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師培

劉師培1884年6月24日—1919年11月20日),申叔改名光漢左盦筆名韋裔,又署光漢子江苏儀徵人,中国经学家

劉師培
出生(1884-06-24)1884年6月24日
 大清江蘇省儀徵縣
逝世1919年11月20日(1919歲—11—20)(35歲)
 中華民國京兆地方(今北京市
職業經學家史學家
國籍 清朝帝國(1862年-1912年)
 中華民國(1912年-1919年)
受影響於劉文淇劉毓崧劉壽曾戴震章太炎端方
施影響於梁啟超章太炎蔡元培錢玄同魯迅胡適黃侃

生平

劉師培出身經學世家,曾祖父劉文淇、祖父劉毓崧,大伯劉壽曾、父亲刘贵曾皆為經學家。為「揚州學派」之中堅。刘师培的祖父刘毓崧参与编辑《船山遗书》,对王夫之至为钦敬。受其影响,刘师培对王夫之亦满怀崇敬之情,作诗赞颂王夫之死不臣清的民族气节:“上书忧国筹军输,攘狄大义春秋符。”

1889年,六歲時父親中舉,師培幼承家學,十二歲畢讀四書五經。1898年,父親病逝。十八歲,補縣學生員,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應南京省試,中舉。次年3月,赴開封應會試,不第,歸途經上海,結識章太炎,撰《攘書》等,昌言革命,並與章氏討論《左傳》義例,大張晚清「古文經學」之旗幟。

刘在《国民日日报》发表“黄帝纪年论”,反对年号制,同时也反对康有为等变法派主张的孔子纪年[1]还撰写了《攘书》、《中国民族志》、《中国民约精义》、《两汉种族学发微论》等著作集中宣传其汉民族主义思想。撰寫民族史志,達成復漢排滿革命目標國粹學派進行歷史教育的方式之一,是透過民族史志的論述,以建構漢民族的國族認同意識,並藉以宣傳興漢排滿的革命思想。刘师培指出,《春秋》“公、谷二传之旨,皆辨别内外,区析华戎。吾思邱明亲炙宣尼,备闻孔门之绪论。故《左传》一书,亦首严华夷之界,僖二十三年传云:杞成公卒。书曰子,杞,夷也。二十七年传云:杞桓公来朝,用夷礼,故曰子。此左氏传之大义也,亦孔门之微言也。”[2]

光緒三十年(1904)得蔡元培介紹,加入光復會。蔡氏所办《俄事警聞》,鼓吹「拒俄運動」,后改《警鐘日報》,延请刘師培为主笔。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2月22日《警鐘日報》遭清政府查封,刘避匿浙江平湖

三十一年(1905)正月,鄧實等在上海創辦《國粹學報》。劉師培為之撰稿,實與章太炎、梁啟超等人同為近代中國「國粹運動」之發起者與骨幹,先後刊發《周末學術史序》、《南北學術不同論》、《論文雜記》等著作,為近代學科意義上中國史學、文學、學術史研究之先驅。刘师培认为,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民族主义的源头活水,必须利用汉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来激发民族思想。劉師培強調滿、漢之殊異,不只在於雙方語文和宗教不同,尤在於漢族文化獨優於其他種族,具體表現在統一的文字、儒教的信仰和高尙的習俗。刘师培与蔡元培等在上海创办《俄事警闻》,旨在"激国民自立之精神,而进之以文明攘夷之举动"。刘师培采用以史鉴今的隐晦手段来宣传其革命主张,多写论古之作,目的在于“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又受章太炎啟發,撰《小學發微》,引用西方社會學學理,重新闡釋清儒文字音韻之學。

光緒三十二年(1906),化名「金少甫」,至安徽蕪湖,任皖江中學及安徽公學教員,與陳獨秀章士釗蘇曼殊結交,創辦《白話報》,運用其小學考據之素養,研究、倡導語言文字之改革。

排满革命论

光緒三十三年(1907),章太炎在东京主笔《民报》,邀刘師培至日本,刘与妻何殷震遂往东京,后加入中國同盟會,以「韋裔」之笔名在《民報》撰文,與《新民叢報》就國體問題展開論爭;又切論滿洲在明代於中國為異族、為化外,梁啟超所謂「中華民族」實為諂媚清廷。这时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发表了《普告汉人》、《论满洲非中国之臣民》、《利害平等论》、《清儒得失论》等文章。他征引《扬州十日记》材料,要求人们不要忘记清廷对汉人欠下的累累血债。“至南人,不论多寡,皆垂首匐伏,引颈受刃,无一敢逃者。查焚尸之数,共八十余万。”他指出清兵“入关以后,不以人类视汉人。”“盖满人有权利而无义务,汉民有义务而无权利。”而“满洲之于汉臣,不以辅佐视之,仅以倡优畜之”。刘师培又撰《满洲非建州卫考》,反驳梁启超"调和满汉民族矛盾,以达其君主立宪之主旨"的《满洲为建州卫论》。同时何殷震創辦《天義報》、《衡報》,鼓吹女權主義共產主義無政府主義,撰有《共產黨宣言序》。

同年(1907)與何震雙雙歸國,投奔兩江總督端方幕府,从而背离了反满阵营,也放弃了无政府主义[3][4]次年(1908)於《神州日報》公佈所謂章太炎上端方書,誣章太炎亦叛變革命,致使同盟會分裂,章氏從此與孫文黃興汪精衛等人分道揚鑣。劉師培在端方幕府中繼續鑽研經史,並為《國粹學報》投稿,年方二十餘,巍然已為經學大宗。宣統三年辛亥(1911),任參議官,隨端方領兵入川,彈壓保路運動,途中端方為亂軍所戕,劉師培得孫文電救[5],後往成都,謝旡量邀至四川國學院講學[6]

支持帝制

民國肇造,革命元勳章太炎蔡元培捨棄前嫌,聯合發表啟事,籲請劉師培出山論學。民國二年(1913),劉師培從四川往山西,任閻錫山高級顧問,民國三年(1914),閻錫山推薦劉給袁世凱[7]。民國四年(1915)至北京,袁世凱任用为政治咨議[8],8月,他與楊度孫毓筠嚴復李燮和胡瑛等六人組織籌安會,鼓吹帝制。此時劉師培與康寶忠復辦《中國學報》,他發表了《君政复古论》、《联邦驳议》,支持袁世凱復辟帝制,認為中央集權是中國固有的政治制度,反對因德國、美國的富强,借鑒其民主共和制。民國六年(1917),袁世凱病死,劉師培流寓天津,生活潦倒,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聞知,即聘為北京大學文科教授,劉師培從此謝絕交遊,在北大先後開設「六朝文學」、「文選學」等課程,有《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傳世,為近現代中國文學史研究首屈一指之巨著。民國八年(1919),在北大主導發起《國故學刊》,同年11月20日離世,享年足三十五歲。後歸葬儀徵。

著作

著有《左盦集》八卷、《左盦外集》二十卷、《左盦詩錄》四卷、《詞錄》一卷,及論經學(以小學、左傳學為主)、史學(開創近代中國學術史體)、文學(主張「六朝文」,維護揚州學派駢文之文統)專著七十四種,收入民國二十三年(1934)寧武南氏刊本《劉申叔先生遺書》。該本號稱最善,然時值日本扶植滿洲國,劉師培於《民報》時期所撰論滿洲非中國種族之文字俱被刊落,又早期刊發於報刊之文字,失收亦頗多。

著作舉要

  • 尚書源流考:1卷
  • 禮經舊說:17卷,補遺1卷
  • 西漢周官師說考:2卷
  • 周禮古注集疏:殘13卷
  • 春秋古經箋:殘3卷
  • 讀左劄記:1卷
  • 春秋左氏傳時月日古例考:1卷
  • 春秋左氏傳答問:1卷
  • 春秋左氏傳古例詮微:1卷
  • 春秋左氏傳傳例解略:1卷
  • 春秋左氏傳傳注例略:1卷
  • 春秋左氏傳例略:1卷
  • 羣經大義相通論:1卷
  • 毛詩詞例舉要(詳本):1卷
  • 毛詩詞例舉要(略本):1卷
  • 荀子詞例舉要:1卷
  • 古書疑義舉例補:1卷
  • 小學發微補:1卷
  • 爾雅蟲名今釋:1卷
  • 理學字義通釋:1卷
  • 國學發微:1卷
  • 周末學術史序:1卷
  • 兩漢學術發微論:1卷
  • 漢宋學術異同論:1卷
  • 南北學派不同論:1卷
  • 中國民約精義:3卷
  • 中國民族志:1卷
  • 攘書:1卷
  • 古政原論:1卷
  • 古政原始論:1卷
  • 古曆管窺:2卷
  • 文說:1卷
  • 論文雜記:1卷
  • 周書補正:6卷
  • 周書略說:1卷
  • 管子斠補:1卷
  • 晏子春秋斠補定本:1卷
  • 晏子春秋斠補:2卷,佚文輯補1卷,黃之寀本校記1卷
  • 晏子春秋補釋:1卷
  • 老子斠補:1卷
  • 莊子斠補:1卷
  • 墨子拾補:2卷
  • 荀子斠補:4卷,佚文輯補1卷
  • 荀子補釋:1卷
  • 賈子新書斠補:2卷,佚文輯補1卷,羣書治要引賈子新書校文1卷
  • 春秋繁露斠補:3卷,佚文輯補1卷
  • 揚子法言斠補:1卷,佚文1卷
  • 法言補釋:1卷
  • 毛詩札記:1卷
  • 白虎通義斠補:2卷,附闕文補訂1卷,佚文考1卷
  • 白虎通義定本:殘3卷
  • 白虎通義源流考:1卷
  • 白虎通德論補釋:1卷
  • 楚辭考異:1卷
  • 王會篇補釋:1卷
  • 穆天子傳補釋:1卷
  • 韓非子斠補:1卷
  • 琴操補釋:1卷
  • 左盦集:8卷
  • 左盦外集:20卷
  • 左盦詩錄:4卷
  • 左盦詞錄:1卷
  • 讀書隨筆:1卷
  • 讀書續筆:1卷
  • 左盦題跋
  • 讀道藏記:1卷
  • 敦煌新出唐寫本提要:1卷
  • 倫理教科書
  • 經學教科書
  • 中國文學教科書
  • 中國歷史教科書
  • 中國地理教科書
  • 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
  • 春秋古經箋:殘3卷
  • 晏子春秋校補定本:1卷

參考資料

  1. 《黄帝纪年论》:“民族者,国民特立之性质也。凡一民族,不得不溯其起原。为吾四百兆汉种之鼻祖者谁乎?是为黄帝轩辕氏。是则黄帝者,乃制造文明之第一人,而开四千年之化者也。故欲继黄帝之业,当自用黄帝降生为纪年始。”
  2. 《读左札记》,《刘申叔先生遗书》第1函7册
  3. . 時事新報 (上海). 1915-09-02. 劉師培,卽劉光漢,乃國粹學報之主筆,痛言種族之鉅子也。當前清時代,端方總督兩江,正劉氏力主排滿之秋,端見此情形,卽遣代表運動劉氏,每月出三百金,聘爲幕府,劉氏欣然諾之,將平生種族之思想全然打消,前後竟判若兩人,故端氏嘗私語人曰:『甚麼革命黨,咱們花幾個錢就得了!』辛亥年,端方爲鐵路事,奉命入蜀,劉氏亦隨往,端被殺,劉被拘,民軍欲害之,黃興、宋教仁等以其爲人雖不善,而其學問尚好,乃電阻勿殺,劉始得免
  4. 王汎森. . 中国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18-02: 259. ISBN 9787542661081.
  5. . 新聞報 (上海). 1912-02-01. 『四川都督府轉資州分府:報載劉光漢在貴處被拘,劉君雖隨端方入蜀,非其本意,大總統已電貴府釋放,請由貴府護送劉君來部,以崇碩學。教育部。宥』『四川資州軍政署鑒:劉光漢被拘,希派人妥送來寗,勿苛待。總統府。宥』
  6. 劉文典.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1957-04-13. 後來聽說謝無量先生把劉先生接到成都,在存古學堂教書
  7. . 申報 (上海). 1914-10-21.
  8. . 申報 (上海). 1915-01-24.
  • 陳鍾凡《劉先生行述》,《碑傳集補》卷末
  • 蔡元培《劉君申叔事略》
  • 馮自由. . 第三集. 商務印書館. 1945-12.
  • 錢玄同《左盦年表》(以上二種收入寧武南氏刊本《劉申叔先生遺書》)
  • 張舜徽《清代揚州學記》,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 王風《劉師培文學觀的學術資源與論爭背景》,收入陳平原主編《中國文學研究現代化進程二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 梅鶴孫《青溪舊屋儀徵劉氏五世小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 嵯峨隆《近代中国アナキズム研究》,慶応義塾大学,1994年。
  • 楊貞德:〈從「完全之人」到完全之平等」——劉師培的革命思想及其意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田访:〈对刘师培义例论若干问题的再探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