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嘉部落起源神話

利嘉部落起源神話,是台灣卑南族利嘉部落卑南語,位於今台東縣卑南鄉)的部落起源神話,廣義上算是石生神話的分支之一。

神話

關於利嘉部落起源的說法有很多種,其中最主要的幾種說法有:

說法一

上古時期卡砦卡蘭部落(Kazekalan,位於現在知本部落後方山上)建立後,部落頭目西哈西浩的次子邦奧利安(Pangorian)經常帶著女兒西奈漢(Sinaihan)與摩阿蓋(Muakai)去北方收取貢品,後來他們將途中休息的小屋修建為永久居所住了下來,建立了利嘉部落[1]

說法二

利嘉部落的始祖是三位女性:西奈漢、摩阿蓋、薩努烏(Sanguv),她們跟知本部落、射馬干部落的祖先一樣同為石生始祖的後代,並且在阿達哇彥(Adawayan,位於今臺東縣太麻里鄉三和村的位置,起源地附近)跟其他二者分家後遷到今天利嘉部落的位置建立部落,其中摩阿蓋建立Karangilan家、西奈漢先是建立Paranguran家,後來又因為跟多納部落(Kungadavan,位於今高雄縣茂林區,魯凱族下三社)的男性結婚而成為Sangiradan家的祖先,後來Paranguran家的一名男子伊魯特(Irot)入贅到知本部落,而他的兒子巴拉罕拉罕(Parahrah)在和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Dumaralas家的女性魯烏烏黛(Luv-utai)結婚後移居利嘉部落,建立了Ringaringai家。另外,由於部落建立初期,族人普遍種植芋頭,而芋頭的葉子就像帽子,因此被稱作Rikavon,原意為「成為帽子之形狀」(K-um-avokavon)[1][2]

說法三

達魯瑪克部落的青年法沙加瀾(Vasakaran)和石生女拉麗幸(Rarihin)結婚,生下名叫拉若(Ranao)的女兒,而拉若的其中一個孫子馬雷哇爾分離到利嘉部落;也有版本認為是達魯瑪克部落的頭目馬希希(Mashishi)入贅多納部落後,他的兒子哈希魯夫魯夫(Hasiruvruv)和多納部落頭目的女兒達娜娃絲(Tanawas)結婚,移居達魯瑪克部落,而他們的兒子瑪來瓦爾和薩努烏結婚,建立Sangiradan家[1]

說法四

知本部落的始祖楞楞岸(Remreman,男)和登各蘭(Dengeran)的孫子巴姑利樣(Paguliyan,女)和丁布幹(Tinbungan,男)結婚並生下希奈幹(Sinaygan,女)、姆娃蓋(Muwakay,女)、姆達勒盎(Mudaleang,男)、辜利巫(Guliw,男),他們先後移居到利嘉部落地址建立部落,其中希奈幹和姆娃蓋分別招贅達魯瑪克部落的布魯幹(Burungan)和拉布爾(Rabur),他們還曾經前往麥達帶(maydatar,南王部落舊社)求取稻米和小米[3]

現代研究

學者認為利嘉部落起源神話的多源性,來自於部落本身地緣位置的複雜性、位處多方勢力交界(位於知本部落通往花東縱谷平原北部的途中、也最接近魯凱族的達魯瑪克部落和多納部落)的緣故[1]

參見

參考資料

  1. 宋龍生. .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1998-12-01 [2021-03-07]. ISBN 97895702314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0).
  2. .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往 (中文(臺灣)).
  3.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2003-10-01 [2021-03-07]. ISBN 978957671735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