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贡院
广东贡院为中国封建时代广东地区省一级举行科举乡试的场所,始建于南宋,历史上多次迁址,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定址于广州内城东南隅小南门内承恩里,即今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文明路东端,其范围包括今广东省博物馆旧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文明路总馆东部和广东实验中学等地。清代时广东贡院曾与顺天贡院、江南贡院和河南贡院并称为中国四大贡院,今建筑仅存龙虎墙与明远楼。
历史
广东贡院始建于南宋淳祐十年(1250),原在广州城东北,元末毁于战乱。明初乡试考场一度设在光孝寺,宣德元年(1426)重建贡院于内城东北隅小北门内西竺寺旧址[志 1],即今小北路北段的大石街、小石街和洪桥街一带,明末又毁,今明代贡院附近尚存洪桥街(原黉桥街)、天香街、丹桂里(原丹桂巷)和步蟾坊等与贡院科举相关的地名[1]。
清初则先后于光孝寺、广东布政使司署和明代总兵府旧址[注 1]举行乡试,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由广东巡抚李士桢主持重建贡院于城东南隅承恩里,此后经历了两次重建(道光二十一年(1841)毁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次年重建,咸丰七年(1857)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十一年(1861)重建)和四次扩建(道光元年(1821)、二十二年(1842)、同治二年(1858)、同治六年(1862)四次扩大号舍规模)。此外嘉庆十七年(1812)将广州城墙东南角上的四方楼改建为魁星楼,因其靠近贡院,攸关文风[志 2]。清代贡院附近同样留下了拾桂坊、龙腾里等与贡院科举相关的地名[2]。
光绪三十二年(1905)科举废除,两广总督岑春煊奏改贡院为培养中学及师范学堂师资的两广优级师范学堂,民国元年(1912)改称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民国十三年(1924)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明令该校与广东公立法政大学、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合并为广东大学,十五年(1926)为纪念孙中山而改名为中山大学。民国二十一年(1932)中山大学迁至石牌新址,原址属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后演变为今广东实验中学。
自改为两广优级师范学堂开始,原贡院建筑即被陆续拆除以兴建新校舍,其中南部建操场,因民国十五年(1926)国民革命军曾在此誓师北伐,今改为革命广场[3];中部建大钟楼、西堂和东堂等西式建筑,中山大学时期曾分别作为礼堂、文学院教学楼和理工学院教学楼与实验室,仅存的明远楼则作为图书馆阅览室。后因大钟楼因于民国十三年(1924)作为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民国十六年(1927)鲁迅任教于中山大学时也一度居住于此,1959年改为由广东省博物馆所辖的广州鲁迅纪念馆,现同时作为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保护(文明路215号),西堂于20世纪80年代被拆除改建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文明路213号),东堂抗日战争时期被毁,1957年原址划归筹建中的广东省博物馆并兴建陈列大楼(文明路215号)[2]。
建筑
全盛时期的广东贡院坐北朝南,按咸丰十一年(1861)重建时的规模为东西四十五丈(约155.25米[注 2]),南北一百一十四丈(约393.3米),北近惠爱大街、东南临城墙、西靠民舍及禺山书院,即今北起中山路、南至文明路、东至越秀中路,西至龙虎墙[4]。主体建筑呈左右对称的长方形布局,分为候场、试场、外帘办公(监考官员办公)和内帘办公(阅卷官员办公)四个区域,中轴线上以明远楼为中心,外三门、内三堂[志 3]。
其中,外三门自南至北依次为头门、仪门和龙门,头门即广东学政点名入场之处,头门外设照壁、鼓楼和旗杆等,并以屏墙围合成广场(东开兴贤门、西开育才门),参试士子在此候场。内三堂自南至北依次为“至公”、“戒慎”和“聚奎”三堂,戒慎堂以北有门以分隔内外帘,分别居住内外帘官。外帘办公区内以至公堂为贡院大堂,左右为收卷、掌卷、对读、弥封、誊录、供给各所,戒慎堂左右为监临、提调、监试各所;内帘办公区内的聚奎堂为主考官住所及阅卷之处,东西为同考官住所及阅卷之处[志 4]。明远楼为巡查官指挥、巡视和号令整个考场之处,东西为号舍,即试场区,其四角设望楼,东西两侧设夹道,中部道路两侧设水井二十四口。每间号舍按训蒙读本《千字文》字号排列,如“天”字在东,“地”字在西,“玄”字在东,“黄”字在西,依此类推[2]。
历康熙始建至清末,广东贡院的号舍数量不断增加,最初为五千余间,道光元年(1821)两广总督阮元认为原号舍低下狭小,重新改扩建,数量达到七千六百余间。道光二十二年(1842)和同治二年(1858)又分别增加五百余间,达到八千六百五十四间。原广东乡试四千余人,取中七十一人,同治时上谕以广东省捐输及釐金数额较大,增加乡试中额以示嘉奖,故同治六年(1862)广东巡抚蒋益澧再增号舍三千余间,最终达到一万一千七百零八间,同年广东乡试也达到应试万余人、取中一百零九人的规模[志 5]。按阮元重修碑记,当时扩大重建后的号舍宽三尺四寸(约1.08米[注 3])、深四尺六寸(约1.47米)、高六尺五寸(约2.08米),前后之间的长巷深二尺一寸(约0.67米)。号舍内架设号板两块(原上长下短,后改为同长),白天可分开写作,晚上可并起睡卧,巷尾设有厕所[志 6]。
广东贡院明远楼与中山大学天文台旧址 | |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所在 | 广州市越秀区 |
分类 |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
时代 | 1684年 |
编号 | 1-10 |
登录 | 1978年7月 |
龙虎墙和明远楼为广东贡院现存的主要建筑,其中龙虎墙即放榜墙,因放榜多在九月的寅日或辰日,寅属虎、辰属龙故名,原为贡院西界墙的一部分,现状存长约30米、高约4米的青砖墙,位于德政中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西门边,为防止墙体倒塌而以水泥柱加固[5],2005年被列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6]。
明远楼因漆为红色又俗称红楼,现位于越秀中路125号大院内33号,為木結構兩層樓閣,占地面积250平方米,建筑面积156平方米,旁有两棵树龄超过160年的木棉树。建筑面阔进深均为五间,楼身面阔进深均为三间,上下层柱位对齐无收分,构架为七架桁屋前后三步梁用四柱周围廊,抬樑穿鬥混合式结构,樓梯設置在東側迴廊内,首層外檐柱施插栱(丁头栱)承托挑檐梁挑出腰檐(角柱施两跳、其它施一跳),二層同样施插栱承托挑檐梁出檐,重檐歇山頂上覆以黄琉璃瓦[注 4],具有典型的清代岭南建筑特色[7]。2016年大修后作为广东贡院历史陈列馆对外开放,内设《从红楼到钟楼——清代科举与广东近代教育发展》专题陈列[8]。
2014年在维修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加固地基时于南墙角发现号舍遗址,2015年又在庭院施工过程中发现中轴线上的条石路面通道和两口水井,其中号舍遗址距离地面不到半米深,其地基和室内铺面大部分保存完整,建筑规模与文献记载相同。遗址中出土了大量明清陶瓷残件,多为灯具、碗碟等日常用品,推测为考生所遗弃。两口水井分别位于大钟楼向南大院露天的芒果树下和东外墙4米、地下0.3米处,井面砌有方形井台石壁,井身以圆形青砖所砌[9]。现两处遗址均已在清理后对外展示。
乡试
清代广东乡试共选拔举人六千余名,其中考取举人后继而进京考取状元的有三名,分别为乾隆四年(1739)己未科状元番禺人庄有恭、道光三年(1823)癸未科状元吴川人林召棠和同治十年(1871)辛未科状元顺德人梁耀枢。五邑人黄章于康熙二十年(1681)参加乡试时已99岁,应试时让曾孙提着“百岁观场”灯笼,为中国历史上年龄最大的科举考生[10]。
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黄遵宪、康有为和梁启超亦曾在广东贡院应试,其中黄遵宪参加两次广东乡试未中,清同治十一年(1872)参加顺天乡试被录取为一百四十一名举人。康有为参加两次顺天乡试未中,光绪十九年(1893)参加广东乡试被录取为第八名举人,梁启超则在光绪十五年(1889)参加广东乡试被录取为第八名举人[2]。
此外,清代吴敬梓小说《儒林外史》第三回称范进中举的捷报为“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即范进同样通过广东乡试考取举人。
注释
- 位于归德门西南,今旧部前街石室圣心大教堂附近,始建于明代,清代改为总督行台。
- 此处取清康熙量地尺1尺=0.345米,下同。
- 此处取清康熙营造尺1尺=0.32米,下同。
- 原仅南面为黄琉璃瓦,其余三面为绿琉璃瓦,大修时全部恢复为黄琉璃瓦。
参考文献
- 方志
- 清·张嗣衍修,沈廷芳纂,《乾隆广州府志·卷十八·公署》:贡院旧在城内东北,宋淳祐十年建,元季燬。明宣德元年建于西竺寺故址。国朝初以旧院圮,暂于光孝寺试士,顺治十一年因布政司旧址为院,康熙十四年移清水濠。
- 清·戴肇辰、苏佩训修;史澄、李光廷纂,《光绪广州府志·卷六十五·建置略二·廨署》:贡院宋淳祐年建,在郡城东北二里,元季毁。明洪武甲子乡试,于光孝寺暂设棘闱,历十有六科,至宣德元年始建于城东北隅西竺寺故址,后经兵燹圮废。国朝初暂于光孝寺试士,再迁于藩署,康熙三年复迁于新城旧总兵府,二十三年巡抚李士桢始建于城东南隅承恩里。嘉庆十七年建魁星阁于左侧城上(司案略查,番禺县属老城东南角上原有四方楼一座,近在贡院左侧,攸关各属文风,日久倾圮,嘉庆十七年巡抚韩崶批准司详改建魁星楼,照修理省会城垣之例,在于通省各属泒捐修造)。二十一年布政使赵慎畛重修贡院。道光元年总督阮元以贡院号舍湫隘,捐俸率官绅士商同捐修,将旧号舍拆去重行扩建,增高、拓深且加宽焉,其巷道一并展阔,计南北共展地段一十二丈有奇,东西共展地段一丈八尺。凡号舍内悉甃堦砖,巷道、甬道、大门外悉铺石块,又重建龙门外东西官厅、巡绰兵房,修葺謄录所,自元年十二月兴工,二年六月告竣。二十二年绅士潘仕成独捐资修葺,增建号舍五百六十五间。咸丰七年洋人之变,院地皆为瓦砾。十一年总督劳崇光同绅士询谋捐建。同治元年总督瑞麟、巡抚蒋益澧以广东学额、举额增广既多,奏请添派同考官三员,旧号舍不足复兴,各属绅士集捐增建号舍三千间。
- 《光绪广州府志·卷六十五·建置略二·廨署》:劳崇光撰碑记曰,广东贡院自道光二年总督阮文达公扩建号舍,至二十一年而毁。二十二年番禺潘方伯仕成修之,增号舍五百间,至咸丰七年而尽毁。……命匠人度其地,东西四十五丈,南北一百十四丈,惟明远楼岿然独存,余皆瓦砾场也。兴而复之,其费甚钜。诸荐绅、任事咸奋鸠工庀材,五阅月而竣事。外三门、内三堂,主考、监、临众官所居五十余所,大者宏整,小者完固,号舍八千一百五十四间,板厚而平,铺地以砖,甃巷以石,其沟浚,其井皆如其旧,而材兴工有加焉。惟謄录所隘,以对读厅并入之,可增坐二三百人,而伐树辟地为对读厅,此则改其旧者。三堂曰至公堂、曰戒慎堂、曰聚奎堂,戒慎堂地势独卑,乃命匠人辇土填地,使三堂递进递高,此亦改其旧而佥以为宜者也。
- 《光绪广州府志·卷六十五·建置略二·廨署》:李士祯新建贡院碑记略,……于是鸠工庀材,委惠州魏郡丞、府学潘教授董其役。起于癸亥年九月二十二日,迄甲子年七月二十九日工竣。基广五十丈,袤七十三丈有咫,中为明远楼,东西号舍五千间,士子构思属文之所也,北为堂三进,曰至公、曰戒慎、曰聚奎,戒慎堂左右则监临、提调、监试所也,进为横垣门焉,以分内外帘。其聚奎堂则主考署也,左右各有厅房为寝兴之室。两旁适中雁行为房各六,亦南向,则五经房、考邸也。外帘收卷、掌卷、对读、弥封、誊录、供给各所则在至公堂左右。明远楼之前为仪门,又前为大门,学使者点名与府县休憩即在其左右,自大门至屏墙更宽,为诸生应点名地。崇墉周匝,深沟环绕,閚敞坚厚,不事藻饰,取堪永久而已。
- 《光绪广州府志·卷六十五·建置略二·廨署》:巡抚蒋益澧撰碑记曰,广东乡试四千余人,取中七十一人,此旧例也。自康熙以来,贡院号舍五千余间,道光二年扩而增之,为七千六百余间,二十二年增五百间,同治二年又增五百间,凡八千六百五十四间。近以军兴捐输及抽釐金广东一省凡数百万,奏奉谕旨加乡试中额及州县学额,以示嘉奖。……贡院东南近城垣,北为通衢,乃拓其西,买民居地广六丈,袤八十六丈,西北取禺山书院地十二丈为增号舍地。贡院头门之西旧为司道厅,为供给所,东为戎厅,为材官所,至公堂之西旧为大厨,东为謄录所,今皆为号舍。迁戎厅、材官所于兴贤门外,迁謄录所于内帘之后,而以新拓地为司道厅,为大厨,为供给所,余亦为号舍。凡增号舍三千间,合其旧为万一千七百八间。旧同考官十房,今奉旨增三员,乃增建其房,合为十三房。其余内收掌及巡绰、吏承、民壮房皆改建之,育才门圮复建之。六年四月兴工,六月工毕。……是岁乡试,士之得与于试者万余人取中一百九人,自开科以来所未有也。
- 《光绪广州府志·卷六十五·建置略二·廨署》:阮元撰碑记曰,……经始于元年冬十二月,二年六月成,稍增旧舍之数,共七千六百三间,计旧舍后墙至前号舍之后墙六尺四寸者,今展深为八尺六寸,旧舍中有瓦处南北三尺四寸者,今展深为四尺六寸,旧舍左右墙宽三尺一寸者,今展宽为三尺四寸,旧舍瓦檐至地高五尺四寸者,今加高为六尺五寸,旧舍写坐两层木板,上长下短,夜不能并而卧,今使板同其长,可安卧。檐之外长巷旧多泥塗,雨水浸入,今皆铺以石,理其沟高低有准,无积水溓泥之患。濬旧井开新井共二十四井。号之尾有厕,臭延于内,今为高厕,欹槽流其秽于墙之外。凡砖瓦木石灰土之工皆坚厚,又旧围墙加修高坚,以严关防。
- 其它(语言均为简体中文)
- . 朱伟良. 南方日报. [2016-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2).
- . 曹腾騑. 广州市政协. [2016-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1).
- . 曹讚. 羊城晚报. [2016-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9).
- . 广州市政协. [2016-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3).
- . 信息时报. [2016-12-21].
- . 广东市政府. [2016-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2).
- 唐荟珺. (M.Sc论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12.
- . 广东省文化厅公众服务网. [2016-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2).
- . 南方网. [2016-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2).
- . 央视网. [2016-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2).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广东贡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