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天水圍文化康樂大樓
屏山天水圍文化康樂大樓(英語:),是香港首座大型多用途的文化康樂綜合建築,也是首座以文化康樂大樓命名的公共設施。大樓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屏山聚星路1號,在港鐵天水圍站旁,樓高8層,佔地6,100平方米,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屏山天水圍文化康樂大樓 | |
---|---|
曾用名 | 天水圍公共圖書館兼體育館(規劃及興建期間) |
概要 | |
類型 | 香港市政大廈 |
归类 | 政府/公共建築 |
地點 | 香港新界元朗區屏山天水圍聚星路1號 |
22°26′50″N 114°00′17″E | |
起造 | 2009年(15年前) |
兴建期 | 2012年2月1日 |
开放 | 2013年2月28日 |
造价 | 5億8,000萬元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
管理者 | 香港特別行政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
技术细节 | |
结构系统 | 混凝土、鋼筋 |
建筑面积 | 31,000平方米 |
层数 | 8(包括地面) |
设计与建造 | |
建筑师 | 建築署(溫灼均建築師) |
主承包商 | 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 |
香港建築師學會2011年年度全年境內建築大獎 | |
地圖 | |
設計
該大樓是由建築署高級建築師溫灼均設計,外牆設計靈感來自於中國傳統的百寶格及參考了屏山的傳統建築物元素,採用原始材料興建,包括石磚、青水石屎、木屏風、鐵織網及生鏽金屬等。
2012年,屏山天水圍文化康樂大樓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頒授2011年年度全年境內建築大獎[1]。
2014年,獲得「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2014」優秀設計獎。
歷史
大樓工程於2009年展開,當時稱為天水圍公共圖書館兼體育館()[2],其後更改為現時名稱,在2012年完工。
大樓內游泳池於2011年11月30日率先投入服務,其後體育館及圖書館分別於2012年2月1日及2013年2月28日啟用,其正式的開幕儀式於2013年7月12日舉行,由時任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及元朗區議會主席梁志祥等主持[3]。
設施
位於大樓高座全座(地下至7樓全層,7樓為圖書館職員專用),是香港公共圖書館系統中的一主要圖書館,也是全港第二大及唯一可戶外閱讀的圖書館。
位於大樓低座1樓至3樓,設有多用途場地,活動室、桌球室和兒童遊戲室。但不設健身室,引起周邊居民不滿。
位於大樓低座地下,為長25米、闊25米、水深1.2米[4]的訓練池。
- 屏山天水圍公共圖書館中庭
- 康樂大樓地下往1樓樓梯
- 屏山天水圍體育館
- 屏山天水圍游泳池
- 綠化天台(不對外開放)
建築用料問題
2019年3月,有媒體報道大樓啟用僅6年,大樓內外多處已現水漬和滲水問題,如入口多處天花出現剝落、5樓圖書館內有假天花疑因滲水導致破損,需放置毛巾及水桶。6樓圖書館戶外花園的戶外樓梯、往西鐵站天橋的地磚和戶外牆身因水滲透到混凝土內而出現「白華」現象。有驗樓師利用儀器檢查,發現牆身滲水嚴重,認為情況不尋常。建築署稱工程由總承建商「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負責,因「潛在的建築缺陷」而需要進行大維修。工程費用由約180萬,由總承建商負責[6]。
交通
交通路線列表 | ||||||||||
---|---|---|---|---|---|---|---|---|---|---|
九龍新界巴士 大嶼山或機場巴士
過海隧道巴士
九龍新界巴士 港鐵巴士
大嶼山或機場巴士 新界專線小巴 九龍新界巴士 港鐵巴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