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木勝

陳木勝英語:1961年10月24日[註 1]—2020年8月23日[2],是香港男性電影監製、電影導演電視台編劇,尤擅動作電影,曾以《衝鋒隊怒火街頭》(1996年)、《雙雄》(2003年)、《新警察故事》(2004年)、《保持通話》(2008年)、《掃毒》(2013年)及遺作《怒火》(2021年),六度獲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2022年憑著遺作《怒火》奪得《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電影、最佳剪接與最佳動作設計四項殊榮。

陳木勝
《2019英皇電影項目巡禮》
导演
罗马拼音Chan Muk Sing
英文名Benny Chan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民族漢族
出生(1961-10-24)1961年10月24日
 英屬香港
逝世2020年8月23日(2020歲—08—23)(58歲)
 香港跑馬地養和醫院
死因鼻咽癌
职业電視台編劇電影導演電影監製
语言粵語英語普通話
教育程度中學
母校聖公會基心小學
篤信中學
宗教信仰天主教
配偶已婚
儿女三名子女
签名
导演生涯
出道地点香港
出道日期1981年
出道作品虎穴奇兵
代表作品電影
活跃年代1981年-2020年
网站陳木勝網誌:導演故事
人物簡介:陳木勝
相关团体無綫電視
麗的電視 / 亞洲電視
寰宇娛樂文化
英皇電影
奖项
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電影
2022年 《怒火》
最佳導演
2022年 《怒火》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導演
2022年 《怒火》

生平

早年生活

陳木勝於九龍橫頭磡徙置區22座長大,小時候經常一個人去看電影,尤其喜歡觀賞邵氏兄弟、嘉禾兩大公司在早上播映的便宜動作片,因而受到薰陶[3]。他在1974年畢業於聖公會基心小學(橫頭磡8座舊校)上午校,同年升讀九龍城篤信中學。1981年中學畢業後,他先因自小對汽車產生興趣而到一間汽車公司當汽車銷售員[4][5],後於同年加入了麗的電視[6],當文員助理、場記、助理編導[7],1982年隨蕭笙一起轉投無綫電視[6],當上杜琪峯助理編導[2]。他於1985年升任編導,曾拍攝《雪山飛狐》、《倚天屠龍記》(離職前參與製作的最後一部作品[6])等電視劇[2],至1985年選擇離開,隨招振強加入珠城錄像拍攝錄影帶劇集[6],兩年後分別為黃百鳴和梁普智,所導演的《呷醋大丈夫》與《殺之戀》擔當執行導演。1989年,他重返前身為麗的電視的亞洲電視任編導及監製,拍製了《皇家檔案》、《中華英雄》等劇集[2][8]

演藝發展

陳木勝首部執導電影為1988年與戚健仲合導的《虎穴奇兵》,其後首次個人執導《天若有情[7],但影片實際上由監製兼師傅杜琪峯執導大部分場面[9][10],除了電影票房不俗,亦讓「華 Dee」成為劉德華的代表角色[2]。随后連續七、八年,他同時在電影界和電視界發展,曾編導及監製了《勝者為王》、《勝者為王II天下無敵》、《洪熙官》、《精武門》等電視劇集,也執導了《嘩!英雄》、《旺角的天空》、《衝鋒隊:怒火街頭》等電影[2][7]。1997年後,他全身投入電影圈,1998年與成龍聯合導演《我是誰》,及後又執導《特警新人類》、《雙雄》、《新警察故事》、《男兒本色》、《保持通話》、《新少林寺》等作品[2][7];2005年《三岔口》曾讓郭富城獲得第42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項,而2013年上映的《掃毒》票房更達到2.4億元。

陳木勝年輕時受吳宇森杜琪峯徐克所影響,故此在電影方面以拍攝警匪題材為主[3][11],當中曾以《衝鋒隊:怒火街頭》(1996年)、《雙雄》(2003年)、《新警察故事》(2004年)、《保持通話》(2008年)及《掃毒》(2013年),五度獲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此外,他亦為徒弟麥兆輝導演的2001年上映的《願望樹》,再於2002年與關信輝一起導演《賤精先生》,並擔任監製[2]。2014年,他監製關信輝負責導演的《五個小孩的校長[12],2015年拍攝清末民初武俠片危城》,2016年則有別於2005年執導的《寶貝計劃》,嘗試將真人表演與特效動畫人物結合,且加入喜劇元素,製作成合家歡喜劇電影《喵星人》[13][14][15][16]。2021年,他獲香港電影導演會追頒「榮譽大獎」,以表揚對香港電影界貢獻良多[17][18]

2022年,陳木勝分別憑遺作《怒火》奪得《第28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和《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導演」獎[19][20][21],而《怒火》亦成為該屆最佳電影,以及得到「最佳剪接」與「最佳動作設計」兩項殊榮[22]

逝世

陳木勝的字跡

2019年,陳木勝於拍攝由甄子丹謝霆鋒主演的電影《怒火》期間,突然感到身體不適,後經證實患上末期鼻咽癌[23]。至2020年初,他透過楊受成幫助下于跑馬地養和醫院治疗癌病,但在同年8月23日早上离世,享年58歲[24][25][26],而《怒火》也成为了其遺作[27]。追思會於同年9月4日假沙田聖本篤堂舉行,由於限聚令關係,因此只邀請親友和少量影壇好友參加[28]。遺體在同月7日逾越聖祭及辭靈禮過後,則移送柴灣歌連臣角火葬場火化[29][30]

作品

電影

年份電影名職銜備註
1988年虎穴奇兵導演戚健仲合導
1990年天若有情
1991年帶子洪郎
1992年嘩!英雄
1993年天若有情II之天長地久
新仙鶴神針
1994年傷城記新加坡電影
1995年旺角的天空導演、監製與鄭偉文聯合執導
歡樂時光導演兼任演員,扮演「副導演」
1996年衝鋒隊:怒火街頭導演、監製、編劇
少年15/16時監製
1998年我是誰導演成龍聯合導演
1999年特警新人類導演、監製、編劇
2000年特警新人類2導演、監製
2001年願望樹監製
賤精先生
2003年雙雄導演、監製
2004年新警察故事
2005年三岔口
2006年宝贝计划導演、監製、編劇
2007年男兒本色
2008年保持通話
2010年全城戒備
2011年新少林寺導演、監製兼任剪接
2013年掃毒導演、監製、編劇
2015年五個小孩的校長監製
2016年危城[31]導演
2017年喵星人
2021年怒火導演、監製、編劇遺作

電視劇

年份劇名職銜
麗的電視 / 亞洲電視
1981年武俠帝女花助導、統籌
遊俠張三豐
1990年赤子雄風監製、編導
中華英雄編導
1991年勝者為王
1992年勝者為王II天下無敵
1993年勝者為王III王者之戰
1994年洪熙官
碧血青天珍珠旗
1995年精武門
1996年千王之王重出江湖
殭屍道長II
無綫電視
1982年天龍八部助導
1983年神雕俠侶
1984年鹿鼎記
楚留香之蝙蝠傳奇
1985年江湖浪子
鍾無艷編導
雪山飛狐
新紮師兄續集
1986年林沖
黃大仙
倚天屠龍記

獎項

屆數作品獎項結果
香港電影金像獎
第1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衝鋒隊怒火街頭最佳電影提名
最佳導演 提名
第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雙雄提名
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警察故事 最佳電影提名
最佳導演 提名
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保持通話提名
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掃毒 最佳電影提名
最佳導演 提名
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五個小孩的校長 最佳電影 提名
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怒火獲獎
最佳導演獲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
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新警察故事 最佳故事片 提名
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
2020年度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不適用榮譽大獎獲獎
2021年度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怒火最佳導演獲獎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第28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怒火最佳導演獲獎

注釋

  1. 陳木勝的出生日期見於其新浪微博(外部連結)[1]

参考来源

  1. . 新浪微博(). [2020-08-25].
  2. . 香港電影導演大全. [201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3. . 大紀元. 2013-12-09 [2020-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30).
  4. 張燕.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93.
  5. . 搜狐娛樂. 2020-08-25 [2021-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30).
  6. . 華僑日報. 1987-10-20: 14 [2021-03-16].
  7. . 動映地帶. [201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9).
  8. . 頭條日報. 2020-08-23 [2020-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8).
  9. . 中國報. 2020-08-23 [2020-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4).
  10. Teo, Stephen. .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228.
  11. . am730. 2020-08-23 [2020-08-23].
  12. . 香港蘋果日報. 2020-09-04 [2020-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1).
  13. 劉家倫. . 明報周刊. 2017-07-22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14. . 1905电影网. 2017-07-09 [2020-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30).
  15. . am730. 2017-07-19 [2020-08-26].
  16. . 香港01. 2017-07-22 [2020-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3).
  17. . 香港01. 2021-07-19 [202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30).
  18. . 頭條日報. 2021-07-19 [202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3).
  19. .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2022-01-17 [2022-01-17].
  20. . 君子雜誌(香港). 2022-01-17 [2022-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7).
  21. . 三立新聞網. 2022-07-17 [2022-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0).
  22. . 獨立媒體. 2022-07-18 [2022-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7).
  23. . 鏡週刊. 2020-08-23 [2020-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24. . 晴報. 2020-08-23 [2020-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25. . 東方日報. 2020-08-23 [2020-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6).
  26. . 明報 OL 網. 2020-08-23 [2020-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27. 王誦賢. . 香港01. 2020-08-23 [2020-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6).
  28. . 香港蘋果日報. 2020-09-01 [2020-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1).
  29. . 香港蘋果日報. 2020-09-07 [2020-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1).
  30. . 明報 OL 網. 2020-09-04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5).
  31. . 時光網. 2014-10-11 [2020-08-23].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