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愛沙尼亞關係

中華民國—愛沙尼亞關係是指中華民國愛沙尼亞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37-1940年有官方外交關係,但因蘇聯併吞愛沙尼亞而中止。自1991年從蘇聯獨立以來,兩國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功能的代表機構。中華民國對愛沙尼亞的相關事務由駐拉脫維亞臺北代表團兼轄[1][2]

中華民國—愛沙尼亞關係

中華民國

爱沙尼亚

政治

外交

綠色國家表示在1971年的投票中反對中華民國續留聯合國,即《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愛沙尼亞當時是蘇聯加盟共和國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由蘇聯作為主權國家參與投票。

1937年12月21日,愛沙尼亞與中華民國簽署《友好條約》,建立公使級外交關係[3]

1940年8月6日,因蘇聯佔領愛沙尼亞而中止。

1991年11月8日,中華民國外交部次長章孝嚴訪問愛沙尼亞,與對外經濟關係部長皮爾夫簽署互設貿易代表團協定及經濟合作備忘錄[4]

1995年6月,中華民國經濟部長江丙坤率團赴瑞士參加蒙太納論壇,期間會見愛沙尼亞總統梅里,並就雙邊經貿關係交換意見。8月,愛沙尼亞前總理拉爾國會議員抵台訪問。[4]

2012年3月28日,愛沙尼亞國會議員及愛沙尼亞政府官員訪問團應中華民國政府邀請抵台訪問。訪問團成員包括國會議員翰森愛沙尼亞外交部經濟發展司總司長彭安德,亞太司負責大洋洲事務政務司副司長康思博(Siiri Königsberg),以及經濟暨交通部歐盟與國際合作司司長盧畢[5]

2014年7月15日,中華民國總統夫人周美青以「臺北愛樂管弦樂團」榮譽會長身份訪問愛沙尼亞第2大城塔爾圖。當晚「臺北愛樂管弦樂團」應當地城市「珠戲音樂節」主辦單位邀請在塔爾圖聖約翰教堂演出。[6]

2014年7月,中華民國經濟部常務次長卓士昭訪問愛沙尼亞,會見該國經濟暨交通部常務次長Ahti Kuningas、歐盟暨國際合作司司長Martin Roger等人。[7]

2016年5月,中華民國前副總統呂秀蓮訪問愛沙尼亞。[8][9]

2019年4月,愛沙尼亞國會友台小組致函世界衛生組織(WHO)呼籲邀請台灣出席世界卫生大会(WHA)。[10]

2020年1月,台北市長柯文哲訪問愛沙尼亞考察觀摩e化發展。[11]

2021年4月2日,臺灣太魯閣號列車發生事故,造成重大傷亡,愛沙尼亞國防部長萊內特表示哀悼。[12]

2023年5月23日,愛沙尼亞衛生部長西庫特在WHA表示,各國應促進包容,納入所有夥伴,包括台灣,有意義地參與將有益於全球健康福祉。這是愛沙尼亞首度在WHA聲援台灣。先前,愛沙尼亞國會友台小組以及愛沙尼亞醫師協會分別致函WHO幹事長谭德塞,表達支持台灣參與WHA的立場。[13]

2023年8月6日,波羅的海三國的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愛沙尼亞的梅馬侃、立陶宛的帕季格、拉脫維亞的柯理和)共同組團訪台。10日,與總統蔡英文會面。[14]同日,梅馬侃接受台灣中央通訊社採訪,表示返國後將提出雙方互設代表處。[15]

2023年11月3日,愛沙尼亞同意台灣在首都塔林開設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但目前仍在討論中。愛沙尼亞外交部長薩克納指出「如同許多其他歐洲聯盟國家,愛沙尼亞已準備好接受台北設立非外交的經濟或文化代表處,促進雙方關係。」但強調「愛沙尼亞未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基於一个中国政策框架,我們將不會與台灣發展政治關係。」薩克納並支持台灣參與涉及全球利益領域的國際事務,例如WHO。[16]11月8日,中華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訪問愛沙尼亞,對於設處表示相當樂見,但還須協商包括外交官頭銜豁免權、職權等細節,並透露也邀請愛沙尼亞來台設處。[17][18]

2024年1月13日,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結束後,波羅的海三國的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愛沙尼亞的梅馬侃、立陶宛的帕季格、拉脫維亞的柯理和)發表聯合聲明,讚揚台灣的總統選舉再次展現民主制度的力量與韌性,堪為印太區域的典範與世界的良善力量。並感謝台灣對區域安全的貢獻,包括協助重建烏克蘭,且在中國未曾間歇的打壓下,仍致力捍衛台海的和平與穩定。[19]

經濟

貿易

中華民國對愛沙尼亞的貿易均呈現出超盈餘),且出口至愛沙尼亞的項目多為該國基於國際分工所需進口的零組件,因此並未出現貿易摩擦。此外,對於自愛沙尼亞進口的主力項目均未設限,故亦未向中華民國提出進一步開放市場的要求。[20]

近四年的兩國貿易額,金額美元[21]
年分貿易總額年增減排名出口至愛沙尼亞年增減排名自愛沙尼亞進口年增減排名
201996,619,63920.530%8982,494,39918.791%7414,125,24029.366%101
2020109,383,32213.210%8370,576,42614.447%7438,806,896174.734%88
2021127,177,71516.268%9187,730,34424.305%7539,447,3711.650%96
2022109,825,60213.644%9473,527,08516.190%8336,298,5177.982%95

2020年的兩國貿易主要項目如下:

出口至愛沙尼亞的主要項目為:由兩件或以上配合成套供零售之工具、不鏽鋼扁軋製品;鋼鐵螺釘螺栓螺帽鉚釘墊圈印制电路板、鋼鐵製之其他管與空心型縫紉機車輛之零件與附件;未初梳精梳或另行處理以供紡製用之合成纖維;手用扳手扳鉗、經表面處理或非合金鋼扁軋製品;絕緣電線、電纜與其他絕緣電導體手提工具氣動液壓或裝有電力或非電力之原動機者;家具及其零件、車輛之零件與附件、其他武器(例如弹簧刀空氣槍瓦斯槍警棍);手工具、噴燈老虎钳夹子、手提鍛爐、磨輪;出口未超過5萬新臺幣之小額報單與其他零星物品、其他塑料製品與其他材料制成品、特定用途機器之零件與附件集成电路、用橡膠處理之紡織物電路開關或連接器;物品用栓塞、旋塞與類似用具;電話機與其他傳輸或接收聲音、圖像或其他資料之器具;無機酸類非金属元素之無機氧化合物;離心分離機、液體或氣體過濾與淨化機具;切削金屬用車床、特定用途器具之零件;無線電廣播电视之傳輸器具、攝影機数码相机等。[22]

自愛沙尼亞進口的主要項目為:電話機與其他傳輸或接收聲音、圖像或其他資料之器具;分析或計量用儀器與器具;酵母發粉;冷凍木材、控電或配電用板或櫃;变压器、靜電式變流器與電感器肥料、捲筒或平版之未塗佈牛皮紙纸板、特定用途器具之零件;鑄模用之粘合劑化學製品示波器频谱分析仪、供計量或偵測游離輻射之器具;具有獨立功能之電機與器具;競技運動或戶外遊戲用物品與設備游泳池與袖珍游泳池;回收或紙板、車輛之零件與附件、進口未超過5萬新臺幣之小額報單與其他零星物品;油帆布遮陽帳幕或簾、船露营用品;电动机发电机、髮用製品;薪材、木片或粒片、鋸屑、廢材;美容化粧保養品;無線電廣播或電視之傳輸器具、攝影機、數位相機;不飽和非環一元羧酸、環狀一元羧酸及其鹵化物过氧化物过氧酸,其鹵化磺化硝化或亞硝化衍生物;計量或檢查用儀器與器具、定型投影機;家具及其零件;全拖车半拖車、其他無機械推動裝置之車輛;橡膠或塑膠促進劑、複合可塑劑抗氧化剂與其他複合安定劑等。[23]

投資

根據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統計,臺商前往愛沙尼亞的投資金額為1,000美元,計有1件;愛沙尼亞赴臺灣的投資金額為8萬7,000美元,計有7件。[7]

會展

2011年11月,在臺北舉辦第1屆「臺愛經濟合作會議」。此後在塔林或臺北輪流舉辦,至2021年已舉辦第7屆(有鑑於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響,改為線上會議)。[7]

2015年4月,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委託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外貿協會)辦理的「2015年新北歐利基產業拓銷團」與36家廠商前往俄羅斯聖彼得堡芬蘭愛沙尼亞瑞典波蘭等國爭取商機,該團也是台灣近期赴北歐地區規模最大的拓銷團。[24]

2017年11月,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李世光率領經濟部「2017年歐洲新創展會參訪及招商團」赴愛沙尼亞考察商機。[25]

交流

學術

爱沙尼亚学者钢和泰是一名汉学家东方学家[26],在中国语言学藏學等領域均有所研究[27][28],在中外文化和学术交流中亦扮演重要的角色[29]。钢和泰在20世纪初發現了清朝宫廷御用的图像学著作《诸佛菩萨圣像赞》[30],又曾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學執教,與胡適有交情[31]:539,亦曾與陳寅恪交流切磋[32]:107。1937年3月16日,於中國北平德國醫院逝世[註 1]

中華民國教育部提供「臺灣獎學金」和「華語文獎學金」給予愛沙尼亞學生申請台灣的大學攻讀學位及學習華語文;中華民國外交部則提供「臺灣獎助金」給予愛沙尼亞學者赴台研究。[8]

藝文

2016年9月,駐拉脫維亞臺北代表團與愛沙尼亞塔爾圖大學舉辦「愛沙尼亞人眼中的臺灣」照片特展。10月,另舉辦「文明的印記」中華古書特展。[8]

2017年1月,駐拉脫維亞臺北代表團與愛沙尼亞建築博物館共同舉辦「Making Places」(空間創造)臺灣建築展。[25]

援助

2020年4月,對於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在全球擴散,中華民國外交部宣布第2波國際援助行動,其中捐贈130萬片口罩給愛沙尼亞在內的8個欧洲联盟成员国[33]

協定

雙邊文件
日期簽署備註
1937年12月21日《中國愛司托尼亞友好條約》[3]
1991年11月8日《中華民國與愛沙尼亞互設貿易代表團協定》
《中華民國與愛沙尼亞經濟合作備忘錄
[4]
2016年國立政治大學塔林大學學術合作備忘錄》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塔林科技大學學術合作備忘錄》
《國立政治大學與塔林大學學生交流合作備忘錄》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與塔林科技大學學生交流合作備忘錄》
[8]

簽證

中華民國護照中華民國國民簽證要求分布圖:入境愛沙尼亞可以「申根區免簽證」。
歐盟愛沙尼亞護照愛沙尼亞國民簽證要求分布圖:入境中華民國可以免簽證

歐洲申根區給予持有載明身分證字號的中華民國護照中華民國國民可以申根區免簽證入境,停留日數與申根區合併計算,每6個月期間內總計可停留90天。[34][35][36]

愛沙尼亞國民持有歐盟護照者也可以免簽證的方式入境中華民國,停留最多90天。[37]

交通

客運

兩國無直航班機,可經由(不計航點遠近,截至2023年7月8日):

駕車

基於中華民國未加入《维也纳道路交通公约》,且愛沙尼亞僅開放該公約簽署締約國家以國際駕駛執照駕車,因此尚未承認中華民國國際駕駛執照。[38][39]

注釋

  1. 胡適日記》,1937年3月16日載:“民国七年,我因Sir Charles Eliot的介绍,请他到北大教梵文,并教印度古宗教史。他的古宗教史是我替他口译的,我们合作两年,我得益不少。我初学梵文,也是跟他学的。他今年僅六十风,他一妻一子。”

參考資料

  1. . 中華民國外交部 領事事務局. [2017-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2. . 中華民國駐外單位聯合網站. [2016-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1).
  3. . 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 [2022-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30).
  4.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0).
  5.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5-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8).
  6.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4年7月15日 [2015年11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9日).
  7. 雙二組駐外服務小組. (PDF). 中華民國經濟部 國際貿易署.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年12月11日).
  8.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04-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1-29).
  9. 陳正翰. . 痞客邦. 2016年5月20日 [2018年8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8月20日).
  10. 侯姿瑩. . 中央社. 2019年5月1日 [2019年5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1日).
  11. 陳璟民. . 自由時報. 2020年1月18日 [2020年1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月18日).
  12.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1年4月5日 [2021年4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6日).
  13. 歐洲司.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3年5月24日 [2023年5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5月27日).
  14. 溫貴香. . 中央社. 2023年8月10日 [2023年11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11月4日).
  15. 黃雅詩. . 中央社. 2023年8月10日 [2023年11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11月4日).
  16. . 中央社. 2023-11-04 [2023-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8).
  17. 楊堯茹. . 自由時報. 2023年11月10日 [2023年11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11月12日).
  18. 楊丞彧. . 自由時報. 2023年11月12日 [2023年11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11月12日).
  19. 歐洲司.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4-01-14.
  20. .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2021-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7).
  21. . 中華民國經濟部 國際貿易署. [2021-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9).
  22. .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2021-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7).
  23. .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2021-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7).
  24.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 經貿透視網. 2015年4月17日 [2020年9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2月21日).
  25.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04-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4-02).
  26. 阴海燕.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藏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2012, (1).
  27.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藏大学学报编辑部). 2009, (1).
  28. 王启龙; 邓小咏. . 中国藏学. 2009, (3) [2022-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3).
  29. 王启龙; 邓小咏. 需要付费订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 (10).
  30. 罗文华. . 故宫博物院. [2015-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2).
  31. 江勇振. . 舍我其誰: 胡適.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13. ISBN 978-957-08-4278-4.
  32.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91.
  33. 呂伊萱. . 自由時報. 2020年4月14日 [2020年4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18日).
  34.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17-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35.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1-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1).
  36.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1-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3).
  37.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18-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6).
  38. 2023年3月15日已致電愛沙尼亞外交部愛沙尼亞交通管理局確認。
  39.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18-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8).

參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