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錫堃內閣
游錫堃內閣成立於2002年2月1日,前任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在立法院改選後提出總辭,由總統府秘書長游錫堃接任。游錫堃內閣是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以後,歷經李登輝政府、陳水扁政府、馬英九政府、蔡英文政府迄今20多年來任期第二長的內閣。三年任期內是陳水扁兩任總統民調支持度的高原期。2004年游錫堃以行政院長兼任陳水扁全國競選總部主任委員,幫助陳呂在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順利當選連任,得票率比2000年成長10.8%。
游錫堃內閣 | |
---|---|
中華民國內閣 | |
建立日期 | 2002年2月1日 |
解散日期 | 2005年1月31日 |
组织与人物 | |
国家元首 | 陳水扁 |
政府首脑 | 游錫堃 |
副政府首脑 | 林信義→葉菊蘭 |
执政党 | 民主進步黨 |
议会地位 | 少數派政府 |
反对党 | 中國國民黨 |
反对党领袖 | 連戰 |
历史 | |
前任 | 第一次張俊雄內閣 |
继任 | 謝長廷內閣 |
概述
游錫堃內閣是陳水扁總統任內最長壽的內閣。亦是民進黨第二任行政院長。
2002年成立時,游錫堃以戰鬥內閣自居。游內閣對張內閣作較大幅度的改組,副院長起用經濟部長林信義,駐美副代表李應元為行政院秘書長。起用剛卸任高雄縣長的余政憲出任內政部長。外交部長起用總統府副秘書長簡又新等。
游內閣第一位辭職的部長是經濟部長宗才怡,任命48日後因受不住立法院的強大質詢而請辭。行政院秘書長李應元後來亦因參選台北市長而辭職。在2002年11月,發生漁農會信用部風波,游錫堃因此三次向陳水扁辭職,後來對行政院作出小幅改組。
2003年末,新黨籍的環保署長郝龍斌因對公投的理念不合而請辭。游內閣在陳水扁連任後進行大規模改組,行政院副院長由葉菊蘭繼任等。
由於2004年的立法委員選舉未能完成國會過半的目標,故未能於2005年依慣例請辭後續任。 游內閣振興經濟有成。上任時,台灣一方面遭受2001全球網路泡沫化影響,經濟創有史以來第一次負成長(-1.26%),一方面面臨核四風暴後遺症、產業轉型關鍵期、朝小野大政局及首次政黨輪替的磨合期,隨後又遇美國911事件(2002)、SARS傳染病(2003)、319槍擊案(2004)等衝擊,任內經濟成長率三年平均尚能保有5.4%,失業率從2002年的5.17%歷史新高下降到2004年的4.44%,一般認為這是陳水扁連任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1]。
金融改革方面,台灣因受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影響及2001年「網路科技泡沫化」衝擊,2001年本國銀行逾放比率為11.26%,前總統李登輝曾警告可能出現「本土型金融風暴」。游內閣上任後提出「二五八金融改革計畫」大刀闊斧推動改革,打消逾放金額達一兆元新台幣,逾放比一路下降,至2004年底已下降至3.80%,符合國際標準 [2]。任內化解了潛在的本土金融危機、解決了通貨緊縮風險、為產業轉型發展奠立堅實基礎,也使台灣在2008全球金融海嘯中屹立不搖,是一個成功並深受國際肯定的金融改革。
內閣成員(成立時)
|
|
民意调查
行政院長游錫堃上任二年餘,有五成七受訪民眾滿意游錫堃的施政表現,根據研考會所公布的「民眾對政府形象的看法」調查結果顯示,行政院團隊的形象調查中,以「重視環保,維護生態」、「重視城鄉及南北差距」、「勇於改革」及「認真打拼」較受民眾肯定,都超過五成,其中又以「重視環保,維護生態」民調成績最高,五成七受訪者表示肯定[3]。
政績
解決前朝延宕建設
游內閣上任後克服朝小野大困境,發揮高執行力積極完成多項前朝延宕多年的重大建設,例如貫通雪山隧道;完成中二高、南二高、十二條東西向快速道路使形成西部高速公路網;淨化高雄自來水,結束高雄人買水喝30年的困擾;設置中部科學工業園區促進北中南均衡發展;開闢員山子分洪道整治基隆河解除汐止、瑞芳、社子等地水患;完成「金融改革」使金融逾放比符合國際標準,化解國內潛在金融危機為產業發展奠立堅實基礎等,被譽為1996年後最有治績的行政院長。
振興經濟措施
面對首度政黨輪替、核四風暴、朝小野大的政局影響及2001年全球網路科技泡沫化,台灣經濟成長率首度負成長,失業率創歷史新高,游內閣上任後立即實施「工業區土地006688優惠出租措施」促進國內投資;採取擴大公共支出包括200億救失業、500億救經濟、300億整治基隆河合計1000億的特別預算,並親自主導「促進民間投資公共建設」三年達成2000億投資,終於促使經濟有效復甦,三年平均經濟成長率達到5.4%,失業率也從5.17%下降0.73%至4.44%,增加45萬個就業機會。
參考資料
- 總統府公報 64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