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涂鸦

Google涂鸦英語:)是为庆祝节日、纪念日、成就以及纪念杰出人物等而对Google首页商标的一种特殊的临时变更。Google的第一个涂鸦是在1998年为火人祭活動设计的。[1][2]这个徽标由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亲自设计。此后Google的节日涂鸦都采用设计外包模式。2000年佩奇和布林让实习生黄正穆设计巴士底日的涂鸦。从这时开始,涂鸦开始由“Doodlers”团队的员工管理和发布。[3]

Google涂鸦最初不是动画和超链接,而是与主题相关的静态图片。但自2010年代开始,涂鸦出现的频率及其复杂程度都有所增加。2010年1月,第一个动画涂鸦推出,这个涂鸦是纪念艾萨克·牛顿的。[4]不久后,第一个交互式涂鸦推出,以纪念吃豆人诞生30周年[5]。涂鸦中也开始加入超链接,里面的超链接通常链接到涂鸦主题的搜索结果页。截至2023年,Google已经在其主页上发表超过5000幅区域和国际涂鸦。[6]

概况

藝術家詹妮弗·霍姆曾為Google設計過許多塗鴉。[7]

除了纪念一些知名节日和活动,Google亦在一些名人生日当天制作涂鸦纪念这些名人,曾被纪念的名人有安迪·沃荷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列奥纳多·达·芬奇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路易·布莱叶、艾拉·費茲潔拉、帕西瓦尔·罗威尔、爱德华·蒙克尼古拉·特斯拉巴托克·贝拉、雷內·馬格利特、约翰·列侬迈克尔·杰克逊、罗伯特·穆格、黑澤明、萨蒂亚吉特·雷伊、H·G·威尔斯弗雷迪·默丘里萨缪尔·摩尔斯、汉斯·奥斯特、圣雄甘地加博尔·德奈什艾迪特·皮雅芙、康斯坦丁·布朗庫西、安东尼奥·维瓦尔第儒勒·凡尔纳萊昂哈德·歐拉鳳飛飛高錕鄧麗君、田部井淳子等。[8]而Google自身富有纪念意义的日期,如Google成立周年纪念,Google也会发布涂鸦来庆祝。[9]一些富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也是Google涂鸦的主题,例如,Google涂鸦曾使用樂高积木主题以纪念乐高积木诞生50周年。一些涂鸦主题是地区性的,而一些是全球通用的。[10]

塗鴉者

設計Google塗鴉插圖畫家工程師藝術家被稱為“塗鴉者”(Doodlers)。包括伊克·霍姆斯Jennifer HomSophia Foster-DiminoRanganath Krishnamani,和黃正穆等藝術家。[7][11][12][13]

交互式动画涂鸦

Google的交互式《吃豆人》塗鴉。

2010年5月,为纪念街机游戏吃豆人》诞生30周年,Google和南梦宫合作创作了第一个交互式涂鸦。该涂鸦于当年5月发布。[14]塗鴉展示之際,商标“Google”变成了《吃豆人》中的迷宫,浏览Google首页的人能在Google商标上进行《吃豆人》游戏,遊戲中甚至模擬了《吃豆人》的遊戲背景音樂。商标底下的“手氣不錯”變成了“投入硬幣”按鈕,當點擊一下這個按鈕時,就能進入單人遊戲模式,玩家以方向鍵操控小精靈的移動;點擊兩下時,則會進入雙人遊戲模式。雙人遊戲中另一名玩家以W、A、S、D鍵操作。點擊三下時,則會進入正常“手氣不錯”搜索。2010年5月23日,该涂鸦從首頁移除。但當天晚些時候,由於大眾對交互式吃豆人塗鴉的喜愛,Google恢复了Google吃豆人頁面,现在依然可以通过搜索Google Pac-man找到。[15]至今为止,《吃豆人》塗鴉吸引了全球約1億玩家。[16]

此後,Google又陸續发布了更多的交互式涂鸦。

從那時起,Google繼續發布偶爾的互動和視頻塗鴉:

  • 2010年10月8日,Google運行了第一個視頻塗鴉,一個簡短的動畫設置為“想像”的音樂,以紀念约翰·列侬的70歲生日[17]
  • 2011年9月5日,弗雷迪·默丘里的65歲生日,動畫剪輯不要阻止我[17]
  • 2011年4月15日,Google推出了第一部真人視頻塗鴉,紀念查理·卓别林的122歲生日。[18]這個塗鴉是一個黑白的YouTube視頻,點擊後,會重定向到其他的Google塗鴉。這部短片中的所有內容都由塗鴉者設計,並且可以在Blogger上找到特殊的幕後片段。
  • 為了慶祝萊斯·保羅的96歲生日,Google於2011年6月9日開始播放互動電吉他塗鴉。除了能夠將光標懸停在塗鴉上,以便像萊斯·保羅的吉布森吉他

“Doodle 4 Google”大賽

原“Doodler”員工黃正穆在北京參加“Doodle 4 Google”活動。

Google面向學生群體開設了“Doodle 4 Google”大賽,以鼓勵他們設計自己的Google涂鸦。[19]入围的塗鴉作品會放入Doodle 4 Google網站展出,公眾可以在該網站票選出自己最喜歡的塗鴉作品,獲勝的塗鴉作品將在Google首頁展出24小時,其設計者更有機會參觀Googleplex。大賽最初在英國舉辦,但隨後擴展到了其它國家。[20][21][22]

爭議與批評

2007年9月13日,Google在羅爾德·達爾生日當天發佈了紀念達爾的塗鴉作品。然而,這一天碰巧是猶太新年。由於達爾的反以色列背景,Google此舉招致了部分群體的批評。當天下午2:00,Google從首頁移除了此塗鴉,而其塗鴉專頁上亦无法找到此涂鸦。[23][24]此外,最開始Google還被批評沒有在美國愛國節日,如亡兵紀念日和退伍军人节製作塗鴉作品。[25]2007年,Google則製作了紀念退伍军人节的塗鴉。[26]

2013年3月31日,Google被批評在當天沒有在其美國首頁發佈紀念復活節的塗鴉,而是發佈了紀念凱薩·查維斯生日的塗鴉。[27]2014年,Google又因只發佈紀念日本围棋手的塗鴉而未發佈诺曼底登陆70週年的塗鴉受到公眾批評。[28]为回应批评,Google删除了该标志,并为諾曼底入侵的图片添加了一系列链接。[28]而一项研究表明,Google大多数涂鸦紀念的都是白人男性,而與妇女或有色人種相關的塗鴉較少,Google也因此受到批评。Google稱正著手解决這個问题。[29]

2016年5月19日,Google在美國首頁上發佈了紀念日裔美籍人權活動家河內山百合的塗鴉。[30][31][32]由於河內山百合曾發表一些爭議性觀點,如對奥萨马·本·拉登毛泽东表示崇拜,Google的這一舉措遭到了批評。[30][31][33]美國參議員帕特·图米表示Google應向公眾致歉。[34]但Google沒有正面回應此批評,亦沒有在首頁及塗鴉專頁移除這個塗鴉。[35]

參見

  • 品牌管理
  • 互動式多媒體
  • Google塗鴉列表

參考來源

  1. . Google.com. [2014-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7).
  2. . Google.com. 1998-08-30 [2014-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5).
  3. . The Guardian. 2014-04-12 [2014-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4. . The Telegraph. 2010-01-04 [2014-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5. Nelson, Randy. . Joystiq. 2010-05-21 [2014-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6. . Google. [2023-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0).
  7. Barnett, Emma. . The Telegraph. 2013-02-19 [2014-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8).
  8. . Google. [2009-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23).
  9. Matthew Moore. . The Telegraph (London). 2009-09-27 [2009-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5).
  10. . CNN-IBN. 2011-12-31 [2011-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7).
  11. . BostonGlobe.com. [2017-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1).
  12. Hogenboom, Melissa. . BBC News. 2012-08-13 [2017-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2) (英国英语).
  13. . [2018-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1).
  14. Daniel Terdiman. . Geek Gestalt. CNET. 2010-05-21 [2010-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31).
  15. Mayer, Marissa. . Googleblog.blogspot.com. 2010-05-23 [201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2).
  16. Fricker, Martin. . Daily Mirror. 2010-05-23 [2018-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17. . Google.com. 2010-10-08 [2012-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8).
  18. Germick, Ryan. . Googleblog.blogspot.com. 2011-04-15 [2014-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2).
  19. . Google.com. [201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30).
  20. . Google.ie. 2009-12-18 [201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18).
  21. . Google India. 2009-11-14 [201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30).
  22. . Google Singapore. [201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10).
  23. Brown, Eliot. . The New York Sun. 2007-09-13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7).
  24. . [2017-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9).
  25. Puzzanghera, Jim. . Los Angeles Times. 2007-10-09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4).
  26. . Google.com. [201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24).
  27. Cavna, Michael. . The Washington Post. 2013-03-31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4).
  28. Mulshine, Molly. . The New York Observer. 2014-06-06 [2017-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1).
  29. Grinberg, Emanuella. . CNN. 2014-06-05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5).
  30. Matthews, Dylan. . Vox. 2016-05-19 [2016-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0).
  31. Neff, Blake. . The Daily Caller. 2016-05-19 [2016-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0).
  32. Ross, Janell. . The Washington Post. 2016-05-19 [2016-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0).
  33. Lee, Edmund. . Recode. 2016-05-19 [2016-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0).
  34. Trujillo, Mario. . The Hill. 2016-05-20 [2016-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3).
  35. . Google, Inc. 2016-05-19 [2016-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9).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