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屬聖馬丁

聖馬丁荷蘭語),通称荷属圣马丁香港郵政曾作「聖雪丁島[2]」,現為荷兰王国的4個構成國之一,面积34平方公里,人口41,486,首府菲利普斯堡。該島原為荷属安的列斯轄下五個島區()之一,2010年10月10日升格为构成国。其主要轄區為圣马丁岛南半部,而該島的北半部為法屬聖馬丁

聖馬丁
(荷蘭語)
荷屬聖馬丁国旗
国旗
荷屬聖馬丁国徽
国徽
格言:Semper pro grediens 拉丁語
国歌:噢!聖馬丁甜蜜的土地(O Sweet Saint Martin's Land)
首都菲利普斯堡
最大城市下太子區
官方语言荷蘭語英语[1]
官方文字荷蘭語英语
族群白人、非裔加勒比人
政治體制单一制下的構成國
君主立宪制
法律體系欧陆法系
政府荷蘭國會和國王
 國王
威廉-亞歷山大
 總督
Ajamu Baly
 總理
希菲莉亞·雅各布斯
成立
面积
 总计
37平方公里
人口
 2019年估计
41,486
 密度
1,221/平方公里
货币荷屬安的列斯盾 (美元也可用)(ANG
时区UTC-4
电话区号+1 721
ISO 3166码SXM
中央銀行庫拉索和荷屬聖馬丁中央銀行
国家象征荷蘭國旗
互联网顶级域.sx
荷属聖馬丁包含聖馬丁島的南部

詞源

該島由哥倫布命名,以紀念都爾的瑪爾定,因為哥倫布於 1493 年 11 月 11 日聖瑪爾定的慶日發現此島。

歷史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1493年的第二次橫渡大西洋時首次見到該島,並以當日11月11日的主保聖人都爾的瑪爾定命名該島,是為「Isla de San Martín」。雖然哥倫布宣稱此地為西班牙領地,但他從沒在此登陸,而西班牙也不急於在此建立殖民地。

相反法国荷兰則覬覦此島:法國欲要殖民百慕達特立尼达岛之間的島嶼,而荷蘭則發現聖馬丁島可以作為巴西和新阿姆斯特丹(今日的纽约)兩塊殖民地航線的中途補給站。荷蘭人輕易在1631年設立定居點,並建立了阿姆斯特丹堡抵禦入侵者,荷兰东印度公司開始在島上經營鹽礦。法國和英国人也紛紛在島上設立定居點,令西班牙人發覺聖馬丁很搶手。西班牙藉八十年戰爭在1633年一舉攻佔全島,並將其他國家的殖民者驅逐。

荷蘭人此後發動數次攻勢企圖奪回該島未遂,直至1648年八十年戰爭結束,西班牙承認荷蘭獨立,並因無法盈利且無需在加勒比海的海軍基地而放棄聖馬丁島,法荷兩國的殖民者分別自圣基茨岛和圣尤斯特歇斯岛回到島上。雙方經過數輪衝突,發覺都無法將對方驅離該島,因此在1648年在島上的協和峰簽署和約,瓜分聖馬丁島,而法國更在該島對開海域部署海軍軍艦,以恐嚇荷蘭人給予他們更多土地。但和約簽署過後至1816年,法荷兩軍在島上依然衝突不斷,更曾修界16次,更因法荷兩國數次和英國交戰,而導致全島被英軍佔領。而現時的劃界在1816年成形,法佔區54平方公里,荷佔區41平方公里。

西班牙人最先將黑奴帶到聖馬丁島,但人數直至島上出現棉花烟草甘蔗種植園,奴隸人數才急劇上升,並超越奴隸主的人數。由於受到殘酷對待,奴隸們曾發動叛亂,而壓倒性的人數優勢令奴隸主無法忽視,法屬聖馬丁在1848年7月12日廢除奴隸制,荷佔區在15年後也廢除了。

到了二十世紀,本地旅遊業開始蓬勃發展,移民使區內人口急速上升,朱麗安娜公主國際機場也成為了區內最繁忙的機場,英語同時變得流行。

在1983年,荷屬聖馬丁被劃入荷屬安的列斯,但隨着全球去殖民化浪潮,本地要求獨立呼聲提高,荷蘭政府遂於2010年10月10日宣告荷屬安的列斯解體,荷屬聖馬丁獲升格為自治構成國,荷蘭王國僅保留國防、外交、發行護照等權力。

颶風艾瑪在2017年9月吹襲本島,重創其房屋、基建和經濟。當地首相請求荷蘭政府及王國軍隊協助救災重建,同月國王威廉-亞歷山大登島視察,相關重建工作進行至今,島上狀況有待恢復。

經濟

荷屬聖馬丁的經濟以旅遊業為主。雖然是荷蘭領土,但荷屬聖馬丁並非歐盟,亦非歐元區的一部分,官方貨幣是荷屬安的列斯盾,由庫拉索和荷屬聖馬丁中央銀行發行。但由於北鄰歐元區法屬聖馬丁,而且島上有不少美國旅客,故歐元美元也是流通貨幣。

文化

荷屬聖馬丁的官方語言是荷蘭語英语,但荷語在這個荷屬領土上日漸式微。[1]當地亦都使用一種基於英語的混合語

交通

島上有區內最具規模的朱麗安娜公主國際機場,也有郵輪港口和前往安圭拉島的渡輪航線(事實上這是來往英國和荷蘭領土最快捷的方法),而且可自由駕駛或徒步過關到法屬聖馬丁而不須作檢查(有趣的是,雖然法荷兩國主要領土在歐洲,而且都是歐盟國家,但此卻是雙方唯一的國界,也是歐盟邊界)。

註釋

  1. (PDF).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08). The official languages are Dutch and English
  2. 已停止的郵政服務,香港郵政,p.2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政府

組織

大學

第二教育

觀光

新聞與意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