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四小龙

亞洲四小龍是指自1960年代開始至今,亚洲四個高速成長的經濟體韩国台湾新加坡香港[1]。亞洲四小龍在1960年代開始至今經濟高速成長。它們利用已開發國家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吸引大量的外資和技術,利用本地廉價而良好的勞動力優勢,適時調整經濟發展策略而發展迅速,成為东亚東南亚日本後新興的已開發國家或地區(雁行理论),也成為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經濟“火車頭”之一,其成功的經濟發展過程和經驗是發展經濟學研究的典型例子。如今亚洲四小龙均被列入发达经济体行列,2022年人均GDP分别为(IMF):新加坡為79,426美元,香港為49,700美元,韩国為34,651美元,臺灣為34,055美元[2][3]

亚洲四小龙
汉语名称
简化字
名稱
諺文
汉字
马来语名称
马来语
语名称
英语名称
英语

名称

「亞洲四小龍」是20世纪通行於亞洲的名词与概念,西方將其稱為「亞洲四虎」(英語:德語:, 法語:)。

另有「亞洲四小虎」(Tiger Cub Economies)一詞,指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四個亞洲新興經濟體[4]

基本概況

亞洲四小龍經濟體基本概況
經濟體首都/首府人口
(万人)
面積
(km2
人口密度
(人/km2)
失業率

(2020)

人類發展指數

(2020年報告)[5] [6]

國民平均智商
(2018)[7]
人口淨遷移率

(2015-2020)

人口自然成長率

(2015-2020)

臺灣 臺北市 2,371 36,197 651 3.7% 0.916 104 0.13% 0.28
韩国 首爾市 5,170 100,210 507 4.1% 0.916 106 0.02% 0.36
新加坡 新加坡 570 728 7,804 3.0% 0.938 108 0.47% 1.40
香港 香港 750 1,106 6,777 5.2% 0.949 108 0.40% 0.83

經濟指標

經濟成長率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四小龙经济起飞时,生产总值增速最高达10%。1993至2012年,亚洲四小龙生产总值平均增速在3.7%~6.0%之间[8]

亞洲四小龍歷年經濟成長率
經濟體 2022年上半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9]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韩国 +3.0%[10] +4.0%[11] -1.9% +2.0% +2.9% +3.2% +2.9% +2.8% +3.2% +3.2%
臺灣[12] +3.11%[13] +6.57%[14] +3.36%[15] +3.06%[16] +2.79% +3.31% +2.17%[17] +1.47% +4.72% +2.48%
香港 -2.7%[18] +6.4% -6.1% -1.2% +2.8% +3.8% +2.2% +2.4% +2.8% +3.1%
新加坡 +4.25%[19] +7.2%[20] -5.4% +0.7% +3.4% +4.3% +3.2% +3.0% +3.9% +4.8%
1960至2014年间四小龙人均GDP增长[21]

國內生產總值(GDP)

亞洲四小龍國內生產總值表(亿美元)
經濟體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6年 2006年[22] 1992年 [8] 1980年 [8]
GDP 世界排名 GDP 世界排名 GDP 世界排名 GDP世界排名GDP占比‰GDP排名GDP排名GDP排名
世界总产值 1,015,609-845,376-838,449-872,652-755,4351000482,4481000----
韩国 17,3421318,2381015,8671016,2951214,11218.78,88018.433821264427
臺灣 8,286217,855226,355215,861215,2867.03,6457.621992042236
香港 3,683433,697403,413363,729342,9693.91,3222.75204412061
新加坡 4,236373,786383,628363,209421,8973.910563329344N/A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

亞洲四小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表(美元)
經濟體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6年 2000年 1990年
人均GDP 世界排名 人均GDP 世界排名 人均GDP 世界排名 人均GDP 世界排名 人均GDP 世界排名 人均GDP 人均GDP 人均GDP
韩国 33,592 30 35,196 35 31,638 26 31,430 28 31,346 28 27,607 12,256 6,610
臺灣 35,513 27 33,011 40 28,383 29 25,908 36 25,838 34 [17]23,091 14,908 8,205
香港 49,700 17 49,485 - 45,176 - 49,334 - 48,517 - 48,307 32,404 10,778
新加坡 79,426 6 66,263 12 58,484 6 63,987 8 64,041 7 52,961 22,790 12,387

購買力平價(PPP)

亞洲四小龍國內生產總值表(十億國際元
經濟體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7年 1993~2017年
PPP 世界排名 PPP 世界排名 PPP 世界排名 PPP 世界排名 PPP 世界排名 PPP(十億美元) 世界排名
世界总产值 161,449,514 - - 138,352,382 - 135,669,545 - 127,723,794 - 119,400 -
韩国 2,765,834 14 2,436,872 14 2,307,718 12 2,224,985 14 1,969,106 14 2027 14
臺灣 1,621,702 19 1,403,663 19 1,293,972 20 - - - - 1175 22
香港 518,743 - 472,395 - 461,894 - 468,275 44 454,886 - 453 -
新加坡 700,980 38 600,063 38 576,839 36 578,204 37 527,021 38 513 40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PPP)

亞洲四小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表(美元)
經濟體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00年 1990年
人均PPP 世界排名 人均PPP 世界排名 人均PPP 世界排名 人均PPP 世界排名 人均PPP 世界排名 人均PPP 人均PPP 人均PPP
韩国 53,574 28 47,027 25 46,452 30 40,111 31 39,400 32 56,878 26,737 17,302
臺灣 69,500 13 59,398 12 57,214 13 52,304 19 49,800 22 52,304 20,289 9,858
香港 69,987 10 62,839 - 66,527 - 64,596 - 61,000 - 60,718 48,530 19,304
新加坡 131,426 2 102,742 2 105,689 3 101,531 3 90,500 5 83,066 32,262 17,393

貨物貿易額

四小龙在高度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对日本市场的进口依赖和对美国市场的出口依赖甚高[23]。1988年1月29日,美国宣布,亚洲四小龙已不屬於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从1989年起取消其向美国出口商品所享受的普惠制待遇。这样,亚洲四小龙被迫在美国市场上同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竞争。同时,亚洲四小虎则利用普惠制待遇向美国市场扩大出口[24]。而四小龙在欧盟的市场占有率则于2001年被中国大陆超过[25]

货物貿易額(十億美元)[26]
經濟體 2021年2020年2019年2016年2006年
貿易額出口額進口額貿易額出口額進口額贸易额出口額进口額贸易额出口額进口額贸易额出口額进口額
韩国 980 512 467 1,046 542 503 902 495 406 635 325 309
臺灣 [27]827 446 381 631 345 286 615 329 286 508 279 229 432 226 206
香港 1,085 - - 1,113 535 578 1,064 517 547 658 323 336
新加坡 712 406 306 750 390 359 613 330 283 511 272 239

外匯儲備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四小龙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外匯儲備(亿美元)截至[28][29][30][31]
經濟體 2021年2020年2019年[32]2017年2007年
儲量排名儲量排名儲量排名儲量排名儲量排名
韩国 4,63194,431-3,97993,75382,622-
臺灣 5,48465,299-4,78154,36652,661-
香港 4,96874,916-4,40674,00061,422-
新加坡 4,179103,623-2,769112,754111,392-

黃金儲備

黃金儲備(噸)及占世界黄金儲備的份额(%)
經濟體2016年2006年[33]
黃金儲備份额世界排名黃金儲備份额世界排名
韩国70.41.0%4014.30.7%55
臺灣423.64.0%13423.33.0%12
香港2.10.0%932.10.0%86
新加坡127.42.0%26127.41.9%27

国际组织

經濟體 世贸组织 经合组织 发展援助委员会 亚太经合组织 亚开行 东南亚中央银行 G20 东亚峰会 东盟 亚投行
韩国 [34]
臺灣
香港 [35]
新加坡

影響

此後亞洲四小龍的發展歷程被亞洲許多經濟體如亞洲四小虎等借鑑,在10餘年後經濟得到大幅度的發展。但是由於過於依賴國際資本及偶有政治衝突,而成為當地經濟層面的一些隱憂,也是亞洲金融危機造成巨大損失的原因之一。亞洲四小龍的發展模式也成為拉丁美洲跳脫依賴理論的參考對象。

相關條目

参考文献

引用

  1. 姚明嘉. . 天下雜誌. 1986-10-01, (65期) [2020-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7).
  2. 綜合統計處. . 行政院主計總處. [2021-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8).
  3. 潘姿羽. . 中央社. 2020-11-27 [202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4. . 搜狐. 易读财经. 2016-09-08 [2017-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6).
  5. . [2019-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6. . [2019-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31).
  7. Cheryl. . 經濟一週. 2018-06-13.
  8. 羊正鈺.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19-05-18 [2020-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5).
  9. . 中央社. 2019-09-08 [2020-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5).
  10. . 工商. 2022-07-27 [2022-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9).
  11. 陳達誠. . 鉅亨. 2022-01-25 [2022-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31).
  12. 主計總處統計專區. .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2021-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4).
  13. 曹悅華. . 工商. 2022-07-29 [2022-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2).
  14. 鄭琪芳. . 自由時報. 2022-05-27 [2022-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6).
  15. 潘姿羽. . 中央社. 2021-02-20 [2022-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6).
  16. 戴瑞瑤. . 聯合新聞網. [2020-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5).
  17. 綜合統計處國民所得科. . 行政院主計總處. [2021-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5).
  18. 劉祥航. . 鉅亨. 2022-08-01 [2022-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2).
  19. . Reuters. 2022-07-14 [2022-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2).
  20. 郭中翰. . 中央社. 2022-01-03 [2022-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8).
  21. Data for "Real GDP at Constant National Prices" and "Population" from Economic Research at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2. .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17-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23. 林善浪; 吳肇光. . 中囯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162–164. ISBN 7500439830.
  24. 鲁丹萍. . .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6: 69. ISBN 7302122709.
  25. 王永立. 曹和平 , 编.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21. ISBN 7301060734.
  26. 財政部統計處. . 財政部全球資訊網. 中華民國財政部. [2020-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7).
  27. 謝方娪. . 中央社. 2022-01-07 [2022-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7).
  28. . 香港金融管理局. 2007 [2017-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6).
  29. . 财经网. [2017-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6).
  30. . 第一财经日报. 新浪财经. 2007-03-08 [2017-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6).
  31. . CEIC. [2020-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7).
  32. 呂清郎. . 工商時報. 2020-01-07 [2020-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2).
  33. . 第一黄金网. [2017-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6).
  34. 東協十加三
  35. . www.info.gov.hk. [2018-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1).

来源

  • 崔士鑫; 匡宇奇.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3. ISBN 7507803910.
  • 刘志庚; 江泰昌. .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87.
  • 谷源洋; 周圣葵; 谈世中. .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2.
  • 李树桂. .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9. ISBN 978780524151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