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棘魚

腔棘魚肉鰭魚綱腔棘鱼目学名:)的魚類,包含了最古老的有頷下門分支。腔棘魚所屬種類被認為已於至少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完全滅絕,直至1938年在南非發現矛尾魚後,這個想法才被打破;現存的兩種矛尾魚因此也被稱為“活化石”。

腔棘鱼目
化石时期:泥盆纪至今[1]
1974年10月18日捕捉到的西印度洋矛尾魚标本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腔棘魚綱 Coelacanthimorpha
目: 腔棘鱼目 Coelacanthiformes
Berg, 1937
分类

见内文

自然歷史

腔棘魚最初出現於泥盆紀中期的化石紀錄。[2]牠們分佈在古新世中新世不同的水體中。

腔棘魚是肉鰭魚胸鰭臀鰭都是肉質的,尾巴背鰭分叉成三葉,脊索延伸至中葉。牠們有獨特的層鱗,比真正的層鱗較薄。牠們頭顱骨前端有一種特別的感電器,稱為吻部器官,相信是用來幫助感應獵物及平衡身體。

化石紀錄

雖然僅存兩種腔棘魚,但於泥盆紀白堊紀末期間,發現了很多不同種類的腔棘魚化石。有指腔棘魚經歷了數百萬年後依然沒有改變,但現存的物種卻從未有化石紀錄。一些已滅絕的物種,如大蓋魚屬,就很像矛尾魚。這個空隙的成因可能就是生活在淺水的腔棘魚已經滅絕,深水區的化石卻很少被發現。

分類

存放在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矛尾魚標本。
在晚泥盆紀脊椎動物的物種形成,遠洋區肉鰭魚類後代的適應性:
  • 潘氏魚 Panderichthys:適合淤泥淺灘生活。
  • 提塔利克魚 Tiktaalik:有像四肢的鰭,可以走上陸地。
  • 棘螈 Acanthostega:有八趾的腳。
  • 魚石螈 Ichthyostega:有腳。

以下是腔棘鱼目已知的[3][4][5][6][7][8][9]

  • 腔棘鱼目 Coelacanthiformes
    • 蝶柱鱼属 Styloichthys
    • 懷特魚科 Whiteiidae
      • †懷特魚屬 Whiteia
      • 皮爾逖魚屬 Piveteauia
      • 贵州空棘鱼属 Guizhoucoelacanthus
    • †叛逆腔棘鱼科 Rebellatricidae
      • †叛逆腔棘鱼属 Rebellatrix
    • †腔棘魚科 Coelacanthidae
    • 矛尾鱼亚目 Latimerioidei
      • 莫森氏魚科 Mawsoniidae
        • 长兴鱼属 Changxingia
        • Alcoveria
        • 阿塞洛鱼属 Axelrodichthys
        • 钦利鱼属 Chinlea
        • Diplurus
        • Garnbergia
        • †莫森氏魚屬 Mawsonia
        • Parnaibaia
        • 粗首鱼属 Trachymetopon
        • †?Atacamaia
        • †?罗平空棘鱼属 Luopingcoelacanthus
        • †?云南空棘鱼属 Yunnancoelacanthus
      • 矛尾魚科 Latimeriidae:是海中活化石,僅餘下兩個種,見內文:
        • 矛尾鱼亚科 Latimeriinae
          • Holophagus
          • 矛尾魚屬 Latimeria
            • 西印度洋矛尾魚 L. chalumnae
            • 印尼矛尾魚 L. menadoensis
          • 利比斯腔棘鱼属 Libys
          • 大蓋魚屬 Macropoma
          • 拟大叶鱼属 Macropomoides
          • Swenzia
          • 水神鱼属 Undina
          • †巨腔棘鱼属 Megacoelacanthus
        • 提契诺肩鱼亚科 Ticinepomiinae
          • 提契诺肩鱼属Ticinepomis
          • †弗瑞鱼属 Foreyia
          • 列佩尔鱼属 Rieppelia

參考

  1. Johanson, Z.; Long, J. A; Talent, J. A; Janvier, P.; Warren, J. W. . Biology Letters. 2006, 2 (3): 443–6. PMC 1686207可免费查阅. PMID 17148426. doi:10.1098/rsbl.2006.0470.
  2. (英文)Malcolm Burgess. . 2006-08-29 [2009-08-30].
  3. Nelson, Joseph S. .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6. ISBN 0471250317.
  4. Forey, Peter L. . London: Chapman & Hall. 1998. ISBN 978-0-412-78480-4.
  5. Wendruff, Andrew J.; Wilson, Mark V. H.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12, 32 (3): 499–511. doi:10.1080/02724634.2012.657317.
  6. Nelson, Joseph S. . Hoboken, New Jersey: John Wiley. 2006. ISBN 978-0-471-75644-6.
  7. Gallo, V. & M.S.S. de Carvalho, H.R.S. Santos. . Boletim do Museu Paraense Emílio Goeldi. 2010, 5 (2): 195–205 [2020-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8. Long, J. A. .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5.
  9. Cloutier, R.; Ahlberg, P. E. . 1996: 445–79.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