鮟鱇目

鮟鱇魚目[註 1]学名:)俗称鮟鱇安康鱼,又名琵琶魚結巴魚燈籠魚,是硬骨魚,於世界各大海洋均有分佈,如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鮟鱇目
化石时期:
圖片說明
  • (左上起)釣鮟鱇 Lophius piscatorius、大洋長鰭角鮟鱇 Caulophryne pelagica、康氏躄魚 Antennarius commerson、大斑躄魚 Antennarius maculatus、迷幻躄鱼 Histiophryne psychedelica、棘茄鱼 Halieutaea stellata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Actinopteri
亚纲: 新鰭亞綱 Neopterygii
下纲: 真骨下纲 Teleostei
高群: 骨舌鱼高群 Osteoglossocephalai
总群: 鲱头鱼总群 Clupeocephala
群: 正真骨鱼群 Euteleosteomorpha
亚群: 新真骨鱼亚群 Neoteleostei
下群: 宽鳍下群 Eurypterygia
派: 栉鳞派 Ctenosquamata
亚派: 棘鳍亚派 Acanthomorphata
类: 棘鰭類 Acanthopterygii
亚类: 鲈形亚类 Percomorphaceae
系: 真鲈形系 Eupercaria
目: 鮟鱇目 Lophiiformes
Garman, 1899
亞目[1][2]
  • 鮟鱇亞目 Lophioidei
  • 躄魚亞目 Antennarioidei
  • 单棘躄鱼亚目 Chaunacoidei
  • 棘茄魚亞目 Ogcocephalioidei
  • 角鮟鱇亞目 Ceratioidei

特征

鮟鱇魚体型大小差异很大,多为潛伏海底的肉食性鱼类。[3] 眼睛幾乎無用武之地,不善游泳,多靠腹鰭爬行。口內有銳利而且朝內傾斜的長牙,基本上,被咬中的獵物絕不可能逃走;而且擁有彈性的胃,因此某些種類能吃下比自己大的魚類。身體裸露無鱗,在頭體上方及體側邊緣均有大小不一的皮質突起。特別之處是有一支由前背鰭演化而成的發光釣竿,釣竿頂端內上百萬隻的發光菌,狀似小魚,會發出亮光,吸引小生物成为它们的食物,其英文名Anglerfish也来自于此。[4] “鮟鱇”中文名可能来自日文音译。[3]

习性

生活于3至3600深的水域。不是所有物種都是住在深海,也有生活在珊瑚礁的。生活在珊瑚礁的種類,因為體型與色彩(特別是雌性)、行為等特殊,一般都作為觀賞魚,例如下屬的躄魚科、臂鉤躄魚科等。

由於鮟鱇魚多處於深海,科學家至近年才對其生活習性有所研究。剛開始捕捉的時候,發現收集的所有的魚隻都是雌性,後來才知道,雄性鮟鱇魚的消化組織在成年之後會失去功能,因而必須寄生在雌性鮟鱇魚的下方。雌性鮟鱇魚比雄性大數十倍至數百倍,雌性會放出特別的氣味吸引在暗不見光深海的雄性,雄性會隨氣味找尋雌鮟鱇,並咬住雌鮟鱇的下方,兩條魚的組織血管會逐漸相通,體型嬌小的公魚就靠著母魚的營養過活,而且公魚的身體器官,除了精巢之外會逐漸消失,變成雌魚身上的一個肉突。基本上公魚可以視為雌魚身上的生殖器,這也是公魚唯一的作用,科學家認為這是深海個體間過於難以接觸所導致。另外,一隻雌鮟鱇魚是可以讓數隻雄鮟鱇魚寄生其上。

食用鮟鱇魚

日本關東,鮟鱇魚被喻为人間極品,有所謂「西有河豚、東有鮟鱇」之稱。鮟鱇魚肉質緊绵密如同龍蝦般,結實不鬆散,纖維彈性十足,鮮美更勝一般魚肉,膠原蛋白十分豐富,因此亦被稱為「窮人的龍蝦」,甚至专门有以鮟鱇鱼命名的鮟鱇鱼舞。部分的日本人喜愛吃鮟鱇鱼火鍋,尤其是在冬天。除了火鍋,還會以鮟鱇魚肝做壽司,而且鮟鱇魚肝更有「海底鵝肝」之稱,據稱有清熱解毒的美膚功能,一般食用方法為或者是刺身。在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等地鮟鱇魚也被作為食用魚類。

分类

内部分类

本目大致上有18个科,可归类为5个亚目[5][6][7][8]

  • 鮟鱇亞目 Lophoiodei
    • 𩽾𩾌科 Lophiidae
  • 躄鱼亚目 Antennarioidei
    • 躄鱼科 Antennariidae
    • 四臂躄鱼科Tetrabrachiidae[註 2]
    • 臂钩躄鱼科 Brachionichthyidae
    • 𩾌躄鱼科 Lophichthyidae[註 2]
  • 单棘躄鱼亚目 Chaunacoidei
    • 单棘躄鱼科 Chaunacidae
  • 棘茄魚亞目 Ogcocephalioidei
    • 棘茄魚科 Ogcocephalidae
  • 角鮟鱇亞目 Ceratioidei
    • 刺𩽾𩾌科 Centrophrynidae
    • 角𩽾𩾌科 Ceratiidae
    • 鞭冠𩽾𩾌科 Himantolophidae
    • 双角𩽾𩾌科 Diceratiidae
    • 黑角𩽾𩾌科 Melanocetidae
    • 奇𩽾𩾌科 Thaumatichthyidae
    • 梦角𩽾𩾌科 Oneirodidae
    • 长鳍𩽾𩾌科 Caulophrynidae
    • 新角𩽾𩾌科 Neoceratiidae
    • 巨棘角𩽾𩾌科 Gigantactinidae
    • 鬚角鮟鱇科 Linophrynidae

种系发生学

本目已知是鲀形目的姐妹群,在真鲈形系的演化位置如下[9]

真鲈形系

弱棘鱼科 Malacanthidae

麗花鮨科 Callanthiidae

笛鲷目 Lutjaniformes

蓋刺魚科 Pomacanthidae

諧魚科 Emmelichthyidae

刺尾鲷目 Acanthuriformes

銀鱗鯧科 Monodactylidae

石首鱼科 Sciaenidae

蝴蝶鱼目 Chaetodontiformes

魨形目 Tetraodontiformes

鮟鱇目 Lophiiformes

菱鲷目 Caproiformes

大眼鲷目 Priacanthiformes

金錢魚科 Scatophagidae

蓝子鱼科 Siganidae

鲷形目 Spariformes

松鲷目 Lobotiformes

白鲳目 Ephippiformes

狼鲈科 Moronidae

Sillaginidae

日鲈目 Centrarchiformes

拟金眼鲷目 Pempheriformes

鲈形目 Perciformes

隆头鱼目 Labriformes

拟鲉鲈科 Centrogenyidae

䲢形目 Uranoscopiformes

银鲈目 Gerreiformes

Eupercaria

注釋

  1. 「鮟鱇」,拼音:,注音
  2. 依ITIS数据库,四臂躄鱼科及𩾌躄鱼科被包含在躄鱼科。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琵琶魚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参考文献

  1. Betancur-R, R., E. Wiley, N. Bailly, M. Miya, G. Lecointre, and G. Ortí. 2014. 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Bony Fishes --Version 3 (. [2015-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4).).
  2. Betancur-R., R., R.E. Broughton, E.O. Wiley, K. Carpenter, J.A. Lopez, C. Li, N.I. Holcroft, D. Arcila, M. Sanciangco, J. Cureton, F. Zhang, T. Buser, M. Campbell, T. Rowley, J.A. Ballesteros, G. Lu, T. Grande, G. Arratia & G. Ortí. 2013. The tree of life and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bony fishes. PLoS Currents Tree of Lif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13 Apr 18.
  3. 李思忠,《黄河鱼类志:黄河鱼类专著及鱼类学文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水产出版社,2015年,ISBN 9789578596771;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7年,ISBN 9787567015371。
  4. . BBC. [2017-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7).
  5.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06). Lophiiformes. FishBase. Version 2006-02.
  6. Joseph S. Nelson. . John Wiley & Sons. 1994-04-29. ISBN 978-0-471-54713-6.
  7. Theodore W. Pietsch (2009).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9. ISBN 978-0-520-25542-5.
  8. . ITIS. [3 April 2006].
  9. Betancur-R., Ricardo; Wiley, Edward O.; Arratia, Gloria; Acero, Arturo; Bailly, Nicolas; Miya, Masaki; Lecointre, Guillaume & Ortí, Guillermo. .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17, 17 (162). PMC 5501477可免费查阅. PMID 28683774. S2CID 26509184可免费查阅. doi:10.1186/s12862-017-0958-3可免费查阅.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