中的越南和印尼”建立核心同盟),以此为基础获得苏联的支持,以及和其他“反抗英美帝国主义殖民”的民主国家建立同盟和贸易关系。

1963年与缅甸军政府谈判破裂后,缅共重申了1947年纲领中与中国、越南和印尼三国共产党结为同盟的对外方针,因而缅共的一系列政策得到中国共产党的公开支持[7],而当时与中国关系紧密的、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共产党和受到时任印尼总统苏加诺支持的印尼共产党亦视缅共为其同在东南亚的重要盟友。中越两国遂开始向缅共提供武器和资金,并招收大量缅共干部入读军事院校,为其培训军官;印尼共产党虽并未取得政权,但因其受到当时的苏加诺政府大力支持而在印尼国内拥有较大影响力,其规模为当时东南亚仅次于越南的第二大共产党,因此亦尽己所能为缅共搜集大量物资以示支援。

1965年9月,印尼发生930事件,导致印尼共产党遭苏哈托为首的亲美政变军人当局屠戮殆尽,使缅共失去一个重要盟友。缅共吸取了印尼共未建立武装的教训,同时其自身亦有1958年放下武器的教训,因而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北越方面帮助其尽快重建军队。

1967年6月,奈温政府效仿印尼930事件后苏哈托政府以印尼华人为目标迅速消灭印尼共产党的反共大屠杀,以缅甸华人为目标发动反华骚乱,同时亦镇压缅甸国内一切抗议越南战争的反战声浪,意图就此一举消灭缅共。缅共立即发表题为《缅甸蒋介石——奈温军人政府必败,人民必胜》的声明在舆论上为自己争取时间。中国和北越经历了印尼共产党遭灭党后未能迅速做出反应的教训,立即公开对缅共表示支持。

自1968年起,缅共相继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北越和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的支持和援助,尤其在三国的帮助下重建了军队。尽管中国为其最大的援助国,但由于与越南同属东南亚国家,加之缅共高层始终对中国抱有一定戒心,在1978年中越关系交恶前,缅共奉行亲越友华政策,而在中越关系恶化后,缅共完全倒向越南一方,直接推动了其于1989年的瓦解。

軍事

缅甸新人民軍
缅甸新人民軍軍旗
缅甸新人民軍軍徽
建立1968年1月4日
解散1989年5月
軍事部門 中部军区-邦康(1972-1989)
  • 西线1-克希乡万海镇
  • 西线2-茂梅Laybwer(1976-1989)
东北军区-老街(1969-1989)
101军区-板瓦(1969-1989)
815军区-勐拉 (1972-1989)
171军区-回俄(1985-1989)
中央警卫旅-邦康(1975-1989)
總司令部 佤邦邦康(截止1989年)
領導
中央军委主席 德钦丹东(总书记兼任)
(1968年)(首任)
赵尼来(总书记兼任)
(1989年)(末任)
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司令 Bo Zeya
(1968年)(首任)
鲍有祥
(1989年)(末任)
总参谋长兼第一副司令 李自如(截止1989年)
总政治局长
军力
服役年齡18歲以上(最低为16歲)
徵兵役期全民皆兵无明确退役年限
現役人數40,000(截止1989年)
備役人數民兵10,000人(截止1989年)
工業
本國供應商解放区各地方兵工厂
外國供應商 中国 (1968-1978)
 越南 (1968-1988)
 阿尔巴尼亚 (1968-1988)
相關
歷史南下战役
滚弄战役
老挝内战
泰国共产主义叛乱
泰老边界战争

缅甸新人民军(缅甸语:အသစ် ပြည်သူ့တပ်မတော်မြန်မာ)是历史上缅甸国内的一支反政府武装,为1968年至1989年间缅甸共产党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国和越南派出军事顾问、专家及教官一手组建并训练的。新人民军成立于1968年1月4日,最初的发起人为德钦丹东、Bo Zeya、罗相和彭家声,后有赵尼来、李自如、鲍有祥和吴再林等人。目前分裂为六支民族地方武装(其中一支已向缅甸政府军投降并被整编),仍基本沿用原有体制和编制。在“党指挥枪”的原则下,缅甸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拥有全军最高统帅权,並由缅共中央总书记领导,通过总司令指挥全军。从1960年代末到1980年代增长至约40,000名官兵,新人民军活跃于整个缅甸北部边境地区,挑战由奈温一手建立的军事独裁政权。新人民军是缅甸共产主义叛乱中的关键组织之一,这是该国持续时间最长的冲突。

历史

新人民军为时年缅甸境内规模最大的反政府武装,活跃在中缅、缅老和缅泰边境地区。其前身为1946年缅共分裂后的白旗派武装“缅甸人民军”(俗称“旧人民军”)。1948年4月2日,缅共在勃固打响了独立后武装起义的第一枪。此时,德钦梭领导的红旗共产党业已开展武装斗争。人民志愿组织(PVO)分裂成“白带”和“黄带”两派,由Bo La Yaung(三十志士之一)和Bo Po Kun领导的多数派“白带派”在同年7月也加入了武装起义。1949年末,缅甸国防军步枪队的三个团也在三十志士的成员,共产党人军官Bo Zeya, Bo Yan Aung,和Bo Ye Htut的领导下转入地下,组织缅甸革命军(RBA)[8]

1950年后,白旗派陆续建立主力部队、机动游击队和民兵,指挥权由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同掌。主力部队被称为“缅甸人民解放军” (PLA),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名。1950年9月,缅甸人民解放军与缅甸革命军合并为“人民军”,与当时在中国帮助下刚刚正式成立的越南人民军同名,由Bo Zeya指挥。常规军被分成四个主要战区,各有一千人[8]。后因受到吴努政府“武器换民主”的诱降,大量武装人员自1958年起陆续放下武器离开根据地,人民军由此瓦解。

1950年代后期被缅甸国防军击溃后,聚集于北方中缅边境一带的部分白旗派残部退入中国云南,寻求中国和越南帮助。1968年白旗派武装人员在中国和越南军事顾问和专家的帮助下重新整编,称“新人民军”,与原1950年代的旧人民军和活跃在缅印边境一带的红旗派武装以示区分,仍由Bo Zeya担任总司令。其人员组成主要来自原白旗派武装的克钦族(如罗相、丁英等)、部分缅族(如杨光、余建等)、掸族(如召学腾、丁莱等)和征召来的佤族(如赵尼莱、鲍有祥等)、哈尼族苗族(如车炬)、果敢族(即当地土生汉族,如彭家声、白所成等)、德昂族以及来自中国境内的知青志愿兵(如李自如、肖明亮和吴再林等)。鼎盛时期的总兵力约4万人,另外有民兵约1万人。总部位于佤邦首府邦康。1971年在中国和越南访问组(顾问团)专家的帮助下发起滾弄戰役,最终虽然西征失利,但达成了拒缅甸国防军萨尔温江西岸的战略目标。

新人民军从建军伊始先后成立东北、101、中部、815和171五大军区,其中中部军区为全军主体,815军区的装备水平和作战能力最为精锐,171军区则是缅共开展毒品贸易后所建立,从而沦为缅泰边境地区势力较大的贩毒武装,而东北和101两大军区虽为建军之初就已建立,却因其规模有限而作战能力较差,其中东北军区为缅共开展毒品贸易后最早沦为贩毒武装的单位,其毒品输出和交易规模为当时全军最大,其领导层亦内讧严重,并在全党全军范围内利用权术挑动党内军内争端。1989年后以原各大军区为基础分裂为缅甸民族民主联合军(中部军区东线及171军区,后改称佤邦联合军)、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东北军区)、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815军区)、北掸邦军及掸邦人民解放军(后改称勃欧民族解放军)(中部军区西线)和克钦新民主军(101军区)六支民族地方武装,在体制上仍继续沿用新人民军的建军方法和编制。2021年缅甸军事政变复出后称“人民解放军”,活跃于实皆省克钦邦两地。

军服

缅甸新人民军的军服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和越南人民军军服的设计。整套服装颜色为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卡其绿和越南人民军的芦苇绿,上衣为塞进裤子内的衬衫样式,整体版型参照仿中国人民解放军55式野战服的越南人民军58式野战服(同样有参照中国的卡其绿色版本),内扎中国制皮革内腰带,外扎中国制帆布外腰带或缴获的美式S腰带;军帽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65式解放帽和越南人民军的战斗帽,配有刺绣红色五角星帽徽;军鞋以解放鞋和越南凉鞋为主。服装大部分由中国和越南方面生产供应,少数由各解放区当地规模较小的服装厂自行生产,其中越南亦为缅共直接提供无标志的58式野战服。

1989年分裂瓦解后,新人民军各部——佤邦联合军、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等基本延续缅共时期的服装样式,只在各自地区组织的标识和配饰上有所区分(如佤联军的胸条字样为英文缩写“UWSA“、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为“MNDAA“等),其中掸邦东部同盟军因其自身军费较为充裕,还引进了更为现代化的新加坡绿色4号数码迷彩(英语:Pixelized Camouflage Pattern No. 4, Green)作战服,并以新式的中国、越南或泰国制作战靴替换老式的解放鞋和越南凉鞋,内外皆扎新式的中国或越南制编织腰带;军帽方面大多以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87/07式战斗帽的新式军帽替代了缅共时期的老式军帽,其中佤联军亦装备一种类似朝鲜人民军的圆顶帽。

延续缅共时期样式的佤邦联合军军服,注意军帽为仿照朝鲜人民军的圆顶帽

军衔设置

受中国和阿尔巴尼亚自1966年文革开始以来取消军衔制度的影响,缅甸新人民军未实行军衔制度。1989年新人民军瓦解后,前身为中部军区的北掸邦军和前身为101军区的克钦新民主军成为两支最早实行军衔制度的前缅共武装。2010年代后,前身为815军区的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和前身为东北军区的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先后实行军衔制度,等级设置同与其接壤的老挝人民军类似,如将官设准将,校、尉官均设三级,而非中国人民解放军越南人民军的四级;为贴近本土化,图案设计则与缅甸国防军基本相同,而非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越南人民军的仿苏式军衔图案。由于内部不甚稳定,前身为中部军区的佤邦联合军和掸邦人民解放军为目前唯一两支未实行军衔制度的前缅共武装。

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及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军衔等级

  1. 將官
    1. 上将 - 设而未授
    2. 中将 - 目前仅授予彭德仁一人
    3. 少将
    4. 准将
  2. 校官
    1. 上校
    2. 中校
    3. 少校
  3. 尉官
    1. 上尉
    2. 中尉
    3. 少尉
  4. 士官
    1. 上士
    2. 中士
    3. 下士
  5. 士兵
    1. 上等兵
    2. 列兵

编制及政治工作体制

缅甸新人民军主要沿袭中国人民解放军越南人民军的建军方法。在编制方面,于1969年起采用源自苏军的军区制,分为五大军区,下辖各师/旅/团,另于邦康的缅共中央办公厅设中央警卫旅。总部指挥机关为新人民军总参谋部,总参谋长通常兼任第一副司令;在政治工作方面,在苏军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用一长制取代双长制后,仍效仿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越南人民军保留双长制,其中团级以上党委设政委,营级党支部设教导员,连级党支部设指导员。所有军官和政工人员均由缅共党员担任,军区/师/旅/团级党委书记通常由军区司令/师长/旅长/团长担任,政委为副书记。总部政治机关为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越南人民军总政治局设立的新人民军总政治局。

中部军区

  • 214师
  • 122旅-勐冒
  • 318旅-南弄
  • 418旅-永定
  • 468旅-勐波
  • 618旅-勐能
  • 683旅
  • 685旅
  • 859旅
  • 485炮团-邦康
  • 中央警卫旅-邦康

东北军区

  • 929师-果敢
  • 912师-勐洪
  • 893师-勐古

101军区

  • 1001团-板瓦
  • 1002团
  • 1003团

815军区

  • 896旅-勐拉
  • 768旅-南板
  • 683旅-色勒

171军区

  • 420师-回俄
    • 775团
    • 778团-凯隆
  • 525师-勐角
    • 772团
  • 248旅-户约
  • 518旅-永邦
  • 独立团-勐阮

操典

缅甸新人民军的各项条令条例等规章制度主要源自翻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共同条令。直到滚弄战役结束,新人民军营以上、民兵总队以上都设有中国和越南访问组专家进行指导工作,从训练、条令条例到纪律制度几乎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越南人民军完全相同,例如新人民军在队列方面曾采用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1年起模仿苏军制定的《队列条令》,在检阅分列式中以苏式正步行进,而在分裂为六支地方民族武装后则与越南人民军一样改用现在的解放军正步动作。由于最初新人民军指挥员经验不足,中国和越南专家在战时曾一度拥有主导作战行动的权利,平时亦全面参与新人民军的兵力部署、军事演习和人事调动等事宜。由于深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影响,新人民军指挥员几乎完全使用中文口令下达命令,并一直被如今的佤邦联合军、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等前各大军区所继承,其旗帜、服装、队列和日常训练等各个方面仍然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越南人民军近乎一致。

由于171军区在1996年从坤沙蒙泰军手中收复后,由被收编的坤沙旧部、国民党残军二代魏学刚家族出任司令,从而自台湾引入大量教官,使该军区的训练模式开始偏向台军。后为加强佤邦中央政府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意识形态的纯粹以及避免刺激中国,台湾操典逐渐遭到摒弃,并全面恢复缅共时代引进自中国和越南的苏式操典,结束了佤邦联合军中两套体系并存的局面。

军纪

新人民军建军初期,由于引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模仿苏军制订的《纪律条令》(尤其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教育士兵的日常)以进行正规化建设,其军纪和大多数共产党军队一样较为严格,因而战斗意志颇高,与缅甸国防军泰国军队国民党残军和其他反共军阀武装的恶劣军纪呈明显对比,由此赢得大量民心。在对待战俘方面,新人民军基本采取善待俘虏的政策,由此吸引大量被俘的缅军或泰军士兵及其他反共割据武装势力成员参军(即解放兵),亦有缅军官兵或其他反共武装人员在战场上起义投诚。

然而1978年与中国关系恶化并中断后,由于缅共开展毒品贸易等负面活动,导致新人民军的军纪彻底松弛并走向崩溃,随之所产生的一系列惯性导致如今缅共各辖区内的经济发展方面仍然不择手段(如博彩业为其境内合法产业、毒品过境问题依然存在),因而缅共各部大多仍存在严重的军纪问题(且依然时常涉及毒品、绑架勒索和电诈等犯罪活动),军中享乐主义漫延导致战备意识麻痹,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缅军的警惕,其中尤以叛出缅共的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为甚,唯掸邦东部同盟军在普通士兵出身的吴再林的建军方针下逐渐得以恢复军纪并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佤邦联合军的纪律状况则介于二者之间。

兵役制度

缅共沿袭中国人民解放军越南人民军义务兵役制,规定辖区内年满18岁的青年不论男女皆有服兵役的义务,但无明确退役年限。因此一旦入伍几乎终身无法退伍,即便退出现役也以休假计算,须随时准备归队。

2020年,原新人民军主体佤邦联合军颁布《兵役法》,规定女服役5年,男服役8年,并建立军人伤残制度和退役制度。

因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其他原缅共辖区较高,前身为815军区的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亦拥有完整的拥军优属制度和原新人民军各部之中最高的福利待遇。

武器情形

缅共拥有影响当年东南亚局势的较强的军事实力。即使是擁有大量美式武器裝備且擅長野外叢林作戰的缅甸国防军泰國军队,在与新人民军的戰鬥中未必能佔上風。与大多数共产党军队一样,缅甸新人民军的装备体系为苏式武器体系,以轻武器、轻型火炮、少量轻型装甲车和各型汽车为主,多半来自中國、越南、苏联和霍查当政下的阿尔巴尼亚,还有少数来自朝鲜和其他东欧国家。其中苏联、朝鲜和其他东欧国家并未直接供应任何武器(新人民军组建于中苏交恶文革开始之后的1968年,此时苏联因对美缓和政策承认缅甸军政府),因此其事实上的武器供应国仅为中国以及当时与中国关系紧密的越南和阿尔巴尼亚。此三国当中,中国为获得苏联军事援助数量最多的国家,后虽与苏联关系交恶,但仍时常有军事交流存在,依然可以购买到当时的新型苏制现役常规武器,如安-12运输机米-8直升机吉尔-130卡车PKM通用机枪等;越南因越南战争而获得中国和苏联提供的大量军事援助;而阿尔巴尼亚于1968年9月13日退出华约之前,尚保有部分时年新型华约制式装备,如BRDM-1装甲侦察车ZU-23-2双管高射炮AKM突击步枪等。因此,缅甸新人民军作为一只规模不大的反政府武装,却在中、越、阿三国的武装下配备了当时较为先进的苏制一线装备;此外在各大解放区也设有修械厂,具备一定的自行组装和维修武器的能力,可仿制各型苏制轻武器。其实力在当时的整个东南亚范围内不容小觑。另有缴获自缅甸国防军的美式、以色列制和德式武器。

轻型装甲车
武器名稱 原產地 示意图 備註
BTR-40 苏联 中國含防空型号,包括55式装甲车,少量装备
BTR-152 苏联  中國含防空型号,包括56式装甲车,少量装备
军车
武器名稱 原產地 示意图 備註
吉斯-150 苏联  中國中国供应
吉尔-157 苏联  中國中国供应
吉尔-130 苏联  中國中国供应
吉尔-131 苏联  中國中国少量供应,少量装备
乌拉尔-375 苏联  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少量供应,少量装备
吉斯-5 苏联 中國 越南 阿尔巴尼亚被二线部队采用
嘎斯-51 苏联  中國中国供应
嘎斯-63 苏联  中國中国供应
嘎斯-53 苏联  中國中国少量供应,少量装备
嘎斯-66 苏联  中國中国少量供应,少量装备
嘎斯-AA/MM 苏联 中國 越南 阿尔巴尼亚被二线部队采用
嘎斯-69 苏联  中國  越南指挥越野车。中国和越南供应
Kaengsaeng-68   越南朝鲜仿嘎斯-69指挥越野车。越南少量供应,少量装备
北京212 中國  越南指挥越野车。中国和越南供应
乌阿斯-469 苏联  中國  越南指挥越野车。中国和越南少量供应,少量装备
嘎斯-67 苏联 中國 越南 阿尔巴尼亚被二线部队采用
威利斯M38A1 美国指挥越野车,缴获自缅军或坤沙蒙泰军
马自达探路者 日本指挥越野车,缴获自缅军
三菱帕杰罗 日本指挥越野车,缴获自缅军
乌阿斯-452 苏联 中國 越南作为救护车使用。中国和越南少量供应,少量装备
丰田海狮 日本作为救护车使用,缴获自缅军
武装改装车
武器名稱 原產地 示意图 備註
丰田司陶特 日本
丰田Hilux 日本
丰田陆地巡洋舰 日本
嘎斯-69M 苏联  中國  越南
北京212 中國  越南
道奇M37 美国
吉普M715 美国
火炮

新人民军各旅几乎皆设一个炮兵营,而全军范围内仅编有一个正式炮兵单位——485炮团,承担炮战、防空、高技术装备的使用和维护等作用,为新人民军唯一的战略打击部队,平时亦负责中央根据地周围的对空警戒和防空打击、维持邦康城区内重要设施的空域安全。后于2021年在佤邦联合军中被升格为炮旅,并更新了部分装备,如122毫米榴弹炮由D-30取代老旧的M1938。

武器名稱 原產地 備註
63式107毫米火箭炮 中國牵引式轻型火箭炮
M46 130毫米加农炮 苏联
M1938 122毫米榴弹炮 苏联
A-19 122毫米野炮 苏联
M101 105毫米榴弹炮 美国
BS-3 100毫米野炮 苏联
D-44 85毫米战防炮 苏联
ZiS-3 76毫米加农炮 苏联
M116 75毫米榴彈砲 美国
M1943 76毫米步兵炮 苏联
蝙蝠120毫米无后坐力炮 英国
B-11 107毫米无后坐力炮 苏联
M40 105毫米无后坐力炮 美国
M67 90毫米无后坐力炮 美国便携式,被作为反坦克火箭筒使用
卡尔·古斯塔夫 84毫米无后坐力炮 瑞典便携式,被作为反坦克火箭筒使用
B-10 82毫米无后坐力炮 苏联
SPG-82 82毫米無後坐力炮 苏联
M20 75毫米无后坐力炮 美国
SPG-9 73毫米无后坐力炮 苏联
M18 57毫米无后坐力炮 美国便携式,被作为反坦克火箭筒使用
PM-43 120毫米迫击炮 苏联
PM-38 120毫米迫击炮 苏联
索尔坦K5 120毫米迫击炮 以色列
M1938 107毫米迫击炮 苏联
71式100毫米迫击炮 中國
PM-37 82毫米迫击炮 苏联
M29 81毫米迫击炮 美国
M2 60毫米迫击炮 美国
反坦克武器
武器名稱 原產地 備註
ZiS-2 57毫米反坦克炮 苏联
RPG-2 苏联 中國  阿尔巴尼亚
56式 中國 越南中国制RPG-2
RPG-7 苏联 中國 阿尔巴尼亚
69式 中國 越南中国制RPG-7
68式   越南朝鲜制RPG-7
M20超级巴祖卡 美国
M72 LAW 美国
PTRS-41反坦克步枪 苏联 中國  阿尔巴尼亚
RPG-40反坦克手榴弹 苏联  中國 阿尔巴尼亚
反-43反坦克手榴弹 中國中国制RPG-43
RPG-6反坦克手榴弹 苏联  阿尔巴尼亚
反-3反坦克手榴弹 中國中国制RKG-3

火焰喷射器

武器名稱 原產地 備註
ROKS 苏联 中國被民兵和二线部队采用
TPO-50 苏联 中國
LPO-50 苏联 中國
防空武器
武器名稱 原產地 示意图 備註
ZPU-1高射机枪 苏联 中國防空型KPV,包括56式高射机枪
ZPU-4四联高射机枪 苏联 中國包括56式四联高射机枪
ZPU-2双联高射机枪 苏联 中國包括58式高射机枪
BTR-40A防空装甲车 苏联 中國搭载ZPU-2,包括58式防空装甲车,少量装备
BTR-152A防空装甲车 苏联 中國搭载ZPU-2或4,包括56式防空装甲车,少量装备
61-K高射炮 苏联 中國被二线部队采用
ZU-23-2雙管高射炮 苏联以苏式军用卡车或武装改装车为底盘
SA-7防空导弹 苏联便携式
手榴彈
武器名稱 原產地 備註
RGD-33 苏联  阿尔巴尼亚
防-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制F-1
54-2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1改进型
攻防-4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制RG-42
54-1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制RGD-5
59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54-1式改进型
M46 中华人民共和国RGD-33改进型
63/67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
Mk 2 美国
M26 美国
M67 美国
刺刀
武器名稱 原產地 示意图 備註
56式可卸式 中國中国制6KH2
68式   越南朝鲜制6KH4
榴彈發射器
武器名稱 原產地 示意图 備註
M79 美国 越南缴获自缅军,包括越南缴获自美军后自制的仿制品 SPL40
M203 美国缴获自缅军
機槍
武器名稱 原產地 示意图 備註
53式輕机枪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制DPM
58式輕机枪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制RP-46
RPD 苏联  阿尔巴尼亚
56式班用机枪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制RPD
62式班用机枪   越南朝鲜制RPD
56-5式班用机枪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制RPK
TUL-1 越南基于RPK56式自动步枪设计的产品
PK 苏联  阿尔巴尼亚1969年前的原版
82式通用機槍   越南朝鲜制PK/PKM,为1969年后版本的仿制型
67式通用机枪 中华人民共和国
DShK 苏联  阿尔巴尼亚
53式/57式重機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制SG-43SGM
54式重機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制DShK
KPV 苏联  阿尔巴尼亚
56式重机枪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制KPV
M1919 美国
M60 美国
M2HB 美国
自动步槍/卡宾枪战斗步枪
武器名稱 原產地 示意图 備註
AK/AKS 苏联 中华人民共和国 阿尔巴尼亚為新人民军制式步槍之一
56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  越南為新人民军主要的制式步槍,包括与AK/AKS完全相同的早期型号
58式   越南為新人民军制式步槍之一
AKM/AKMS 苏联  阿尔巴尼亚為新人民军制式步槍之一
68式   越南為新人民军制式步槍之一
MPi-KM 东德 阿尔巴尼亚  越南為新人民军制式步槍之一,少量装备
KbKM 波兰 阿尔巴尼亚  越南為新人民军制式步槍之一,少量装备
ASh-78 阿尔巴尼亚為新人民军制式步槍之一,少量装备
AMD-65 匈牙利 阿尔巴尼亚  越南少量装备
vz. 58 捷克斯洛伐克  越南少量装备
63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少量装备
XM-177 美国缴获自缅军
M16A1 美国    越南 缴获自缅军,亦有越南提供的缴获自美军的原品或朝鲜缴获自韩军后自制的仿制品
G3 西德缴获自缅军
M2 美国缴获自缅军,被民兵和二线部队采用
半自动步槍/卡宾枪栓动步枪
武器名稱 原產地 示意图 備註
莫辛-納甘M1930 苏联 中华人民共和国  阿尔巴尼亚只被民兵採用
M1 美国缴获自缅军,只被民兵採用
56半 中华人民共和国  越南被二线部队采用
SKS 苏联 中华人民共和国 阿尔巴尼亚被二线部队采用
63式  越南被二线部队采用
狙擊步槍
武器名稱 原產地 示意图 備註
莫辛-纳甘M1930 PU 苏联 中國 阿尔巴尼亚
SVD 苏联  阿尔巴尼亚
衝鋒槍
武器名稱 原產地 備註
麦德森M50 丹麦 越南缴获自缅军,或越南提供的缴获自美军绿色贝雷帽的样品,只被少量侦察兵采用
烏茲 以色列缴获自缅军,只被少量侦察兵采用
MAT-49 法國  越南7.62×25mm版本,只被少量侦察兵和民兵采用
49式   越南朝鮮製PPSh-41,只被民兵采用
50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國製PPSh-41,只被民兵采用
K-50M 越南基于50式和MAT-49设计的产品,只被民兵采用
54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國製PPS,只被少量侦察兵和民兵采用
CZ 25 捷克斯洛伐克 越南只被少量侦察兵采用
VZ 61 捷克斯洛伐克  中國 越南只被少量侦察兵采用
PM-63 波兰 越南只被少量侦察兵采用
手槍
武器名稱 原產地 示意图 備註
TT-33 苏联 中國 阿尔巴尼亚為新人民军制式手槍之一
51式 中國  越南中国制TT-33早期型,又称“K51”,為新人民军制式手槍之一
54式 中國  越南中国制TT-33后期型,又称“K54”,為新人民军主要的制式手槍,北方工业M20型
68式   越南少量采用
PM 苏联 中國 阿尔巴尼亚為新人民军制式手槍之一
59式 中國  越南中国制PM,又称“K59”,為新人民军主要的制式手槍,北方工业M59型
地雷
武器名稱 原產地 備註
58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制PMN-1
59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制POMZ-2
66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基于缴获的美军M18A1阔刀设计的产品
69式跳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制OZM-3
子弹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置一发7.62×39mm步枪弹,击发后可击穿脚底和大腿,亦可破坏车辆轮胎
59式反坦克地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制TM-46
69式反坦克地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制TM-62
72式反坦克地雷 中华人民共和国69式反坦克地雷改进型
MD-82 越南-
单兵装备
武器名稱 原產地 備註
SSh-40钢盔 苏联  中國  阿尔巴尼亚较少使用
Wz.50钢盔 波兰  中國  阿尔巴尼亚中国和阿尔巴尼亚少量供应,较少使用
M33钢盔 義大利  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少量供应,较少使用
九〇式钢盔 日本缴获自缅军,较少使用
M1956 / M1967单兵系统 S腰带 美国  越南缴获自缅军或越南提供
65式皮革/帆布腰带 中國-
56式斜挎式弹夹袋 中國中国仿苏联M1949五仓AK系列步枪弹夹袋
68式斜挎式弹夹袋   越南朝鲜仿苏联M1958三仓AK系列步枪弹夹袋,改为斜挎式,越南提供
56式胸挂弹夹袋 中國中国仿苏联Lifchik六仓胸挂式AK系列步枪弹夹袋,改为三仓或四仓,为新人民军主要的单兵标准配置
56式,62/68式斜挎式弹鼓袋 中國    越南中国/朝鲜仿苏联RPD/RPK班用机枪弹鼓袋,改为斜挎式,仅轻机枪手配发
67式弹链盒袋 中國仅通用机枪手配发
82式弹链盒袋   越南朝鲜仿苏联PK通用机枪弹链盒袋,仅通用机枪手配发,越南提供
56/69式火箭弹袋 中國中国仿苏联RPG-2/7火箭筒弹药袋,仅火箭筒手配发
51/54式皮革枪套 中國中国仿苏联TT手枪皮革枪套,仅军官配发
59式皮革枪套 中國中国仿苏联马卡洛夫手枪皮革枪套,仅军官配发
54式手榴弹袋 中國中国仿苏联M1941三仓卵形手榴弹袋
63/67式手榴弹袋 中國柄式手榴弹袋
M46手榴弹袋 中國M46手榴弹专用,较柄式手榴弹袋更为紧凑
三兜式野战背包 中國  越南中国基于缴获的美军M1956单兵系统野战背包设计的产品
59式防毒面具 中國中国制苏联ShM-41防毒面具
65式防毒面具 中國
205工兵铲 中國-
解放鞋 中國-
65式单兵水壶 中國-
M1935单兵饭盒 法國  越南越南提供
HanGou单兵饭盒 日本    越南越南提供,或缴获自缅军
50式单兵饭盒 中國-

缅共历任领袖

  • 德钦昂山总书记(1939-1940)
  • 德钦梭总书记(1940-1946)
  • 德钦登佩(登佩敏)总书记(1946-1952)
  • 德钦丹东主席(1952-1968)
  • 德钦辛主席(1968-1975)
  • 德钦巴登顶 主席(1975-1989)
  • 赵尼来(代)总书记 (1989)
  • 也波晋孟总书记(1989-2015)

參見

  • 缅甸内战
  • 缅甸共产主义叛乱
  • 2021年缅甸军事政变
  • 缅甸政治

參考資料

  1. . [2020-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2. Smith, Martin. 2. impr. London and New Jersey: Zed Books. 1991 [2020-03-24]. ISBN 08623286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7).
  3. . [2015-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4. 云台峰上的123. . 乌有之乡. 2015-12-26 [2017-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7).
  5. . 晨星报. 2021-12-06 [2021-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9).
  6. . 华中师范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 2021-12-12 [2021-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4).
  7. Gibson 2011.
  8. Smith 1991.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