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巴士41線

九龍巴士41線香港已停辦的巴士路線,來往青衣長青邨)及九龍城碼頭,提供長康邨綠悠雅苑長安邨來往長沙灣深水埗旺角何文田愛民邨紅磡土瓜灣的空調巴士服務。

九龍巴士41線
九龍巴士
荔枝角車廠-青衣分廠(L)
使用車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ATEE)
青衣長青邨
途經長康邨綠悠雅苑長安邨青荃橋荃灣路美孚荔枝角長沙灣深水埗旺角何文田紅磡土瓜灣
九龍城碼頭
21.8公里
105分鐘
05:20-00:05
05:50-00:15
星期一至六:20-35分鐘一班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25-35分鐘一班
$8.9
分段美孚站往九龍城碼頭:$6.8
分段美孚站往長青:$6.0
長安往長青:$4.6
相关
以外
替代
競爭交通九龍巴士41A線42A線44線
(旺角至青衣)
九龍巴士45線(美孚至九龍城碼頭)
九龍巴士18線城巴E21A線
(由旺角往何文田)

本線與45線曾經同是葵青區來往土瓜灣的巴士路線,兩者在美孚新邨以東的行車路線完全一致,同樣經何文田一帶前往九龍城碼頭。

歷史

  • 1987年4月14日:投入服務,當時由九龍城碼頭來往青衣邨。本路線經由何文田來往青衣及土瓜灣的主要原因,是運輸署在1980年代實施的公共交通協調政策所引致,當年所有新界往九龍路線,都不可沿彌敦道前往佐敦道以南的地區,因此本線取道何文田及愛民邨來往,也是因為不能沿油麻地前往的原因,來住紅磡及土瓜灣便感到迂迴,即使後期取消這套政策,本路線都沒有改路。
  • 1987年8月23日:往青衣方向改經紅磡碼頭,成為當時唯一兩條途經溫思勞街隧道的專利巴士路線(另一條為九龍巴士45線)。
  • 1989年2月11日:因為青衣大橋進行不定時維修,所有行經青衣大橋的路線隨即改行青荃橋。所以總站更改為長青邨,改行青荃橋及荃灣路
  • 1991年3月17日:因紅磡碼頭搬遷,往青衣方向不再繞經紅磡碼頭巴士總站,到達必嘉街後改行機利士南路、蕪湖街馬頭圍道前往佛光街(不再途經溫思勞街及仁風街),而導致行車時間增加。
  • 1991年8月11日:來回程繞經長安邨
  • 2004年6月20日:加入空調巴士行走,象徵土瓜灣及何文田再沒有全以非空調巴士行走的全日路線。
  • 2004年12月27日:往青衣方向到達寶其利街後,改經孖庶街往蕪湖街,不再途經明安街、必嘉街及機利士南路。
  • 2009年3月7日:全線改以空調巴士行走,成為青衣來往九龍市區的全日路線中,第二條提供全線空調服務的巴士路線。亦象徵何文田及愛民邨一帶再沒有非空調巴士行走。
  • 2010年6月1日:提早長青頭車開出時間至0520,以取代44S線[1]
  • 2014年9月29日:受佔領旺角影響,本線與九龍巴士18線九龍巴士45線一同暫停服務,城巴E21A線又縮短至深水埗,導致何文田完全沒有巴士來往旺角及深水埗。
  • 2014年10月6日:受佔領旺角影響,往九龍城碼頭:長沙灣道之後改行界限街天橋,窩打老道天橋,公主道天橋直駛往何文田返回原有路線;往長青:窩打老道之後改行太子道西天橋,荔枝角道,黃竹街返回原有路線。
  • 2014年10月15日:受佔領旺角影響,往九龍城碼頭:恢復原有路線;往長青:窩打老道之後改行太子道西天橋,荔枝角道,黃竹街返回原有路線。
  • 2014年10月17日:曾一度恢復原有路線。但晚上佔領旺角捲土重來,再要跟隨2014年10月6日之路線改道。
  • 2014年12月27日:往九龍城碼頭方向加停葵涌交匯處站[2]
  • 2015年1月31日:本線與九龍巴士45線實行定點班次,並削減班次至20至30分鐘一班,大部分為30分鐘一班。
  • 2015年3月21日:增設到站時間預報。[3]
  • 2015年9月26日:本線與九龍巴士7號線九龍巴士8號線增設八達通轉乘優惠。
  • 2018年7月15日:往九龍城碼頭方向,取消洗衣街水務署」站,改為「旺角道」站。[4]
  • 2023年4月16日:取消服務。由該路線的特別班次241X提升全日服務取代。[5]

服務時間及班次

青衣長青邨)開
星期一至五
05:2005:5006:1506:4007:0507:2507:50
08:1508:4509:1509:4510:1510:4511:15
11:4512:1512:4513:1513:4514:1514:45
15:1515:4516:1516:4017:0517:3018:00
18:3019:0019:3020:0020:3021:0021:30
22:0022:3023:0023:3000:05
星期六
05:2005:5006:2006:5007:2007:4508:10
08:3509:0009:3010:0010:3011:0011:30
12:0012:3013:0013:3014:0014:3015:00
15:3016:0016:3017:0017:3018:0018:30
19:0019:3020:0020:3021:0021:3022:00
22:3023:0023:3000:05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05:2005:5006:2006:5007:2007:5008:20
08:5009:2009:5010:2010:4511:1011:35
12:0012:3013:0013:3014:0014:3015:00
15:3016:0016:3017:0017:3018:0018:30
19:0019:3020:0020:3021:0021:3022:00
22:3023:0023:3000:05
九龍城碼頭
星期一至五
05:5006:2006:5007:1007:3007:5008:15
08:4009:0509:3010:0010:3011:0011:30
12:0012:3013:0013:3014:0014:3015:00
15:3016:0016:3017:0017:3017:5518:20
18:4519:1519:4520:1520:4521:1521:45
22:1522:4523:1523:4500:15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05:5006:2006:5007:2007:5008:2008:50
09:2009:5010:2010:5011:2011:5012:20
12:5013:2013:5014:2014:5015:2015:50
16:2016:5017:2017:4518:1518:4519:15
19:4520:1520:4521:1521:4522:1522:45
23:1523:4500:15

收費

全程:$8.9

  • 本線設有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
  • 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長者或個人八達通(包括「樂悠咭」),以及12歲以下合資格殘疾兒童使用「殘疾人士身份」個人八達通繳付車資,均可享有每程$2.0或半價(以較低者為準)的票價優惠;12至64歲合資格殘疾人士使用「殘疾人士身份」個人八達通,以及60至64歲香港居民使用「樂悠咭」繳付車資,均可享有每程$2.0或全費(以較低者為準)的票價優惠
  • 乘客可以現金或八達通於上車時付款,不設找續。
  • 每位成人乘客可免費攜帶最多兩名4歲以下而不佔座位的兒童乘客乘車,超額之4歲以下小童必須繳付小童車費乘車。
  • 持有「九巴月票」之乘客在車票有效期內,每日可享最多10程任何九龍巴士龍運巴士路線(包括本路線,以及聯營路線的九龍巴士龍運巴士提供的班次;惟乘搭機場「A」及「NA」線則可享原價二七折優惠(不會計算每天10次合資格車程));而B1線則每日可享最多各2程(不會計算每天10次合資格車程)。
  • 九龍巴士城巴龍運巴士陽光巴士全職員工及家屬(不包括外判職員)可免費乘搭本路線,惟必須拍職員或職員家屬八達通。
  • 乘客亦可透過多元化電子支付系統(e度嘟)繳付車資,包括使用非接觸式VISA卡、JCB卡、萬事達卡、銀聯卡、美國運通、大來國際、Discover Card、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AlipayHK「易乘碼」、支付寶、WeChatHK/微信支付「搭車碼」、銀聯雲閃付「乘車碼」及BOC Pay「乘車碼」。乘客使用此付款方式,使用此支付方式的乘客可享有中途下車之分段收費,以及與其他九巴/龍運獨營路線或聯營線九巴/龍運班次之轉乘優惠,惟不適用於與非九巴/龍運路線之轉乘優惠,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

使用車輛

由於本線途經專營巴士低排放區,故必須使用達到歐盟五型或以上排放標準的車輛行走。

本線初期由荔枝角(L)及九龍灣(K)車廠聯合派出10輛巴士行走本線,主要用車為平頂寶,但荔枝角廠很快改派5輛利蘭勝利二型,而九龍灣也改派5輛丹尼士喝采巴士,其後十多年都沒有改變,只是L廠換入MCW 9.7米行走,直至1990年代末因兩軸巴士大量淘汰,才換入11米巴士行走,改為全L廠派車。

2004年6月20日起本線換入3輛空調巴士行走(2005年7月1日再增加3輛,2006年10月15日再增加2輛),象徵土瓜灣何文田再沒有全以非空調巴士行走的全日路線,而當時該3輛空調巴士為富豪奧林比安12米。2009年3月7日起本線改為全空調服務,成為繼42A線後,第2條青衣至九龍市區巴士線提升至全空調服務,亦象徵何文田及愛民區再沒有非空調巴士行走。本路線一直以來都使用舊款空調巴士,直至2009年9月22日起換入兩部配備歐盟三期引擎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空調巴士行走,使本線首次有超低地台巴士作字軌車,2010年7月12日引入兩部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2015年7月起換入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ATEU)行走,但於同年8月全線改派配備歐盟五期引擎的富豪B9TL12米空調巴士(AVBWU)行走。

現時使用8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12米(ATEE)雙層空調巴士,均屬青衣車廠

車隊編號 車牌
ATEE2 RE 639
ATEE9 RB 526
ATEE10 RB4002
ATEE11 RE6087
ATEE12 RE9399
ATEE14 RJ7723
ATEE20 RX3315
ATEE37 RL7723

行車路線

青衣(長青邨)開經:青康路、美景花園迴旋處、青康路、涌美路青衣鄉事會路楓樹窩路、擔桿山交匯處、青敬路長安巴士總站擔桿山路、擔桿山交匯處、青荃路、荃青交匯處、荃灣路葵涌道長沙灣道彌敦道旺角道洗衣街亞皆老街窩打老道培正道佛光街忠孝街愛民巴士總站、忠孝街、佛光街、馬頭圍道土瓜灣道新碼頭街

九龍城碼頭開經:新碼頭街、土瓜灣道、馬頭圍道、蕪湖街大沽街寶其利街孖庶街、蕪湖街、馬頭圍道、佛光街、忠孝街、佛光街、培正道、窩打老道、亞皆老街、彌敦道、長沙灣道、荔枝角道、葵涌道、荃灣路、荃青交匯處、青荃路、擔桿山交匯處、青敬路、長安巴士總站、擔桿山路、擔桿山交匯處、楓樹窩路、青衣鄉事會路、涌美路、青康路、美景花園迴旋處及青康路。

沿線車站

此線及45線的走線圖,當中藍綠線則表示只有此線駛經
青衣長青邨)開九龍城碼頭
序號車站名稱位置序號車站名稱位置
1長青巴士總站1九龍城碼頭巴士總站
2長青邨青槐樓青康路2貴州街土瓜灣道
3青盛苑3落山道
4長康邨康順樓涌美路4鴻福街
5職安健學院5鶴園街馬頭圍道
6長康邨康富樓6寶其利街
7青衣警署青衣鄉事會路7家維邨佛光街
8綠悠雅苑楓樹窩路8信用街
9青衣邨宜業樓9何文田站何文田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10楓樹窩體育館10迦密中學忠孝街
11青衣轉車站-長安長安巴士總站11愛民邨
12葵涌交匯處葵涌道12忠民街
13美孚站長沙灣道13欣圖軒
14光昌街14房屋署大樓佛光街
15興華街15香港都會大學
16元州邨16中華電力窩打老道
17九江街17怡安閣亞皆老街
18欽州街18太平道
19黃竹街19旺角站
20太子站(S4)彌敦道20快富街(N68)彌敦道
21旺角道21太子站(N76)
22嘉道理道亞皆老街22楓樹街長沙灣道
23亞皆老街中電23北河街
24萬基大廈窩打老道24怡靖苑
25培正中學培正道25東京街
26何文田廣場佛光街26長沙灣徑
27迦密村街忠孝街27美孚轉車站荔枝角道
28俊民苑28葵涌交匯處葵涌道
29愛民邨愛民巴士總站29青衣轉車站-長安長安巴士總站
30聖三一堂中學忠孝街30楓樹窩體育館楓樹窩路
31忠孝街31青衣邨宜業樓
32信用街佛光街32綠悠雅苑
33佛光街馬頭圍道33翠怡花園青衣鄉事會路
34石塘街34長青邨青梅樓涌美路
35浙江街土瓜灣道35長康邨康富樓
36落山道36長康邨康盛樓
37九龍城碼頭巴士總站37長康邨康豐樓
38長康邨康祥樓青康路
39青盛苑
40美景花園
41長青巴士總站

客量

  • 本線服務青衣島居民來往紅磡土瓜灣,途經西九龍市區(美孚旺角)及何文田
  • 由於本線來往兩地需時超過一小時(來往九龍城碼頭及美孚亦要超過半小時),路線迂迴而且班次疏落,同時亦受到紅色小巴或同類路線競爭,故客量只屬一般,乘客多數為熟客、等候其他路線時改為乘搭本線往來青衣區和來往旺角及何文田或紅磡的短途客(只限往九龍城碼頭方向)。
  • 由於分段收費路段的收費不合理,令乘客寧願等候其他路線亦不願等候本線(例如在快富街站本路線是收全費$8.9,但44線42A線卻分別只收$6.8及$7.2及更快捷到達長青邨,反向由美孚到何文田一段本已客量不多,在1990年5月21日率先把九龍巴士18線縮短至深水埗碼頭。隨著2007年5月21日城巴E21A線加入使該路段重回三線競爭局面,並以平價$4.8及$3.5元競爭,使客量更進一步減少)。運輸署曾建議本線改為特快線,即241X,行經西九龍走廊,但因深水埗區議員及沿路居民因噪音問題反對而告吹。而青衣區全日特快不經深水埗區往來旺角的巴士服務,則由41A線於2014年8月25日改道起提供。
  • 由於本路線服務地區大多數已成型,客量不會有太大的增長,本線在取消服務前都只作輔助別線的用途。
  • 本線由美孚往九龍城碼頭一段與同屬九巴的45線的走線根本大致相同,使客源分薄,及後途經美孚至愛民邨一段受城巴E21A線的分段收費$4.8及$3.5競爭,加上該分段收費開線超過20年都沒加價,而九巴則自2008年起有5年加價後,價格差距更大。
  • 由愛民至美孚及來往愛民至九龍城碼頭的車程,本路線與45線組成聯合班次,由於無法確保準時到站,有時會出現25分鐘(最疏時)連續兩部車到站(一部是41線,另一部是45線),使乘客候車時間太長。
  • 改為30分鐘一班之後,九龍城碼頭開車時間為梅花間竹一班41線及一班45線(即隔15分鐘有車往美孚),往新界方向連續兩部車到站問題可望改善;但往九龍方向則未必,因為兩線美孚之前的路程並不相同。

爭議

由於此路線跟不少巴士路線重疊,運輸署及九巴經常在提出不同的重組建議,冀能善用資源或提升此路線的競爭力,卻屢遭沿線居民反對和抗議。

年度 載客量/載客率 計劃實行方案與諮詢結果
2011[6] 平均每天約5200位乘客 青衣總站遷往青衣鐵路站,改經葵青路青葵公路連翔道大角咀來往青衣及旺角,收費由當時的$7.3增至$8.2,同時抽調1輛巴士至45線。方案遭區議會反對而沒有實行。
2012[7] 平均每天約5491位乘客,最繁忙一小時的載客率為65%,非繁忙時段的一小時最高載客率為約29% 青衣總站遷往青衣鐵路站,改經葵青路、青葵公路、連翔道、東京街西西九龍走廊前往旺角,並縮短至愛民邨,同時削減2輛用車,其中1輛巴士抽調至45線。建議受區議會反對而擱置重組。
2013[8] 平均每天約5756位乘客,最繁忙一小時的載客率為65%,非繁忙時段的一小時最高載客率為約29% 青衣總站遷往青衣鐵路站,改經葵青路、青葵公路、連翔道、東京街西及西九龍走廊前往旺角,於紅磡區內依次途經佛光街和衷街漆咸道北蕪湖街(循環點)及馬頭圍道返回佛光街,往青衣方向改經連翔道、青葵公路及葵青路,同時削減2輛用車,其中1輛巴士抽調至45線。計劃受區議會反對而未能實施。
2014[9] 最繁忙一小時的載客率為72%,非繁忙時段的一小時最高載客率為41% 由長青縮短至長安,同時削減3輛用車,繁忙時段班次縮減至30分鐘一班。最終繁忙時段班次減至20-25分鐘一班,而非繁忙時段則為30分鐘一班;縮短方案沒有實行。
2017[10] 上午最繁忙半小時的載客率為約79% 抽調一輛用車開辦特別班次241X線,提供平日早上一班由長青經西九龍公路大角咀油麻地前往愛民的特快服務,最終在2017年8月28日投入服務。
2019[11] 最繁忙一小時內的載客率為64% 此路線併入特快路線241X,241X線提升至全日服務,往愛民方向離開美孚後駛上西九龍走廊前往旺角,然後按41線原有路線前往愛民;往青衣方向則取道西九龍公路,並削減2輛用車,繁忙時間班次由20-25分鐘改為20-30分鐘,車資跟隨241X線之原有收費($8.9,比41線貴$0.5)。由於241X線不服務紅磡土瓜灣,葵青區及九龍城區區議員反對變相把原41線縮短,加上何文田居民也將因此失去一個往返長沙灣道土瓜灣的選擇,故此計劃一提出即惹起爭議[12][13],最終更被撤回。
2020-2021[14] 最繁忙一小時內的載客率為61%,當中往返深水埗及何文田、九龍城的客量佔此路線乘客的一半。[15] 此路線併入特快路線241X,241X線提升至全日服務,往九龍城碼頭方向改經西九龍走廊(不停美孚)前往旺角,然後按41線原有路線前往九龍城碼頭;往青衣方向則取道西九龍公路,並削減2輛用車,車資則跟隨241X之原有收費($8.9,比41線貴$0.5)。由於九龍城區區議員認為方案忽略利用此路線往返何文田與深水埗的流水客,他們或只餘下班次非常疏落的18與45線,而兩者之班次又未有因而加密[16],故在區議員反對下被撤回。
2022-2023[17] 最繁忙一小時內的載客率為60%。 此路線併入特快路線241X,241X線提升至全日服務,往九龍城碼頭方向直達大角咀後,改經櫻桃街、亞皆老街、新填地街、旺角道、洗衣街、亞皆老街、窩打老道轉入培正道,沿41線原有走線返回九龍城碼頭 ; 往長青方向駛經培正道後,經窩打老道、亞皆老街、櫻桃街、深旺道、連翔道、青葵公路前往荃灣路。車資跟隨241X之原有收費($9.4,比41線貴$0.5),服務時間和班次大致與41線相同,保留8輛用車。

參考資料及注釋

  1. . [200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 . [2014-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3. http://www.kmb.hk/tc/news/press/archives/news201503192212.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100條九巴及龍運路線增設巴士到站時間預報系統〉[新聞稿],2015年3月21日。
  4. (PDF). [2018-07-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5. (PDF). [2023-04-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4-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6.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2011-2012年度葵青區巴士路線計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葵青區議會交通及運輸文件第56(修訂)/2010-2011號,2011年2月。
  7.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2012-2013年度葵青區巴士路線計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葵青區議會交通及運輸文件第2/2012號,2012年1月。
  8.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2013-2014年度葵青區巴士路線計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葵青區議會交通及運輸文件第3/2013號,2013年2月。
  9.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2014-2015年度葵青區巴士路線計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葵青區議會交通及運輸文件第4/2014號,2014年2月。
  10.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2017-2018年度葵青區巴士路線計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葵青區議會交通及運輸文件第2/D/2017號,2017年1月。
  11.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2019-2020年深水埗區落實巴士路線計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深水埗區議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文件71/19,2019年1月。
  12. 【我區我主場.青衣】運輸署「挖肉補瘡」重組路線 人口增反削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01》,2019年4月1日。
  13. 反對巴士線41號及241X號合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9年2月20日。
  14.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2020-2021年度深水埗區巴士路線計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20年2月。
  15.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就2020-21年度九龍城區巴士路線計劃提供補充資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20年3月。
  16. 不滿本年RDP欠缺充足參考資料 要求發還有關討論文件及暫緩有關削班建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20年3月5日。
  17.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2022-2023年度深水埗區巴士路線計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22年2月。
  • 容偉釗. . 香港: BSI (香港). 2002年 [2017-06-23]. ISBN 962-8414-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郭炳華. . 香港: 80M巴士專門店. 2010年. ISBN 962-8686-95-X.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九龍巴士41線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