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利
黎利(越南语:/,1385年9月10日—1433年9月5日),越南後黎朝開國君主,后人称為黎太祖(越南语:/)。他起兵驅逐了明朝的驻军,使越南(當時“大越”國土相當於今越南北、中部)最终取得獨立地位。
黎太祖 | |
---|---|
大越皇帝 | |
在位時間:1428年-1433年 | |
前任:陳暠(黎利擁立) | |
繼任:黎太宗 | |
朝代 | 後黎朝 |
年號 | 順天 |
姓名 | 黎利 |
廟號 | 太祖 |
諡號 | 統天啟運聖德神功睿 文英武寬明勇智弘義 至明大孝高皇帝 |
尊號 | 順天承運睿文英武大王 |
其他稱銜 | 平定王(抗明戰爭期間); 藍山洞主; 權署安南國事(明朝封) |
出生 | 昌符乙丑年八月初六日 | 1385年9月10日
出生地 | 大越清化路梁江縣藍山鄉 |
逝世 | 1433年9月5日 順天癸丑年八月二十二日 | (47歲)
逝世地 | 大越昇龍皇城 |
陵墓 | 永陵 |
父 | 黎曠 |
母 | 鄭氏蒼 |
黎利生於越南清化地區,在他的青年時期,陳朝被權臣胡季犛所篡,中國明朝藉此於1407年出兵佔領越南(當時國土相當於現今中、北部),設立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使之成為中國轄地。與此同時,越南群雄並起,黎利亦於1418年發動藍山起義,從而展開了抗明十年戰爭。結果,明宣宗決定罷兵,黎利稱帝,使越南重獲獨立,開創後黎朝。另外,黎利獲明朝承認其對越南的統治,以保持中越的藩屬關係。
早年及抗明戰爭
家世及早年
黎利來自越南清化路梁江縣藍山鄉(今清化省寿春县蓝山市镇)的一個豪族家庭。據史書所說,黎利的曾祖父黎誨遊經這裡時,認為必是佳處,於是定居,三年後發展成可觀的產業,從此「世為一方君長」。到黎誨的兒子黎汀(黎利之祖父)繼承家業時,已經是「有眾至千餘人」的巨賈了。[1]
陳廢帝昌符九年農曆八月初六日(西曆1385年9月10日[2][3]),黎利出生於雷陽主山(父親是黎汀的次子黎曠,母親是雷陽主山人鄭蒼)[1]。在他年輕時,陳朝政局正日走下坡,並發生了胡季犛篡陳及明朝派軍攻越的事變。
在胡季犛覆亡、明朝佔領越南之際,黎利對明朝的態度,中越兩國的歷史文獻,說法略異,而分歧主要在於黎利有否出任過明朝的官職。越南文獻指黎利面對明朝各種計謀、誘惑下,仍然不為官爵所動;《大越史記全書》記載,明據越南後,對當地人採取了勞役及招降兩種手段,而黎利則「不為官爵所誘、威勢所怵,明人巧計百端,終不致也。」[1]其後感到後陳朝的抗明活動無望,便「晦迹山林,潛心韜畧,延攬智謀之士,招集流離之民」[1],以密謀反明。但中國文獻卻指黎利降明後任官另有所圖;《明實錄》中載:「利初從陳季擴反,充偽金吾將軍,後束身歸降,以為巡檢,然中懷反側。」[4]這段文字提出黎利曾向明投降,並獲授官銜,而暗中有所圖謀的說法。
對於以上兩種說法,現時仍未有定論,但黎利本人亦曾說過一句值得注意的話。他曾向大臣們憶述,當初明朝統治越南時,他曾「罄家所有以奉事之,冀其免禍,而彼害朕之心曾不少恕,義兵之舉,朕實出於不得已焉耳。」[5]
藍山起義
黎利不滿明朝的統治,便隱居山林,廣交豪傑之士,召募流亡群眾。到1418年2月份[6](明永樂十六年農曆正月),黎利決定在藍山鄉起兵反明,自稱「平定王」(越南语:/)。[7]當時,除黎利外,還有潘僚、鄭公證、黎餓等起義軍,但維持不久,便被明軍所擊破。[8]
明軍獲悉黎利起義,便派馬騏領兵征討。黎利引誘敵軍到洛水(清化錦水),用伏兵將之擊退,這是黎利最初嚐到的勝果。其後,黎利移軍至靈山(據陳仲金考證,至靈山在清化境內),途中遭到明軍追擊,被俘獲了不少軍民及家屬。黎利便率殘兵駐紮至靈山。[9]此後,從1419年(明永樂十七年)至1424年(明永樂二十二年),黎利以至靈山、藍山鄉等地為為主要據點,多次領兵與明軍交戰,各有勝負。期間,黎利得到重要開國功臣阮廌的歸附。[7]
軍勢壯大
1424年(明永樂二十二年),黎利聽從黎隻「乂安險要,地大人眾,……今宜先取茶隆,略定乂安,以為立腳之地」的建議,[10]向該區步步進迫。1425年(明洪熙元年)行軍期間,黎利得到沿途百姓的支持,便順勢約法三章,宣佈:「民苦於虐政久矣,凡所至州縣,秋毫無犯,非偽官(明朝官府)之牛穀,雖甚饑困,不得濫取。」憑著嚴格的軍紀,黎利軍所到之處,都得到群眾響應,「相與併力圍乂安城(今乂安省興元縣)」。雖然明軍尚能堅守該城,但轄下地區,已被黎利佔領[11]。
由於明軍主力集中在乂安城,其他地點防務較弱,黎利便轉移視線,攻克新平、順化等地。當時,黎利軍已佔領了南部的國土(相當於現今越南中部),便向北出兵東都(今河內)。1426年10月及11月間(明宣德元年,農曆十月),在重要戰役崒洞之役中,黎利軍重挫明軍,迫使明朝的軍事力量只限於幾個被包圍的城市。[12][13][14]
擊敗明軍
在黎利軍勢力日益壯大的同時,明征夷將軍王通與黎利議和,黎利最初亦同意的。但王通暗中向明廷求援,黎利便繼續派軍攻擊明軍的各個駐守城市。[15]
明室了解到戰況不利,便派柳昇為主將(又作「柳升」[16]),率十萬軍隊南下剿亂。1427年10月(明宣德二年農曆九、十月間),柳昇進入越南,開始攻擊黎利軍隊。黎利便向部下們作出指示:「今柳昇之來,途路遼遠,人必疲勞,吾以逸待勞,蔑不勝矣」[17],下令軍士們邊戰邊退,將敵軍徐徐地引入腹地,並在適當地方設伏。明將柳昇到這時仍大意輕敵,只親自帶領100騎兵追趕黎利軍隊。到達支棱(位於諒山省)的泥濘地時,明軍由於移動困難,黎利的伏軍乘機施襲,於是在馬鞍山(當地山名,又名倒馬坡)擊殺柳昇。明軍由於主將陣亡,全軍敗退,黎利再派軍大舉追擊,於是獲得大勝。此次決定性的戰役,迫使明軍不得不議和。[18][19][20]
戰事大致平息後,1427年(明宣德二年)農曆十一月,黎利派出使節入明,要求冊封陳暠(黎利所立的傀儡君主)為王[21],明隨即封陳暠為「安南國王」,征夷將軍王通領兵撤退,整場抗明戰事至此告終。
用兵之道
黎利能夠長期與明軍周旋,甚至擊敗明軍,這與他的用兵之道及越南北部的自然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他用兵設伏出奇,避實擊虛,由於在與明軍的每次對陣中,明軍往往都有著兵員龐大的優勢,但同時亦由於行軍遙遠,軍士無法在最佳狀態下作戰。黎利曾經說過:「彼眾我寡,彼勞我逸,兵法所謂,勝敗在將,不在乎眾寡。今彼軍雖眾,而吾以逸待勞,破之必矣。」[22]因而從藍山起義開始,黎利就經常採用迴避與伏擊相結合的戰術。在崒洞之役及支棱之戰中,黎利正是憑著這個戰略取勝。
黎利對於部下的紀律和團隊精神十分重視,故此管理得相當嚴謹。他曾頒下「軍憲十條」,軍士們必須遵守,內容是:
以上十條,犯者斬。 |
||
——[23] |
黎利又對所有文武官員申示三條戒文:「一、勿無情;二、勿欺慢;三、勿奸貪。」[23],紀律嚴明令黎利軍隊能夠以寡敵眾。
治理國家
《平吳大誥》及即皇帝位
戰事完結後,阮廌起草了《平吳大誥》,宣示黎氏成為大越國的新統治者。該誥文稱,「因胡之煩苛,致使人心之怨叛,狂明伺隙,因以毒我民,惡黨懷奸,竟以賣我國」的國家亂亡時代已經過去,黎王朝「一戎大定,迄成無競之功,四海永清」。該文發表的時間,《大越史記全書》將之記在明宣德二年農曆十二月十七日(若按西曆計算,則是1428年1月3日[2])黎利軍與明軍達成和議之後。[24][25]
黎利即位前,先要除掉陳暠。陳暠是在1426年(明宣德元年)被黎利擁立的傀儡君主。據《大越史記全書》所說,陳暠原叫胡翁,是「丐者之子」,「假稱陳氏之後」。黎利擁立陳暠的原因,是由於黎利在起義時鑑於「人心思陳,故立之以從人望」,並且「欲籍辭以應明人」。黎利驅逐明軍後,便先殺陳暠,然後登基稱帝。關於陳暠的死因,一說是遁逃時被朝廷所獲,便飲毒藥而死;一說是他「潛駕海船而卒」;一說是潛逃時被黎利令人追殺;一說是黎利曾說「我以百戰得天下,而暠居大位」,陳暠在驚惶下潛逃,最終被黎利追殺。[26]
1428年(黎順天元年,明宣德三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西曆3月30日[2]),黎利在東京(河內)即位,改年號順天,建國號大越,都東京(今河內)。[27]
國內的施政
- 教育方面,黎利政府在京城設國子監,在地方各府路設學堂,教授儒學。舉辦科舉,文武官員四品以下者,須經明經科考試,文官考經史,武官考武經。又在各路開明經科試,以招攬人才。而佛道人士,亦須經過自己所屬宗教的經典考試,合格的可作僧侶或道士,不合格的勒令還俗。[28]
- 律令方面,黎利參考唐代刑律,設有笞、杖、徒、流、死五刑:
笞刑:分成五等,自10鞭至50鞭。
杖刑:分成五等,60至100杖。
徒刑:分成三等,有犒丁、象坊兵、屯田兵。
流刑:分成三等,即流至近州、流至遠州及流至外州。
死刑:分成三等,即絞刑和斬首、梟首示眾、凌遲處死。
若果是功臣、官員、軍民、老人等有罪,以及自行投案的,則可依次減刑或酌情減刑。至於游手好閒、圍棋賭博、不務正業之徒,黎利以嚴刑峻法來打擊,如賭博則刖手三分,圍棋則刖手一分;無故群聚飲酒茶者,杖100,收容此等歹徒者,亦有罪,但量刑時減罪一等。[29]
- 地區建置方面,黎利將全國分為「东」、「西」、「南」、「北」及「海西」五道,各道設有「總管」及「行遣」,分掌軍民簿籍[30]。而在基層的地區建置上,「大社」(百人以上的村社)用三人為社官、「中社」(五十人以上的村社)用二人為社官;「小社」(十人以上的村社)用一人為社官。社官負責管理社內事務。[31]
- 土地制度方面,黎利設立均田法,緩和貧富不均,鑑於不少「無功之輩」佔有過多田土,而曾參予開國戰爭的兵士則無地可耕,於是制定均田法,將公有田地分給上自大臣,下至老弱孤寡之人,以放緩貧富懸殊的現象,讓各階層的人都有田可耕。[31]
- 軍事方面,當抗明戰爭結束後,黎利決定裁軍,從原本佔領東都時的25萬人,減至10萬人作防衞,其餘歸農。又將全軍分為五番,只留下一番執勤,其餘四番歸農,輪流執行。[32]而黎利統治期間,越南仍有起義發生,如1430年(黎順天三年)農曆十一月,太原省石林州爆發了閉克紹、農得泰起義,黎利親自率兵鎮壓,至次年農曆二月討平。[33]
- 黎利生性猜忌,即位後就殺戮功臣,功臣陳元扞、文巧等都因讒言中傷而獲誅。[34]
對外關係
- 對明朝的關係:黎利驅逐明軍後,便遣使入明,爭取得到明朝冊封為「安南國王」,要求明朝承認黎利是越南實際統治者的既定事實。起初,朝廷不允,要求黎利在國內訪尋陳朝宗室子孫為王,經過數次使者往還後,1431年(黎順天四年)農曆正月,黎利的使者向明廷陳述已「大集國人,遍求陳氏子孫,的無見存」,明廷便只得尊重黎利握有政權的事實,命他「權署安南國事」,規定黎利每隔三年向明朝貢一次,每次朝貢必鑄金人兩尊,稱之為「代身金人」。
※陳仲金認為,兩尊「代身金人」可能是為支棱之役中被殺的柳昇與梁銘兩位明將抵命。至於黎利的求封,陳仲金作出如下的解釋:「因為我國與中國相較,大小懸殊,且孤身隻影獨處南方,全無羽翼屏障,這樣一味敵對抗拒,不肯低下一點,則永無寧日。雖表面上屈居中國之下,但其實內裡仍然保持自主,中國人並不干涉我國內政。這也是一種機智巧妙的外交,可使國家獲得安定。」[35]
- 對其他中南半島民族的關係:
黎利曾使用的稱銜
黎利一生中,曾擁有過多個稱銜:
家庭
- 曾祖父:黎誨,移居藍山鄉,發展產業[1],黎利追尊為「高上祖明皇帝」。
- 曾祖母:阮氏玉緣,黎利追尊為「普慈高明皇太后」。
- 祖父:黎汀,繼承父親家業[1],黎利追尊為「顯祖昭德澤皇帝」。[42]
- 祖母:阮氏廓[1],黎利追尊為「顯慈嘉淑皇太后」。[42]
- 伯父:黎從[1]。
- 父親:黎曠[1],黎利追尊為「宣祖憲文福皇帝」[42]。
- 母親:鄭氏蒼[1],黎利追尊為「貞慈懿文皇太后」[42]。
- 長兄:黎學,黎利年幼時由他養育[22]。
- 次兄:黎除,他的五世孙是黎英宗。
- 後宮:據《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實錄‧黎太宗紀》載:「太祖不立正室,惟郡王母鄭宸妃與范惠妃等數人而已。國母(黎太宗生母范陳)亦先帝側室。」以下列出有「皇后」尊銜的,其實是後來追尊而已。
- 子
評價
黎利本人及臣下的評價
黎利本人及臣下的評價:在一次黎利與臣下的交談中,透露了各人對他能夠成功開國的看法。臣下們都認為:「明淫刑虐政,久失民心,帝反其道而用之,以仁易暴,以治易亂,此所以成功之速也。」黎利的看法則是:「卿等所言,固是如此,亦有未盡。朕昔時遭板蕩,棲迹藍山,本欲苟全性命而已,初無取天下之心。及其賊虐愈甚,民命弗堪,凡有智識者,皆被其害。朕雖罄家所有以奉事之,冀其免禍,而彼害朕之心曾不少恕,義兵之舉,朕實出於不得已焉耳。」[47]
《大越史記全書》的評價
編撰《大越史記全書》的越南史官,就綜合了他的一生,作以下評論:
論曰:太祖即位以來,其施為政事,藹有可觀。如定律令,制禮樂,設科目,置禁衞,設官職,立府縣,收圖籍,創學校,亦可謂創業之宏謨。然多忌好殺,此其短也。 又曰:帝承祖父之業,時遭大亂,而志益堅,晦跡山林,以稼穡為業,由其憤強賊之陵暴,尤留心於韜畧之書,罄竭家貲,厚待賓客。及戊戌年起集義兵,經營天下,前後凡數十戰,皆設伏出奇,避實擊虛,以寡敵眾,以弱敵強。及明人出降,戒戢軍士,秋毫無犯,兩國自是通好,南北無事。忙禮、哀牢,俱入版圖;占城、闍槃,航海修貢。帝宵衣旰食,凡十年而天下大治。 史臣論曰:帝起義兵,未嘗濫殺一人,惟能以柔制剛,以寡敵眾,不戰而屈人兵,故能革否為泰,轉危為安,易亂為治,所謂仁者無敵於天下,其帝之謂歟!其有天下而傳萬世之業也宜哉!」[5] |
※上引《大越史記全書》的評論,未必出自同一個人的手筆,因而出現自相矛盾的現象,例如「論曰」提到黎利「多忌好殺」,「史臣論曰」則說黎利「未嘗濫殺一人」;「又曰」提到黎利「起集義兵,經營天下,前後凡數十戰」,「史臣論曰」則說黎利「不戰而屈人兵」。但不論如何,《大越史記全書》的評論,已代表了黎王朝的官方看法。
近現代學者的評價
越南方面,近代著名史家陳仲金(又譯陳重金),就稱他是「英雄出世」[48]的救國者。但在嚴刑峻法方面,陳仲金認為會「殘害了人們的身體」,但亦「使國內減少了終生遊手好閑專以騙人為生之人。」[31]在誅殺功臣方面又認為他是「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34]。而越共學者則以愛國主義立場,稱他為「一位剛直、慷慨的愛國者」,為了「抗敵救國」,「他獻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財產。」[3]
其他國家的學者亦對黎利有正面評價,中國學者郭振鐸及張笑梅,認為黎利「削平各地豪族,統一安南」,使「明朝承認既成事實」,並說他「恢復了兩國之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的正常關係。」[49]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者薩爾德賽(Damodar Ramaji SarDesai)認為,雖然黎利將越南從中國統治之中解放出來,但他卻無法改善農民缺乏土地及糧食的狀況。直到後來的黎聖宗,才憑籍著佔領占婆而解決這些問題。[50]
黎利對後世文化的影響
有關還劍湖的傳說
由於黎利的事跡在越南家喻戶曉,因此在越南民間,亦衍生了一些有關他的傳說。
相傳越南河內的還劍湖裡棲息著一種「神龜」。關於「神龜」與黎利的傳說,據阮初時范廷琥、阮案合撰的《桑滄偶錄·下·還劍湖》提到,黎利起義時,得到一把名叫「順天」的古劍,到稱帝後也經常佩帶。有一天,黎利在還劍湖泛舟,忽然「巨黿(斑鱉)浮水上,射之不中,以劍指之,墜水沒,黿隨劍去。帝(黎利)怒,命塞湖口,築堤竭水求之,不得。」就這樣,黎利在湖中喪失了古劍,無法找回[51]。越南人相傳,這些斑鱉取走神劍藏於湖底,以備日後再需要它來抗敵。從此,斑鱉就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神龜」[52]。
2000年,生物學家何廷德在還劍湖發現一種新的鱉類物種,將這種巨鱉命名為「還劍鱉」,拉丁文学名為「Rafetus leloii」。其学名的种加词「leloii」就是来自于黎利的名字。[53]
参考文献
引用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515頁。
- 臺灣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兩千年中西曆轉換
- 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越南歷史》,273頁。
- 原文出自《明實錄·太宗實錄》卷一百九十六,永樂十六年春正月甲寅條。這裡參考《明實錄類纂·涉外史料卷·越南》,659頁。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565頁。
- 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越南歷史》,274頁。
- 陳仲金《越南史略》,149頁。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517-518頁。
- 陳仲金《越南史略》,149-151頁。
- 原文出自《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十三甲辰年秋九月條,見Hội Bảo tồn Di sản chữ Nôm─《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之十三(Image 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黎隻,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編成的《越南歷史》作「阮隻」。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525頁。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528-529頁。
- 陳仲金《越南史略》,156頁。
- 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越南歷史》,282-283頁。
- 陳仲金《越南史略》,157頁。
- 散見於《明史》《柳升列傳》及《外國列傳·安南》等篇章.清朝張廷玉等著,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版。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542頁。
- 陳仲金《越南史略》,160-161頁。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542-544頁。
- 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越南歷史》,288-292頁。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545頁。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520頁。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537頁。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546-548頁。
- 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越南歷史》,292頁。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530頁及551頁。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553頁。
- 陳仲金《越南史略》,168頁。
- 陳仲金《越南史略》,168-169頁。
- 阮廌《抑齋遺集·輿地志》
- 陳仲金《越南史略》,169頁。
- 陳仲金《越南史略》,169-170頁。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563頁。
- 陳仲金《越南史略》,170頁。
- 陳仲金《越南史略》,167-168頁。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539頁。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564頁。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563頁。另外,據陳建《皇明通紀》卷十一,明宣宗封黎利為「安南國王」。見北京中華書局版,575頁。
- 臺灣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兩千年中西曆轉換,黎順天六年即明宣德癸丑八年。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565-566頁。
- 黎貴惇的《大越通史》中,“至明”作“至仁”。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552-553頁。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569頁。
- 臺灣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兩千年中西曆轉換,黎順天六年即明宣德癸丑八年。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576頁。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594頁。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564-565頁。
- 陳仲金《越南史略》,148頁。
- 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25頁。
- Vietnam--Past and Present, by D. R. SarDesai,P.25.
- 范廷琥、阮案《桑滄偶錄》,收錄於《越南漢文小說叢刊》第一輯第七冊《筆記小說類》,臺灣學生書局版,207頁。
- . 太陽報. 2007-11-06 [2007-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09) (中文(香港)).
- Ray N, Yanagihara W. Vietnam, 8th edition. Lonely Planet
- 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越南歷史》,2頁。
- . [2007-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1).
- . [2007-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0).
来源
- 書籍
- (日語)(中文)吳士連 等. 陳荊和 編校 , 编. . 東京都文京區本鄉: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硏究所附屬東洋學文獻センター. 1986年.
- (中文)李國祥 主編 (编). . 武漢: 武漢出版社. 1991年. ISBN 7543004577.
- (中文)張廷玉 等. . 北京: 中華書局. 1995年. ISBN 7101003273.
- (中文)陳建. . 北京: 中華書局. 2008年. ISBN 9787101056617.
- (中文)范廷琥; 阮案. . 《越南漢文小說叢刊》第一輯第七冊《筆記小說類》.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87年.
- (中文)陳仲金. . 戴可來 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2年. ISBN 7100004543.
- (中文)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 . 北京大學東語系越南語教研室 譯. 北京: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7年.
- (中文)郭振鐸; 張笑梅. .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1年. ISBN 7300034020.
- (中文).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5年. ISBN 7532602222.
- (英文)Damodar Ramaji SarDesai. .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981998. ISBN 0813334357.
- 網頁
- (中文)臺灣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兩千年中西曆轉換
- (越南文)(中文). [201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3).
- (越南文)(中文). [201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6).
- (越南文)(中文). [201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6).
- (中文). [2008-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8).
- (英文). [2007-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3-17).
- (英文). [2007-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1).
- (英文). [2007-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0).
- (中文). 《太陽報》. 2007-11-06 [2007-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09).
- (越南文)(中文). [201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