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叭隧道
| 掃叭隧道 | |
|---|---|
![]() 建設中的掃叭隧道北口(1917年) | |
| 概览 | |
| 地点 | 花蓮縣瑞穗鄉舞鶴村 |
| 经纬度 | 23°28′0.6″N 121°20′56.2″E |
| 状况 | 已廢棄 |
| 系统 | 臺灣鐵路 |
| 铁路线 | 臺東線 |
| 起点 | 舞鶴號誌站 |
| 终点 | 三民車站 |
| 动工于 | |
| 贯通于 | |
| 启用于 | |
| 关闭于 | |
| 業主 | |
| 单位 | |
| 通行类别 | 鐵路 |
| 技术数据 | |
| 长度 | 1,166.33(3,827英尺) |
| 轨距 | 1,067毫米(3英尺6英寸) |
| 电气化方式 | 非電化區間 |
| 速度 | 100km/h |
| 掃叭隧道 | |
|---|---|
![]() 掃叭隧道北口今貌(2007年) | |
| 位置 | 花蓮縣瑞穗鄉 |
| 建成时间 | 1916年 |
| 類型 | 登錄等級:縣(市)定古蹟 登錄種類:隧道遺構 |
| 评定时间 | 2016年12月21日 |
| 詳細登錄資料 | |
歷史
大正3年(1914年)6月15日,掃叭隧道在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規劃下以人力動工開挖。工事期間,當地地層屢屢發生地質及自然災害問題,並使得工程進度嚴重延遲;當時,因湧泉等原因,隧道工址上部為黏土、下部為泥土。
大正5年(1916年)10月18日(17日?)[1][註 1],掃叭隧道完工,全長共1,166.33公尺。
大正6年(1917年)11月1日,隨著臺東線瑞穗至玉里路段通車營運,掃叭隧道也開始通車[3][註 2]。
因隧道兩端引道坡度超過千分之20不利列車行駛,再加上隧道內部漏水老化問題無法解決,當局決定在臺東線拓寬時新建自強一號與自強二號隧道取而代之。
後來,因自強隧道工程進度延遲,臺灣鐵路管理局花蓮管理處決定利用掃叭隧道進行降道工程並鋪設軌距1,067mm軌道供列車行駛暫用。
參考文獻
- 〈掃叭隧道開通 東部第一の難工事〉,《臺灣日日新報》,1916年10月17日2版(日語)。
- . 中央研究院 (中文(臺灣)).
- 台灣總督府. . . 大藏省印刷局. 1917-10-28: 頁339 (日语).
臺東線瑞穗玉里間運輸營業開始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數位典藏 - 台灣總督府. . . 大藏省印刷局. 1917-10-28: 339 (日语).
大正六年十一月一日ヨリ臺東線停車場名竝哩程左ノ通改正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數位典藏 - (ticket0610), ticket. . 隨意窩 Xuite日誌. [2017-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4) (中文(臺灣)).
- 蔡龍保. . 台灣古籍. 2004年9月8日. ISBN 9867743849 (中文(臺灣)).
- . 國家文化資料庫. 1914 [2009-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7) (中文(臺灣)).
- 花蓮縣文化局. . 2017-03-31 [2017-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5) (中文(臺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