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
蜉蝣[註 1](英語:),又名螶𧎾 [註 2],屬於昆蟲綱蜉蝣目 (学名:),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具有古老而特殊的體型結構,翅無法折叠,和蜻蛉目同屬古翅下纲下。全世界已知有超过3,000种蜉蝣目昆虫,分属于42个科的400多个属。其中约600种见于北美大陆。除南极外,蜉蝣见于所有陆地地区。
蜉蝣目 化石时期:[1] | |
---|---|
Rhithrogena germanica (屬於扁蜉科溪頦蜉屬)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纲: | 昆虫纲 Insecta |
(未分级): | 双髁类 Dicondylia |
亚纲: | 有翅亞綱 Pterygota |
类: | 古翅下綱 Palaeoptera |
目: | 蜉蝣目 Ephemeroptera Hyatt & Arms, 1891 |
亞目 | |
|
蜉蝣是相对原始的昆虫,并且表现出可能存在于第一种飞行昆虫中的许多祖先性状,例如不能平折在腹部上的长尾巴和翅膀。虽然化石记录不完全,但有证据表明:泥盆纪(2.8亿年前至3.25亿年前)已有蜉蝣存在。成虫体长2.5~32毫米。生活史包括4个阶段:卵、稚虫、亚成虫和成虫。稚虫生活于淡水中,偶见于咸淡水中,具6足,足端具爪,身体由10个体节组成,其中一些体节具鳃;身体末端具2~3条纤细的尾。不同种的稚虫具不同的适应性构造,有的具适于挖掘的顎及附肢,有的种身体扁平,能在狭窄的空间移动,或适于附在水生生物上。
特征
蜉蝣体形细长柔软,体长通常为3~27mm,触角短,复眼发达,中胸较大,前翅发达,后翅退化,腹部末端有一对很长的尾毛(或稱尾鬚,尾鬚是少数原始昆虫,如本目和直翅目才具有的特征),部份种类並有中央尾丝。
习性
蜉蝣的稚虫生活在淡水湖、溪流中。通常在春、夏季下午的时候,有成群的雄成虫“婚飞”,雌成虫飞入群中与雄虫交配;产卵于水中;椭圆形的卵很小,表面有络纹,可以黏附在水底的碎片上。稚虫期一般蜕皮20~24次,甚至多达40次;成熟稚虫可以看见一、二对翅芽变黑;两侧或背面有成对的气管鳃,是适于在水中的呼吸器;稚虫成长后,浮出水面,或爬到水边石块、植物茎上,日落后羽化为亚成虫;过一天后經一次蛻皮为成虫[2]。成蟲不取食,甚至沒有內臟[3],且壽命很短,只有約數小時至數日不等。
分類
裂盾蜉亞目 Schistonota
- 四節蜉總科 Baetoidea
- 短絲蜉科 Siphlonuridae
- 四節蜉科 Baetidae
- 紐澳蜉蝣科 Oniscigastridae
- 擬短絲蜉蝣科 Ameletopsidae
- 長足蜉蝣科 Ametropodidae
- 扁蜉總科 Heptagenioidea
- Coloburiscidae
- 寡脈蜉科 Oligoneuriidae
- 等蜉科 Isonychiidae
- 扁蜉科 Heptageniidae
- 细裳蜉總科 Leptophlebioidea
- 细裳蜉科 Leptophlebiidae
- 蜉蝣總科 Ephemeroidea
- 短足蜉科 Behningiidae
- 河花蜉科 Potamanthidae
- 巨突蜉科 Euthyplociidae
- 多脈蜉科 Polymitarcyidae
- 蜉蝣科 Ephemeridae
- 褶緣蜉科 Palingeniidae
全盾蜉亞目 Pannota
- 小蜉總科 Ephemerelloidea
- 小蜉科 Ephemerellidae
- 擬小蜉科 Leptohyphidae
- 三角鰓蜉科 Tricorythidae
- 細蜉總科 Caenoidea
- 新蜉科 Neoephemeridae
- 圓裳蜉科 Baetiscidae
- 細蜉科 Caenidae
- 鱟蜉科 Prosopistomatidae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