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恩法住寺雙獅子石燈
報恩法住寺雙獅子石燈(韓語:;英語:[1]),為新羅時代真興王(540年-576年統治)建造於忠清北道報恩郡俗離山法住寺內的石燈。1962年12月20日,被指定為大韓民國國寶第5號。

報恩法住寺雙獅子石燈
歷史沿革
報恩形象之美稱的法住寺,位居俗離山腳,是新羅真興王十四年(553年),由沙門信義和尚自天竺求得佛法歸國,取得白騾馱經後駐世於此,寺名之意為願佛法長住,故取名「法住寺」[2]。後來幾經重複翻修,寺內大雄寶殿供奉法身毗盧遮那佛、報身盧舍那佛、化身釋迦牟尼佛,後為八相殿是塔式的木造建築,裡面有八相圖,氣勢非常雄偉。穿過八相殿可以看見兩隻獅子托著石燈的雙獅子石燈籠。
據傳寺中這盞獅子石燈籠興建於新羅時代真興王19年(720年)。是石獅子中最古老,也最具獨特的石雕。這對獅子站在一起,彼此面對,用前腳支撐八角光明石燈,後腳踩踏八角石板,上下兩塊石頭均刻著蓮花圖騰,象徵著祈求佛陀加持光明,消災解難痛苦的光明[3][4]
參考來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