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吉洪诺夫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吉洪诺夫俄語:羅馬化:Nikolai Aleksandrovich Tikhonov1905年5月14日[註 1]—1997年6月1日)是冷戰時期烏克蘭裔蘇聯政治人物。

尼古拉·吉洪诺夫
Николай Тихонов
蘇聯部長會議主席
任期
1980年10月23日1985年9月27日
第一副主席伊万·阿尔希波夫
盖达尔·阿利耶夫
安德烈·葛罗米柯
前任阿列克谢·柯西金
继任尼古拉·雷日科夫
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
任期
1976年9月2日1980年10月23日
总理阿列克谢·柯西金
前任德米特里·波利扬斯基
继任伊万·阿尔希波夫
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席
任期
1963—1965
总理尼基塔·赫鲁晓夫
阿列克谢·柯西金
个人资料
出生1905年5月14日儒略曆5月1日]
 俄罗斯帝国哈尔科夫
(今 烏克蘭哈尔科夫
逝世1997年6月1日(1997歲—06—01)(92歲)
 俄羅斯莫斯科
国籍 蘇聯/ 俄羅斯
公民权 蘇聯/ 俄羅斯
政党苏联共产党
专业冶金
获奖
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社会主义劳动英雄
列宁勋章列宁勋章列宁勋章列宁勋章
列宁勋章列宁勋章列宁勋章列宁勋章
列宁勋章十月革命勋章卫国战争勋章劳动红旗勋章
劳动红旗勋章红星勋章紀念列寧誕辰一百週年獎章

尼古拉·吉洪诺夫于1976年至1980年被任命为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1980年至1985年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作为苏联的政府首脑,吉洪诺夫是在苏联停滞时期后期负责文化和经济。他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于1985年被尼古拉·雷日科夫所取代。同年,他失去了他在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的席位,但他在中央委员会中的席位一直保留,直到1989年。

生平简介

吉洪诺夫1905年出生于俄罗斯帝國乌克兰哈尔科夫的一个工人阶级家庭。他於1920年代於學校畢業並於1930年開始工作。吉洪諾夫的政治生涯開始於地方工業.最初在地方工业部门的任职。1963年他被任命为蘇聯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席。在阿列克谢·柯西金辭職後,吉洪諾夫被選為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在这个位置上,他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改革苏联经济,导致苏联于20世纪80年代进行经济改革。1989年吉洪諾夫退休。於1997年6月1日逝世於莫斯科

早年经历

1905年5月14日,吉洪诺夫出生于乌克兰哈尔科夫儒略历 5月1日)一个工人阶级家庭,1924年从圣凯瑟琳教会学校毕业。从1924年到1926年担任助理工程师。1930年,吉洪诺夫成为一名工程师,获得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冶金学院学位。1930年至1941年,吉洪诺夫担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冶金厂的工程师,1941年1月,他被任命为工厂的总工程师。[1]

吉洪诺夫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期间,他相识了未来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2]20世纪40年代他加入布尔什维克,并得到晋升。[3]作为一名领导,吉洪诺夫能够发挥其组织能力。在他的领导下,该厂成为该地区的第一个于苏德战争后重建医院和恢复生产的企业。[1]吉洪诺夫迅速得到擢升,于20世纪50年代进入苏联钢铁冶金部工作。 [4]1955年至1960年间,吉洪诺夫成为钢铁冶金部副部长,部长会议及科学理事会的委员(后任主席),和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席。[1]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吉洪诺夫当选苏联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1966年,苏共召开第二十三次代表大会,吉洪诺夫当选中央委员。后又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称号。[3]

吉洪诺夫主管冶金,化工等部门,同时协调重工业的总体发展。[5]1976年9月,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阿列克谢·柯西金因病休假,勃列日涅夫任命吉洪诺夫为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以代行柯西金职权。[2]吉洪诺夫因坦率而诚实得到勃列日涅夫重视。[6]吉洪诺夫在1978年被选为苏联政治局候补委员,于1979年成为苏联政治局常务委员。[7]吉洪诺夫因与苏联国防部部长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关系不佳而在苏联干预阿富汗问题上给予否决。[6]

执政时期(1980-1985)

苏共二十六大前后

1980年,阿列克谢·柯西金辞职。由75岁的吉洪诺夫就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8]尽管苏联经济已发展停滞,吉洪诺夫却没有于他的五年任期内进行苏联经济改革。[1]吉洪诺夫于苏联共产党二十六大上提出苏联第十个五年计划(1981-1985),并告诉与会代表,国家将拨付九百万卢布保障儿童。[9]吉洪诺夫呼吁改善苏美关系。他认为,苏联能够粮食自给。完全驳回了外界所猜测苏联经济危机的问题。[10]尽管如此,吉洪诺夫承认苏联经济的“缺点”,并敦促节约能源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改善苏联生产商品质量等措施满足“粮食问题”需要。[11]1981年1月,吉洪诺夫表示,政府的人口政策最为欠缺。[12]他开始担心因出生率降低,死亡率的增加而导致苏联出现与西方国家类似的人口问题。[12]

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

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授予吉洪诺夫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82年,勃列日涅夫去世后,吉洪诺夫支持契尔年科挑战安德罗波夫[13]安德罗波夫计划以盖达尔·阿利耶夫取代吉洪诺夫,但未果已去世。[14]吉洪诺夫对南斯拉夫进行国事访问期间,葛罗米柯被任命为第一副主席。西方观察家认为,安德烈·葛罗米柯被任命为第一副主席而无需吉洪诺夫同意,是吉洪诺夫被削弱的表现。[15]

安德罗波夫因健康下降,故向苏联中央委员会进言。中央委员会将安德罗波夫的进言传达戈尔巴乔夫契尔年科。不久,契尔年科,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和吉洪诺夫三人组成反对戈尔巴乔夫的集团。安德罗波夫的最后几天中,吉洪诺夫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推动1984年于东柏林召开经济互助委员会会议,加强与东欧国家的双边关系,并促使芬兰总理访问苏联。总之,契尔年科的崛起,吉洪诺夫发挥了关键作用。[16]然而,契尔年科1985年去世时,吉洪诺夫与戈尔巴乔夫的竞争却失败了。[17]

戈尔巴乔夫时期

戈尔巴乔夫主政后,吉洪诺夫仍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但实为名誉,由副主席尼古拉·雷日科夫负责事务。[18]1985年5月23日,吉洪诺夫提出苏联1985年-1990年,直到2000年的经济发展计划,其方案被同僚批评,戈尔巴乔夫说,吉洪诺夫是“不良思维”。其计划被废弃。吉洪诺夫预测苏联经济增长率为20-22%,2000年增涨率为21-24%,工业增长和农业产量增加一倍。[3]吉洪诺夫于1985年9月27日去职,[19]由尼古拉·雷日科夫继任。[20]1985年起吉洪诺夫基本隐退。[20]但他仍为重要的政治人物。[21]值得注意的是他辞职时,吉洪诺夫是最老的苏联领导人。[22]吉洪诺夫在苏联政治上仍不失影响,直至1989年他离开苏联中央委员会止。[1]

晚年及逝世

吉洪诺夫离开政坛后,于1989年去信戈尔巴乔夫,信中对他曾任部长会议主席表示遗憾。[3]苏联共产党解散后,他长住他的乡间别墅,过着隐居的生活。从未接触公众。[3]他晚年的生活非常凄凉,因为他没有孩子,同时其妻子也已过世。[3]苏联解体后,吉洪诺夫担任最高苏维埃的顾问。[23]吉洪諾夫逝世於1997年6月1日,安葬於莫斯科新處女公墓[24]

根據時代雜誌報導,吉洪諾夫是一個「经得起考验」的人,當他從阿列克谢·柯西金接下部長會議主席一職時,幾乎沒有任何在外交和國防政策事務上的經驗。[25]在他的出生地哈爾科夫可以找到吉洪諾夫的一个半身像。[26]吉洪諾夫相較於其他幾位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只留下極少衝擊和影響於蘇聯解體後的時代,今日只有少數人們還記得他。[6]吉洪諾夫在他生涯之中曾獲得一些獎章,包括九次列寧勳章、兩次勞動紅旗勳章、一次紅星勳章、兩次斯大林獎及一些外國獎章。[1]

注释

  1. 儒略曆5月1日

参考文献

引用

  1. Симоновым, A.A. [Tikhonov, Nikolai Aleksandrovich]. warheroes.ru. [2010-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09) (俄语).
  2. Zemtsov 1989,第119頁.
  3. . proekt-wms.narod.ru. [2010-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6) (俄语).
  4. Zemtsov 1989,第70頁.
  5. Hough, Jerry F.; Fainsod, Merl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382 [2012-01-14]. ISBN 978-0-674-41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1).
  6. . Kommersant. 2000-05-09 [2010-11-05] (俄语).
  7. Brown, Archie.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332 [2012-01-14]. ISBN 978-0-192-8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6).
  8. Ploss, Sidney. . McFarland & Company. 2010: 132 [2012-01-14]. ISBN 978-0-786-44486-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5).
  9. Lahusen, Thomas; Solomon, Peter H. . LIT Verlag Münster. 2008: 206 [2012-01-14]. ISBN 978-3-825-806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6).
  10. . Reading Eagle. 1981-02-27 [201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1).
  11. . Tri-City Herald. 1981-02-27.
  12. Service, Robert. . Penguin Books Ltd. 2009: 422 [2012-01-14]. ISBN 978-0-674-0349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1).
  13. Zemtsov 1989,第131頁.
  14. Clark, William A. . M. E. Sharpe. 1993: 157 [2012-01-14]. ISBN 1-56324-05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4).
  15. . Deseret News. 1983-03-25 [201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6).
  16. Zemtsov 1989,第146頁.
  17. Brown, Archie. . Bodley Head. 2009: 482–83 [2012-01-14]. ISBN 978-1-84595-06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1).
  18. Gaidar, Yegor.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9: 26 [2012-01-14]. ISBN 0-295-97823-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6).
  19. Brown, Archie. . Bodley Head. 2009: 488 [2012-01-14]. ISBN 978-1-84595-06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1).
  20. Service, Robert. . Penguin Books Ltd. 2009: 439 [2012-01-14]. ISBN 0-14-103797-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1).
  21. Haghayeghi ,Mehrdad. . Palgrave Macmillan. 1996: 46 [2012-01-14]. ISBN 0-312-16488-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6).
  22. Zwass, Adam. . M. E. Sharpe. 1989: 152 [2012-01-14]. ISBN 978-0-87332-49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1).
  23. . Forbes.ru. 2009-09-24 [2010-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10) (俄语).
  24. . warheroes.ru. [2010-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2) (俄语).
  25. . 時代雜誌. 1980-11-03 [2011-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20).
  26. . warheroes.ru. [2010-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1-17) (俄语).

来源

书籍
  • Zemtsov, Ilya. .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89 [2012-01-14]. ISBN 978-0-887-382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17).
政府职务
前任:
阿列克谢·柯西金
蘇聯部長會議主席
1980–1985
繼任:
尼古拉·雷日科夫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