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大會

黨大會是一個政黨內部的大型會議,與會者為該黨的黨員,或是由黨員依照黨內程序所產生的代表。黨大會在政黨中之功能通常類似國家地方政權中之議會機關,在大會上討論及通過該黨之重要政綱、決定下屆選舉推派之人選、或決議該黨的未來動向。

黨員會議體現民主精神,雖然不少政黨存在大佬文化、由核心成員左右大局。少數派無法改變黨員大會的投票取向。

共產主義國家

共产党執政之國家之政治制度通常為一党制黨國體制。共產黨之黨大會所通過之人事或政綱通常會在隨後召開的國會中照案通過,其重要性與受到關注程度通常較國會更大。

狀態國家執政黨執政黨最高權力機構
現在  中国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古巴古巴共產黨古巴共產黨大會()
 老挝老撾人民革命黨 老挝人民革命党老撾人民革命黨全國大會()
 朝鲜劳动党 朝鲜劳动党朝鲜劳动党全国代表大会()
 越南越南共产党 越南共产党越南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
歷史  蘇聯苏联共产党 苏联共产党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
 东德德國統一社會黨 德國統一社會黨德國統一社會黨大會()
 蒙古蒙古人民革命黨蒙古人民革命黨大會()

日本

現今日本主要政黨中:

  • 自民黨 自由民主黨以「黨大會」為「黨之最高機關」(《黨則》第27條)
  • 立民 立憲民主黨以「黨大會」為「最高議決機關」(《立憲民主黨規約》第9條)
  • 公明黨以「全國大會」為「黨之最高議決機關」(《公明黨規約》第11條)
  • 日共 日本共產黨以「黨大會」為「黨之最高機關」(《日本共產黨規約》第19條)

臺灣

日治時期

臺灣首次民主政治運動風朝始於日本統治下的大正民主時期。此時多數臺灣社會領袖對政府之態度,由早期的武裝抗日轉為在《大日本帝國憲法》體制內的政治請願。其中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主要運動人士蔣渭水林獻堂等人於1927年創立臺灣民眾黨,該黨前後舉行過三次「全島黨員大會」(例如《臺灣民眾黨第三次全島黨員大會宣言》);而後成立的臺灣地方自治聯盟也召開過四次「聯盟大會」(例如《臺灣地方自治聯盟第三次聯盟大會宣言及決議》)。該時期之政治運動成功爭取到1935年臺灣史上第一次地方選舉,之後日本軍國主義抬頭,政黨政治活動皆為臺灣總督府所查禁。

戰後時期

1949年,鑑於第二次国共内战之不利形勢,中華民國政府宣佈將政府遷往其甫於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後代表盟軍日本佔領領土臺灣的首府臺北市。進入1950年代後戰事漸歇,中國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中国共产党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台灣海峽兩岸分治的格局型成。中國國民黨的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代表大會」亦隨政府搬遷移至臺灣舉行。

現今臺灣兩大政黨中:

政黨法

2017年12月開始施行之《政黨法》中規定,政黨成立初期應以「黨員大會」為最高權力機關。至政黨章程由黨員大會通過後,方可依照黨章規定由黨員選出代表,召開「黨員代表大會」,行使黨員大會職權。該法中並規定黨員大會或黨員代表大會至少每兩年應召開一次;如連續四年未召開,經主管機關內政部限期召開仍不召開者,應廢止其做為合法政黨之備案。

  •  時代力量 - 於2015年1月25日創立,首次黨員大會於2019年1月13日舉行[1][2]
  • 台灣民眾黨 灣民眾黨 - 於2019年8月6日創立,首次黨員大會於2020年8月2日舉行[3] (該黨與1927年之臺灣民眾黨並無關係)
  • 台灣基進 台灣基進 - 於2016年5月15日創立,首次黨員大會於2020年10月31日舉行[4]

美國

美國兩大政黨均有全國大會(National Convention),其實際上為總統提名大會,在每四年美國總統選舉前舉行,功能為決定該黨之總統副總統侯選人。

參考資料

  1. 趙婉淳. . 新頭殼. 2019-01-12 [2019-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2) (繁体中文).
  2. 李秉芳. . 關鍵評論網. 2019-01-13 [2019-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1) (繁体中文).
  3. 郭建伸. 鄭雪文 , 编. . 中央通訊社. 2020-06-20 [2020-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4. . [2022-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