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襲擊事件

「7‧21」元朗襲擊事件,又稱「元朗暴力事件[28][29]、「元朗恐怖襲擊[30][31][32][33][34]、「元朗黑夜[35][36][30]或「721西鐵元朗站事件」,是指2019年7月21日的遊行當晚及翌日凌晨發生在香港新界元朗區的暴力襲擊事件。

元朗襲擊事件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一部分
在閘外的白衣人(第一行左);市民舉起雨傘作保護(第一行右);持械白衣人衝入元朗站月台及列車,肆意襲擊乘客(第二行)
元朗襲擊事件在香港的位置
元朗襲擊事件
元朗襲擊事件 (香港)
襲擊發生在香港西北部的元朗
位置 香港新界元朗區元朗站元朗市中心雞地
22°26′46″N 114°2′8″E
日期2019年7月21日 (2019-07-21) - 22日
20:30 - 04:30[1]香港標準時間 UTC+8
目標
類型
武器木棒、木柄、藤條[18]、刀械、鐵通、雨傘
受傷至少45人(包括1名孕婦[19],其中1人命危,5人重傷)
主謀
行凶者穿著白衫及手繫紅繩共近700人,其中大量三合會成員[27]
動機未知

在事件中,大批身穿白色衣服(部分有鄉事及黑社會背景[37])的人士在有預謀下,手持武器在雞地及兩度進入港鐵元朗站無差別隨機襲擊途人和列車乘客,多名遇襲人士血流披面。有女性被襲擊時遭到非禮[38],有消防處救護員[39][40]記者遭遇白衣人襲擊[41]。事件至少有45人受傷,當中包括孕婦,有1人危殆,5人重傷[42]。襲擊翌日亦因有傳聞指黑社會和白衣人將再次發動襲擊,促使元朗及鄰近的屯門的商店和設施紛紛休業和提前關閉,市面冷清。

襲擊發生之前10日,香港中聯辦新界工作部部長李薊貽要求「我們有信心守住元朗」,不允許他們(示威者)來元朗「鬧事」[43][44]建制派立法會議員何君堯更稱讚施襲者「保家衛族」[45][46]。雖然香港政府譴責港島和元朗的暴力事件,但譴責力度則後者不及前者。港府又拒絕歸類元朗襲擊為暴動,被部分民眾和政治人物批評企圖淡化事件和歪曲事實。至於警方的角色受到極大爭議。有警員在襲擊期間拒絕即時出動制止白衣人,事後與白衣人溝通甚至搭肩,又稱不見有人持械。部分民眾認為白衣施襲者有預謀且無差別襲擊平民,意圖製造恐慌,因此可定義為恐怖襲擊。民主派更加斥責警方早已知情、包庇白衣人、勾結和協調黑社會[47],藉此打擊反修例運動[48]。不過建制派人士認為事件屬保衞家園,以情有可原形容白衣人的行為,指判刑過重。[49]

警方在本事件中的爭議不斷,使元朗襲擊成為示威運動其中一個轉捩點[50][51][52],催化多場大型示威[53]。部分民眾在事件後對香港警隊失去信任,對警隊的滿意度淨值屢創新低[54][55],加劇警民衝突。及後警方和政府改變論調,形容襲擊是兩派衝突以及示威者所牽引,又拘捕民主派議員,被質疑是竄改歷史[56][57][58]

警方的調查進展受到香港社會的關切[59],截至2021年9月,警方以涉嫌非法集結、暴動及串謀有意圖而傷人等罪名合共拘捕66人,惟只有7人被起訴[60],當中5人暴動罪名成立[61]

背景

2019年6月,反修例示威大規模爆發,示威隨即席捲各區。有觀點認為,中國中央政府下令要以暴力「懲戒」示威者,有香港親共人士接下這個指令,聯合新界鄉紳及兩個本地黑幫發動此次襲擊,並藉此行動能在建制陣營中提高地位,甚至成為政府高層官員[62]。加上中聯辦有部長曾要求元朗鄉紳驅趕示威者,被質疑是煽動或動員元朗恐襲[63]。針對襲擊事件,有媒體評論道,利用惡棍恐嚇平民是不少威權政府的慣用伎倆[64]

李薊貽及何君堯言論

7月11日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就職典禮上,香港中聯辦新界工作部部長李薊貽出席鄉議局聚會時,曾表態要元朗「鄉事勢力」驅趕示威者[65],又發表疑似煽動的言論:「愛國愛港的村民不要讓暴徒進入元朗搞事」,「進來就一定要趕他們走」[66][67][68]。襲擊事件過後,李蓟贻的有關言論被外界質疑是中联办煽動或「動員」元朗的恐怖襲擊。7月23日,李薊貽在出席一場公開活動中被記者追問時一直微笑不語,對是否涉及煽動元朗恐襲事件的問題一概閉嘴不答[63]

7月15日,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在社交媒體直播時提及,「前天的上水昨天的沙田,現在又說來元朗搞事,元朗就歡迎他們。來到會如何?會招呼他們。他們來得越多人,你們(元朗六鄉)動作要更快,把他們打得片甲不留。」何君堯在事件近一年後,接受香港電台訪問時辯稱自己「吹水(信口開河)」、並認為「每個人都有情緒」[69]

網上消息及傳聞

香港經濟日報》副社長石鏡泉,其曾經提出「藤條教仔論」,揚言教導子女應用藤條及水喉通

7月18日,一個名為「風中微塵」的微博帳戶,發帖文表示7月21日在元朗舉行集會,圖片形容「得元朗得天下」。而該帳戶的真人曾接受新華社訪問,承認是「香港警嫂」。有關帖文發布後不夠30分鐘,已經在Facebook的建制派公開群組出現,有建制網民附加「元朗一眾鄉紳恭候你們」的圖片。約一小時後,連登討論區的帖文澄清有關消息屬謠言,而Telegram頻道亦指元朗集會屬「假消息」。不過監警會報告卻指連登討論區用此圖呼籲人參加元朗集會。[70]有報導指「得元朗 得天下」的圖片,是於2019年7月18日12時左右,在telegram 一個名為《公海總谷2.0》求助丶討論丶情報交流區中已經出現,由一個叫「戰無不勝」的TG用家所發布。這比起「風中微塵」在微博的發布時間早大概1小時,與網媒報道, 聲稱「風中微塵」是第一個發布者該消息及圖的說法並不準確。[71]

7月19日,網上討論區LIHKG表示有元朗人稱「睇下721元朗邊個多人」,又表示他們號召在7月21日晚上集合「寸土不失、元朗再聚」,「打狗棒迎接外來賓客」。不過當時網民依然呼籲在金鐘集合參與港島區示威[72]

7月20日,建制派舉行「守護香港」集會,譴責反修例示威帶來的連串破壞。當中,《香港經濟日報》副社長石鏡泉發表了一則言論:「家中有藤條嗎?拿藤條出來,找一些長的打仔!家中沒有藤條怎麼辦 ? 我們去五金行買20毫米的水喉通!」[73]。同日,元朗原居民鄒瑞常接受Now TV記者訪問時說「7.21元朗將有一場好戲看」[74]

事發前有網上流傳消息,元朗鄉事派召集多人以穿著白衫、手繫紅繩為著裝識別,追打元朗穿著黑衣、佩戴口罩、示威後試圖返家之市民[75]BBC中文報導,約60歲的元朗居民黃太表示,在衝突發生前一晚,已經收到警察親友警告,元朗居民當天不能穿黑衣在街頭行走[5]。而自由亞洲電台在7月21日的報導指出,襲擊前一天起有元朗居民收到通知,指周日晚會有500名社團背景人士聚集,入黑後在元朗西鐵及輕鐵及雞地一帶「掃蕩」,主要針對穿黑衫的人士[76]

放映會期間衝突

7月16日晚上,有市民在鳳攸街休憩公園播放連日來警員與示威者衝突的影片,指警方濫用暴力。期間有另一批身穿白衣人士不滿和圍堵阻止,雙方爆發衝突、衝出馬路,有人更在行人路揮拳毆打[77]。及後雙方互相對罵,情況混亂。警方於晚上9時許接報,派大批警員持盾牌到場,但現場已恢復平靜,部分人亦散去[78]。元朗區議員麥業成指黑社會明顯旨在搞事,認得有些人是屏山鄉、是「水房」分子,表示聽聞中聯辦已下令元朗區有勢力人士必須撐警,相信與中聯辦吹雞有關,相信是要向中聯辦邀功[79]。撐警專頁「向香港警察致敬」亦有轉載大漢追著市民指罵的影片,形容行動是「手無寸鐵的真元朗人成功趕走要『光復元朗』的搞事份子」[80]

過程

日間聚集

網上流傳白衣人早上於元朗區西北部廈村鄉錫降圍對出的停車場聚集,部分衣服印有「厦溪會」的標誌,標誌與「厦村鄉事委員會」標誌相似。當日下午,近200名白衣人在南邊圍聚集。到2020年7月,《鏗鏘集》記者追訪廈溪會主席、廈村鄉村長鄧錦輝,他否認廈溪會與白衣人有關,而自己不認得片段中的白衣人。而記者在區議會上追訪廈村鄉鄉事委員會主席鄧勵東,他認為傳媒說什麼都不重要,反問「唔可以係冒認?唔俾人係插贓?」(不可以是冒認?不是被人插贓?)。[69]

臉書專頁「聲討教協」於7月21日下午發布影片貼文和相片,展示眾多白色衫人士在元朗一家酒樓用餐,並配文「元朗六鄉已經準備好」、「備戰中」,並表示已準備大量藤條「教仔」。而在同日晚上,片中一眾白衫人士在元朗市區聚集,手舉標語、中华人民共和国國旗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並不斷高呼「保衛元朗、保衛家園」的口號。短片並配文「元朗的風采,鼓掌」[81]

元朗鳳翔區區議員麥業成於7月21日早上得悉晚上可能於元朗會發生襲擊,並就事件聯絡警方,警方宣稱已作出部署[82]

入夜後

傍晚約6時,即襲擊事件發生前約2小時有網上流傳消息,元朗鄉事派召集多人以穿著白衫、手繫紅繩為著裝識別,部分人手持「保衛元朗」、「保衛家園」的標語,亦有人手持特區區旗的人士,追打元朗穿著黑衣、佩戴口罩、示威後試圖返家之市民[75][83][84]。晚上6時36分,白衣人開始於雞地鳳攸北街一帶聚集,有車輛接載白衣人到場及派口罩。[85]

同一時間,示威者塗污中联办門外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10時至11時,香港警方在清場行動中向上環的示威者投放催淚彈及開了最少36槍[86]。香港警方也有別於過往於當晚或翌日交代武器使用量及受傷人數,在事隔兩日後都沒有交代在7月21日晚上於上環向沒有持有武器的示威者施放的彈藥種類和數量,以及受傷人數等資料[87]

雞地(晚上7時至10時)

300m
330yds
廚師遇襲地點
外部
video icon 廚師被白衣人圍毆片段 YouTube影片.

晚上7時半,數百多名三合會成員在雞地鳳琴街聚集。[88]而網上流傳多條片段和相片,顯示立法會議員何君堯與多名身穿白衫的男子在鳳攸北街(10時24分[89])握手並合照,並竪起拇指表示「辛苦你了」,又重申「你哋係我嘅英雄(你們是我的英雄)」。[90][91]對此,何君堯稱與襲擊事件沒有任何關係,只不過是晚飯後送朋友回家,順便路過。他表示自己認識元朗白衣人[92],自己到哪裏都會和別人握手問候,憑藉自己的知名度被要求合照很正常,批評傳媒別有用心,煞有介事質疑他支持黑社會[93][94],他又說舉拇指與白衣人握手合照,是在發生元朗站暴力事件之前,質疑被人移花接木。[95]片段中第一位跟何君堯握手的男子、身上繫著一條紅帶,其身形相貌及紅帶被認出是元朗站中的暴徒之一。[96]而根據鳳攸北街商戶提供的閉路電視片段,雖然有600至700名白衣人聚集在該處集結,期間亦有3架警車經過,但沒有警員下車和沒有響起警號。有身在該處的市民在晚上9時24分已先後報警兩次,但接電話的人只問他有否被人打和有沒有受傷,警車三度經過白衣人群,但並無截查或行動。[97]

而香港電台節目《鏗鏘集》發現接載白衣人的七人車車牌,在襲擊發生後兩日已註銷。[98]而部分接載白衣人的車輛的持有人是屏山鄉輞井圍村代表鄧輝泰和新田鄉竹園村邨代表黃廣寧等。節目也發現白衣人在鳳攸北街聚集期間,一度有數名身穿白衣,疑似便衣警員的男子手持疑似委任證,在街道上來回十數次,但他們未有制止手持木棍的白衣人[99]

多名沒有參加當日示威的市民行經這處時,亦遭多名白衫人士攻擊,其中一名在形點商場工作的廚師蘇先生,在下班後(約9時45分[43])途經雞地露天停車場時遭到至少20名身穿白衣的人士用藤條和行山杖之類的棍狀物品追打,背部傷痕累累,滿布被鞕打的血痕,其後更被人淋水,需留院治療[100]。他表明當晚並非穿著黑衣,亦向白衣人表明只是剛下班,但仍被圍毆。[101]而事後沒有人協助,自行跑到附近的便利店報警,等10至15分鐘後次有救護車來到將他送往屯門醫院。他表示手部和頭部受傷,而腳跟亦遭踢傷,表示嚴重影響工作,預計要停工幾個星期。[102][103]

當日有拍攝上環示威紀錄片的市民乘義載的私家車返回元朗,在元朗站地面的公共交通交匯處下車後,拍得一名穿黑色衫的青年被約七個白衫人用棍棒圍毆,白衫人一度想追打拍攝的市民,他和司機雖然成功逃跑,但私家車卻受到破壞,白衫人離開後,該名市民將遇襲青年帶到義載的私家車由司機載走[104]

時任錦繡花園區議員杜嘉倫指,市民用電話向警方報案時,警方卻回覆「驚就唔好出街」(害怕就不要上街)後便掛斷通話[105]。其後時任立法會議員毛孟靜也曾多次就有關這事件嘗試致電999求助,卻一直無法連上報案中心[106]。白衣人在在晚上10時30分向鳳攸北街街尾方向散去,前往元朗站[36]

到2020年5月末,有乘坐輕鐵的市民透過《蘋果日報》公開影片,當列車在途經元朗站朗日路期間,4名的白衣人及一名赤膊上身的男子,包圍一部市區的士,其中一名持棍男子更趨前恫嚇司機。而的士車尾玻璃已被粉碎,估計是白衣人追打的士而引致破壞。拍攝片段的市民表示擔心被人發現其行蹤,而招惹麻煩,甚至被拘捕,因而未有公開片段。其後眼見「港版國安法」將會立法,決定將短片交給《蘋果日報》。[107]

白衣人首度入站襲擊(晚上10時至11時)

10時59分[108],「立場姐姐」何桂藍陳志祥[109]襲擊一刻,截止事件一年後陳志祥仍然未被拘捕[110]
外部
video icon 立場新聞記者和林卓延到達元朗站前,白衣人打人片段 Facebook影片.
video icon 立場新聞記者何桂藍元朗站一小時直播 Facebook直播影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Youtube備份
video icon 立法會議員林卓延元朗站半小時直播 Facebook直播影片.

晚上10時40分,首次有白衣人進入港鐵元朗站,追逐一名黑衣女士,有途人幫忙分隔及阻止,白衣人於43分離開[108]。晚上10時48至49分之間,大批白衣人攜帶藤條等武器進入元朗站,並且集結在大堂與市民對罵[108],隨後開始白衣人手持木棒追打市民,對現場人士拳打腳踢。有市民被打至頭破血流及暈倒[111]。有片段更顯示,站內更有穿上印有「廈溪」白衣的中年男子懷疑持短刀,揮動威嚇站內市民[112]

期間,閘外的白衫人士及閘內的人士隔閘對罵、互扔雜物、叫口號等,閘內有人以滅火器、消防喉噴向當時在閘外的白衫人士。[113]

約10時半,林卓廷從網上影片中及市民求助得知元朗雞地有大批白衣人襲擊市民,隨即致電元朗警民關係組鄧警長,並於10時44分乘坐港鐵到達元朗站。而根據現場片段可見,林卓廷到場前,已有大批白衣人在元朗站內以木棍、藤條等武器襲擊市民,更有一名女傷者頭破血流[114]。林卓廷到場後查看一名受傷女子傷勢並了解情況,其後安撫在場市民避免與白衣人衝突並強調已聯絡元朗警區。10時47分,林卓廷到達數分鐘後,大批白衣人再次到達元朗站大堂,指罵在場市民及林卓廷。林卓廷叫市民「退後點」及叫白衣人「不要打人」。隨即白衣人隔著欄杆開始用藤條,扔水瓶,揮棍襲擊閘內市民。有閘內市民用滅火筒噴霧及以水喉射水企圖阻隔白衣人。11時02分,大批白衣人衝入收費區並襲擊市民,林卓廷及大批市民逃到上層月台,其後大批白衣人直闖上層的月台。[115]

11時05分,白衣人向一列正在停站並開著門的往屯門方向列車(D311/D312)發動攻擊。多個白衫襲擊者一度進入列車車廂,攻擊車上的乘客,列車因未能關門而無法駛走。當時車內有大量乘客,大批乘客受驚而逃離車廂[116]。由於列車有乘客按動緊急通話器求助而遲遲未開出,港鐵一度宣佈該列列車暫停服務,通過廣播要求所有乘客離開車廂,其後該列車停留在月台約20分後終成功開走。在列車遇襲期間,有市民因為場面恐怖而痛哭,一名男乘客在車門位置跪下,請求白衣人不要再打人,在車廂外的白衫人指示他協助從列車地板上拾回一副眼鏡,但當他剛剛把眼鏡交給白衫人時,另一白衫人便立即把他打倒地上[117][118]。在此期間,有不知情的家長繼續帶年幼小孩進入車站內,情況險象環生[116]

在場的市民指當時有疑似黑社會的人士集體衝入車廂,並用粗藤條及壘球棍毆打車上乘客,而且不分衣服顏色和男女老幼都照打;車站大堂充斥住叫囂聲,地上佈有血漬及白衫人的「保衛家園」示威牌,由於當時市民並沒有防身器具,僅能以雨傘擋抵,期間有數名男士主動擋架,保護其他乘客免為其他白衣人攻擊,亦有人主動救受傷人士[119][120][121]。當時有包括帶著嬰兒的市民途經元朗站回家時,突然被一群身穿白衫的男子手持武器追趕,於是立即往住所的出入口跑去及進入住所的大廈大堂;他們指其中一名身穿白衫及戴上口罩的男子,企圖衝入住戶大堂,幸好住宅大廈的大門及時鎖上,白衫男子只好放棄及離開[122]

有片段拍攝到事發時有兩名軍裝警察出現在元朗站,但未有理會便轉身離開。警方在事後聲稱在收到首宗報案後,有兩名巡邏軍裝警曾到元朗站處理打人事件,但認為裝備不足,評估形勢後認為不能應付「超過百多人的打鬥事件」,故離開請求增援[81]。港鐵在事後指當時有職員發現站内有人打鬥後,已即時報警協助,期間安排空載列車到元朗站接載乘客離開,但因站內有列車的車門未能關上不能離開,故空載列車未能進站[123]

趕到車站採訪事件的記者成為白衫暴徒的攻擊對象,立場新聞Now新聞台香港蘋果日報進行新聞直播期間遇襲[4],其中立場新聞女記者何桂藍的雙手和右肩受傷流血,後腦被打至腫起,背部也有大面積的傷痕,並感到暈眩,需停止採訪工作,由管理層陪同就醫驗傷。Now新聞台攝影師在港鐵元朗站採訪期間,被數名穿白衣男子襲擊,攝影機被擲出車站外粉碎[41][124]無綫新聞在直播白衣暴徒襲擊人群途中,遭到現場人士干擾,直播一度中斷。[125]

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林卓廷到達現場時,被多名白衣人在列車內集中圍毆,嘴角被插傷需縫針,右手在抵擋攻擊時多次中棍,右臂及右手傷勢較重[126],在大堂時亦被水樽擊中。而他曾在站內喝令白衣人不要逃跑,稱「警察嚟緊拉你班X街呀,拉你班X街呀!你夠膽唔好走!企係度!」(警察正前來拘捕你們這群混蛋,拘捕你們這群混蛋,有種就不要走,站在原地)以及「你哋班X街你夠膽唔好走!警察而家嚟緊,全部企晒喺度!」(你們這群混蛋,有種就不要走,警察現正前來,全部站在原地);同時該處有大批黑衣人,其中有人手持消防喉到處噴水[127][128]

警方到達元朗站(晚上11時)

在大堂,市民對警方遲來感到憤怒
在大堂雜物散滿一地

警方的支援隊伍在23時20分抵達,但當時已經無白衣人,而港鐵指警方在23時15分抵達。而站內市民對警方遲來感到憤怒,不斷指責在埸警員,「我老婆被人打呀!你等而家先來!(你們警方現在才抵達)」、「有人被人打到成地血呀!」(有人被人打到整個地面都是血),並高呼「死黑警!」和圍堵警員。警方一度拿出胡椒噴霧指向市民。最後警員向後退和離開港鐵站。有市民指當時白衣人從出口跑進村內,而警方並沒有採取任何拘捕行動。[129][130][131][132]

晚上11時55分,港鐵因應警方要求,西鐵綫元朗站已於11時55分關閉和拉下出口鐵閘。而市民則繼續留在站內,不敢離開。[75][81][133]

接近凌晨12時,元朗區八鄉分區指揮官李漢民總督察回應記者提問。有港台記者查問遲遲未見警員到場原因、以及警方到場時間,他表示「遲唔遲呢我唔知,我哋係收到call先來嘅。(我不知道警方是否遲到,我們是接到指示才來)」,「我睇唔到錶呀,Sorry呀!妳見唔見到頭先都幾亂下㗎?見到㗎可?如果見到你就知啦,我哋點會有機會可以睇錶呢?(我看不到手錶呀,對不起呀!妳見不見到剛才的情況有多混亂?看到嗎?如果你看到就會明白,我們如何會有機會可以看錶呢?)」。其後記者再度追問為何沒有拘捕任何人士,而他顯得極不耐煩,「你唔好質問我先啦!(你不要先質問我!)」,而記者重申並非質問。之後他表示不會回答單一記者的問題,並嘲諷記者的詢問不會令他害怕。[134]

白衣人再度入站(晚上11時至凌晨12時)

外部
video icon 第二次進站襲擊片段 BBC.
video icon 白衣人再度入站期間港台直播 RTHK.(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晚上11時56分,元朗「叔父輩」勢力人士,綽號「飛天南」的吳偉南在元朗站J出口外,持一支長棍向其他人大動作揮舞,並有擊中他人。而於2分鐘後,飛天南突然倒地昏迷,此時其身邊空無一人,其他人發現後立即走近了解。此時一名救護主任途經此地,被其他人叫回頭和為傷者作檢查,發現他心跳已停頓,立刻為他協助恢復心跳和通知同袍,並送上救護車送院。期間救護員被在場白衫人士辱罵。事後在屯門醫院留醫,情況危殆。[135][136]有人誤傳帶頭圍毆民眾的吳姓三合會和勝和頭目「飛天南」在行兇時心臟猝然病發死亡,片段中只見他手持逾一米長棍站在街頭突然倒下[137]。但事實上他只是接受了手術[138][139],但心臟一度停頓;輿論普遍認為他毆打市民得到報應[140][141][142]

凌晨12時,仍有白衣人聚集元朗站外地面,用棍打市民。當時只有救護員治理傷者,並沒有警察在場。[75]

凌晨12時30分,白衫人再到已落閘的元朗站,強行推起鐵閘入站內和追打市民,一度追至YOHO MALL 形點[75]。商場事後表示,服務處職員及商場內市民發現有人遇襲後,隨即報警求助,但一直未能聯絡警方。最後在住宅業主陪同下,商場安排部分遇襲市民到住宅平台暫避,並提供水和初步急救。而施襲期間,並沒有警員及港鐵職員在場。[143][144]凌晨12時39分,4輛消防車、2輛救護車到場,有記者向現場的消防員查詢為何現場沒有警察,消防員表示「我們都想有警察在」,不知為何警察沒有到場。[1]

而資深傳媒人柳俊江YOHO MALL現場協助市民時,亦被白衣人襲擊,頭部受傷,血流披面坐於地上。[145]元朗區議會副主席王威信議員亦有在港鐵元朗站出現。而他事後指他是勸告在場人士冷靜和進行勸退,而非打開車站鐵閘,而他在事件中亦因保護受襲市民而擋住棍棒和受傷。[146]

白衣人在南邊圍聚集獲警察放行(凌晨1時至5時)

事件中,南邊圍附近有持棍白衣人(紅框)舉棍呼喝記者。隨後被包括香港電台有線電視在內的媒體,拍攝到有警員與白衣人拍膊頭(藍框),這一畫面被質疑為「警黑勾結」的證據[147]
一輛獲警察放行的白衣人車輛

白衣人撤退到南邊圍村,有部分白衣人在朗業街追趕市民[148]。期間,有停泊在村附近的私家車,被白衣人打爛擋風玻璃,司機位車窗玻璃碎裂,車主事後自行叫拖車拖走。而義載市民的私家車被10多名持棍的白衣人打破擋風玻璃、側鏡,車身、車頂及車門等地方,該市民也表示報警沒有用,因當時遇上防暴警察,向其詢問可如何處理事件,惟未有下文。附近的一輛的士因接載黑衫人士,而被人打爆車窗,另一輛七人車亦被白衣人毀壞。[8]

在凌晨1時,防暴警察終於現身,並進入元朗站巡邏。而南邊圍村仍有大批手持木棍及鐵通的白衣人聚集,當中包括疑南亞裔人士。每逢一見記者拍攝,他們就不斷叫囂及投擲水樽。[149]之後,警方一度進入圍村,白衣人即投擲雜物,警方就退卻至村外對峙。有幾名持棍白衣人上前舉棍呼喝記者,兩名防暴警察上前與他們短談後,一名防暴警察輕拍白衣人膊頭並讓他們離開。[148]而香港電台拍攝到防暴警員與當晚襲擊的市民,手持鐵棍的白衣人混在一起,亦沒有要求白衣人出示證件及採取執法行動。而白衣人指嚇記者後,防暴警才有所行動,而且警察「作出行動」時後面的白衣人沒有立即逃走。[150]

傳真社在2020年8月27日釋出的片段,在當日凌晨1時48分,數十名防暴警員沿朗日路向圍村推進,但一名白衣男子上前攀談後,警員便停在原地沒有再推進,後來再有一名白衣男子上前加入與警方談話,兩人均在警方防線通行無阻[151][152]。大約1時55分,一輛黑色私家車從南邊圍停車場駛出,其中一名白衣男子舉手示意警方讓路,而警方亦隨即退到兩旁讓路予車輛通過[152]。凌晨1時57分,有戴著頭盔並手持棍狀物的男子護送另外4名白衣男子登上一輛白色私家車,而守在約10米外的防暴及便衣警員再次退至路旁讓私家車通過,並沒有截查他們[152]。凌晨2時09分,第三輛私家車駛出,車上司機及副駕座乘客均穿著白衣,但警員同樣沒有上前查問,並讓路予其離開[152]

另外,傳真社記者分別在凌晨1時56分及2時07分拍攝到有約5名白衣人在警員身旁走過,而當時防線有約20名警員駐守,但白衣人士仍可自由出入,通行無阻,警員亦無作任何截查[151][152]。2時21分,一名白衣男子帶同兩名防暴警員走入停車場範圍,並在約半分鐘後調頭出來[152]

直至凌晨3時,警方採取行動進入南邊圍村,但不准記者跟隨進入,並帶走一名白衣男子,其後稱沒有拘捕他[149]。隨後有白衣人乘至少兩輛私家車離開[148],警察沒有阻止,部分白衣人在防暴警察防線前步行離開,防暴警察亦不為所動。[153]警員之後在村內檢走一批鐵通[148]

在凌晨5時,元朗警區助理指揮官(刑事)游乃強警司在調查後於村口簡報情況,稱見不到有任何人持有攻擊性武器和目前沒有拘捕任何人因為穿著白衣不等於有參與毆鬥,又指警方讉責所有暴力行為,聲稱會全力追查。[81][154]

爭議

警方處理手法

香港警方在市民報案後拒絕到場制止襲擊,在事發後向傳媒聲稱沒見到有白衫人集結的南邊圍村有人持械[155],當晚入村調查時亦沒有人被拘捕,警方被批評對鄉事及黑社會勢力發動襲擊是早已知情及故意縱容,更有社會輿論指事件涉及「警黑勾結[156]。而警方在襲擊發生的前後都被拍攝到疑似與襲擊者進行交流和合作,在襲擊期間也沒有採取有效的行動制止襲擊者[157],因此事件被認為涉及官方支持的国家恐怖主義[158][159]

事前有多名區議員提供情報予警方,指當晚或有暴力事件,而元朗警區表示已經有所佈署。但警方當晚近乎沒有制止白衫人士的行為,包括未有阻止白衫人士持武器在街頭非法聚集;有巡警目睹白衫人士聚集反而離開;香港電台拍攝到有防暴警員與白衫人士私下交流,亦有片段影到警方指揮官指心領白衫人士幫忙。市民在事發及襲擊期間都無法接通999熱線求助,即使接通但警方的回應是「驚就不要出街」[160],更有警署落閘令市民無法報警求助[59];防暴警察到達後放走持棍呼喝記者的白衣人,又任由白衣人乘私家車或在防線前步行離開[148][153]。NOW新聞在凌晨4時拍攝到疑似元朗區助理指揮官(刑事)游乃強[161],以及警隊高層,與白衣人在南邊圍村公所密會。但該片段在官方FB被神秘消失。NOW新聞重申當日全程在官網,now直播台及Facebook直播,絕無刪剪該片段,正向Facebook了解事件。事後在官方YouTube重新上傳。[162]。凌晨 5 時許,警司游乃強見記者,稱未就群毆事件拘捕任何人是因為穿著白衣不等於有參與毆鬥、而人數問題警方無法將全部白衣人的身份證資料抄下、而且不見任何人手持攻擊性武器[163],有記者立即追問為何唯獨游乃強見不到有白衣人持鐵通,游乃強重申刑事調查警員到場時,不見任何人手持攻擊性武器[155]。警方為應付針對鐵路的恐怖襲擊和特發重大事故,在2018年成立加強裝備的鐵路應變部隊,並曾經承諾可在接報的9分鐘內到達現場,但在元朗站內外的白衫人持械襲擊乘客超過1小時,鐵路應變部隊卻一直沒有到達現場[164]

報警求助無門

外部
video icon 2019年7月21日晚上,聚集在天水圍警署外的民眾 楊軍(基督教時代論壇).

襲擊事件當日,不少人得悉大批市民被白衣人無差別襲擊後隨即報警,警方在3小時內收到2.4萬個緊急求救召喚。警察被指刻意姑息此案,縱容白衫人士行兇,很多市民報警後,警方於事發半小時後才姍姍來遲出現[165][166]。警署亦關閘讓市民無法報警求助[167]。有市民表示事發時打999報警,可是接線中心人員回應「驚就唔好出街(害怕就不要上街)」並掛線[168][169],更有市民表示報案時一聽到「元朗」部分接線中心人員立即掛線。元朗形點亦發表聲明指發現襲擊事件後已馬上報警,但卻一直無法聯絡警方[144]。而港鐵車務控制中心也曾經於晚上10時47分報警,但警方在超過半小時後才到場,警方到場時白衣人離開了現場一分鐘[1]

時任警務處處長盧偉聰在7月22日,便曾解釋「不是我們不聽,而是因為call太多,需要排隊而排得久了」[170];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謝振中同日接受香港商業電台節目回應主持人有關警察與黑社會是否有合作時,表示對指控「不完全同意」[171]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則認為「大部分都不是真的有事打去,打去純粹是想『JAM』你的台而已[172]」。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在11月6日接受立法會質詢時指當晚新界區 999 報案中心總共收到24000求助電話,批評有人刻意濫用警方報案服務。李家超的回應引起在場民主派不滿,民主派批評李家超的言論是顛倒黑白,大量求助電話是源於當晚市民未能得到警察援助。[173]

警方在2020年3月10日深夜在facebook發帖文表示,當晚是有人別有用心在網上號召市民致電999報案,以癱瘓999報案中心熱線,最後只能接聽及處理1,100個來電,「令警方疲於應對」。雖然部分報案與西鐵元朗站有關,但警隊計算服務承諾是不會計算非緊急求助,只以事件為單位。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認為警方的回覆是刻意曲解有人濫用報案熱線,並非幫助市民。[174]

在5月監警會報告發表後,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會見傳媒時,反駁坊間有意見批評報告偏頗,是「轉移視線,斷章取義」。他再以999無法接通舉例,指報告中有人在網上聲稱「分散警力也好,甚麼也好,快點打999」,是反映有人不是存心報案;而「炸爆999 line」,則是一些破壞分子去破壞一般服務系統的DDoS,阻斷服務的慣常手法[175]

但在2020年7月傳媒取得警方內部「案件管理及調查系統(CMIS)」的案件通訊紀錄,於721元朗襲擊事件時元朗區指揮官指示所有人員在元朗警署戒備,紀錄更指出警方不會處理任何999報案的案件。警方一度否認曾作出上述指示,但傳媒追問下警方最終承認在事件發生期間,元朗警區臨時指揮中心下令召回其餘所有巡警返警署候命[176]

警方拒絕即時到場處理

外部
video icon 李漢民回應香港電台記者 RTHK.(香港01備份

對於有人質疑警方為何遲遲未到場,元朗區八鄉分區指揮官李漢民回應記者稱「唔知遲唔遲」(不知道晚没晚)、「睇唔到錶」(没看到表)。當記者問及為何沒有拘捕任何人士、以及為何事發時一個警員都沒有,李頓時語帶不耐煩稱:「喂,你唔好質問我先啦!」(喂,你先不要质问我啦!)[177][178]事後網上片段流出,指八鄉分區指揮官李漢民與一群白衣人交談,白衣人稱「畀我哋趕佢走(讓我們趕他走)」,而李漢民稱「心領嘅」、「唔使(不用)擔心」,又輕拍一名白衣人肩膀[179]

另外在7月22日凌晨1時,大批市民不滿警方姑息動亂,自發至元朗警署天水圍警署。元朗警署的負責人稱「我哋呢班同事,喂全部出返去...入返去先」,及後所有相信準備出勤的警員都返回警署[180]。天水圍警署警長陳雄傑一度在警署外與市民對話,並希望市民遠離現場。最終天水圍警署和元朗警署落閘,市民要求警方立即至元朗平息動亂,而且未能解釋為何警方並未部署。至凌晨2時半,大部分示威者已離開現場。[181]

警方任由襲擊發生及無視報案

香港電台為拍攝《鏗鏘集》在事發後取得當晚多個閉路電視片段,顯示當晚晚上6時至10時30分期間,警察巡邏車雖然最少3次巡經有大批白衣人聚集的元朗鳳攸北街,但警員都沒有下車截查[182]。片段顯示在當晚6時開始有白衣人在鳳攸北街聚集及有人派口罩,至8時半開始有200人前往鳳攸北街休憩處並有人揮舞手上的籐條。有商戶發現數百個白衣人聚集後提早落閘;元朗區議會區議員麥業成目擊事況於是報警,再告知警民關係科的警長;有元朗街坊看到輕型貨車上有白衣人拿著籐條,在9時半亦先後3次報警。閉路電視顯示在9時半有一輛警察巡邏車駛經當時有大批白衣人聚集的鳳攸北街,更有便衣警員手持委任證於鳳攸北街巡視,但沒有理會手持木棍的白衣人群[183][184]。9時45分有途人在鳳攸北街休憩處被白衣人包圍及毆打[185],及後負傷到便利店求助並由店員報警,從9時半至10時半最少有3輛警車經過鳳攸北街,惟沒有任何警員下車[186]。閉路電視亦拍攝到在晚上近10時半有一批白衣人坐車離開,但港台根據車牌號碼查冊,發現車牌在7月23日下午被註銷[182]。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承認警車在當晚多次經過雞地,並目睹有大批白衣人聚集和徘徊,但當時警方認為他們沒有破壞社會安寧,因此沒有即時作出拘捕。[187]

  • 區議員黃偉賢表示被白衣人追打時曾向附近警車上的警員求助,但警員卻馬上驅車離去。[188]
  • 一隊防暴警察與一隊持械白衫人擦身而過,防暴警察視而不見。[189][190]
  • 兩名警員於港鐵站天橋上看到一大班白衣人,立即轉身離去。[191][192]
  • 兩名警察疑似輕拍三名持械白衣人的膊頭,放任他們離去。[155]
  • 當夜於南邊圍村口,有白衣人向八鄉分區指揮官李漢民表示,要「再斬」示威者的話,他們會惹上麻煩[193],李漢民沒有對此再加查問。片段流出後12小時,李漢民的資料在網上的政府電話簿被刪除[194]

警方早已知情

2019年7月21號晚上,一名區議員向元朗警民關係組一名警務人員轉發訊息[195]
  • 元朗鳳翔區議員麥業成收到鄉事派消息,懷疑有黑社會收了錢打參加遊行後回程元朗的居民,在7月20日便有多人在元朗紅爵酒樓商討發動襲擊,他在7月21日早上就此聯絡警方,警方當時的回覆是他們「已就事件有部署」。[82]
  • 元朗南屏區議員黃偉賢在7月20日收到消息,指有人將會動員準備搞事。他立刻聯絡元朗區警民關係組,警方亦指他們收到消息,將會安排佈署。7月21日晚上八時,黃偉賢收到街坊投訴,指有人聚眾搞事,他於是再次向警方了解。警方則指已出動便衣警員處理。半小時後,情況尚未改善,他再致電給警方,警方指已有便衣警員處理事件。而他指出21日晚上七時至十時期間,他曾致電給警方5次,但警方仍未處理。[196]
  • 有年約60歲的元朗居民黃太向BBC報稱在7月20日晚收到警察親友警告,明天不要穿黑色衣服在元朗的街頭行走。[5]
  •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於11月6日承認警方在事前已收到情報,但未能掌握確實情報,並在當晚6時啟動行動指揮中心。[187]
與白衫疑犯密談及放走白衣人
外部
video icon Now新聞直播片段(未刪剪七分鐘版本) Now新聞.

Now新聞直播顯示,7月22日凌晨約4時,其後時任元朗區助理指揮官(刑事)游乃強與數名警員被拍攝到在南邊圍村公所與涉嫌施襲的白衣人傾談。其間大批戴頭盔口罩白衣人自出自入,數分鐘後大批白衣人步出村口並坐私家車離開,其間並無警員阻止及截查。[197]

警方用胡椒噴霧指嚇在場市民

事發後當警員到達元朗站後不久,現場有市民因不滿警方太遲到場作出投訴及鼓譟,期間有警員一度拿出胡椒噴霧指嚇在場的市民。[132]到場警員叫「市民返屋企(市民回家)」,惟當時港鐵卻安排列車不停元朗站,市民反問「都無車,點返屋企(沒有車如何回家)」,警員回應「我點知,搭的士(我如何知道,坐的士)」,亦沒有回應記者有關市民可循何途徑安全離開的問題[198]

警方能實時看港鐵閉路電視

元朗襲擊事件發生一個月後,有網民發現自2008年起港府的《基本工程儲偏基金》內,列有「傳送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閉路電視信(訊)號至警察總部指揮及控制中心」的工程後,鐵路警區可實時觀看港鐵閉路電視影像,但當日警方接報39分鐘後有防暴警察到場。

警察公共關係科高級警司江永祥在記者會上承認可即時接收閉路電視片段,當中包括警察總部,但不能把片段錄下。表示只會在需要時,如節日期間的人流管制才會觀看部分閉路電視片段作監察[199]。但表示元朗襲擊事件「不需要靠港鐵閉路電視(以得知事件)」,認為從電話報案和新聞片段可以即時得悉。[200]

港鐵處理手法

港鐵於通告中表示港鐵曾多次聯絡警方尋求協助,提及港鐵職員已盡力應付極具挑戰性情況,但是站內的職員仍然需要執法機關的協助。[201]

7月22日,MTR Service Update的Facebook專頁流出長約2分鐘的當日涉事列車車長、車站職員、站長、與控制中心的對話內容,雖然車長多次要求車站職員協助,並繼續嘗試關上車門及幕門,但一直未能關上。與此同時,有乘客按動緊急通話器及多次敲打駕駛室分隔門,但車務控制中心只要求車長廣播列車停止服務,呼籲乘客離開。有市民質疑港鐵及警方未有措施保障乘客及職員安全。[202][203]

「黑社會襲擊及警黑合作」論

「示威者/林卓廷搞事」論

元朗襲擊後,親建制陣營開始質疑身為新界東立法會議員的林卓廷為何當時出現於元朗,提出襲擊事件是由於林卓廷帶示威者進入元朗尋釁滋事,雙方才會發生打鬥的觀點。[204][205][206][207][208]

有村民村長指控有「黑衣暴徒」意圖在7月21日「光復元朗」,因此先撩者賤。村民又指控不是住在元朗的立法會議員林卓廷帶人來開水喉引起打鬥。但根據警方紀錄,7‧21當日無任何人申請在元朗集會遊行,公眾活動也集中在港島[209]。而《蘋果日報》在7月16日的報導指,據聞之後元朗都會舉辦反修例示威[79]。不過最終在元朗區的首場示威,是元朗襲擊引發的7.27光復元朗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認為,是次襲擊是林卓廷早有預謀的「自編自導自演」[210][207]

激進建制派媒體HKG報聲稱,白衣人發動襲擊是由民主黨議員林卓廷挑釁造成,又利用Facebook宣稱林卓廷在西鐵入閘機內不斷以粗口挑釁閘外有鄉事及黑社會背景的施襲者,其發放的資料顯示有嘗試自衛的市民手持滅火筒及用消防水喉向閘外的白衣人噴水[211][212]。惟林卓廷在記者會指沒有人挑釁白衣人,他是到場阻止白衣人繼續襲擊市民,有當日遇襲受傷的市民更稱「人在做天在看」,呼籲建制派媒體切勿指鹿為馬[213]

PPRB高級警司江永祥接受香港有線電視訪問時,形容事件是有人「帶示威者進入元朗」。林卓廷批評江永祥的言論是扭曲事實、散播謊言。事後江永祥又表示其說法只屬觀察非結論,有關內容只屬訪問中的一小部分。[214][215][216]

在2021年2月24日,高級助理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在庭審中曾指控7月16日有示威者在元朗舉行放映會「引致」這次襲擊,法官問是否資料證明後周回覆沒有並放棄此指控。[217]

反駁
  • 法官葉佐文在審訊時根據片段,作出了林卓廷沒有「搞事」的結論,認為被告黃英傑有關指摘「毫無道理」。[218][219]
  • 林卓廷到達現場(晚上10時44分)前已經有市民被白衣人襲擊。[206][220]

「白衣人保家衛族」論

事件後,有部分人士認為進行襲擊的白衣人是被迫保家衛族。立法會議員何君堯曾經讚揚白衣人,並且在facebook直播及記者會內提及白衣人「保家衛族」[221][45],當白衣人被起訴時,其向被告表示同情,同時再次強調「保家衛族」論。[46][222]

在港台節目《視點31》,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朱凱迪反駁何君堯道「元朗居民想回家,但白衣人打人俾居民回家,咁樣叫保家衛族?」。[223]

疑似黑社會收錢辦事

研究組織犯罪的專家盧鐵榮向美聯社指出,元朗襲擊的規模顯示出事件或有可能是由黑社會組織、承諾有報酬、聚集鄉民參加的行動。他表示元朗車站附近地區主要由和勝和以及14K兩個黑幫控制,而那些幫派並不允許其它人在其地盤上動手,另指出根據元朗襲擊的規模,所需報酬可能達到港幣1,000萬元,黑幫頭目通常可分得大部分報酬,而實際參加的人可能會得到每人港幣2,000元的酬勞;盧鐵榮亦指出「香港黑社會只為錢,不為政治意識形態」[224][註 1]

白衣人案件審訊過程沒有傳召警員作供

在元朗白衣人暴動案件中,控方原打算傳召兩名從片段中辨認被告和剪片的警員。不過其後卻表示無需傳召他們出庭,改為以書面方式處理口供,是反修例運動以來罕有地不傳召警員上庭作供的暴動案。[225]被白衣人襲擊導致背部滿布瘀傷的廚師對律政司連番錯漏感到不滿,質疑為何沒有傳召警員作供。[226]

媒體揭至少235名白衣人涉施襲或持武器

2021年7月,網絡媒體《立場新聞》翻看60段、總時長約14小時的事發片段,以及5張圖片。發現至少343名白衣人中,有235人涉施襲或持武器,至少130名白衣人有襲擊行為,包括揮棍、毆打和擲物,有11人涉指罵市民。其中警方當晚無在南邊圍拘捕或抄資料涉襲擊他人和持武器的人士。不過事發逾兩年,警方僅拘捕48名白衣人,當中只有8人被控暴動及有意圖傷人等罪名。而法官裁定7人罪成。接受訪問的兩名前警務人員及一名現職刑偵警員估計警方事後追捕有困難,但指出警方調查力度與上司指示有關,形容「視乎有無心去做」。[227]

傷者名單

两名元朗721事件受害人苏先生与林婆婆,在2022年7月21日重返事发的元朗西铁站附近接受美國之音访问

元朗襲擊事件造成數十人受傷,遇襲人士包括立法會議員、孕婦[228]、抱着嬰兒的婦女、兒童[229]、港鐵職員、立場新聞女記者及NOW新聞的記者[230][231],傷者分別被送往屯門醫院博愛醫院天水圍醫院接受治療。醫院管理局表示,截至7月22日凌晨2點半,新界區衝突事件中有36名傷者送院,31男5女,年齡18至64歲,其中1男危殆,在屯門醫院留醫;另有4人嚴重,當中3男傷者在屯院,1女留醫博愛醫院,其他人情況穩定或已出院,暫未有傷者死亡[232]。截至早上7時,公立醫院共接收45名因襲擊事件而受傷的人士[233]

其中一名老人家表示,事發期間在車站逃跑時跌倒,令膝蓋受傷,做了手術8個月仍需佩戴護膝才能「勉強行到」,行樓梯時腳部更無法屈曲。她以前曾經教街坊跳健康舞,但現今不能再做,更需要長期服藥[234]

以下是已知身份的傷者:

各界反應

行政長官

外部
video icon 7月22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與問責官員見記者 TMHK.

香港特區政府在7月22日凌晨發出聲明同時譴責上環及元朗的暴力事件,強調上環發生的衝突令人髮指,但對元朗發生的無差別襲擊事件僅稱「不能容忍」[241]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時任警務處處長盧偉聰聯同多位司局長在同日下午3時召開記者會[242],先以長篇幅的發言譴責昨晚有反修例示威者包圍中聯辦大樓及塗鴉國徽,之後才提述在元朗發生的暴力事件令人震驚,施襲者目無法紀,肆意傷害市民及乘客,行為令人髮指[243]。有記者問林鄭月娥,特區政府首先譴責示威者塗鴉國徽,之後才談及元朗襲擊事件,「是否覺得塗鴉國徽比元朗市民人身安全更重要?」[244]林鄭月娥表示,香港的治安、金融、日常生活等都非常重要,但香港能夠繼續成功落實一國兩制,亦同樣重要,「甚至可以話至為重要」,她認為示威者污損國徽,踐踏一國兩制,對香港的傷害非常大。[245][246]

對於元朗暴力事件,林鄭月娥的措辭也有別於先前記者會多次譴責反逃犯條例示威是暴動及形容示威者是暴徒;[159]當時有記者當面指出元朗襲擊的性質在文明社會已屬於恐怖襲擊,[247]但林鄭月娥拒絕歸類元朗襲擊為暴動,[248]也沒有提及襲擊者是暴徒。[249]

記者會上群情洶湧,有記者問林鄭月娥為何失踪了整個晚上,又質問她在七二一事件發生後晚上是否仍能安睡[250]。當林鄭月娥轉身準備離去時,更有記者質問她有否想過自己死後會落地獄[251]

警務處

八鄉分區指揮官李漢民總督察在場被記者提問時表示,沒有時間看錶(時間)及不會向個別記者發表訊息,要求記者向警察公共關係科查詢,並稱「你咁樣係唔會令到我驚㗎」(你這樣是不會令到我害怕的)[252][178],表示自己不怕記者[253]

游乃強警司在調查後於村口簡報情況,指方才「邊個陣營都唔見有攻擊性武器」(任何陣營都不見有攻擊性武器),引起記者追問為何不少記者及現場人士皆見白衫人持鐵棍,於南邊圍聚集並追打市民,而警方未能見到,游並未直接正面回應。之後游又重申有車輛運送鐵通,但要依靠市民之後再提供資料才能確定及調查。其表示於昨(21日)晚10時41分接獲市民投訴有刑事恐嚇,當時巡邏隊到港鐵元朗站,發現有為數約百名「兩個陣營打鬥」,由於人手不足,故需快速應變部隊支援方得到場制止。[254]其指傷者25人,當中22男3女,分別送往博愛醫院屯門醫院天水圍醫院,游認為未知傷者是屬於何方「陣營」,指雙方因政治紛爭而械鬥,並強調是白衫人不代表有參與打鬥,而目前警方沒有拘捕任何人,又指警方讉責所有暴力行為,聲稱會全力追查[255]

天水圍警署的警署警長陳雄傑曾出來警署外與居民對談,指希望居民散去,使該警署預留人手到元朗支援,但現時有部分警力現時須留在警署應付包圍。惟居民躁動要求警方立即到元朗支援,並要求交代剛才警方的「零部署」。期間有女市民指要報案均獲安排[255],多份報章指出主管行動的警務處副處長鄧炳強與元朗各方人馬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256][257],他其後澄清自己並非原居民[258]

公務員

7月25日,行政主任發起聯署,要求政府正式撤回修例及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同時認為襲擊事件為「無差別恐襲」,有關行動是「要製造恐慌,圖令市民噤聲,惶惶不可終日」。聯署信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處理逃犯條例和元朗事件的手法深表遺憾,又斥責警務處處長盧偉聰表現毫無承擔,解說令人無言以對,警方「沒盡保護市民之責」。而且強烈譴責警隊作為,指有勾結暴徒之嫌。到同日晚上有逾500人參與,佔EO總數逾一成。[259][260]

7月26日,284名來自逾44個政府部門的公務員發公開信,批評政府依然故我拒聽大眾聲音,而且警方在元朗襲擊事件未有及時派員到場。聯署要求政府回應民間五大訴求,若政府繼續漠視民意,將籌備工業行動[261]。超過100名政務主任亦在同日發表聯署信,指在當前政治危機下,已無法恪守政治中立。他們要求政府「正面回應民間的各項訴求」,包括「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並希望當權者可以聆聽民意,解決當前危機[262]

港鐵

港鐵行政總裁金澤培就元朗襲擊事件發聲明,指突發事件發生時,車站職員人數有限,港鐵已即時盡力聯繫超級車務控制中心以配合車務調動。由於站內有大批人士打鬥,車務控制中心得悉情況後亦有即時通知警方尋求協助。港鐵譴責鐵路範圍發生暴力事件,並慰問受傷乘客,以及對乘客的經歷表示遺憾。[263][264][265]

77名港鐵將軍澳綫車長在7月26日發表聯署信,提出三大訴求,包括「公開承認中央控制中心決策失當並道歉」、「追究並讉責警方7月21日當晚救援遲鈍」和「共同制定有關8月4日將軍澳遊行的安全措施和指引」。[266]

商場

YOHO Mall於22日發聲明,對有市民於內遇襲深表震驚和遺憾,向受傷市民致以慰問,重申商場服務處職員及商場內市民發現有人遇襲後,隨即報警求助,但一直未能聯絡警方。最後在住宅業主陪同下,商場安排部分遇襲市民到住宅平台暫避和為受傷市民作初步急救。[144]

建制派

立法會議員何君堯有片段被流出,他疑似早於7月15日(元朗事件一星期前)煽動此事件。[267][268]網上片段中何君堯在元朗站附近與大批白衣人握手,更向一名白衣人表示「辛苦你喇」,對方則回應「唔辛苦」,何向一名白衣人表示「你哋係我英雄」。其間有人拍掌歡呼「支持支持」。[269]他在Facebook發表聲明,指Now TV 從網上看到他在元朗出現,問他為何在元朗出現,還與白衣人拍照,是否與元朗白衣人打黑衣人事件有關。他指自己與事件「絕對沒有任何關係」,只是晚飯後經過,相關「市民」主動想與他合照,「很認同我為港敢言發聲支持警察維持治安,要求跟我拍照,我亦樂於接受。」之後他在直播節目中表示,元朗鄉紳只是「保鄉衛族」,一早提醒他們要依法辦事,但指反修例示威者「搞」元朗是先撩者賤,「如果有人挑釁,那些人不應該同情」,更說被打至流血送院的林卓廷是「咎由自取」。[45]就相關言論,有遇襲人士作出反駁:“事實就是一班白衣人追著一班乘客,打了足足半個小時都沒有人來。有人見到外面的人被人打,於是開了消防喉來驅散他們,但不久他們就衝了入來。”亦有參與當日較早前遊行的市民說:“我回到元朗我就是乘客,我去了遊行就要被打嗎?何君堯說林卓廷帶我們穿黑衣人去挑釁,我入到元朗才見到林卓廷,憑我的智慧,我不相信林卓廷可以叫到我衝擊其他白衣人士。”[270]

前行政長官、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嚴厲譴責元朗事件中的暴徒,並呼籲停止一切暴力行為[271]。惟梁振英本人亦被揭發曾與事件中屬黑社會14K老大的施襲者「飛天南」合照[272][273]

自由黨促請警方跟進事件緝拿兇徒,並請各界立即停止暴力,不要讓仇恨和報復的心態繼續滋長。[274]

上水鄉事委員會主席侯志強表示,示威的青年和市民,訴求完全是衝著政府而去,並非針對新界原居民權益,雙方「不可能有衝突」。他又形容,元朗襲擊事件是「別有用心的人,刻意將新界人拉落水,想新界人攬炒。」[275]

民主派

721遊行主辦單位民間人權陣線、前局長、學者、社福界組織、部份報章及互聯網媒體均指出穿著白色上衣並持有武器的施襲者[276][277],是有預謀在鐵路系統針對平民無差別地襲擊[278][279],企圖令民眾產生恐慌[280][281],所以事件可定義為恐怖襲擊[14][282][283][284][285];有民主派議員指元朗襲擊是政府企圖利用黑社會發動襲擊以便部署戒嚴宵禁[286][287],以便打壓已持續超過一個月的反修例示威

民間人權陣線在7月23日發表「民間人權陣線致各國駐港領事館公開信」,當中歸類是次暴力事件為「恐怖襲擊」,斥責暴徒製造社會恐慌,抨擊警方縱容暴徒而致恐襲的發生,最後促請外國政府發出旅遊警示,希望外國政府敦促港府保障各國國民的人身及財產安全。[288]

公民黨指警方失職,認為政府需要對社會今日撕裂的局面負上全責。要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立即回應五大訴求,追究警隊包庇兇徙的責任。[289]

民主黨在7月24日召開記者會,與事件中的遇襲傷者講述事發經過,直指白衫人的行徑與恐怖襲擊無異,又指何君堯和建制派媒體試圖扭曲事件,並要求何君堯道歉及追究警方蓄意不履行職責的責任[290]

署名為「一群熱愛香港,反送中的大埔人」在7月25日於連登發表公開聲明,對白衣人襲擊市民的行為,和政府處理事件的手法,「予以最強烈的讉責」,並在五大訴求外,額外再成立另一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事件中白衣人的身份,和事件中警方有沒有人員失職[291]

演藝界

2019年11月5日,藝人陳百祥杜汶澤應港台節目視點31邀請對談政局,兩者被問到此事時,陳百祥說:「我哋尊貴的林大議員帶人入去,搞人哋個家鄉 …」,暗指林卓廷發起有關襲擊。[292]

2019年12月,方皓玟推出新歌《人話》,其中MV包括7月21日元朗事件,8月31日及11月11日的開槍畫面,歌詞又批評警察及林鄭月娥「聽你講嘢講到忟」。[293][294]

專業團體

  • 法政匯思杏林覺醒前線科技人員等23個專業團體發表聯合聲明,指事件令人震驚,強烈譴責警方疏忽職守,促請警方追究事件責任,解釋遲到場的原因,並向公眾鄭重道歉。[295]
  • 前線醫生聯盟發表聲明,表示就事件強烈譴責,白衣暴徒於元朗站對途人無差別施襲,批評行為「泯滅人性」,為市民帶來恐慌,並感謝謹守崗位的消防救護團隊。聯盟又指,希望政府能順應民意,作出適當行動,以平息平民怨憤,避免撕裂加劇。[296]
  • 7月22日,醫學界及教育界聯署批評政府當日的言論是企圖淡化事件及歪曲事實[297]
  • 約30名香港外國記者會成員和新聞從業員,於7月23日在中環下亞厘畢道香港外國記者會會址外默站,抗議白衣人在元朗襲擊市民事件中毆打記者。記者會更形容,當日元朗的衝突場面是「前所未見,令人心寒。」[298]
  • 香港大律師公會強烈譴責有組織的不法之徒在元朗站內及周邊範圍對手無寸鐵的途人、列車乘客及記者不由分說地作出暴力襲擊,並重申政府應立刻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作出全面調查,特別是檢討警方在過去數星期的管理。[299]
  • 國泰航空工會也在Facebook表示強烈譴責,並在7月26日在香港國際機場一號客運大樓舉行和平集會,並強調,此活動為「純自發、非機場局、非任何航空或機場公司、非工會、非罷工」。[300]

中國大陸

7月29日,國務院港澳事務辦新聞發言人楊光說到,元朗襲擊事件中「警黑合作」的說法均為毫無根據的誣蔑。

中國大陸封鎖和選擇性報道香港消息,官方媒體的回應重點則聚焦於721遊行,香港中聯辦國徽被塗污的事件[301];而中國大陸社交媒體上流傳不少文章,形容事件是「元朗百姓自發追打港獨暴徒」[302],並通過網路審查阻止民眾接收對香港警方不利的報導[303]

據中通社報道,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負責人嚴正,強烈譴責針對中聯辦的惡意謠言,批評有人將中聯辦與7月21日在元朗發生的暴力事件聯繫到一起炒作,是惡意抹黑中央駐港機構的形象。[304]

7月21日,中國大陸傾向極端民族主義的網絡組織「帝吧官微」在新浪微博上發帖,重申將在23日晚八點發起「出征」行動,「聲援香港警察,維護法治社會,反對暴力亂港,擁護一國兩制」,宣傳海報的口報是「帝吧出征,寸草不生」。活動在7月22日提前開始,據流傳活動由「Facebook帝吧中央集團軍」、「Facebook中美博弈」社團組織發起,據稱當晚有一萬二千人翻墙到臉書專頁,以“洗版”形式張貼愛國標語、表情包,用簡體字辱罵與其意見相左的用戶,由於香港與部分中國大陸網民「起底」反擊,活動隨後以「不破壞香港人民群眾正常生活秩序」為名宣佈取消[305][306],亦有傳聞「帝吧」管理員被相關部門約談。而百度李毅吧則在7月22日當晚置頂帖文,聲稱“帝吧奉行理性爱国的原则,其他平台‘帝吧’与本吧无关”。7月25日,《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微博賬號「俠客島」在微博發文《帝吧出征遭港獨份子人肉:20名管理全部被請“喝茶”》,並附上轉發語“出師未捷身先死”和帶嘲諷的“捂臉笑”表情(後轉發語修改並去掉表情),該文章其後被刪除。

外國媒體

多國媒體都有報導是次襲擊事件,並持續觀察香港局勢動態,當中包括但不限於:英國的英國廣播公司[307]路透社[308]、《泰晤士報[309]、《衛報[310]、《每日電訊報[311]、《獨立報[312]、《每日郵報[313];美國的CNN[314]福克斯新聞台[315]、《紐約時報[316]、《華盛頓郵報[317]彭博新聞社[318];法國的法新社[319]、《費加羅報[320]、《解放報[321];德國的《明鏡週刊[322]、《圖片報[323];加拿大的《環球郵報[324];卡塔爾的半島電視台[325]

商界

  • 香港總商會發表聲明,強烈譴責此次暴力事件,促請各方合力儘快尋找方案,化解當前困局,政府應擴大公眾諮詢範圍,正式撤回逃犯條例,問責不稱職官員,社會應譴責暴力行為,當局必須立刻成立調查委員會,獨立審視連串事件[326]
  • 香港瑞典商會會長鄔德彬於推特批評警方是「絕對恥辱」[327]
  • 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指警方當日必定掌握情況,但卻選擇不對抗黑社會。事件加強了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之必要,亦認為警方應暫停元朗負責警官的職務[328]
  • 國際商會香港分會發表聲明,讉責一羣兇徒星期日晚在西鐵元朗站一帶恣意襲擊市民和記者,令香港法治之名淪為笑柄,強調不能讓這種狀況繼續去損害香港[329]
  • 香港電視網絡主席王維基在2019年8月9日於Facebook公開批評警察在北角和元朗襲擊事件辦事不力,「玩失蹤、睜大眼、講大話」[330]

區議會

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前,不同的民主派元朗區議員曾多次投票及動議,要求以不同形式跟進事件,但於元朗區議會佔多數的親中派議員多次投下反對票或棄權票,結果動議均被否決。不過,於2019年選舉後,民主派取得元朗區議會多數議席,並於2020年1月7日通過成立工作小組徹查721事件。

2019年9月3日,元朗區議會合併討論7月21日元朗站發生白衣人無差別襲擊事件。涉及7月21日晚上元朗站發生白衣人無差別襲擊事件,以及7月31日天水圍警署外燃放煙花傷人事件的討論動議多達8項,身兼民建聯中委的主席沈豪傑決定合併討論。民主黨的黃偉賢動議,要求就元朗721無差別襲擊事件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其中包括支持監警會徹查各界對警察的各項指責及成立對話平台等。議案最終以7票贊成、22票反對、2票棄權否決有關動議。獨立人士陳美蓮、李月民、杜嘉倫、民主黨黃偉賢鄺俊宇、民主陣線麥業成新界社團聯會湛家雄投以贊成票。獨立人士鄧家良、鄧慶業、鄧卓然、楊家安、袁敏兒、梁明堅、梁福元、鄧鎔耀、文美桂、文家駒、程振明、民建聯蕭浪鳴、黃煒鈴、馬淑燕、呂堅、郭強、梁志祥、工聯會陸頌雄鄧焯謙、姚國威、劉桂容、新界社團聯會趙秀嫻投以反對票。實政圓桌陳思靜、經民聯王威信投以棄權票。李月民議員動議要求成立「檢討7·21元朗西鐵站暴力事件」的工作小組,議案最終以8票贊成、20票反對、3票棄權否決有關動議。民建聯梁志祥表示,區議會任期將在11月完結,指一定不夠時間進行調查,表明民建聯會投反對票。最後,由大多數建制派否決成立7·21元朗恐襲工作小組的議案,8票贊成、20票反對、2票棄權。僅由黃偉賢、杜嘉倫陳美蓮、鄺俊宇、麥業成、王威信、湛家雄及李月民共8人投以贊成票。另外,黃偉賢議員針對元朗白衣人無差別襲擊市民,再次動議成立檢討小組,最終以5票贊成、22票反對、2票棄權,再次否決動議。此外,麥業成提出動議,要求政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7·21元朗站恐襲事件,及調查是否有警務人員失職。[331][332][333][334]

至2020年1月7日,元朗區議會召開特別會議,有議員動議成立工作小組徹查事件,調查警暴、濫捕、濫告。在席鄉事派全無投票,動議最終獲得大比數通過,並由張秀賢伍健偉分別自動當選為小組正副主席。[335][336]

學者及時事評論員

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指出,同在當日發生的上環衝突針對的是政權,元朗衝突針對的是平民,然而政府新聞處將兩者混為一談,是「徹頭徹尾的偷換概念」。他認為元朗事件屬於無差別襲擊,完全針對包括老弱婦孺在的平民,屬於「恐怖襲擊」[337]

城市地理學學者及時事評論員梁啟智引用香港法例第575章《聯合國(反恐怖主義措施)條例》指,施暴者「作出或恐嚇作出行動」及「危害作出該行動的人以外的人的生命」,製造恐慌[34]

時事評論員黃毓民,指當晚在元朗站大堂及港鐵車廂手持武器的「白衫軍」是殺紅了眼,無差別地襲擊乘客,導致幾十人受傷,以文明世界的標準是百分之百的恐怖襲擊。又抨擊特首林鄭月娥及警務處處長盧偉聰在記者會上面連串對有關事件是否恐襲、暴動,及「官黑警大龍鳳」的質問時,只像人肉錄音機一樣不斷重複說譴責暴力,完全無法說服公眾[285]

傳媒人兼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顧問區家麟立場新聞撰文,呼籲市民將有關紀錄片廣傳,批評警察選擇不作為,「暗合黑道」、「與民為敵」[338]

志願團體

聾人機構龍耳香港手語呼籲聾人及弱聽人士盡量不要單獨前往高危地區。如遇上任何事故,立即前往安全地方暫避。[339]

學界

嶺南大學校董會主席、港鐵新任董事局主席歐陽伯權去信教育局,要求查清何君堯在元朗襲擊的參與程度。他表示如果教育局最終確認何君堯有份參與,校董會是不會容忍及會有進一步的跟進行動[340]

皇仁師生和校友在報章刊登聯署聲明,聯署批評,何君堯的行為是惡行、違反法理、超越倫常道德底線,其行為令人髮指及有辱校譽。並不會再認何君堯與母校不會有任何關聯以及呼籲皇仁舊生會執委會應考慮終止何君堯的會籍[341]

可風中學師生校友聯署,支援在元朗暴力事件中遇襲受傷的校友兼《立場新聞》記者何桂藍,並強烈譴責香港警務處八鄉分區指揮官李漢民失職和暴徒的行為[342]

拘捕及審判

與黑道有聯繫

7月22日,警方新界北重案組人員拘捕6名懷疑涉案男子,其中一名姓李的49歲男子是八鄉蓮花地村民,黑幫和勝和元朗黑道中人高佬安的手下;另一名50歲姓張男子是元朗大棠村民,追隨和勝和頭目雙鷹青多年;另一名被捕45歲姓陳男子居於天水圍,據指這名男子在元朗站內毆打立場新聞女記者,早已被網民迅速「起底」,指其在元朗沙埔村開設農莊;其餘人士分別在天水圍天悅邨天澤邨及元朗被捕。警方在搜查村屋時起出一批軍火及攻擊性武器,包括懷疑曾用於襲擊市民的棍棒,有部分棍棒原是香港區旗的旗桿,但被用作砍殺市民的武器,棍棒及藤條更被加上金屬珠,增加施襲時令人受傷及痛苦的程度[343]

7月23日晚,警方到南邊圍搜查,[344]根據報章報道,警方於事發後以非法集結罪拘捕至少11人[345],大部分在短暫扣留後獲准保釋[346]。在8月2日警方以非法集結拘捕多7人[347],至8月6日共有24人被捕[348],至8月21日被捕人數增至28人[349],但遲遲未有起訴,律政司司長鄭若驊的刑事撿控工作受到法律界人士的質疑[350]。至8月22日已事發超過一個月,警方才起訴其中兩人參與暴動[351]。到12月的被捕人數增加至37人,七人被檢控和起訴。

2020年8月20日,即事發後13個月前夕,警方再拘捕多6人,令累積被捕人數增加至43人,除了一名姓蔡的40歲男子被檢控和起訴於2020年8月22日提堂外,其餘5人之後獲釋,10月中旬要再向警方報到[352],然後於2020年8月25日,警方再拘捕多1人,令累積被捕人數增加至44人[353],截至9月9日累積被捕人數增至61人[354][355][356]。截至2020年8月21日,即事發後13個月當日,只有8人被落案起訴[357]

被起訴8人包括王志榮、黃英傑、林觀良、林啟明、鄧英斌及蔡立基被控本案首兩項控罪,即暴動罪,及串謀有意圖而傷人罪,指他們於2019年7月21日在元朗港鐵站內參與暴動,以及在同日同地串謀有意圖而傷人,意圖使他人身體受嚴重傷害。另外,鄧懷琛及吳偉南被控第三、四項控罪,即另一暴動罪,及另一串謀有意圖而傷人罪,指他們於2019年7月22日在元朗站J出口參與暴動,及同日同地串謀有意圖而傷人,意圖使他人身體受嚴重傷害。[358][359]

部分涉案人士懷疑與元朗區幫派勢力有關,媒體已報導身份的被捕者包括[360]

姓名年齡綽號起訴日期所涉堂口備註
鄧志學51鬥雞學和勝和元朗屏山坑尾村村代表,試圖跑路泰國時被警方拘捕[361][362]
胡學霖35日本仔和勝和「雙花紅棍」「打手」
張國偉39姑爺偉和勝和
何海賢39賢佬和勝和
王昇浩24鹹魚和勝和貨車司機
張財50雙鷹青和勝和
李子雄49高佬安和勝和裝修工人
林觀良48懵良2019年8月26日 (2019-08-26)和勝和二手車銷售員,認罪扣減三分一刑期,判囚四年八個月
陳志祥45西瓜佬14K「孝字頭」
吳偉南57飛天南14K貨車司機,2021年7月22日罪成,判囚四年
林啟明43肥林2019年8月26日 (2019-08-26)14K「德字頭」車行銷售經紀,認罪扣減三分一刑期,判囚四年八個月
陳嘉偉3414K「德字頭」小販
羅國英5514K商人
伍錦城5614K無業遊民
鄧懷琛60燒烤生意東主,罪成判囚7年
黃英傑482019年8月22日 (2019-08-22)[363]電纜技工,罪成,判囚3年半
王志榮542019年8月22日 (2019-08-22)[363]運輸工人,罪名不成立,無罪釋放
陳梓俊39
黃四川59商人、與立法會議員何君堯關係密切 [364]
鄧英斌612019年12月18日 (2019-12-18)[365]八鄉橫台山河瀝背村村長、八鄉鄉事委員會居民代表,罪成判囚3年9個月
蔡立基402020年8月21日 (2020-08-21)[366]貨車尾板機械技工,罪成判囚6年
程偉明632022年10月27日[367]過往有10項案底,發生721元朗襲擊事件後遭通緝,2021年8月入境時被捕,罪成判囚4年3個月[368]
吳偉德 38 2023年7月7日[369] 保安員
王浩昇 28 2023年7月7日
鄧兆雄 42 2023年7月7日 司機
鄭文傑 43 2023年7月7日 商人

2021年8月13日,一名長者於親中 KOL「華記」楊官華在元朗設置的街站,自稱襲擊當晚在場,並自認「我有份打!」後,新界北總區重案組人員在8月19日於元朗拘捕一名87歲男子,涉嫌「參與暴動」及「串謀有意圖而傷人」,一度被扣留調查,其後獲准保釋候查,於9月中旬向警方報到。楊官華得知事件後,在「華記茶餐廳日本」facebook專頁發文道歉,指自己害了對方。[370]

一名63歲男子被拍攝到穿着白衣、在鳳攸北街休憩處集結,之後在元朗港鐵站涉以拳頭及藤條施襲市民,其後更招手示意白衣人往月台。到2020年11月17日被警方列為通緝人士,被告在2021年8月12日上午經深圳灣口岸入境時被截停,同日被捕,之後被控暴動及串謀有意圖傷人。案件在2022年8月15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區院)開審,由區院暫委法官王興偉審理。法庭同時為14名市民證人頒下匿名令。被告否認控罪。而控方指根據出入境紀錄,被告於2019年7月21日下午3時43分,經落馬洲支線管制站進入香港,翌日凌晨12時11分經落馬洲支線管制站離港。[367]

2023年7月4日,4名男子事隔近4年被落案起訴暴動及串謀傷人罪,年齡介乎28歲至43歲。4人暫毋須答辯,控方申請押後案件至9月15日再訊,以待準備轉介區域法院文件,獲署理主任裁判官鄭念慈批准。裁判官另拒絕被告保釋,4人須還押候訊。據了解,4人均為白衣人。[371]

其中一名「白衣人」,64歲報稱是退休裝修工人的被告人程偉明,被指以拳頭及藤條襲擊市民,經審訊後,被裁定暴動及串謀傷人兩罪罪成,判監禁4年3個月。程偉明因不服定罪和判刑提出上訴,高等法院於2023年8月18日處理上訴許可申請。[372]

程偉明在上訴許可聆訊當日沒有由律師代表出庭,在原審時他堅稱並非呈堂片段中的其中一個白衣人,但程偉明在申請上訴許可當日親自陳詞時改稱「毋須爭議,(呈堂片段)嗰個係我嚟」,又稱「因為我覺得『就係政府叫我哋去做』㗎啫,就係咁簡單。」[372]上訴庭法官彭寶琴聽到此句立即打斷程偉明的陳詞,彭稱「我一定要停止你啦,呢個唔係審訊,唔容許你表述個人睇法、觀感」,並且拒絕其上訴許可申請。彭寶琴在判詞指,原審對證物已作深入分析,其裁定無可詬病、公允持平,所作的推論亦合情合理,沒有申請人所謂的不公,判刑亦沒有任何不恰當之處。[373]

遇襲人士

2020年8月26日,警方再拘捕多13人,包括在元朗恐襲受傷的林卓廷,被指涉嫌參與暴動,令累積被捕人數增加至57人。於8月27日,其中7人被正式落案控告「參與暴動」,指他們於2019年7月21日在元朗站大堂與其他身份不詳的人參與暴動,並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374]。案件將於2023年3月27日開審,而林卓廷因「47 人案」,押至 2023年10月12日開審。[375]

2020年9月2日,警方在大埔區再拘捕多一名25歲本地男子,令累積被捕人數增加至59人,涉嫌「參與暴動」。據悉該男子是7.21元朗襲擊事件中遭到遇襲,而並非屬白衣人一方,他已獲准保釋候查,本月下旬再向警方報到。[376]

2020年9月16日,警方在大埔區再拘捕多一名46歲本地男子,令累積被捕人數增加至62人,已獲准保釋候查,10月中旬再向警方報到[377]

非「白衣人」

襲擊事件發生逾3年,警方重新拘捕一名曾經「踢保」的42歲會計師,他被控暴動罪,2022年7月27日在粉嶺裁判法院提堂。裁判官水佳麗應控方要求,將案件押後至9月7日再訊。被告獲得保釋,包括交出5萬元保釋金和2萬元人事擔保作、居於報稱地址、不得離開香港、交出所有旅遊證件,以及每星期往警署報到2次。[378]

8名白衣人案

2021年2月22日,8名白衣人被控暴動及傷人等罪名的案件在區域法院開審,兩名被告林觀良及林啟明承認暴動罪,還柙至3月再審。而控方傳召25名證人,9名為警察。大部份證人為受害人,其中16人決定匿名,推翻開審前,受害人及目擊者作供不用匿名的說法。而其中13人被控方列為與案相關的受傷市民和被襲者。[379]

  • A和D:奮身保護沒有保護裝備的女記者
  • E:一度嘗試上前勸阻白衣人,但被圍攻時和攻擊。幸同行的太太仍然不離不棄保護丈夫,用身體擋棍,事後證人E的左眼角及左手手指各要縫三針。
  • F和H:在襲擊事件發生時互相扶持陌路人,證人F被5至6名白衣人打中,手上雨傘嚴重損毀、眼鏡飛脫。事後發現自己的前額和頭頂流血。
  • G:與太太當時正乘搭港鐵回家,從樓梯跑回月台期間無端被人用棒球棍重擊後腦。後腦傷口最後縫了3至4針,頭皮頂枕有血腫。
  • B:收到市民求助後到場的人員,並用手機進行直播。目見首被告王志榮用粗口指罵身旁的時任立法會議員林卓廷
  • C和K:同行友人,見證車廂內不少乘客尖叫聲不斷,最少7人的頭和手腳受傷流血。C證人亦遭圍毆,頭和腳被木棍打中,手掌亦受傷。K是聆訊唯一的女證人,驚恐下感到胃痛。
  • O:文憑試準考生,勸阻白衣人卻遭9人圍毆。事後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大半年後才不用再覆診。
  • J:在白衣人衝入付費區前,已經被木棍打中手肘,他記得有市民被白衣人「好大力」打至額頭流血,也感謝有年輕人幫他保護。
  • N:收到居民求助後到達元朗站洗手間門外守護傷者,直至救護員和警員到場。
  • O:曾經在車站捲閘旁,勸阻白衣人不要再與站內的人爭執,但不成功。控方片段顯示,他被9名白衣人襲擊,包括用長條狀物打了最少20下、掌摑3下、拳擊1下及腳踢3下。事後全身多處有瘀傷,右手手肘骨裂,做了兩次駁骨手術後,手臂才能伸直。[380]

法官亦發現控方文件和處理手法出現不少問題,如遲交修訂案情版本,警方用上老化螢幕處理片段和文件顯示傷者及證人全部沒有匿名。而辯方及法官更發現案情中警員辨認被告的證供出錯。[381]

而審訊過程中,控方原打算傳召在呈堂影片中辨認被告及剪輯片段的兩名警員作供,不過控辯雙方商討後,控方決定不傳召任何警員。成為反修例運動以來首宗不會傳召警員上庭作供的暴動案件。[382]

程偉明案

2021年8月,一名63歲男子(程偉明)從內地返港時被捕,他否認各一項串謀有意圖而傷人及暴動罪。案件在2022年8月15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區院)開審,由區院暫委法官王興偉審理。控方早前傳召約十名市民證人及一名警員證人,警員表示用了400小時看完相關片段並認出被告。

2022年9月7日,他被裁定暴動罪成。另外法官指出,白衣人當晚有協議傷人,但指情況與黑社會請刀手尋仇有別,又指被告進入站內時亦沒有手持武器,後來亦只使用藤條施襲,而本案證人亦非受最嚴重傷害,因此對是否要造成嚴重傷害有保留,最後裁定串謀有意圖而傷人不成立,改為裁定較輕的串謀傷人罪成。案件押後10月27日判刑。[383] 到判刑當日,區域法院暫委法官王興偉稱雖然今次事件大部分人受傷程度不算十分嚴重,但同時是“對社會造成的震撼從當時嘩然輿論可見一斑”,考慮辯方抗辯焦點集中,有「十分負責任的抗辯態度」,加上被告以 64 歲高齡鋃鐺入獄,給予額外扣減 3 個月恩恤,最後被判監禁4年3個月。[384]

另外,被告過往有10項案底,包括非法集結、身為黑社會成員、傷人等,均發生在20至30年前。[385]

2023年8月18日,64歲裝修工程偉明不服定罪及刑罰提出上訴,在高等法院申請上訴許可,最後被駁回。上訴庭法官彭寶琴指,原審大律師在審訊時曾爭議被告的身份,惟程卻打斷稱:「毋須爭議,嗰個係我嚟嘅!」他續稱:「我仲想講一句說話」,此時彭官繼續阻止,但程卻無視並稱:「我覺得係政府叫我哋去做嘅啫,就係咁簡單!」[386]

林卓廷及6「非白衣人」暴動案

前立法會議員林卓廷與另外6人,被控2019年7月21日在元朗站參與暴動,案件原定2023年10月12日在區院開審,惟因控辯雙方的同意案情尚未確認,遂押後至下周一再續。辯方一致反對控方播放事發當日上環衝突的片段,質疑與本案無關;控方則指可提供「大環境」。法官陳廣池指「大環境」的意思隱含關連性,「你唔會話以巴戰爭係大環境嘛」,認為關鍵是如何串連,並下令在下周一控方開案前處理片段呈堂性的爭議。另外,除林卓廷因民主派初選案繼續還押外,其他被告續准保釋,並毋須到警署報到。[387]

控方開案時指,黑衣人與白衣人在元朗站聚集,「(被)多番挑釁下,部分白衣人開始衝入付費區」,而各被告涉及挑釁、射水及擲物「襲擊白衣人」。其中,首被告林卓廷被指控在付費區內「與黑衣人集結」,並不斷大叫「大家千祈唔好退」,又指他「指示黑衣人站在前面」,其後與其他黑衣人「一起透過擴音器喊辱罵、恐嚇性言詞,挑釁白衣人」。控方又指控第五被告挑釁白衣人入付費區,向對方「舉中指左右搖動」、大叫及擲物襲擊。第七被告則被指控,「看似準備襲擊」白衣人當中一名男子,其後亦射水襲擊白衣人。[388]

到第10天審訊。控方傳召獲准匿名的證人作供,並提出關注,指《集誌社》最近發布相關的元朗站閉路電視片段,憂辯方播片後,公眾比對會令證人身分曝光。法官陳廣池指片段在開審一周前被公開,質疑涉及妨礙司法公正或有人違反專業守則,稱「法庭極度關注要調查」。而匿名市民供稱在元朗站「感覺閘內人挑釁、撩交嗌」、「出面啲人唔係好想入去」惟其後「終於忍唔住就跳欄打佢哋」[389]

裁決

2021年7月22日,白衣人家屬等人見記者

經過24天審訊後,到2021年6月18日,區域法院法官葉佐文指呈堂片段中,指首被告與片段中的人之面容不完全相近,無法證明是片中施襲者,加上家中找不到出片中人所穿上衣服,裁定罪名不成立。其餘5人的暴動罪及有意圖而傷人罪全部成立,需要還押至7月22日判刑。[390]法官同時提及次被告指罵時任立法會議員林卓廷「搞事」,不過片段所見林卓廷正在安撫他人,並表示已經報警。認為有關指摘「毫無道理」。[61]2021年7月22日,七名被告在區域法院被判入獄3年9個月至7年。法官直斥白衣人「自組武裝力量,憑藉自製的「保衛元朗 保衛家園」標語牌,宣示元朗為須自行執法的受難家園,將警察淪為配角」,又指他們喪失理智進行無差別施襲。旁聽人士得知判決後,大叫「判刑不公」、「六月飛霜」、「不公平審訊」、「法治已死」、「咁林卓廷咪要出去打靶」(那林卓廷不就要拉出去槍斃?)、「寫報告去習近平,寫信去中央」、「叫習近平處理香港」。[391]

案中出庭作供的證人A得知裁決後表示不但沒感到高興,更認為無力感加重,他指出目前仍有很多未解的真相,整個事件沒有解決。[392]而當日受襲的蘇姓廚師指判決的意義不大,認為事件仍然有大批施襲者逍遙法外,他又認為事件有預謀,否則不會有這麼多白衣人明目張膽施襲,表明若未能找出幕後主腦,「心中始終有條刺」。因目睹白衣人施襲,走避樓梯而摔傷60多歲林女士指多名被告只被判約4年監禁,反而理大暴動案一名被告搜出波子及索帶,都被判囚3年9個月,認為刑期無法反映罪行嚴重。[393]

白衣人暴動案中被告鄧懷琛的妻子則聯同網紅「華記」楊官華珍惜群組李璧而出席記者會回應裁決。會場貼上「天地有正氣,721裁決不公,天理不容」的標語,並擺放關公雕像。鄧懷琛妻子不時以紙巾拭淚,指丈夫當日只是到場觀察及保護家園,用「飛來橫禍,六月飛霜」形容判囚,她亦表示自己沒有錢進行上訴。[394]身穿戰術背心的楊官華稱鄧懷琛妻子與暴動罪成白衣人均是「光明正大」,更要求特首林鄭月娥介入,又促請警方國安處和廉政公署調查該名法官「有沒有收了錢」及是否受到壓力或者利益等。[395]

官方論調轉變

市民遭到暴徒襲擊

襲擊過後,警方提及「有人在元朗港鐵站月台及車廂內襲擊乘客」,並稱正在積極跟進,務求將犯案者繩之於法。事件發生後兩周,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指出「七月二十一日,大家都知道在晚上有暴徒在元朗站和街頭肆意襲擊手無寸鐵的市民」。警方也承認當晚因警力集中在港島而未能應對元朗。

警務處處長

警務處處長鄧炳強上任後,在東周刊專訪中談及721當晚「當元朗發生事,又有議員帶着一班黑衣人衝入去,令事件愈鬧愈大」,是首次有警隊高層以此描述事件因由[396]。而鄧炳強接受明報訪問時,承認行動所花的時間要改善。但他稱當日情况複雜,涉及多個部分,「下午已有暴徒打人,有暴徒由外面入元朗噴滅火喉、滅火筒,亦有暴徒在車廂打人」,「有人為了煽動仇恨特登放大某一部分」。他說警方不會獨立調查當日的行動,要待反修例事件完結後,才整體檢討[397]。後來在立法會及區議會質詢中,鄧炳強亦持類近發言:「另外喺鏡頭上都見到好多嘅場景,有啲黑衫嘅人,用一啲滅火筒同埋水喉去襲擊其他嘅人士,就住呢個案件都繼續查緊,而家都未拉到人」[398];「721 當日有白衣暴徒襲擊乘客,亦有黑衣暴徒噴水及破壞設施,兩邊的暴力情況警方都會徹查[399]。」與在2021年2月24日高級助理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在721案審訊中「白衣人主動攻擊,黑衣人隨手拿滅火筒、消防喉作『不成功嘅抵抗』,白衣人繼續追打」矛盾。[400]

監警會

監警會報告於2020年5月中發表,在〈公眾就警方與黑社會勾結的揣測〉一節中,警方對元朗事件有以下回應:「市民對7月21日事件的觀感被誤導,包括把元朗站內的事件認定為單方面、無差別的恐怖襲擊,而實際上是當時雙方都有大量參與者進行集體毆鬥引發。」 [195]與在2021年2月24日高級助理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在721案審訊中「互相拉扯及出拳,而白衣人將雪糕筒及雨傘掟向黑衣人一方。」矛盾。[400]

高級警司

警察公共關係科高級警司江永祥在2019年12月的香港有線電視訪問中談及元朗襲擊事件,他指當天有人帶領示威者到元朗站「牽引整件事」。被問為何軍裝警員轉身逃走時,他否認當日最先到場兩名警員「逃走」,指他們「有辦到事,他們將相關資訊交給他們上級」[401]。但被問警員看見危險,應責無旁貸要上前處理時,江沒正面回應,僅指「不會稱當時情況是逃走……是由於一班人帶一班示威者到元朗牽引整件事」[402]。警方記者會上,江永祥指該說話只是訪問一小部分而且是根據不同畫面觀察所得,不代表警方對事件的結論。[403]

新界北總區刑事總部高級警司陳天柱在2020年8月26日展示由香港電台拍攝的防暴警員搭着白衣人膊頭截圖,稱警員是推白衣人並指令其離開

2020年8月16日,新界北總區刑事總部高級警司陳天柱在記者會上將元朗衝突涉四部分,形容白衣人恐襲事件為兩派人士的衝突。指白衣人被挑釁,才令事件急劇惡化。形容當晚兩批人士打鬥是「旗鼓相當、勢均力敵」。他「修正」接報到場的時間,聲稱當晚防暴警接報後,只是用了18分鐘抵達西鐵站現場,並非之前所講39分鐘。其後督察陳天柱表示「白衣人無差別襲擊市民」是不正當描述,大力批評當日現場傳媒和市民只作單方面、不中立和選擇性報道,並非事件的全部。其後指記者會的傳媒「失憶」,指事件發生前的下午,有大批黑衣人在港島西上環示威搗亂。其後陳手持防暴警員搭着白衣人膊頭的照片,指防暴警當時只是勸喻白衣人士離開現場,避免衝突升溫,認為民間的指控是別有用心。對於有人不斷說721是警黑合作,他表示「完全是子虛烏有」[404][404][405]

由於警方在記者會上的宣稱明顯有別於記者當日在現場拍得的實況,有記者在記者會多次追問警方,當日警方為何沒有記錄持鐵通白衣人的身份證資料以便作出跟進,高級警司陳天柱卻答非所問,反而指責傳媒忘記當日情況,企圖將焦點轉移到當日下午在上環的遊行及衝突,迴避記者就元朗襲擊事件提出的質詢[406]

警方在記者會上的描述亦與監警會在2020年5月15日發表的報告有明顯出入,縱使監警會被指在其發表的報告中偏袒警隊[407],淡化警暴及7.21事件[408],監警會在報告中沒有形容7.21事件為「無差別襲擊事件」,但就當晚站內的情况,報告引述港鐵閉路電視、傳媒直播等片段,多次用「襲擊」形容白衣人的行為,黑衣人是以雨傘「自衛」及「還擊」,警方聲稱「白衣人無差別襲擊市民」是不正當描述,然而監警會在報告描述部分現場畫面時稱「約10名白衣人衝進車廂,不論對方衣服顏色,一律用藤條、雨傘和木棍襲擊車內人士」[409]

陳天柱在記者會上展示《香港電台》拍攝的防暴警員搭着白衣人膊頭的截圖,以及播放《有線新聞》和《蘋果日報》的新聞片段,多個媒體發表聲明指警方未有徵得同意[410],其後警方回覆表示,因準備時間急趕而未及徵求同意[411]

對於陳天柱批評傳媒的直播「令人誤會是無差別襲擊」,「大部分時間影向單邊行為」,陳天柱又宣稱當時有很多市民如常出入車站,並修訂警方到場的時間,由其上級曾說警方在39分鐘到場,陳天柱卻改稱為18分鐘。當日在元朗現場進行直播的記者何桂藍在晚上7時會見傳媒,她表示直播長達1小時,也可以在網上看到,她在車站內拍攝到白衣人、黑衣人和市民,但沒有拍攝到並不在場的警察,而當時很多市民被閘外的白衣人包圍,未能離開車站,非聚集而激化事件。她表示「當日的事是暴動還是無差別的恐襲,這是公論,希望警方不要污衊看到真相的人被誤導」[409]

遇襲者被捕

襲擊事件發生超過一年後的2020年8月26日,警方展開大搜捕,至少16人被捕,包括兩名立法會議員(林卓廷及許智峯),網媒記者、技工、銀行副總裁、社工、廚師、接聽員、倉務司機 ,一人無業和一名元朗居民,又稱部分人有黑幫背景。當中7人涉元朗站衝突,6人涉站外英龍圍南邊圍衝突[412][413]。然而仍有大批參與721襲擊的兇手仍未被捕。其中林卓廷被新界北警區刑事總部高級警司陳天柱指涉嫌參與721元朗襲擊,稱只要符合《公安條例》19條內,3人非法集結破壞社會安寧,已經當成暴動。認為他當時的行為,符合暴動罪名。消息人士稱,警方認為根據片段,林卓廷言行帶威嚇、侮辱及挑撥性,亦有領導角色,因而構成暴動罪[412]

但事實上林卓廷屬於事件中的受害者,有份被白衣人打傷,更在當時不停報警求助,只是警方視之不見[414]。林卓廷批評警察淪為政治工具,竟將「7.21事件」受害人誣衊為被告,形容香港荒謬至此,竟指控他參與暴動[415]。民陣召集人岑子杰呼籲市民在8月27日穿黑衣,向政權指鹿為馬「說不」。大律師黃宇逸形容警方指控林卓廷干犯暴動罪是「天馬行空」,純粹在場不足以構成暴動[416]

20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和33名元朗區議員發表聲明和聯署,指林卓廷由受害者變被告,令人震驚。批評警方過去一年來未有切實反省,指一切皆是為了篡改歷史、消滅真相,強烈譴責警隊顛倒黑白[417];而警方將放縱黑社會打人的事實「塗脂抹粉」並企圖「漂白721」[418]。其中本來欲留任的工黨張超雄也表示會重新考慮去留問題。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表示,拘捕行動反映出香港政府以法律手段打壓政治異己。民權觀察成員王浩賢批評,警方將無差別襲擊說成「誤會」,完全是混淆視聽[419]

回應

在事件中被打得頭破血流的香港立法會議員林卓廷斥責江永祥的說法反映警隊腐朽程度令人震驚[402],是散播謊言、扭曲歷史及二次傷害受害者,而江的指控荒謬而且毫無根據,指控亦屬「何君堯式言論」[403][420],指江作為警方發言人卻使香港警察淪為「何君堯應聲蟲[402];他質疑警隊能否有誠意及客觀地調查事件[420]

曾被監警會邀請來港調查事件的外國專家組成員之一的社會心理學教授基福·施特回應警方提出的新論述,他指「香港政府,包括香港警察,對準口徑攻擊民主運動。我們對此並不意外,他們(香港警察)可以重寫2019年的歷史,將示威群眾包裝成不理性的暴徒。」並表示「根據他看到的證據,將原來暴徒說成是被犯罪份子控制,演譯成被外部勢力資助與操控,都是遠離實情。作為群眾心理學家,這種理論埋沒整場運動基本原意,用作掩飾警暴。」[421]

陳天柱記者會後的數日,各界出現大量提及「指鹿為馬」或涉及「馬」與「鹿」的文宣及討論,或明或暗意指記者會。8月28日,德國駐香港總領事館臉書上發文教讀者三種動物的德文,其中「馬」與「鹿」的圖片面積最大[422]

8月28日,警務處處長鄧炳強下午在水警總部見記者時,承認721元朗襲擊事件當日,警方接報至快速應變部隊到場要30多分鐘的情況不理想,認為警員「任何評論是不必要」,強調「無意改寫歷史,歷史自有公論」[423]

後續事件及影響

受網上流傳再有黑幫刀手施襲的消息影響,元朗市面約九成店舖關門,途人和車輛稀少,有如死城。圖中可見路邊掛有一幅號召居民參加7月20日「守護香港」集會的橫額,這個支持警察的集會被指鼓吹襲擊參與反修例示威的人士及前往元朗的市民[424]
因白衣人再度發動襲擊的消息傳出,元朗的大型購物中心落閘,其內的店鋪均沒有營業。
7月22日,約600名社工及市民遊行到元朗警署,就7月21日晚元朗站暴力襲擊途人事件報案。

元朗襲擊事件是香港警民关系的分水岭。根据监警会委托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作出的调查报告《香港反修例運動中的民意狀況》,随着示威的进行,近七成受访者对香港警方的评价转差,而这其中又有八成是拜721事件所赐;无论是支持建制派的受访者还是支持非建制派的受访者,支持示威的受访者还是反对示威的受访者,均有七成以上认为721事件导致他们对警方的印象变差。[425][426]

屯門及元朗猶如死城

襲擊事件造成當地市民及商戶恐慌,翌日周一由於傳出有鄉事及黑社會背景的白衣人會再次發動襲擊,而且會派出刀手,因此元朗和鄰區的屯門,商戶都在下午紛紛落閘休業[427][428][429],銀行提早在下午3時關門,香港賽馬會投注站也於下午關閉,酒樓取消晚市,茶餐廳及快餐店都在晚上關門休業,麵包店包括當地著名餅店下午均落閘關門,戲院和娛樂場所都在晚上休業,超級市場提早關門,大型百貨公司休息一天[430],幾乎所有商店都在傍晚前關門,連原本全年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也不例外,即使是區內大型購物中心,如元朗YOHO MALL 形點及屯門V City內的店鋪也沒有營業[431],就連政府公共設施,如圖書館、文娛中心、游泳池、室內運動場和體育館,都提早在傍晚關閉;區內居民不敢穿黑色衫,也不敢在晚上出街,而區外人士亦趕在入黑前離開屯門及元朗[432][433]。兩區大街上如戒嚴般冷清[432]

網上流傳的圖片顯示指有黑衣人士塗寫「必報元朗愁仇」字樣,又傳出因有江湖人士的親屬在西鐵襲擊中被另一幫派成員打傷而準備報復,引起部分元朗市民的擔憂。由於網上流傳消息指一些有幫派背景的元朗鄉郊村民將於7月22日晚上在新界多區襲擊市民,引起公眾恐慌,在元朗、屯門、荃灣、沙田多區之店舖,都在當日下午及晚上停業,部份僱主亦安排員工提早下班。有市民自稱組成「民間防衛隊」保護社區[434]。有民主派議員及社會輿論指元朗襲擊是政府企圖利用黑社會部署分區戒嚴達致打壓持續個多月的反修例示威[48][287]

何君堯辦事處及父母墳地被毀

2019年7月22日,被指牽涉元朗襲擊的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在上午舉行記者會發表支持白衣人行動是「保家衛族」的言論後[435],同日下午有一批身穿黑衣的人士發起「問候何君堯大行動」,持棍砸毀何君堯位於荃灣的辦事處,玻璃幾近完全拆毀,損毀大量辦公用具,文檔資料盡數散落。2019年7月23日下午,何君堯父母親的墳墓被破壞,墓碑被搬開毀損,牆壁及地上分別被噴上「官黑勾結」、「升天南」、「何君堯孝子」、「勝和字」(勝和即和勝和,是香港三大三合會組織之一)等字句[436][437],墓碑金字墓主名諱被漆黑並塗寫「」字樣[438][439],另有著黑色手套人士於墓前舉中指留影[440]。当日,有40名香港建制派议员发表联署声明,谴责针对何君尧的暴力行为,并指出“这是文明社会之耻”。何君尧本人也在当日下午到场了解情况,劝犯事者早日自首。他表示:“虽然非常愤怒,但会以最平静的心对待,希望大家停止相关行为。”[441]

指控及恐嚇議員

立法會議員何君堯聲稱控破壞行為是香港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朱凱廸的支持者所為,又認為他是「罪惡的源頭」,以及指控他策劃反送中運動發生以來的暴力事件,對朱凱廸說作出疑似恐嚇:「前面的路,一條就是生路,另一條是不生路,你(朱凱廸)要選擇哪條路,你早點決定。」朱凱廸回應時重申不會容忍針對何君堯的破壞及暴力行為,否則暴力亦有機會施於自己身上。他又提及自己當初參選立法會時面對的死亡恐嚇遠比何君堯的威脅更清楚及確實,他又批評何君堯透過假消息蠱惑及欺騙群眾[442]。何君堯的言行也引起嶺南大學校董會主席歐陽伯權的注意,歐陽伯權去信教育局要求清楚調查出何君堯在襲擊事件中的參與程度[443]

被揭發非法霸佔官地

何君堯父母墳地被毁後引來社會關注,事發翌日,何君堯父母約1,200方呎的墳地被揭發有逾半面積涉非法霸佔官地,逾半位置處於屯門北食水配水庫政府地內,地政總署經初步調查後,發現涉事墳墓有部分超越相關認可殯葬區界線,又表示會再作進一步調查。另外,何君堯父母墳地的裝潢比附近的山墳豪華,墓碑以全雲石刻成,佔地約1,400平方呎的拜祭區由石磚鋪上。據《明報》翻查地政總署的地圖發現,何君堯父母墳墓的拜祭區佔整個墳墓約三分之二範圍,且幾乎整個進入屯門北配水庫土地地段範圍[444],而《香港01》在核對後也發現何君堯雙親的墳地確實有六成面積侵占了屯門北食水配水庫用地[270]

謠言及相關疑點

何君堯父母墳地被毀後,有香港親中媒體和部分中國大陸新浪微博網民宣稱破壞行為是「反送中」示威者所為,也有中國大陸媒體宣稱何君堯父母的骨灰「被倒了出来」[445],網上亦有人用示威者在何君堯在屯門的辦事處外設「臨時墳墓」並為其上香的照片,宣稱示威者在何君堯的辦事處門前灑上其父母的骨灰,然而實際上並不存在何君堯父母的骨灰被移走一事[270]

對於破壞墳墓是何人所為,民間提出各種質疑,尤其是質疑破壞者的真實身份[270][446][447]

  1. 何君堯父母的墳墓旁邊留下用黑色噴漆寫上的「勝和字」三個字,而和勝和是香港三大三合會組織之一,而大部分在微博流傳的照片也沒有顯示出這三個字。
  2. 在地理上,何君堯父母的墳墓的位置處於圍村深處,而香港圍村內的路大多錯綜複雜,而且也沒有地圖公開地標明確實位置,故不熟悉路況、地形和不認識當地村民的非圍村人士不會很輕易地找到墳墓的位置。
  3. 香港圍村的村民一向警惕外來人士,加上元朗暴力事件過後,村民會對外來人士更加警惕,破壞墳墓的人很難在攜帶能破壞石碑的重型器具的情況下,在深入圍村前往墳墓途中和逃離現場期間不被懷疑和不被發現,何況圍村的村民相當重視自己的墓地範圍。

市民到港鐵總部抗議

7月24日下午5時許,數十名市民前往九龍灣港鐵總部大樓抗議,高舉「港鐵縱容」、「草菅人命」等標語,要求港鐵就元朗站襲擊事件當日進行解釋。港鐵總經理(特別職務)鄭群興於總部門外回應事件,對此感到難過。他指事發時站內只有4名職員,指事件發生後已即時通知警方。但示威者對港鐵的回應感到不滿,質疑鄭群興說謊,要求公開當日閉路電視及通訊紀錄。鄭群興由保安護送下返回總部,示威者隨即上前追截,職員迅速鎖上玻璃門,阻止示威者進入。期間有港鐵職員疑被人推落地下,亦有記者疑被職員打中。到下午6時許,民主黨觀塘社區主任尹家謙表示向港鐵公關了解後,最後接收示威者的請願信。內容包括要求港鐵交代在7月14日沙田、7月21日上環及元朗所採取的措施,要求全面交代元朗站襲擊事件,包括公開大堂和月台閉路電視片段,車站職員、控制中心與警方的通訊紀錄,同時要求港鐵負責受傷乘客的醫療費用。[448]

廉署主動介入調查

7月24日,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廉政公署報案,指控元朗警區指揮官、反黑組主管有收受黑幫利益之嫌[449]。前《明報》總編輯劉進圖亦指廉署應就事件進行調查[450]

曾任廉署總調查主任的大律師查錫我指出,根據終院就公職人員行為失當設下的定義及英國案例,警方處理元朗襲擊事件表面上已涉嫌觸犯公職人員行為失當,他讀指出,由警務處處長、元朗區指揮官,以至當晚在元朗站目睹暴徒打乘客的兩位警員都涉嫌公職人員行為失當[451]

到7月30日,廉政公署高層提出主動調查,並決定成立專責小組跟進。有西鐵元朗站周邊的商戶表示,中午時分有廉署人員要求索取閉路電視片段調查。[452]

影響新界西北區睇樓量

暴力事件發生後,有地產代理指元朗二手睇樓量急挫達90%,而做價亦有回落[453],但有放盤業主亦表明不會減價賣樓[454]

政務司為警方致歉引起反對

7月26日,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於會見傳媒回應元朗暴力襲擊事件[455],他形容施襲者是暴徒,承認「警方都指與市民有落差,我絕對願意就這個處理手法向市民道歉」[456]。但其言論引起警隊職方不滿,其中警務督察協會批評張建宗之言論抹殺警隊努力不懈維持社會治安的付出甚至犧牲,亦徹底辜負人員一直對司長及政府的全力支持,實在難以理解及無法認同司長的言論,並強烈希望盡快與司長會面;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發聲明,批評張建宗擅自代警察道歉,並「給予最嚴厲的譴責」[457][458]

警隊要求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收回致歉的同時,在互聯網亦流傳大批展示有警員的委任證及肩章之圖片,並寫有「問心無愧,何來道歉」、「執法要道歉,天方夜譚」及「張建宗公務員之恥」等不滿張建宗道歉言論的紙張[459],也有圖片展示警員肩章及在放於香港政府公函密件信封上的紙張印上支持白衣人做法的字句,並指責張建宗不應代表警察道歉[460]。大律師公會前主席陳景生批評警隊對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出匿名信施壓的做法違反警察通例[460],指出警隊給張建宗的信中沒有解釋為什麼警察在元朗襲擊事件中的做法是對的,他又指在事件中有警員涉嫌瀆職,有須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事件,並形容警隊不滿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為元朗事件向市民道歉是「恃寵生驕」[460]

同月28日,政務司司長辦公室回覆傳媒查詢指,張建宗絕對支持警隊工作和表揚警務人員盡忠職守[461]。10月17日,張建宗指大家要向前走,希望不要再糾纏7·21事件,盡早回復平靜[462]

光復元朗遊行

遊行申請被拒

元朗在7月21日發生無差別襲擊後,元朗居民鍾健平向警方申請在27日於元朗遊行,除要求政府全面撤回逃犯修訂條例外,也要求將元朗「白色恐怖」事件定性為「跨境恐怖主義」,並展開獨立調查[463]。7月23日,十八鄉鄉事委員會主席程振明和屏山鄉鄉事委員會主席鄧志強等元朗區鄉事委員會成員在下午時份到元朗警署要求警方不要批出不反對通知書予7月27日光復元朗遊行[464]

7月24日,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再向警方發出公開信,威脅警方如無視他們的訴求,將會遭受「嚴重後果」[465]。最終警方在7月25日下午向鍾健平發出書面通知表示將禁止當日遊行[466],而鍾健平表示已向上訴委員會提出上訴,並表示無論結果如何他也會一個人遊行[467]

南邊圍被發現藏大量武器

在7月27日的遊行雖然不獲發不反對通知書,但仍有大批市民表示要觀光及購物而前往元朗,至下午5時後爆發警民衝突,警方多次發射催淚彈,部分示威者退至元朗站[468]。晚上7時許,有示威者發現停泊在南邊圍附近的一輛黑色私家車存放有大量日本刀、木棍及藤條等攻擊性武器[469]。由於元朗襲擊事件的白衣人曾經使用藤條作為武器施襲,因此示威者認為此車輛與事件相關,於是打破車窗玻璃、刮花車身及嘗試打開車尾箱,當車尾箱被揭開後,示威者及在場記者發現藏有大量木棍、鐵通、已開鋒日式軍刀及一頂疑似解放軍軍帽[470]。有網民翻查7月21日的片段後發現與該車車牌相同、同一顏色和型號的私家車,曾於當晚出現在南邊圍村有大量白衣人聚集的停車場[471]。警方後來在元朗區拘捕一名持有香港身份證的斯里蘭卡男子[472],懷疑他是該車的車主並與在車上收藏的攻擊性武器有關[469]

另外,《紐約時報》亦發現有白衣人曾經出現在光復元朗遊行的警民衝突中,但未見有任何行動[473]

負責組織遊行的負責人被捕

7月28日,遊行發起人鍾健平被警方以嫌煽惑非法集結罪名拘捕[474]。而第二申請人巫堃泰和鍾健平亦先後被警方預約拘捕,控告「組織未經批准集結」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2罪。到2022年4月13日,區域法院法官胡雅文指出當日有大批情緒高昂的群眾走入元朗,會有潛在風險釀成暴力衝突,同時指出集會自由並非絕對,被告明知集會有風險仍然蓄意違反禁令,因而需要加刑。法官又指當日示威者裝備充足、手持各種武器,認為警方使用催淚彈的驅散行動屬正當及必需。而案件需時兩年時間進行,亦沒有延誤檢控和沒構成任何不公平情況。法官以24個月監禁為量刑起點,認罪扣減三分一刑期後,被判監禁16個月。[8][475]

嶺大學生促罷免校董何君堯

網上流傳的一段短片顯示,何君堯於示威當晚與白衣人握手,舉拇指及鼓掌稱讚是「英雄」,併合影留念[476][477]。對此,何君堯稱與襲擊事件沒有任何關係,但不少學生和校友都對他存不信任態度,多屆的嶺南大學學生會幹事會、編委會、學會及校友組織等發表聯署聲明,強烈譴責何君堯支持721元朗鄉黑暴行,其仇恨言論,嚴重影響嶺大形象令母校蒙羞,並聯名要求特首林鄭月娥罷免何君堯之嶺南大學校董職位。嶺南大學其後發表聲明,指何君堯就有關社會事件所發表的言論與嶺大完全無關。聲明又指嶺大作為一所高等學府,十分尊重言論自由,而個別成員以個人身分發表的言論,並不代表校方立場[478][479]

有政黨要求英國將何君堯列為恐怖分子

香港效益主義黨主席劉康在2019年7月29日到英國駐港總領事館遞交請願信,要求英國將何君堯列為恐怖分子,褫奪其英格蘭及威爾斯律師資格,禁止其入境英國及充公其在英國的財產。劉康指,何君堯早在7月21日前,就在網上表示要將市民打至「片甲不留」,並且到了7月21日更「親自到場支持同鼓勵恐怖分子,情況猶如監軍,親自督戰」。劉康認為,何君堯行為嚴重危害香港人的人身安全,而人身安全是關乎人類幸福的重要元素,何君堯的行為已經違反效益,因此須予以譴責[480][481]

林卓廷控告何君堯誹謗

2019年10月,何君堯日前在立法會提出譴責林卓廷的動議,指控林卓廷於7月21日當晚在現場挑釁,林卓廷其後指控何君堯對他作出嚴重誹謗,民主黨主席胡志偉亦動議反對議案,指何君堯「惡人先告狀」;[482]公民黨譚文豪關注,譴責議案措辭附表載有由何君堯編制的事件時序表,當中有英語粗言,質疑是否代表正式文件就容許有粗言。[483]至11月19日正式透過律師入稟控告何君堯誹謗。[484][485][486][487]

元朗區議會選舉民主派大勝

由建制派控制的元朗區議會在2019年9月4日否決獨立調查元朗襲擊事件,[488]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的民主派候選人大力主張必須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721黑社會勢力襲擊市民的事件,建制派候選人則仍然反對進行獨立調查,民主派(民主黨盧俊宇)在2019年11月24日舉行的區議會選舉擊敗建制派(獨立人士何君堯)及取得元朗區議會的主導權。[489]

激進建制派遊行抗議林卓廷

2020年1月12日,激進建制派組織珍惜群組連同中華傳統文化交流會等組織發起「721人打人、831無死人、第一日屈差人」遊行,由西鐵元朗站巴士總站遊行至元朗警署,指控於7月21日元朗襲擊事件中被襲擊的林卓廷是「罪魁禍首」[490],並拉起寫上「無林卓廷帶暴徒入元朗就沒7·21」的橫額,要求警方拘捕和嚴懲他[491],又讚揚當晚發起襲擊的白衫人減輕警察工作量[492]。林卓廷指有關他是「罪魁禍首」言論「得啖笑」,批評有人有組織抹黑及散播謊言[493][494]。林卓廷又指自己感到極為荒謬,認為有關人士是企圖扭曲「警黑合作」的事實[492]

事件中有《明報》記者遭示威者推撞腳踢,示威者又強行扯開記者面罩,明報編輯部其後譴責此等野蠻行為,呼籲各方尊重採訪自由[79]

何君堯對林卓廷指控被利君雅反駁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視點31》原定邀請立場對立的藝人黃秋生及立法會議員何君堯於1月14日對話交鋒[495][496],但黃秋生在節目開始前因在家煮食意外受傷需要入醫院治療,同時收到外父亦因哮喘病發不治而未能出席節目,節目亦照常播放,改由節目主持利君雅和何君堯對話。[497]何君堯與利君雅再辯元朗襲擊事件,期間何君堯堅持事件是於事件中受傷的林卓廷帶人挑釁,但利君雅馬上反駁指,當晚第一宗發生在元朗的暴力事件是9時50分,但是林卓廷當晚10時45分才出現在元朗站。[498]

林卓廷及其他事件傷者控告警務處處長鄧炳強

林卓廷和尹兆堅連同包括民主黨沙田區議員冼卓嵐在內的多名事件傷者入稟法庭,控告警務處處長鄧炳強,指警方當天沒有履行職責保護市民,違背《警隊條例》第10條「警隊的責任」,令多名市民無辜受傷,共索償270萬元。[499][500]

紀念活動

事發後一個月的8月21日,逾千名示威者身穿黑衣到元朗站默站,抗議警方仍未正式起訴任何一位施襲的白衣人。期間眾人掩住右眼表達對8月11日的示威活動中一名少女被警察用布袋彈射擊眼部導致失明的不滿。[501] 2020年1月18日,有網民在晚上發起「7.21公里 元朗反恐特訓跑」活動,有數十人參與,發起人指活動目的是重訪元朗襲擊事件發生地點,沿途提醒參加者示威的初衷,以及鼓勵港人強身健體。活動由晚上9時開始舉行,有約20至30人參與,參加者均穿上運動裝,部分人戴上口罩。他們由元朗鳳攸北街休憩處起跑,途經西鐵元朗站西邊圍、元朗大馬路西菁街,以及西鐵朗屏站後,抵達終點元朗連儂牆[502]

集會以話劇形式開始,講述元朗襲擊事件

有團體于2020年1月20日在天水圍嘉湖銀座外的廣場舉辦7.21「半周年」集會,以「守護真相,毋忘185/6=721」為主題。晚上7時半約有百名市民參與,部分身穿校服或黑衣及戴上口罩。現場設置聯署環節及連儂繪畫,讓參加者寫上心聲及簽名,現場周邊可見至少4輛警車及數十警員戒備。集會以話劇形式開始,內容講述市民在7月21日西鐵元朗站等待警方來臨的39分鐘所經歷的事情。集會代表指元朗襲擊事件反映元朗警隊已無法保護市民,希望透過集會及話劇告訴學生,促大家一起捍衞未來,也透過話劇喚起大家勿忘初衷。[503]不過到晚上約9時半後,集會結束前,一名紅衣男子懷疑拍攝在場人士照片而被「私了」,面部受損有血迹。大批防暴警察很快到場築起封鎖線,在商場外圍和天水圍公園推進,截查最少3人,搜查隨身背包後獲得放行[504]

有網民在2020年2月21日發起多區和你lunch,呼籲市民抗疫的同時毋忘7.21元朗襲擊事件。因應有警員確診COVID-19,各區有市民帶備香檳或啤酒,更有市民高叫「最緊要人有事」等口號,太古城外多名市民開啤酒暢飲。另外,在銅鑼灣時代廣場外,20多名愛國人士手持五星紅旗及多支小旗幟,又播放國歌,惹來在場市民不滿,雙方爆發衝突大打出手,有人跌倒。警方以涉嫌在公眾地方打架拘捕一男兩女,並追緝涉案的另一名中年男子,有傷者需送院治理。長沙灣香港工業中心外和葵涌亦有市民聚集,警員截查聚集人士。此外,下午1時許,觀塘巧明街友邦九龍大樓對開亦有一批年輕人開香檳,其後數十名黑衣人被警方截查,一名17歲男子因搜出背包內藏有一支伸縮棍,以涉嫌藏有攻擊性武器將他拘捕。九龍灣零碳天地約有50名市民聚集,有警員在一名25歲男子身上撿獲電筒型膠棍及伸縮棍,同以涉嫌藏有攻擊性武器將他拘捕[505]

到2021年之後每逢21日,警方派出大批機動部隊警員於港鐵元朗站一帶嚴密佈防,不時截查途經市民。

中大通識課程學術討論惹批評

於香港中文大學2019-2020年度下學期通識課程《中國文化要義》的考試題目中,有題目不具名引用事件當晚八鄉分區指揮官李漢民等言論,但並未考生評價言論孰是孰非,或須輔以現實事例佐證,只要求考生藉此剖析莊子的「逍遙」思想或韓非的「法治」思想。

不過,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其後指控,該卷擬題不恰當,教育局「縱容」教師,又要求局方懲處該名中大導師。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看過試卷,反指考題只是以有關人士的言論作為切入點,並非要求考生分析時事,而是評核考生對中國傳統思想的了解,認為屬哲學層面的思考。葉又批評葛去信教局施壓的做法影響院校學術自主[506]

柳俊江以文字重組事件

於事件中被5至6名白衣人士用棍毆打致頭破裂而血流披面,共縫了11針的資深傳媒人柳俊江,在2020年7月推出新書《元朗黑夜 - 我的記憶和眾人的記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他接受壹週刊訪問時,透露希望以文字重組元朗襲擊事件,以免讓當權者竄改歷史。[507]書中除了柳俊江的第一身回憶,亦訪問超過四十名當事人的目擊證詞,重組 7‧21 前後的各種事件經過;同時加入元朗鄉事和警隊常識。

區議員發起遊行要求徹查事件真相遭警方拘捕

下午2時35分,區議員未開始記者會,多名防暴警員已經圍起封鎖線呼籲群眾勿聚集,指他們已違反限眾令,並截查區議員
下午5時許,防暴警察在YOHO MALL商場舉起紫旗,警告在場人士有「分裂國家」

2020年7月19日,正值事件一周年前的周末,地區組織「天水連線」原定於元朗站舉行遊行,前往元朗警署。但警方發出反對通知書,天水連線宣布遊行取消,改為當區區議員不多於30人分組起行,要求警方徹查事件真相,尤其是有關「警黑勾結」的嫌疑。不過下午2時多,已有過百名持防暴槍的防暴警及便衣警在元朗站近輕鐵站嚴密布防,另有水炮車在元朗大馬路戒備。而區議員未開始記者會,已經被多名防暴警員圍起封鎖線,並截查區議員。到下午4時13分,數名區議員轉移到YOHO MALL商場,舉起「警黑勾結」紙牌。不足數分鐘後,大批防暴警察衝入商場截查多名區議員,其中四位天水連線區議員一日內第兩度被票控。而一直在商場內舉起「7.21 唔見人」紙牌默行的朱凱迪、何桂藍亦一度被警方拉入封鎖線截查,其後獲放行。期間周邊的市民抗議警方執法不力,防暴警在中庭舉起舉紫旗警告,指有人違反國安法[508]

至傍晚6時10分,原定3時開始的遊行重新開始,四位天水連線區議員伍健偉林進關俊笙侯文健沿鳳攸北街遊行,高舉「毋忘7.21」橫額,高呼「追究7.21,還香港人真相」等口號,並呼籲現場人士與他們保持距離。防暴警落地築起防線,成員轉入又新街繼續遊行。不過很快被防暴警包圍並舉起藍旗,之後更擴大封鎖線範圍。天水連線成員獲放行後不足數分鐘,警方指他們干犯非法集結而拘捕四人。4人在被拘留24小時後終獲釋,直指警方是因近日有傳媒揭發更多7-21襲擊涉嫌警黑合謀的證據,質疑其今次拘捕行動是報復[509]

2021年5月7日,3名天水連線成員(伍健偉、侯文健、林進)、陳樹暉、梁德明、區國權及黃卓賢,被控在2020年7月19日於元朗站地下G出口外組織受禁群組聚集。伍健偉和林進承認控罪,伍健偉表示自己有責任召開記者會。不過裁決官認為當時警員在場阻止聚集。而林進稱在記者聚集之前,已遭警方用橙帶包圍。裁決官卻指「說法比較牽強」。裁判官最後判伍健偉和林進罰款1萬港元。至於其餘5人罰款5000港元。[510]

其中一個白衣人被揭是劍橋市餐廳的前東主

2020年7月25日,英國《泰晤士報》接到多名消息人士報料,指2019年7月21日在元朗站襲擊市民的其中一個白衣人叫Steven Ng,而他的弟弟Terry Ng都有參與打人。據悉Steven Ng是英國公民,在英國劍橋有兩個物業出租他人作食店生意,其中一家是中餐廳「Cambridge, Milton Road」,另一家是「Milton House Chinese Take Away」, Steven Ng亦曾經在劍橋曾開設日本料理食肆,而公司註冊文件上列有他的名字。《泰晤士報》記者在7月24日曾經到訪有關地點,但無人願意評論[511]。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委員裴倫德表示,英國不應成為這些人的避風港,稍後會向當地政府跟進[512]

林卓廷指《香港年報》扭曲史實

襲擊事件中由「原告變被告」的民主黨副主席林卓廷在Facebook直播中稱,發現政府新聞處將《香港年報2019》提及的7月21日元朗襲擊事件,描述為「一群人在元朗站襲擊示威者和乘客」。他質疑政府由於受到北京政府壓力下,決定扭曲當日發生的事件,並在明知理虧下仍控告他和其他在場巿民參與7.21暴動,也反映林鄭政權「鬼拍後尾枕」。[513]

7.21傷者撤回向警方索償

民主黨前立法會議員林卓廷在2020年1月聯同721事件的傷者,入稟控告鄧炳強,指警方無履行職責保護市民。不過其後因民主派初選而被還柙,到2021年5月,諮詢法律意見及8名原告人之後,決定終止民事索償。到同年7月兩周年前夕,背脊被打得傷痕累累,滿布被鞕打的血痕廚師蘇先生,以及因關節發炎導致她行動不便林婆婆[514],亦撤回向警方的索償。他們指出代表律師何俊仁已經入獄,他們表示只好無奈放棄。[70]

襲擊事件兩周年前夕 立場新聞發布調查報道

香港電台鏗鏘集》團隊編導鄭思思和蔡玉玲於元朗襲擊事件兩周年前夕,於網媒《立場新聞》的YouTube平台發表新的偵查報道。報道首次發現監警會調查7.21報告中,提及一份「得元朗得天下」的網上文宣,稱「有人呼籲在7月21日在元朗舉行公眾集會」來自連登討論區。[515]然而《立場新聞》檢視網絡大數據後,發現相關文宣是原自一個名為「風中微塵」的微博帳戶,廿分鐘後,有人於facebook的「保衛香港運動」建制公開群組發同一張圖。而「風中微塵」的微博帳戶真人曾接受新華社訪問,自稱「香港警嫂」。報道亦發現激進建制組織「珍惜群組」召集人李璧而,曾經在元朗帶頭與白衣人遊行。而立法會議員何君堯的前競選義工黃四川、十八鄉鄉委會主席程振明、十八鄉鄉委會前主席梁福元、屏山鄉委會前主席曾樹和,都曾在襲擊事件事發前,在鳳攸北街出現。記者曾經求證,但無法得到正面回應。[516]

團體設街站聲援在囚白衣人

8月13日中午,「華記」與「珍惜群組」召集人李璧而在朗西外設置街站,聲援定罪被告
87歲男子自認「我有份打!」後,涉嫌「參與暴動」及「串謀有意圖而傷人」而被捕,一度被扣留調查,其後獲准保釋候查

2021年8月13日,「華記」與「珍惜群組」召集人李璧而在元朗站外設置街站,收集市民簽名聲援各被告,呼籲街坊支持平反被重判的「守護家園村民」。一名前來簽名的長者更表明當晚在場,更承認「我有份打㗎」。[517]後來在YouTube直播中向對方致歉,又強調因立場不同而會與「珍惜群組」李璧而割席。[518]新界北總區重案組人員在8月19日於元朗拘上述87歲男子,涉嫌「參與暴動」及「串謀有意圖而傷人」[519],一度被扣留調查,其後獲准保釋候查,於9月中旬向警方報到。楊官華得知事件後,在「華記茶餐廳日本」facebook專頁發文道歉,指自己害了對方。[520][521][522]

林卓廷涉披露游乃強受查案罪成

林卓廷涉3次在記者會向公眾披露元朗7.21襲擊事件中,時任元朗警區助理指揮官游乃強廉政公署調查的消息及游的身份資料,經審訊後在2022年1月26日被裁定罪成。裁判官葉啟亮認為林卓廷披露調查人的身份不但不能保障公眾利益,會讓游乃強知道自己正被調查,如果游乃強有受賄,或會銷毀證據,並影響廉署執法。[523]林卓廷被判即時入獄4個月。林卓廷隨後透過他人在其facebook專頁表示會提出上訴,強調自己「無悔721,無悔審判,靜待上天嘅審判。」[524]

女文員天橋噴「721」「831」判感化令

2021年11月17日,一名26歲女文員在黃大仙龍翔官立中學外的行人天橋以噴漆寫上「721」和「831」字眼被警員發現,之後被控一項刑事損壞罪,她承認控罪。到2022年4月14日,九龍城裁判法院署理主任裁判官黃雅茵指出被告在2019年10月13日「遍地開花」示威中曾經承認一項管有攻擊性武器或適合作非法用途的工具罪,並判自簽2000元及守行為兩年,因此是在守行為其間犯案。不過考慮到她並非在示威現場噴漆,同時明白使用錯誤方式宣泄意見,被判感化令24個月,其間須參與輔導及更生活動,及就同時就反守行為條件罰2000元保釋金。[525]

獨立記者製作《721 未完的案》

2022年7月事件發生3週年前夕,一群不隸屬任何傳媒機構的香港獨立記者製作了《721 未完的案》。影片中受訪了當日目擊事件和被受襲的傷者,並回到襲擊現場訴說感受。記者同時運用了多個媒體和市民拍攝新聞片段,包括《立場新聞》直播、商店提供的CCTV及早前宣佈停運的《傳真社》片段等。有提供片段商戶表示「不希望真相沉沒」,但同時擔心疑似因為受訪而被人跟蹤,更要到酒店入住以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又指如果自己不將證據公諸於世,連彰顯真相的機會都沒有。而製作團體指出追尋真相的人之中,已經有人迫於無奈離港,亦有人選擇留下,但都希望可以有等待真相大白的一日。[526]

曹興誠指中聯辦自認為幕後主謀

根據2022年9月21日《德國之聲》報導,台灣聯華電子前董事長曹興誠在接受專訪時,提及他本人與中聯辦的互動,中聯辦人員曾於反修例示威期間請他吃飯,在飯局中告訴他,說會「找一些流氓來、公安來」,把市民「痛打一頓」,令市民「變乖」,代衣在事件中襲擊市民的白衣人,背後均為中聯辦安排[26]

目擊證人頂證白衣人稱被威脅和銀行戶口被凍結

2023年8月初,一名男子在YouTube頻道「Hong Kong Uncensored 香港冇格仔」稱會就2019年元朗襲擊事件襲擊案以「控方證人」身份指證白衣人,他稱7月29日被警方國安處上門要求他出庭指證林卓廷,否則控告他暴動罪。他亦表示自己的滙豐銀行20萬元戶口之後亦遭凍結。該男子表示目前已逃難至英國倫敦申請政治庇護,稱當時身上僅有80英鎊(約800港幣)。警方回覆《獨媒》指有關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不作評論;匯豐發言人表示被凍結戶口的傳聞「內容並未經證實」,又指基於客戶保密原則,不便評論相關個案。[527]

有政府高官早於襲擊計劃前知情

美國《華盛頓郵報》於2023年出版有關2019年香港反修例運動的書籍《Among the Braves》,其中在元朗襲擊事件的段落中,兩名記者採訪不具名人士,根據整合所得出的消息,在襲擊前一天(7月20日),元朗鄉村舉行宴會,祝賀一批新當選的村代表,獲邀人士除了中聯辦官員和部分親北京立法會議員外,還包括「內地事務局長的政治助理」,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當時的時任政治助理是吳璟儁。而在宴會的大合照中,有部分與會者參與了翌日的襲擊,在記者何桂藍的現場直播片段中被拍攝到[528]

多個國家及地區發出旅行警告

在元朗發生的無差別襲擊促使多個國家和地區對香港發出旅遊警告,呼籲國民如無必要便不應前往香港[529]

  •  日本駐港總領事館指香港出現「無差別攻擊」,呼籲國民切勿前往危險地區,注意安全[530]
  •  駐港總領事館呼籲,因應日前元朗白衣暴徒無差別傷人事件,國民在港避免到示威地點[531]。韓國旅遊業者指出,香港原是韓國人的熱門旅遊點,但在元朗襲擊事件發生後,韓國媒體報導香港已籠罩著「白色恐襲」,並將香港列為「今夏危險旅行地點」之一[532]
  •  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表示,由於香港緊張局勢仍在升溫,敦促旅行者要對香港的抗議活動提高警惕。呼籲警告那些前往香港的人士避免遭遇示威活動、保持低調。如果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遇上大型集會或抗議活動,要謹慎行事[533]
  •  加拿大駐港澳總領事館指出,日前香港新界地區發生襲擊事件,造成不少市民受傷,呼籲國民小心人身安全並避免前往舉行示威遊行和大型聚會的地方[534]
  •  爱尔兰駐港澳總領事館發出「高度預警」的旅行警告,並強烈建議愛爾蘭公民避開正在舉行抗議或計劃舉行公眾集會的地區[535]
  •  英国外交部發出警告,指近日香港部分地區有多次大型示威活動,在和平抗議活動結束後,警察和部分示威者發生衝突和涉及重大暴力。並認為示威活動可能會持續,尤其是周末時間,呼籲民眾遠離大型公共場所[536]
  •  駐港澳總領事館發出「高度警戒」的旅行警告,香港旅遊區受到抗議活動的影響,情況變得更加難以預測,並預計將持續下去。抗議者和警察或犯罪之間存在暴力對抗的風險,特別是在未經授權的抗議活動,由其在夜間和周末的風險更大。我們強烈建議您避免大型公眾集會。留意當地媒體並遵循當地政府的建議[537]
  •  澳門旅遊危機處理辦公室表示,會留意香港情況,並同時提醒居民要審慎計劃香港之旅,避免前往示威及發生衝突地方[536]
  •  中華民國陸委會提醒全體國人注意旅遊安全,避免前往香港遊行示威地點[538]
  •  新加坡更新對香港發出的旅遊警示,提醒國民避免在示威活動期間前往有關地區[539]

調查與報告

香港媒體

2020年7月13日,香港電台節目《鏗鏘集》播出元朗襲擊事件一周年專題,透過重組多段當日閉路電視和媒體拍攝片段、車牌查冊及走訪當日在場人士,發現近200名白衣人當日下午已經在南邊圍聚集,之後晚上到鳳攸北街一帶和西鐵站作無差別襲擊,明顯是同一班人。而白衣人聚集在鳳攸北街期間,已經有手持疑似警察委任證的便衣警察在白衣人人群之中,但對持有武器的白衣人視若無睹[540]。節目亦發現部分白衣人身穿印有「厦溪會」標誌,與「厦村鄉事委員會」標誌相似。同時為當日在接載白衣人的車輛進行查冊,證實車主都是村代表,其中一部車更放著當日被用來打人的竹枝。節目也發現閉路電視拍攝到,其中一位當晚跟何君堯一同離開的,是來自屯門的村長。另一位是黃四川,在2016年曾恐嚇周永勤,而當日白衣人於西鐵站襲擊市民後,他在月台拍手,雖然他曾被捕,但之後未有被控。而跟何君堯握手的鄧威良,也在西鐵站的月台上出現,他是北區區議員鄧鎔耀的弟弟。鄧威良之後曾被捕,但同樣未被起訴[99]

傳媒報導在事發前有便衣警察在白衣人聚集現場後,警方回應稱,當日元朗警區曾經派出便裝警員到人羣集結的地方視察,又稱調查工作從未間斷,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541]

鏗鏘集編導被捕

港台《鏗鏘集》編導蔡玉玲被警方上門拘捕

2020年11月3日,警方拘捕香港電台鏗鏘集》編導蔡玉玲,被指製作《721誰主真相》節目查閱車主資料時,涉嫌虛假陳述,取得有關車主的個人資料後用於不符合聲明所指用途,違反《道路交通條例》第111(3)條,暫控兩項「為取得道路交通條例下的證明書而作出虛假陳述」罪。新界北總區重案組警員到其位於美孚清麗苑的住所搜查,之後將她帶返大埔警署,到同日晚上10時許獲准保釋,案件在11月10日在粉嶺裁判法院提堂。蔡玉玲離開警署時表示拘捕記者事件恐怕讓公眾擔心警方是否藉此打壓新聞自由,甚至會會否為新聞工作者帶來寒蟬效應,不利於香港或港人。但同時呼籲同業繼續「信守價值,無畏無懼無私」。

事件亦震動新聞界。香港記者協會、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等8間傳媒工會組織發聲明,嚴正要求警方交代,並對警方橫蠻無理及荒誕的行動表示極度震驚及憤怒。廣播處長梁家榮形容今次事件確是少有,關注會否出現寒蟬效應,認為整個新聞界應該認真看待事件。[542]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批評警方拘捕追查真相的記者,卻不拘捕7.21事件當日多名仍然在逃的白衣人,認為十分荒謬。[543]

2021年4月22日,主任裁判官徐綺薇認為運輸署長有權限制申請必須符合與「交通及運輸」有關的目的,確保資料不會被市民濫用,對車主私隠造成很大的問題。被告應考慮以其他方法索取資料,例如向運輸署提出書面申請,並非作出虛假陳述。蔡玉玲兩項「明知而作出要項上虛假的陳述」罪罪名成立,每項罪名罰款3000元,合共6000元。案件同時是元朗721事件中首個被定罪判刑的人士,亦是首次有記者因查冊而遭定罪。蔡玉玲聞判後用紙巾拭淚,她表示不認同判決,形容結果令人傷心和難受,並就案件提出上訴。到2023年1月17日,終院常任法官批出上訴許可,擇日頒下決定理由,而案件將於5月3日聆訊。[544]

2023年6月5日,香港終審法院頒下判詞,裁定蔡玉玲上訴得直,撤銷其定罪及刑罰。[545]

美國國會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在2020年1月發表報告,指7·21事件為「黑社會襲擊」(),希望華府以《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制裁相關官員及警員[546]

香港監警會

2020年5月15日,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簡稱監警會)公佈針對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期間的審視報告,其中對於元朗襲擊事件,報告認為當天不過是双方的集体殴斗,並聲稱难以证实警方与黑社会勾结的指控。此外報告還提到當天的999來電數突然增加,為新界區999控制台帶來極大困難,更認為這是「某些人」試圖蓄意令999系統超出負荷或癱瘓,才導致指揮中心無法了解實際發生的情況。[547]但大批香港市民認為香港监警会的报告空洞,5月16日,香港多个地区的商场发生市民聚集抗议,並谴责元朗襲擊事件。警方到場拘捕多名示威者[548]。而遇襲者接受港台節目《鏗鏘集》訪問時指,監警會報告未能還社會一個公道[99]

《傳真社》翻查報告提供的資料來源及其他當時片段,並就報告的描述逐點核對,表示監警會形容襲擊是「黑白衣人衝突」乃無視無差別攻擊事實監警會把這些人一概形容為「黑衣人」有誤導之嫌[549]

時間 監警會報告 傳真社報道
22:44 「大約100名黑衣人結束港島區遊行返回元朗,在車站付費區聚集。」 林卓廷曾指出「大堂有近百民眾」,沒有指明衣著,當時有市民身穿綠、藍、黑衣等。
22:48至23:02 「白衣人......隔著玻璃圍欄及閘機與付費區內的黑衣人互相辱罵。」 付費區外叫囂及襲擊他人的人大多穿白衣,但也有一名藍衣用雨傘攻擊閘內群眾,對象明顯不限於穿黑衣的人。逗留付費區內的市民衣著不一,閘內數十人僅數人穿黑衣,位置分散。
「黑衣人亦打開雨傘自衛」 打開雨傘的不只有黑衣人
22:58至22:59 「付費區1的黑衣人用消防喉向白衣人噴水,又用滅火器向其噴射煙霧」 首先噴水的人穿青綠色上衣,及後才有黑衣男子代為噴水。有一瞬間曾見到藍衣男子持滅火器噴煙霧。
23:02 「在場的立法會議員及其他黑衣人隨即走上月台......白衣人繼續留在大堂區域,襲擊準備走上月台的黑衣人」 湧上樓梯並受白衣人襲擊的人同樣衣著不一,沒有以黑衣為主。

註釋

  1. 2014年的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活動期間,黑社會分子被懷疑參與毆打示威者。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黑社會則曾幫助抗議者逃離中國大陸[224]

參考文獻

  1. 楊子琪; 鄭佩珊; 陳倩兒; 梁中勝; 梁敏琪. 需要付费订阅.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2. . AM730. 2019-07-22 [2020-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3. . 香港電台. 2019-07-22 [2020-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1).
  4. . Now 新聞. 2019-07-22 [2023-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中文(香港)).
  5. . BBC.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6. . 香港01. 2019-07-22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8).
  7. . Yahoo News. 2019-07-21 [2023-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2) (中文(香港)).
  8. 凌逸德.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9. . www.info.gov.hk.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在元朗有人聚眾在港鐵車站月台及車廂內襲擊乘客,引發衝突
  10. . www.info.gov.hk.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11. . www.info.gov.hk.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12. . 自由時報. 2021-07-22 [2023-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30).
  13. . 自由時報. 2021-07-22 [2023-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30).
  14. . 蘋果日報.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15. . MSN新聞. 2019-07-24 [2020-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0).
  16. . 香港01. 2019-07-22 [2020-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17. , [2023-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2) (中文(中国大陆))
  18. 凌逸德. . 香港01. 2019-07-23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中文(香港)).
  19. . 明報. 2019-07-23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20. . 2019-07-23 [2019-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8).
  21.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2019-07-22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22. . 新頭殼. [2019-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6).
  23. . 蘋果日報. [2019-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24. 梁俊彥. . 端傳媒科. 2019-07-30 [2019-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1).
  25. . 香港獨立媒體. 2019-07-23 [2019-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26. . 德國之聲. 2022-09-21 [2022-09-23].
  27. . 眾新聞. [202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28. . 香港電台.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29. . hk.news.yahoo.com.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中文(香港)).
  30. . 香港電台. 2019-07-23 [2019-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8).
  31. . NOW新聞 (蘋果日報). 2019-07-25 [2019-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7).
  32. . 明報. 2019-07-27 [2019-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8).
  33. . 都市日報. 2019-07-23 [2019-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34.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35. . [201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36. . 香港電台. 2019-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1).
  37. 劉安琪. . 香港01. 2022-10-27 [2023-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中文(香港)).
  38. . [2019-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39. . [2019-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40.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8).
  41. . 立場新聞.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42. . 頭條日報.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43. 李慧筠; 林一方. 需要付费订阅. 端传媒. 2020-07-21 [2023-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5) (中文(繁體)).
  44. . 自由亞洲電台. 2019-07-26 [2022-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8).
  45.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中文(香港)).
  46. . 星島日報. 2021-07-22 [2023-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中文(香港)).
  47. 林祖偉. . 英国广播公司. 2019-07-22 [202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中文(繁體)).
  48. . 蘋果日報. 2019-07-23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49. . on.cc. 2021-07-30 [2021-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5).
  50. . 香港01. 2019-08-16 [202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51. 「Stakeholders in 2047: 香港未來說明書」, 團隊. . 新銳文創. 2019 [2020-10-02]. ISBN 9789578924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52. . RFI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2019-10-22 [2023-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中文(繁體)).
  53. . 眾新聞. 2020-05-13 [202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9).
  54. 莊恭南. . 香港01. 2019-08-13 [2023-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中文(香港)).
  55. . www.pori.hk. 2021-01-22 [2023-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0) (中文(繁體)).
  56. . 明報新聞網 - 即時新聞 instant news. [2023-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中文(繁體)).
  57. 凌逸德. . 香港01. 2020-08-26 [2023-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7) (中文(香港)).
  58. . Radio Free Asia. [2023-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0) (中文(香港)).
  59. . 明報. 2019-07-22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60. . 香港01. 2021-09-27 [2022-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8).
  61. . 明報. 2021-06-18 [2021-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1).
  62. . 壹週刊. [2019-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63. 甄樹基. . 法國廣播電台. 2019-07-24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64. 金箴. . 信報. 2019-07-24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65. . 美國之音. 路透社. 2019-07-26 [2019-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8).
  66. . 自由時報. 2019-07-23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67. . 香港獨立媒體. 2019-07-23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68. . 立場新聞. 2019-07-23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69. . 香港電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6) (中文(香港)).
  70. . 立場新聞. 2021-07-20 [202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2).
  71. . on.cc東網. 2021-07-21 [2021-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2) (中文(香港)).
  72. . LIHKG 討論區. 2019-07-19 [2020-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4).
  73. . 明報. 2019-07-23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74. . Now 新聞. 2019-07-28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8) (中文(香港)).
  75. . 明報. 2019-07-22 [2019-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76. . Radio Free Asia.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粵語).
  77. . on.cc東網. [2020-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9) (中文(香港)).
  78. 劉定安, 鄧海興. . 香港01. 2019-07-17 [2020-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9) (中文(香港)).
  79. .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20-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4) (中文(香港)).
  80. . 立場新聞. [2020-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6).
  81. 韋景全.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中文(香港)).
  82. .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83. . 香港01. 2019-07-21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中文(香港)).
  84. . Radio Free Asia. [2020-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粵語).
  85. . 2019-07-29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1).
  86. .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87. . 立場新聞. 2019-07-23 [2019-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88. . 蘋果日報.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89. . [2019-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1).
  90. . 香港電台.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91.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英语).
  92. . 頭條日報. 2019-07-25 [2019-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8).
  93. .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20-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94. 王潔恩. . 香港01. 2019-07-22 [2020-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3) (中文(香港)).
  95. . news.tvb.com. [2020-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96. .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97.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1) (英语).
  98. . 立場新聞. 2019-07-30 [2019-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1).
  99. . 立場新聞. 2020-07-14 [2020-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100. . 蘋果日報.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101. . am730. 2019-12-30 [2020-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6).
  102. . on.cc. 2019-07-22 [2020-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8).
  103. 凌逸德. . 香港01. 2019-07-22 [2023-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2) (中文(香港)).
  104.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105. Amanda. . Fortune Insight. 2019-07-22 [2019-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106. .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www.facebook.com.
  107. . 蘋果日報. 2020-05-25 [2020-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108. . 集誌社. 2023-07-21 [2023-08-24].
  109. . [2019-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7).
  110. . 香港獨立媒體網. [2019-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4).
  111. . 香港蘋果日報. 2019-07-22 [2019-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112. . 蘋果日報. 2020-07-26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7).
  113. . 香港01.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8).
  114. .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20-08-26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4) (中文(香港)).
  115. . RFA 自由亞洲粵語. 2020-08-26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2) (中文(香港)).
  116.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英语).
  117. 卓柏安. . 香港01. 2019-07-22 [2023-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4) (中文(香港)).
  118. . 有線新聞. 2019-07-22 [2019-07-22] (中文(香港)).
  119. 凌逸德.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中文(香港)).
  120. 陳潤南.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中文(香港)).
  121. 頭條日報. . 頭條日報 Headline Daily.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繁体中文).
  122. 凌逸德.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中文(香港)).
  123. 勞顯亮.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中文(香港)).
  124. . Now新聞台.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125. 李文欣. . 無綫新聞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2019-07-22 [2022-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9) (中文).
  126. 凌逸德.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中文(香港)).
  127. . 東網. 2020-08-26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7).
  128. . 香港蘋果日報. 2020-08-27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129. 凌逸德.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中文(香港)).
  130. . news.rthk.hk.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中文(臺灣)).
  131. 有線電視 icable hk, , 2019-07-22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132.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英语).
  133. . news.rthk.hk.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中文(臺灣)).
  134.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英语).
  135. 凌逸德. . 香港01. 2019-07-23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中文(香港)).
  136. . 自由時報.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137. .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138. . 自由時報.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139. . 香港蘋果日報.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140. 惡有惡報?網瘋傳香港黑幫大老帶頭打人 心臟病發倒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台灣自由時報
  141. 白衣男毆人後 心臟病爆發!男子身份曝光!竟是黑幫老大飛天南!網民:報應來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馬來西亞新聞
  142. 反送中/元朗亂毆抗議港人 黑幫大哥「飛天南」報應秒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三立新聞網
  143. . news.rthk.hk.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中文(臺灣)).
  144. 袁澍.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中文(香港)).
  145. 凌逸德.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6) (中文(香港)).
  146.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英语).
  147. 陳蕾蕾; 黃偉民; 陳諾希. . 2020-08-26 [2024-01-09] (中文).
  148. . 香港有線新聞. 2019-07-22 [2020-05-29].
  149. . 星島日報.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150. . 立場新聞. 2020-07-14 [2021-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151. 蘋果日報. . 2020-08-27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7) (中文(香港)).
  152. 陳晶琦. . 香港01. 2020-08-27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7) (英语).
  153. Truth Media Hong Kong. . 2019-07-21 [2020-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1).
  154. . 有線新聞.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中文(香港)).
  155. . 香港電台視像新聞. 2019-07-22 [2020-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0).
  156. . 明報. 2019-07-26 [2020-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0).
  157.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8).
  158.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159. . 立場新聞.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160. . 頭條日報. 2019-07-22 [2019-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161. . ezone. 2019-07-29 [2019-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1).
  162. . AM730. 2019-07-29 [2019-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8).
  163. Https://Www.post852.com, 852郵報. . 852郵報. 2019-07-22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中文(香港)).
  164.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6).
  165. . news.rthk.hk.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中文(臺灣)).
  166.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167. 鄭秋玲, 楊婉婷.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中文(香港)).
  168. 頭條日報. . 頭條日報 Headline Daily.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繁体中文).
  169. 陳潤南. . HK01. 2019-07-22 [2023-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170. . www.info.gov.hk. [2020-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171. 【元朗懷疑警黑勾結事件】被質疑延誤到場 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警方介入或令衝突升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72. . www.info.gov.hk. [2020-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3).
  173. . 立場新聞. 2019-11-06 [2019-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7).
  174. . 蘋果日報. 2020-03-10 [202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175. . www.info.gov.hk. [2020-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0).
  176. . 蘋果日報. 2020-07-21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3).
  177. 凌逸德.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中文(香港)).
  178. . 明報新聞網 - 即時新聞 instant news. [2023-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中文(繁體)).
  179. . 立場新聞.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中文(香港)).
  180. . yiagtkms2d. 2019-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181. 楊婉婷、鄭秋玲.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182. . 香港電台. 2019-07-30 [2019-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1).
  183. . 眾新聞. 2020-07-16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2).
  184. . 香港電台. 2020-07-20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0).
  185. . 香港經濟日報. 2019-07-30 [2019-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1).
  186. . 立場新聞. 2019-07-30 [2019-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1).
  187. . 東方日報. 2019-11-06 [2019-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2).
  188. . news.rthk.hk.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中文(臺灣)).
  189. 凌逸德. . 香港01. 2019-07-23 [2023-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中文(香港)).
  190. .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191. www.facebook.com.
  192. . 明報新聞網 - 每日明報 daily news.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中文(繁體)).
  193. .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194. .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195. (PDF). 監警會.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年5月27日).
  196.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英语).
  197. . NowTV News. 2019-07-28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30).
  198. . 立場新聞. [2019-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1).
  199. 陳晶琦. . 香港01. 2019-08-21 [2023-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中文(香港)).
  200. . am730. 2019-08-21 [2019-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201. 張美華. . 香港01. 2019-07-22 [2023-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中文(香港)).
  202. . on.cc. 2019-07-22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1).
  203. .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204. . 香港文匯網 www.wenweipo.com. [2023-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6).
  205. 程萬里. . on.cc東網. 2019-07-26 [2023-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4) (中文(香港)).
  206. 向樂高. . 香港01. 2019-07-22 [2023-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中文(香港)).
  207. . 頭條日報. 2020-05-13 [202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0).
  208. 高晉猷. . 香港01. 2020-09-11 [2023-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中文(香港)).
  209. . 明報新聞網 - 每日明報 daily news. [2020-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9) (中文(繁體)).
  210. . 新城電台. 2020-05-13 [202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211. . HKG報 HKGpao. 2019-07-21 [2019-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3).
  212. . on.cc東網. 2019-07-26 [2019-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4).
  213. . 香港01. 2019-07-24 [2019-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214. . 東方日報. [2023-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6) (中文(香港)).
  215. . 星島日報. 2019-12-30 [2023-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216. 凌逸德. . 香港01. 2019-12-30 [2023-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中文(香港)).
  217. . 立場新聞. 2021-02-24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中文(香港)).
  218. . 明報新聞網. [2023-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1) (中文(繁體)).
  219. 李慧娜. . 香港01. 2021-07-22 [2023-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中文(香港)).
  220. 柳俊江.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20-08-26 [2023-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6) (中文(臺灣)).
  221. . RTHK. 2019-07-22. 何君堯讚白衣人「英雄」,他說是讚揚那些人「保家衛族」的作風、並非讚揚他們打人。
  222. . 獨立媒體. 2021-07-22 [2023-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223. 羅家晴, 李偉欣. . 香港01. 2019-07-23 [2023-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中文(香港)).
  224. . 德國之聲. 2019-07-24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5).
  225. . 立場新聞. 2021-03-16 [2021-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226. . 有線新聞. 2021-06-18 [2021-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0).
  227. . 立場新聞. 2021-08-03 [2021-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5).
  228. . 明報. 2019-07-23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229. . The Guardian.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230. . NOW新聞. 2019-07-22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231. . 頭條日報. 2019-07-22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232.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中文(香港)).
  233.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234. . 明報. 2020-07-21 [2020-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4).
  235. . 自由亞洲電台. 2022-07-21 [2022-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1).
  236. . DW.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237. . news.rthk.hk.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中文(臺灣)).
  238. . 立場新聞. 2019-07-21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239. . 香港電台. 2019-07-22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240. . 香港01. 2020-08-26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7).
  241. . 香港電台.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242. . 明報.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243. . news.rthk.hk.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中文(臺灣)).
  244. . 明報. 2019-07-22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245. . 立場新聞.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中文(香港)).
  246. . 成報. 2019-07-23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247.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248. . BBC.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249. . 明報. 2019-07-22 [2019-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250. . 香港01. 2019-07-22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6).
  251. . 眾新聞. 2019-07-23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7).
  252. 凌逸德. . 香港01. 2019-07-22 [202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中文(香港)).
  253. 警員指不知收Call時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電台
  254. 楊子琪; 鄭佩珊; 陳倩兒; 梁中勝; 梁敏琪. . Initium Media. 2019-07-23 [2023-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中文(繁體)).
  255. 凌逸德.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256. .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19-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257. . 明報財經網. 2019-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中文(臺灣)).
  258. 朱雅霜. . 香港01. 2019-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8) (中文(香港)).
  259. . 香港電台. 2019-07-25 [2019-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1).
  260. . AM730. 2019-07-25 [2019-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中文(香港)).
  261. . 明報. 2019-07-26 [2019-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6).
  262. . 立場新聞. [2019-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6).
  263. . topick.hket.com.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5).
  264. . 明周文化. 2019-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5).
  265. . 香港電台.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中文(臺灣)).
  266. . 立場新聞. [2019-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6).
  267. 何君堯:我對我地元朗六鄉非常之有信心。佢地多啲來,你地密啲守,將佢地打到片甲不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連結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68. .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
  269. 頭條日報. . 頭條日報 Headline Daily.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繁体中文).
  270. . 自由亞洲電台. 2019-07-24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271. 袁澍. . 香港01.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中文(香港)).
  272. . 三立新聞. 2019-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1) (中文(臺灣)).
  273. . 蘋果日報. 2019-10-21 [2019-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1).
  274. . 香港電台.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5) (中文(臺灣)).
  275. 莊恭南. . 香港01. 2019-07-27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276. . 明報.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277. . 香港電台. 2019-07-23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278. . 香港經濟日報.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279. . 蘋果日報.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280. . 信報.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281. . 蘋果日報.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282. . 香港經濟日報.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4).
  283. . 852郵報.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284. . 都市日報. 2019-07-25 [2019-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285. . 東方日報. 2019-07-24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286. . 香港01. 2019-07-26 [2019-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8).
  287. . 頭條日報. 2019-07-22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288. . www.facebook.com.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中文(简体)).
  289. . 香港電台.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5) (中文(臺灣)).
  290. . 香港01. 2019-07-24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291. 大埔撚. . 大埔撚. 2019-07-25 [2019-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6) (中文(香港)).
  292.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6) (英语).
  293. 吳凱欣. . 香港01. 2019-12-02 [2019-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3) (中文(香港)).
  294. .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19-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3).
  295.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中文(香港)).
  296. 王潔恩. . 香港01. 2019-07-23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中文(香港)).
  297. . AM730. 2019-07-22 [2019-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298. 劉錦華. . 香港01. 2019-07-23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中文(香港)).
  299. . 立場新聞. 2019-07-24 [2019-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5).
  300. . 自由時報. 2019-07-24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中文(臺灣)).
  301. . BBC中文. 2019-07-22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302. . 香港經濟日報. 2019-07-24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303. . 香港01. 2019-07-26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304. 鄭榕笛. . 香港01. 2019-07-25 [2019-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5) (中文(香港)).
  305. . [201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306. 香港逃犯条例抗议:大陆网民“出征”脸书反对香港暴力,争购元朗蛋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BBC中文 2019-07-23
  307. . 英國廣播公司.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308. . Reuters. 2019-07-23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英语).
  309. The Times, Didi Tang, Beijing |. . The Sunday Times. 2019-07-21 [2019-07-22]. ISSN 0956-138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英语).
  310. Smith, Nicola. . 衛報.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311. Smith, Nicola. . The Telegraph. 2019-07-22 [2019-07-22]. ISSN 0307-12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英国英语).
  312. . The Independent.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6) (英语).
  313. . Mail Online.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6).
  314. . CNN.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315. Fedschun, Travis. . Fox News.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美国英语).
  316. Ramzy, Austin. . 紐約時報.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317.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318. . bloomberg. 2019-07-21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319. . 法新社.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320. . 費加羅報.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321. . Libération.fr.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法语).
  322. . 明鏡週刊.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323. . bild.de.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324. . 環球郵報.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325. . www.aljazeera.com.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326. . www.chamber.org.hk.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327. .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328. . inews.hket.com.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329. 鄺月婷. . 香港01. 2019-07-23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中文(香港)).
  330. . 新假期. 2019-08-09 [2019-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中文(繁體)).
  331. . 獨立媒體. 2019-09-04 [2019-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5).
  332. . 立場新聞. 2019-09-04 [2019-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5).
  333. . 香港經濟日報. 2019-09-04 [2019-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334. . 東方日報. 2019-09-03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6).
  335. . news.rthk.hk. [2020-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8) (中文(臺灣)).
  336. . 明報新聞網 - 即時新聞 instant news. [2020-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8) (中文(繁體)).
  337. . 信報.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338.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英语).
  339. 特別報導:有鑑於近日社會紛爭激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龍耳電視Facebook專頁,2019年7月22日)
  340.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英语).
  341. 鄺曉斌. . 香港01. 2019-07-24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中文(香港)).
  342. 鄧穎琳. . 香港01. 2019-07-23 [2019-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6) (中文(香港)).
  343. . 香港01. 2019-07-23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344. . 蘋果日報. 2019-07-23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345. . 成報. 2019-07-24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346. . 香港經濟日報. 2019-07-24 [2019-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8).
  347. . 香港01. 2019-08-02 [2019-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4).
  348. . NOW新聞. 2019-08-06 [2019-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7).
  349. . 香港電台. 2019-08-21 [2020-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1).
  350. . 頭條日報. 2019-08-07 [2019-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7).
  351. . 明報新聞網 - 即時新聞 instant news. 2019-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2) (中文(繁體)).
  352. . 蘋果日報. 2020-08-21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353. . 東網. 2020-08-26 [2020-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9).
  354. . 香港01. 2020-09-03 [2020-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6).
  355. . 東網. 2020-09-05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8).
  356. . 東網. 2020-09-09 [2020-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6).
  357. . 熱血時報. 2020-08-21 [2020-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6).
  358. . Now TV. 2020-04-25 [2020-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6).
  359. . 立場新聞. 2020-04-01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3).
  360. 涉及元朗暴力事件被捕人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成報,2019年7月24日,A01版)
  361. 凌逸德. . 香港01. 2019-07-23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中文(香港)).
  362. . 早報. 2019-07-24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363. . 蘋果日報. 2019-08-23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364. . 壹週刊. 2019-09-26 [2020-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365. . 蘋果日報. 2019-12-19 [2020-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1).
  366. . 東網. 2020-08-22 [2020-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6).
  367. . 法庭線. 2022-08-15 [2022-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5).
  368. . 明報新聞網. 2022-10-27 [2022-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3).
  369. . 明報. 2023-07-07 [2023-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370. . 星島日報. 2021-08-19 [2021-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6).
  371. . 法庭線. 2023-07-07 [2023-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2).
  372. . 東周網. 2023-08-18 [2023-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373. . 法庭線. 2023-08-18 [2023-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30).
  374. . 香港01. 2020-08-27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375. . 法庭線. 2022-12-06 [2022-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8).
  376. . 蘋果日報. 2020-09-03 [2020-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6).
  377. . 東網. 2020-09-16 [2020-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6).
  378. . 法庭線. 2022-07-27 [2022-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8).
  379. . Now新聞台. 2021-02-23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6).
  380. 邢穎琦. . 眾新聞. 2021-03-21 [2021-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5).
  381. . 蘋果日報. 2021-02-22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8).
  382. . 立場新聞. 2021-03-16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1).
  383. . 法庭線. 2022-09-07 [2022-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9).
  384. . 法庭線. 2022-10-27 [2022-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9).
  385. . 頭條日報. 2022-10-27 [2022-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9).
  386. . 獨立媒體. 2023-08-18 [2023-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387. . 法庭線. 2023-10-12 [2023-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388. . 法庭線. 2023-10-18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389. . 法庭線. 2023-10-30 [2023-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390. . 明報. 2021-06-19 [2021-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6).
  391. . 立場新聞. 2021-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2).
  392. . 立場新聞. 2021-07-22 [2021-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3).
  393. . 信報. 2021-07-23 [2021-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4).
  394. . 香港獨立媒體. 2021-07-22 [2021-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3).
  395. . 明報. 2021-07-22 [2021-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2).
  396. . 東周刊. 2019-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397. . 明報. 2020-03-16 [202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0).
  398. . 香港立法會. YouTube. 2020-04-09 [2020-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399. . 立場新聞. [2020-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7).
  400. . 蘋果日報 (香港). 2021-02-24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中文(香港)).
  401. . 立場新聞. 2019-12-30 [2019-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1).
  402. .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19-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0).
  403. . on.cc東網. 2019-12-30 [2019-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0).
  404. . 蘋果日報. 2020-08-26 [2020-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5).
  405. . news.rthk.hk. [2020-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1) (中文(臺灣)).
  406. . 立場新聞. 2020-08-26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7).
  407. . 立場新聞. 2020-05-18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
  408. . 明報. 2020-05-15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2).
  409. . 明報. 2020-08-27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7).
  410. . news.rthk.hk. [2020-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6) (中文(臺灣)).
  411. . news.rthk.hk. [2020-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6) (中文(臺灣)).
  412. . 明報. 2020-08-27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7).
  413. .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5).
  414. . 自由電子報. 2020-08-26 [2020-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6) (中文(臺灣)).
  415. 凌逸德. . 香港01. 2020-08-26 [2020-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7) (中文(香港)).
  416. . 明報. 2020-08-27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6).
  417. . Now新聞台. 2020-08-26 [2020-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6).
  418. . 立場新聞. 2020-08-26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419. . 明報. 2020-08-27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3).
  420. . 香港電台. 2019-12-30 [2019-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0).
  421. . VOA. 2020-08-27 [2020-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6).
  422. . 立場新聞. 2020-08-28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6).
  423. . 明報. 2020-08-27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424. . 明報. 2019-07-22 [2020-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4).
  425. (PDF). 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 2020-05 [2020-07-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7-22).
  426. 梁启智. . 苹果日报. 2020-07-21 [2020-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2).
  427. . 香港經濟日報. 2019-07-22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428. . 自由時報. 2019-07-23 [2019-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8).
  429. . 香港經濟日報. 2019-07-23 [2019-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8).
  430. . 新假期周刊. 2019-07-22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431. . 明報. 2019-07-23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432. . 香港經濟日報. 2019-07-23 [2019-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8).
  433.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434. . now新聞.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中文(香港)).
  435. . 明報. 2019-07-22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436. . [201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9).
  437. 魯嘉裕. . 香港01. 2019-07-23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中文(香港)).
  438. . [2019-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8).
  439. . [201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8).
  440. . [201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441. . 观察者网. 2019-07-24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442. . 東方日報. 2019-07-24 [2019-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6).
  443. . 端傳媒. 2019-07-24 [2019-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6).
  444. . 明報. 2019-07-25 [2019-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6).
  445. 王慧. . 观察者网. 2019-07-24 [2019-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6).
  446. . 立場新聞. 2019-07-24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447. . 立場新聞. 2019-07-24 [2019-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5).
  448. 魯嘉裕. . 香港01. 2019-07-24 [2019-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1).
  449. . 信報即時新聞.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450. . 明報新聞網 - 即時新聞 instant news.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中文(繁體)).
  451. . 蘋果日報. 2019-07-25 [2019-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5).
  452. . 香港電台. 2019-07-30 [2019-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1).
  453. . 東方日報. 2019-07-24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454. . 有線財經資訊台:樓盤傳真. 2019-07-24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8).
  455. . on.cc東網. [2019-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7) (中文(香港)).
  456. . 香港經濟日報. 2019-07-26 [2020-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3).
  457. . 立場新聞. 2019-07-27 [2020-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6).
  458. . on.cc東網. [2019-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8) (中文(香港)).
  459. . 今日信報. [2019-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7).
  460. . 香港01. 2019-08-04 [2019-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4).
  461. . 都市日報. 2019-07-28 [2020-07-22].
  462. . 香港電台. 2019-10-17 [2019-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7).
  463. . 香港01. 2019-07-23 [2019-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8).
  464. . 明報. 2019-07-24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465. .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466. . 謎米香港. 2019-07-25 [2019-07-25].
  467. . news.rthk.hk. [2019-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5) (中文(臺灣)).
  468. . 香港01. 2019-07-28 [2019-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8).
  469. . 明報. 2019-07-29 [2019-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9).
  470. . [2019-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4).
  471. . 香港01. 2019-07-28 [2019-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2).
  472. . 星島日報. 2019-07-28 [2019-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473. Marcolini, Barbara; Willis, Haley; Lai, K. K. Rebecca; Kim, Caroline; Jordan, Drew; May, Tiffany. . 紐約時報. 2019-07-29 [2020-03-09].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0) (美国英语).
  474. https://www.post852.com, 852郵報. . 852郵報. 2019-07-28 [2019-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8) (中文(香港)).
  475. . [2022-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3).
  476.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英语).
  477. . news.rthk.hk. [2019-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中文(臺灣)).
  478.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7) (英语).
  479. 鄺曉斌. . 香港01. 2019-07-22 [2019-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中文(香港)).
  480. . 《香港01》. 2019-07-29 [2019-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1).
  481. . 《蘋果日報》. 2019-07-29 [2019-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1).
  482. . news.rthk.hk. [2019-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8) (中文(臺灣)).
  483. . www.msn.com. [2019-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8).
  484. 陳欣彤. . 香港01. 2019-10-28 [2019-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8) (中文(香港)).
  485. 羅家晴, 鄭寶生. . 香港01. 2019-11-20 [2019-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8) (中文(香港)).
  486. . 明報新聞網 - 即時新聞 instant news. [2019-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1) (中文(繁體)).
  487. . 香港獨立媒體網. [2019-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8).
  488. . 立場新聞. 2019-09-04 [2019-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9).
  489. . 香港01. 2019-11-25 [2019-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1).
  490. . Now 新聞. [2020-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2) (中文(香港)).
  491. . 明報. 2020-01-12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3).
  492.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20-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3) (英语).
  493. . 香港電台. 2020-01-12 [2020-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2) (中文(香港)).
  494. . 明報. 2020-01-12 [2020-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3) (中文(香港)).
  495. . 香港01. [2020-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4).
  496. . 明報OL網. [2020-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4) (中文(繁體)).
  497. 羅家晴. . 香港01. 2020-01-14 [2020-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4) (中文(香港)).
  498.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20-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5) (英语).
  499. . 眾新聞. [2020-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9) (中文).
  500. . www.facebook.com. [2020-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中文(简体)).
  501. .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19-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1).
  502. . on.cc 東網. [2020-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503. . on.cc 東網. [2020-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9).
  504. 孔繁栩,朱雅霜,王譯揚. . 香港01. 2020-01-20 [2020-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9).
  505. . 蘋果日報. 2020-02-22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506. . [2020-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1).
  507. . [2020-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508. . 香港01. 2020-07-20 [2020-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0).
  509. 湯惠芸. .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7).
  510. . 星島日報. 2021-05-07 [2021-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7).
  511. . 蘋果日報. 2020-07-25 [2020-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5).
  512. . 立場新聞. 2020-07-25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7).
  513. . 蘋果日報. 2020-12-20 [2020-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514. . 自由亞洲電台. 2020-07-21 [202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1).
  515. . 立場新聞. 2021-07-19 [202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3).
  516. . 自由亞洲電台. 2021-07-20 [202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1).
  517. . 立場新聞. 2021-08-13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6).
  518. . 2021-08-18 [2021-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6).
  519. . 星島日報. 2021-08-19 [2021-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6).
  520. . 2021-08-19 [2021-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6).
  521. . 立場新聞. 2021-08-19 [2021-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3).
  522. . 香港01. 2021-08-21 [2021-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3).
  523. . am730. 2022-01-27 [2022-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3).
  524. . 信報財經新聞. 2022-01-26 [2022-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1).
  525. . 明報. 2022-04-14 [2022-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2).
  526. . 獨立媒體. 2022-07-20 [2022-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1).
  527. . 獨立媒體. 2023-08-08 [2023-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4).
  528. As Hong Kong stood up for democracy, a neighborhood was brutalized
  529. . 香港01. 2019-07-24 [2020-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5).
  530. 麥凱茵. . 香港01. 2019-07-23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中文(香港)).
  531. . 熱血時報. 2019-07-24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532. . 明報. 2019-07-27 [2019-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0).
  533. . 大紀元. 2019-08-08 [2019-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6).
  534. . 加拿大駐港澳總領事館. 2019-07-24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535. . 愛爾蘭駐港澳總領事館. 2019-07-24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536. 張美華. . 香港01. 2019-07-24 [2019-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5) (中文(香港)).
  537. . 自由時報. 2019-08-07 [2019-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8) (中文(臺灣)).
  538. . 大陸委員會. 2019-07-26 [2019-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6).
  539. 梁凱怡. . 香港01. 2019-07-26 [2019-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6) (中文(香港)).
  540. . 眾新聞. 2020-07-16 [2020-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2).
  541. . 香港電台. 2020-07-15 [2020-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5).
  542. . 香港電台. 2020-11-03 [2020-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543. . 明報. 2020-11-03 [2020-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3).
  544. . 法庭線. 2023-01-17 [2023-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7).
  545. . 東網. 2023-06-05 [2023-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546. .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20-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8).
  547. . 立場新聞. 2020-05-15 [2020-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0).
  548. .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549. . 傳真社. 2020-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5).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元朗襲擊事件
维基语录上的元朗七二一事件语录

參見

相關抗議活動

其他火車站襲擊事件

其他相關主題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