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久邇宮稔彥王
東久邇宮稔彥王(日语:/ Higashikuni-no-miya Naruhiko Ō ?,1887年12月3日—1990年1月20日),日本歷任唯一一位擔任內閣總理大臣的皇室成员,亦是直至現在任期最短的一位總理大臣,1906年獲賜東久邇宮宮號。他是久邇宮朝彥親王的兒子,久邇宮邦彥王及朝香宮鳩彥王的兄弟,昭和天皇的皇后香淳皇后為其姪女。
| 東久邇宮稔彥王 東久邇稔彥  | |
|---|---|
![]()  | |
| 任期 1945年8月17日—1945年10月9日  | |
| 君主 | 昭和天皇 | 
| 前任 | 鈴木貫太郎 | 
| 继任 | 幣原喜重郎 | 
| 日本陸軍大臣 | |
| 任期 1945年8月17日—1945年8月23日  | |
| 君主 | 昭和天皇 | 
| 首相 | 自己 | 
| 前任 | 阿南惟幾 | 
| 继任 | 下村定 | 
| 貴族院議員 | |
| 任期 1907年12月3日—1946年5月23日  | |
| 选区 | 皇族議員 | 
| 个人资料 | |
| 出生 | 1887年12月3日 (今  | 
| 逝世 | 1990年1月20日(102歲) | 
| 墓地 | |
| 配偶 | 稔彥王妃聰子內親王 | 
| 儿女 | 盛厚王(1916年-1969年) 師正王(1917年-1923年) 粟田彰常(1920年-2006年) 多羅間俊彥(1929年-2015年)  | 
| 专业 | 皇族、陸軍 | 
| 签名 | ![]()  | 
| 日語寫法 | |
|---|---|
| 日語原文 | |
| 假名 | |
| 平文式罗马字 | |
生平
    
他原任陸軍,參加過武汉会战,萌生反戰情緒,1941-1944年回到日本負責防衛司令事務;日本戰敗而結束二戰後,昭和天皇要他主力協助處理善後工作。
戰後工作
    
由於是皇室內的和平派,因此找他來代表日本推動與盟軍進行後續戰敗重建等事務;並由他出任內閣總理大臣,但他只在任了54天,為歷任首相最短任期,因其與駐日盟軍司令部(GHQ)意見不合,內閣集體總辭,随后币原喜重郎出任日本首相。由于戰後的日本國憲法下,內閣總理大臣需由兩院議員擔任,而根據公職選舉法與地方自治法,皇族無選舉權與被選舉權,而先前皇族亦无担任内阁总理大臣者,因此東久彌宮稔彥王為至今唯一一位皇族成員曾擔任內閣總理大臣者。
他於1947年脫離皇室以示負起對於戰爭的責任,改名為東久邇稔彥,結束代表國家和皇族的身分。曾嘗試創立新興宗教,以及做過各種各樣的工作。他是世上曾任政府首腦的人裡少數壽命超過一百歲的(日本國内另一位是中曾根康弘),享壽102歲。
| 官衔 | ||
|---|---|---|
| 前任: 鈴木貫太郎  | 
第43任:1945年  | 
繼任: 幣原喜重郎  | 
| 前任: 阿南惟幾  | 
第34任:1945年  | 
繼任: 下村定  | 
| 军职 | ||
| 前任: 山田乙三  | 
第2任:1941年-1945年  | 
繼任: 廢除  | 
| 前任: 古莊幹郎  | 
第10任:1937年-1938年  | 
繼任: 寺本熊市  | 
| 前任: 寺內壽一  | 
1934年-1935年  | 
繼任: 建川美次  | 
| 前任: 多門二郎  | 
1933年-1934年  | 
繼任: 秦真次  | 
- 此时为大日本帝国,天皇握有实权,首相听从天皇意旨行政。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jpg.web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