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
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乌尔都语:)是巴基斯坦中間偏右政党,总部位于伊斯兰堡,现任領導人为夏巴兹·谢里夫。
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 | |
---|---|
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标志 | |
主席 | 夏巴茲·謝里夫 |
书记 | 伊卡尔·扎法尔·贾格拉 |
成立 | 1988年11月16日 |
分裂自 | 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 |
总部 | Punjab House Central Secretariat Parliament Lodges at Islamabad, Pakistan |
青年组织 | 穆斯林青年聯盟 |
学生组织 | 穆斯林學生聯盟 |
意識形態 | 民族保守主義 社会保守主义 财政保守主义 经济自由主义 伊斯兰民主 联邦主义 |
政治立場 | 中間偏右 |
官方色彩 | 綠色 |
國民議會 | 123 / 336
|
參議院 | 30 / 100
|
党旗 | |
官方网站 | |
PMLN Official | |
巴基斯坦政治 政党 · 选举 |
巴基斯坦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 |
巴基斯坦主题 政治主题
|
穆盟-谢派于1993年从穆斯林联盟分裂而成立,但仍是穆斯林联盟的主體部分[1]。該黨的票源集中於旁遮普省。
該黨是现任的执政党,也曾於1990-1993年、1997-1999年、以及2013-2018年執政。
沿革
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的前身是全印穆斯林联盟,这个联盟在1906年建立。1920年真纳当选为该联盟主席。1940年3月在拉合尔联盟代表大会上,真纳提出印度穆斯林应建立一个分治的伊斯兰国家的主张。
1947年在英国的影响下,印巴分治,巴基斯坦建国后,联盟分裂,其中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取得了执政权。1962年由阿尤布·汗主持联盟工作。此后,该联盟再度分裂为大会派穆斯林联盟和理事会派穆斯林联盟。大会派穆斯林联盟于1969年又分出加尧姆派穆斯林联盟。大会派穆斯林联盟主席是前总统阿尤布·汗,主要领导成员是中央政府各部部长。1964年提出建国“十四点纲领”,内容包括执行1962年宪法,维护国家统一,发展重工业,鼓励私营企业,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加强同伊斯兰国家的联系等。1969年3月法兹鲁尔,卡德尔,乔德里接任联盟主席。
1970年在议会选举中联盟只得两个席位,獨立以來首次成為在野黨。1971年该联盟参加国会反对党联盟即统一联盟党,反对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領導的巴基斯坦人民党。1973年3月参加统一民主阵线。理事会派穆斯林联盟于1962年10月成立,得到了真纳妹妹法蒂玛·真纳的支持,成员多为著名政治活动家和学者,第一任主席是巴基斯坦前总督、总理卡沃杰·拉希姆,他在1971年11月参加国会反对党联盟统一联盟党,批评巴基斯坦人民党的左翼政策。
加尧姆派穆斯林联盟又称真纳穆斯林联盟、全巴穆斯林联盟,于1969年3月成立。1970年8月通过联盟章程,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消灭贫困,实行合理的农业税收,基本工业归国有。在1970年大选中,在国会赢得10个席位。支持叶海亚·汗对东巴采取的行动,支持布托政府,与人民党积极合作,曾组成西北边境省联合政府。1985年,前总理居内久重新组建穆斯林联盟,并任主席。主张建立伊斯兰民主政治体制。后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又分裂成两大派,分别是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领袖派)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但谢里夫派仍是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的主體,屬於較溫和的一翼。
现状
1990年的议会选举中,穆盟(谢里夫派)取得微弱優勢,納瓦茲·謝里夫首次出任总理。
1993年的议会选举中,穆盟(谢里夫派)成为巴第二大党、最大反对党。
1997年2月的议会选举,该党赢得了国民议会三分之二多数议席,组建政府,納瓦茲·謝里夫第二次出任总理。
1999年10月12日,时任陆军参谋长的佩尔韦兹·穆沙拉夫發動軍事政變推翻谢里夫政府,谢里夫被捕并被判刑,其弟及夫人库尔苏姆代理党务。
2000年11月,以舒贾特·侯赛因为首的部分穆盟领导人反对加入国家民主联盟同人民党合作,与库尔苏姆等领导人产生分歧,他们另行组成穆盟(哈基基派)。同年12月10日,谢里夫流亡沙特阿拉伯。
2007年11月,谢里夫返回巴基斯坦后,继续任该党领导人、反對派領袖。
2008年的议会选举中,穆盟(谢里夫派)成为巴基斯坦第二大党,取得90席,最大反对党。
2013年的议会选举中,穆盟(谢里夫派)成为巴基斯坦第一大党,取得166席,贏得壓倒性勝利,再度執政组建政府,谢里夫第三次出任总理,至2018年大選失利後下野。
到2022年,伊姆蘭·汗的聯合政府因為有成員倒戈而落台,夏巴茲·謝里夫獲得國會推舉成為新一任總理,代表穆斯林聯盟重回執政。
参考文献
- . 网易. 2013-05-13 [2017-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