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震災石圍牆保殉難紀念碑

大震災石圍牆保殉難紀念碑,又稱大震災殉難之碑,是一座位於臺灣苗栗縣公館鄉石墻村旁的紀念碑,因紀念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殉難者而興建而設立,今未列為文化資產。

大震災石圍牆保殉難紀念碑
类型紀念碑
位置 中華民國臺灣苗栗縣公館鄉石墻村
建成时间1936年5月18日
建造用途為紀念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
持有者苗栗縣政府

沿革

1935年4月21日清晨,臺灣中部發生芮氏規模為7.1大地震,造成當時海岸線舊山線地區受災嚴重。其中石圍墻位於公館庄南部的後龍溪附近,該地區在19世紀曾為了防止原住民襲擊而建造石圍牆的歷史。受到地震影響很大,石圍牆住宅的完全或部分崩塌率達到100%,居民的死亡率為6.5%,全庄1224人死亡86人、重傷152人,住戶142戶,全毀141戶、半毀1戶。是地震發生時災情嚴重的區域之一。

次年,臺灣中部幾個較嚴重的災區或特殊地點皆立有碑銘,藉以撫卹「慰靈」與「追悼殉難者」,石圍牆的殉難者追悼碑則在此期間,於1936年5月18日建立。[1]

當前該紀念碑並無文化資產身份,也沒有進行慰靈活動。然而該紀念碑周圍環境已經得到整理。[2]

設計

殉難者追悼碑以碑座與圓柱形碑構成,皆為砂岩材質。由當地經驗豐富的雕製師傅以一整塊石塊磨整而成,其中碑座約33公分、橫78公分,圓柱碑體下半部記載往生者姓名,碑文刻於正立面,由陳漢初[3]撰寫:[4][5]

嗚呼!氣流混沌,日赤月黃,陰陽反動,天地緊張。恰應兆於昭和十年四月二十一日年前六時二分,轟然一聲,山崩地裂,人不及避、鳥不待飛,家屋倒如廢墟,人畜壓如生葬。痛哉!我鄉生民一千二百有餘,生無完膚,死無棺槨,八十餘人殉難,永為護鄉護國之神,聊慰英靈皈依。爰將立石勒文,以紀其難焉。 石圍墻保民同立,陳漢初撰題。[6][7]

參考文獻

  1. 中華民國文化部. . memory.culture.tw. [2023-05-31] (中文(臺灣)).
  2. 廖綺貞等編纂. . 苗栗縣: 苗栗縣政府文化局. 2014-02.
  3. 中華民國文化部. . memory.culture.tw. [2023-05-31] (中文(臺灣)).
  4. 中華民國文化部. . memory.culture.tw. [2023-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31) (中文(臺灣)).
  5. 公館鄉公所. . 公館鄉公所. 2009-11-24 [2023-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31).
  6. 何培夫. . 臺北市: 國立臺灣圖書館. 1998-11-01. ISBN 9570223995.
  7. 塩川太郎. (PDF). 佛教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日本史学. [2023-05-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8-10) (日语).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