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森大公國
波森大公國(德語:;波蘭語:)是普魯士王國的一部分,由波蘭分治後普魯士吞併的領土創建,並於1815年拿破崙戰爭後正式成立。根據維也納會議上的協議,它具有部分自治權。然而實際上它是從屬於普魯士的,波蘭臣民所宣稱的權利並沒有得到充分實施。這個名字後來被非正式地用於表示領土,特別是被波蘭人如此,今天直到1918年。它的首都是波森(波蘭語:)。
| 波森大公國 | |||||||||
|---|---|---|---|---|---|---|---|---|---|
| 普魯士王國的衛星國 | |||||||||
| 1815-1848 | |||||||||
![]() 旗帜
![]() 紋章
| |||||||||
![]() 1848年的波森大公國(紅色) | |||||||||
| 坐标:52°24′N 16°55′E | |||||||||
| 首府 | 波森 | ||||||||
| 面积 | |||||||||
• 1848 | 28,951平方(11,178平方英里) | ||||||||
| 人口 | |||||||||
• 1848 | 1,350,000 | ||||||||
| 政府 | |||||||||
| • 类型 | 絕對君主制 | ||||||||
| 大公 | |||||||||
• 1815–1840 | 腓特烈·威廉三世 | ||||||||
• 1840–1848 | 腓特烈·威廉四世 | ||||||||
| 總督 | |||||||||
• 1815–1830 | Antoni Radziwiłł | ||||||||
• 1830–1841 | Eduard von Flottwell | ||||||||
• 1841–1848 | Adolf von Arnim-Boitzenburg | ||||||||
| 立法機關 | 波森大公國議會 | ||||||||
| 歷史 | |||||||||
• 維也納會議 | 18156月9日 | ||||||||
• 大波蘭起義 | 1848年3月19日 | ||||||||
• 自治權廢除 | 184812月5日 | ||||||||
| |||||||||
| 系列条目 | ||||||||||
| 波兰历史 | ||||||||||
|---|---|---|---|---|---|---|---|---|---|---|
![]() | ||||||||||
| 史前 | ||||||||||
| 史前时期的波兰 | ||||||||||
| 中世纪 | ||||||||||
|
中世紀早期 · 波蘭的基督教化 · 第一王国 · 第二王国 · 皮雅斯特王朝 · 雅盖隆王朝
|
||||||||||
| 近代早期 | ||||||||||
|
第一共和國 / 波蘭立陶宛聯邦 · 俄普奧三次瓜分波蘭 · 五三宪法
|
||||||||||
| 近代 | ||||||||||
|
華沙公國 · 會議王國 / 克拉科夫自由市→大公國 / 波森大公國→普屬波森省 · 摄政王国 · 第二共和国 · 流亡政府 / 波蘭地下國 · 人民共和国
|
||||||||||
| 当代波兰 | ||||||||||
|
||||||||||
| 主题 |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svg.png.webp)

.svg.png.web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