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
6月9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60天(闰年第161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05天。
<< | 2024年6月 | >> | |||||||||||||||||||||||||||||||||||||||||||||||||
| |||||||||||||||||||||||||||||||||||||||||||||||||||
历史上的今天 | |||||||||||||||||||||||||||||||||||||||||||||||||||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
大事记
19世紀前
19世紀
20世紀
- 1915年:哲布尊丹巴宣布外蒙取消独立。
- 1916年:孙中山发表恢复《临时约法》宣言,并致电黎元洪,要求“恢复约法”、“尊重国会”。
- 1920年:閻瑞生因无力偿还赌债而在上海劫杀妓女王莲英。[1]
- 1923年:保加利亚发生政变—“人民联盟”和“军事同盟”等推翻了“农民联盟”政府,亚历山大·詹科夫上台执政。
- 1925年: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克在土耳其推行改革运动。
- 1928年: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
- 1928年:澳洲飛行員金斯福德·史密斯駕駛福克F.VII從美國飛抵布里斯本,完成首次跨太平洋飛行。
- 1932年:国民政府通令封禁战争电影:宣称:“以后关于战争及含有革命性之影片,均在禁摄之列”。
- 1932年:蒋介石在庐山开会部署“围剿”(即“共匪”,即共产党及其武装)。
- 1934年:美国动画师华特·迪士尼塑造的卡通角色「唐老鸭」在华特迪士尼公司的动画片首次亮相。
- 1938年: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在花园口对黄河进行决堤,以阻止日军的进攻,造成89万人死亡(有称89万人死亡是包括之后9年之间因疾病、饥荒死亡人数的加总,而绝非当时的死伤[2][3])。
-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了報復法國抵抗運動的成功攻擊,德國黨衛隊和黨衛隊保安處在蒂勒絞死99名男子。
- 1954年:日本自卫队成立。
- 195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俘的德國、奧地利戰俘乘坐蘇聯專列返國。
- 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菲律宾共和国建交。
- 1975年:洛克希德公司爆出行贿丑闻。
- 1976年:內地與香港共同修建的文錦渡新橋落成啟用。
- 1983年:玛格丽特·撒切尔在英国大选中获胜,连任首相。
- 1991年:悍匪使用自動步槍,於香港觀塘連橫打劫金舖,四個匪徒劫去3000兩的金飾。逃走時,與趕到現場的警員駁火,匪徒一共開了三十多槍。
- 1991年:菲律宾距苏比克湾不远处的皮纳图博火山爆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20世纪全球最大一次火山爆发。
- 1992年:日本國會參議院通過向海外派兵法案,眾議院隨後於15日亦通過。這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國會第一次通過向海外派兵法案。根據法案,日本可以向海外派遣二千個自衛隊隊員,參與聯合國維持和平任務。但有日本民眾和社會團體強烈反對,呼籲日本不要再走軍國主義的道路。亞洲一些國家亦對日本通過派兵法表示憂慮。
- 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與格鲁吉亚共和国建交。
- 1993年:日本皇太子德仁親王與平民女子小和田雅子結婚。
- 1994年:美国少年麥可·彼特·費爾在新加坡受鞭刑。
- 1998年:香港天文台發出黑色暴雨警告,當日總雨量達411.3毫米,是有紀錄最高6月單日降雨量[4][5]。
- 1999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簽署《庫馬諾沃協定》,科索沃戰爭宣告結束。
21世紀
- 2001年:香港天文台發出紅色暴雨警告,部份地區錄得三百毫米雨量,整個新界北的低窪地區被水淹浸,大批村民被困,消防員、警員,和飛行服務隊救出被困的民眾。
- 2006年:第十八屆世界盃足球賽在德國慕尼黑揭幕。
- 2018年:2018年新幹線襲擊事件發生,造成1死2傷。
- 2019年:香港民間人權陣線發起遊行,反對修訂逃犯條例, 超過103萬示威者參與從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起步的大遊行,這是香港主權移交以來規模第二大的遊行。(註:香港主權移交以來規模第一大的遊行為發於七天後的2019年6月16日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遊行。)
- 2019年:法國網球公開賽男單衛冕冠軍纳达尔歷經三個小時的惡戰以盤數3:1再次擊敗奧地利名將多米尼克·蒂姆拿下了生涯第12座法國網球公開賽,也是個人生涯第18座職業大滿貫。
- 2021年:莫斯科市法院判定阿列克謝·阿納托利耶維奇·納瓦利內創建的反腐敗基金會為極端主義組織,並下令即時取締。
出生
- 1540年:島左近,日本戰國時代武將(1600年逝世)
- 1595年:瓦迪斯瓦夫四世,波蘭國王(1648年逝世)
- 1672年:彼得大帝,俄罗斯沙皇(1725年逝世)
- 1781年:喬治·史蒂芬生,英國機械工程師、發明家(1848年逝世)
- 1796年:卡爾·路德維希·布盧姆,德國-荷蘭植物學家(1862年逝世)
- 1812年:约翰·戈特弗里德·伽勒,德國天文學家,海王星發現者(1910年逝世)
- 1840年:必麒麟,英國探險家,首任華民護衛司(1907年逝世)
- 1865年:卡爾·尼爾森,丹麥作曲家、指揮家、小提琴家(1931年逝世)
- 1875年:亨利·戴尔,英国生理学家(1968年逝世)
- 1879年:约瑟夫·阿弗诺尔,法國外交官,第2任國際聯盟秘書長(1952年逝世)
- 1902年:馬塞爾·席恩,斯洛伐克裔美國物理學家(1960年逝世)
- 1906年:陸定一,中國政治家(1996年逝世)
- 1933年:唐·揚,美國政治人物,曾任阿拉斯加州眾議院議員(2022年逝世)
- 1936年:布樂思,英國電機工程師、香港輔助空軍軍官。
- 1940年:關中,台灣政治人物,中華民國第11任考試院院長
- 1942年:因德麗亞蒂·伊斯卡克,印尼女演員、心理學家、營銷家
- 1953年:柏葉幸子,日本兒童文學作家
- 1954年:李安妮,中華民國故總統李登輝之女,臺灣政治人物、社會學學者、非營利組織董事
- 1957年:葉樹涵,台灣音樂家
- 1959年:本尼·甘茨,以色列政治人物
- 1960年:趙文瑄,台灣演員
- 1960年:古橋一浩,日本動畫導演、演出家
- 1961年:紫堂恭子,日本漫畫家
- 1961年:,加拿大-美國演員
- 1962年:侯文詠,台灣作家、醫生
- 1963年:強尼·戴普,美國電影男演員
- 1964年:藥師丸博子,日本女演員、歌手
- 1964年:俞小凡,台灣女演員
- 1970年:馬啓仁,香港男主持人
- 1970年:民雄,台灣演員
- 1972年:半場友惠,日本女性聲優
- 1972年:有川浩,日本女性作家
- 1975年:劉真,台灣藝人(2020年逝世)
- 1975年:阿美莎·帕特爾,印度女演員
- 1975年:原泰久,日本男性漫畫家
- 1978年:倪虹潔,中國女藝人
- 1978年:米洛斯拉夫·克洛泽, 德國退役足球運動員
- 1979年:國仲涼子,日本演員
- 1980年:植田佳奈,日本女性聲優
- 1980年:安田剛士,日本漫畫家
- 1980年:三枝夕夏,日本女歌手
- 1981年:,美国女演員
- 1981年:周渝民,台灣男藝人
- 1981年:孔令奇,台灣歌手
- 1982年:宥勝,台灣男演員、主持人
- 1982年:藤卷忠俊,日本漫畫家
- 1983年:鄧永健,香港男演員
- 1983年:狄奧多拉,希臘、丹麥公主
- 1983年:宮崎將,日本男演員
- 1983年:許埈珥,韓裔美國數學家
- 1983年:賈斯汀·班森,美國電影導演、編劇、演員、編輯、製片人
- 1984年:肖恩·理查德,韓國男演員
- 1985年:松楠·卡浦爾,印度女演員
- 1986年:吳雨霏,香港女歌手
- 1986年:羅力威,香港男歌手
- 1989年:水谷隼,日本男子桌球運動員
- 1990年:李銓,台灣藝人
- 1990年:周厚安,台灣演員
- 1990年:馬蒂亞斯·梅爾,奧地利男子高山滑雪運動員
- 1992年:劉偉健,香港知名實況主兼YouTuber
- 1992年:雅尼克·艾尼爾,法國游泳运动員
- 1992年:盧西安·拉維斯考特,英國男演員
- 1993年:沈賢星,韓國男子偶像團體BOYFRIEND成員
- 1993年:津端亞里沙,日本拳擊運動員、護理師
- 1993年:陳卓賢,香港男子偶像團體MIRROR成員
- 1994年:惠利,韓國女子偶像團體Girl's Day成員
- 1994年:ZN,韓國女子偶像團體LABOUM成員
- 1998年:木下春奈,日本女子偶像團體NMB48成員
- 2000年:羅莉·埃尔南德斯,美國女子競技體操運動員
- 2001年:索洛·馬里達那,美國男演員
逝世
- 68年:尼祿,羅馬帝國皇帝(37年出生)
- 630年:沙赫爾巴拉茲,薩珊王朝國王將領(生年不詳)
- 1597年:何塞·安切塔,西班牙耶穌會傳教士(1534年出生)
- 1829年:威廉·費納,德裔天主教牧師和耶穌會士,美國喬治城大學校長(1792年出生)
- 1870年:狄更斯,英国作家(1812年出生)
- 1923年:哈文斯·理查兹,美國天主教神父兼耶穌會士(1851年出生)
- 1923年:有島武郎,日本小說家(1878年出生)
- 1959年:阿道夫·溫道斯,德國化學家,192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1876年出生)
- 1961年:卡米爾·介蘭,法國獸醫、細菌學家、免疫學家,卡介苗發明者(1872年出生)
- 1969年:贺龙,中國人民解放軍元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1896年出生)
- 1997年:李常受,華人傳道人,地方召會繼倪柝聲之後的第二位同工(1905年出生)
- 2011年:川上倫子,日本女性聲優(1970年出生)
- 2019年:馬如龍,台灣男演員(1939年出生)
- 2022年:林古松,臺灣登山家(1928年出生)
- 2022年:沈威,香港男演員(1951年出生)
- 2023年:阿蘭·圖雷納,法國社會學家(1925年出生)
- 2024年:愛德華·C·斯通,美國航天科學家(1936年出生)
參考資料
- . [2015-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2).
-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609006602-260417?chdtv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抗日戰爭期間的斷腕之策:花園口決堤
- . 看中国. 2017-11-26 [2020-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0) (中文(简体)).
- http://redox_jeune.tripod.com/blackrws.htm
- https://www.weather.gov.hk/tc/cis/statistic/erank.htm?timerange=jun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