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蟾蜍
海蟾蜍(學名:),又名美洲巨蟾蜍、甘蔗蟾蜍、蔗蟾蜍或蔗蟾,是原產於中美洲及南美洲一種熱帶地區陸生的蟾蜍,後來被引入澳洲,廣泛的分佈在澳洲大陸的東海岸和北部地區。牠們的繁殖能力很強,一次就可以產達幾千顆卵。成體長10-15厘米;紀錄最大的標本重達2.65公斤及長24厘米。
海蟾蜍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两栖纲 Amphibia |
目: | 无尾目 Anura |
科: | 蟾蜍科 Bufonidae |
属: | 蟾蜍属 Bufo |
种: | 海蟾蜍 B. marinus |
二名法 | |
Bufo marinus (Linnaeus, 1758) | |
海蟾蜍的分佈地: 原產地 引入地 | |
異名 | |
|
海蟾蜍有毒腺,蝌蚪對於大部份動物也是有具有劇毒的。牠們被引入到多個國家來控制害蟲,不过由于没有天敌反而成為了害蟲及入侵物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的入侵物種專家小組(ISSG)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
分類
海蟾蜍原先是用來清除甘蔗上的害蟲,故又名甘蔗蟾蜍、蔗蟾蜍或蔗蟾。牠們又名美洲巨蟾蜍,因牠們的體型很大。海蟾蜍則是來自其學名。牠們是由卡爾·林奈所描述[2]。林奈選用此種小名的原因,是因當時艾爾伯特·瑟巴(Albertus Seba)誤將海蟾蜍描繪為陸生及水生的[3]。
在澳洲,海蟾蜍很像當地的汀蟾属、圓蛙屬及横斑蟾属生物。分別在於海蟾蜍的眼後有很大的腮腺,鼻孔與眼睛之間沒有起脊[4]。牠們與澳洲澤穴蟾很相似,兩者的體型都很大及外表凹凸,但海蟾蜍的虹膜是直縫及呈銀灰色的[5]。幼體的海蟾蜍與耳腺蟾屬的也很像,但成體大腿的顏色卻明顯不同[6]。
特徵
海蟾蜍的體型非常巨大[8]。雌蛙明顯比雄蛙長[9],長達10-15厘米[8]。一隻瑞典的海蟾蜍就被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這隻海蟾蜍重達2.65公斤及長38厘米,完全伸展則長達54厘米[10]。較大的海蟾蜍傾向分佈在較疏落的群落中[11]。野生海蟾蜍的壽命為10-15歲[11],飼養下的可以生活得更久,最老的更可達35歲。[12]
海蟾蜍的皮膚乾燥及疙瘩[8]。眼睛上明顯起脊,直斜向吻部[4]。牠們有呈灰色、黃色、赤褐色或橄欖褐色,可以有不同的斑紋[13]。眼後各有很大的腮腺[8]。腹部呈奶白色,有黑色或褐色的疙瘩。瞳孔橫向,虹膜呈金色[5]。趾間基部有肉質的蹼[8],前肢沒有蹼[13]。
幼蟾蜍較為細小,只有5-10厘米長。牠們的皮膚一般都是光滑及深色的,有些甚至偏紅色的。幼蟾蜍沒有腮腺,故毒性較弱[11]。蝌蚪很細小及是黑色的,群棲於水底[14]。蝌蚪長1-2.5厘米[15]。
生態及行為
海蟾蜍並不如其名般是水生的[11],反倒是全陸生的,只有在繁殖時才會走到水邊。蝌蚪可以在15%鹽度的海水中生存[16]。海蟾蜍喜歡棲息在開放遼闊的草原及林地,尤其是經人工改造的地方,如花園及排水溝[17]。在牠們的原產地,牠們主要出沒於亞熱帶森林[15],當中茂密的植物卻限制了牠們的散佈[6]。
海蟾蜍的卵是一串凝膠狀的產在水中。雌蟾可以一次生8000-25000顆卵,長度達20米[11]。卵是黑色的,表面有薄膜覆蓋,其直徑約為1.7-2毫米[11]。蝌蚪孵化的時間要視乎水溫,水溫越高生長得越快。蝌蚪一般會在48小時內孵化,但也可以快至14小時或長至一星期[11]。孵化時往往就有成千條蝌蚪組成一群。蝌蚪細小及呈黑色,需要12-60日來成長至幼蟾[11]。與成體一樣,卵及蝌蚪對很多動物都帶有毒性[8]。
幼蟾一般長10-11毫米,生長得很快。生長率會因地區、季節及性別而異,初期平均生長率為每日0.647毫米,繼後減慢至每日0.373毫米。生長率往往在牠們達到性成熟時就會減慢[18]。急速的生長率對牠們在變態及亞成體的生存有莫大幫助,因為幼蟾會失去了卵及蝌蚪時期的毒性,卻又未曾長成可以分泌蟾毒素的腮腺[18]。由於失去了重要的防衛,估計只有0.5%的海蟾蜍能長成成體[11][19]。
海蟾蜍達至性成熟的年齡會按地區而有所分別。在新畿內亞,雌蟾會在身長到7-8厘米時就達至性成熟;在巴拿馬的則於身長9-10厘米時才達至性成熟[18]。在熱帶地區,海蟾蜍全年也可以繁殖;在亞熱帶地區,繁殖期一般只會在較溫暖的季節,剛好亦是雨季的開始[17]。
估計海蟾蜍的臨界高溫值為40-42℃,而低溫值則為10-15℃[11]。牠們的分佈地可以因對環境的適應性而有所變更[11]。牠們對於失水有高忍耐性,研究發現牠們可以忍耐失去身體的52.6%水份,故牠們能在熱帶以外的環境生存[11]。
分佈
原產地
海蟾蜍原產於美洲,分佈自美國德克薩斯州南部的格兰德河谷(Rio Grande Valley)至亞馬遜盆地中部及秘魯東南部[11][18]。這片地區屬熱帶及半乾旱的環境。牠們在原產地分佈得較引入地區為稀疏。在南美洲,沿海每100米就約有20隻海蟾蜍,數量遠低於澳洲的50-100倍[24]。
引進到其他地區
海蟾蜍被引進到世界各地(尤其是太平洋地區),作為害蟲的生物控制[11]。早於1840年代以前,海蟾蜍就已從法屬蓋亞那及蓋亞那被引進到馬提尼克及巴貝多[25]。於1844年就嘗試引進到牙買加來減低老鼠的數量[26],但不成功。於20世紀初,牠們被引進到波多黎各來對抗侵襲甘蔗的甲蟲。結果非常成功,並阻止了進一步的經濟損失,科學家遂於1930年代建議使用海蟾蜍處理害蟲的方案[11]。
自此,很多國家都模仿波多黎各的例子引進海蟾蜍[11]。這些國家包括澳洲、美國科羅拉多州[27]、巴布亞新畿內亞[28]、菲律賓[29]、日本的小笠原群島及琉球群島[30]、台灣南投草屯[31][32]、大部份加勒比群島[11]、斐濟及其他太平洋島嶼[11],包括夏威夷[33][34]。不過,海蟾蜍卻反成為了有害的入侵物種,對原住動物造成威脅[11]。
用途
除了作為害蟲的生物控制,海蟾蜍也有多種商業及非商業用途。南美洲原住民會將海蟾蜍的分泌液塗在狩獵用的箭上,也有指奧爾梅克人利用來作為麻醉藥。在秘魯甚至會將牠們作為食物,但食用前必須清除皮膚及腮腺[17]。日本利用蟾毒素作為春藥及頭髮再生藥;中國也有使用來替心臟手術病人降低心率[15]。
20世紀中期開始,海蟾蜍可以用來驗孕。只要將婦女的尿液注入雄蟾的淋巴囊內,若雄蟾的尿液中含有精子,她就很有可能懷有新孕[17]。使用海蟾蜍會較其他動物快,而且海蟾蜍較易飼養。
海蟾蜍因數量豐富,容易處理及便宜,故學校及研究機構都使用來作為實驗動物[14]。
參考
- Solís, F., Ibáñez, R., Hammerson, G., Hedges, B., Diesmos, A., Matsui, M., Hero, J.-M., Richards, S., Coloma, L., Ron, S., La Marca, E., Hardy, J., Powell, R., Bolaños, F., Chaves, G. & Ponce, P.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8. [2009-11-10].
- (拉丁文)Linnaeus, Carolus. . Holmiae. (Laurentii Salvii). 1758.
- Beltz, Ellin. . September 10, 2007 [2009-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5).
- Vanderduys, Eric; Wilson, Steve. (PDF). Queensland Museum. 200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6-02).
- . Wildlife of Sydney. Australian Museum. April 15, 2009 [2009-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27).
- Barker, John; Grigg, Gordon; Tyler, Michael. . Surrey Beatty & Sons. 1995. ISBN 0-949324-61-2.
- Brandt, Laura A.; Mazzotti, Frank J. (PDF). University of Florida. 2005 [2009-11-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3-01).
- Robinson, Martyn. . Reed New Holland. 1998. ISBN 1-876-33483-3.
- Lee, Julian C. . Copeia. 2001, 2001 (4). doi:10.1643/0045-8511(2001)001[0928:EOASSD]2.0.CO;2.
- Wyse, E. (editor). . Guinness Publishing. 1997. ISBN 0-85112-044-X.
- Tyler, Michael J. . Penguin Books. 1989. ISBN 0-670-90123-7.
- Grenard, Steve. . John Wiley and Sons. 2007. ISBN 0-470-16510-3.
- Cameron, Elizabeth. . Wildlife of Sydney. Australian Museum. June 10, 2009 [2009-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09).
- Tyler, Michael J. . William Collins (Australia). 1976. ISBN 0-002-11442-9.
- Invasive Species Specialist Group. . Global Invasive Species Database. June 1, 2006 [2009-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17).
- Ely, C. A. . Copeia. 1944, 56 (4): 256. doi:10.2307/1438692.
- Lever, Christopher. . Westbury Publishing. 2001. ISBN 1-84103-006-6.
- Zug, G. R.; Zug, P. B. . Smithsonian Contributions to Zoology. 1979, 284: 14–15.
- Anstis, M. . Reed New Holland. 2002. ISBN 1-876334-63-0.
- Fawcett, Anne. .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August 4, 2004: 9.
- . [2018-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 Weil, A. T.; Davis, W. .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1994, 41 (1–2): 1–8. doi:10.1016/0378-8741(94)90051-5.
- Angus, R. . Australian Birds. 1994, 28: 10–11.
- Lampo, Margarita; De Leo, Giulio A. .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998, 8 (2): 392.
- Easteal, Simon. . Bi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981, (16): 96.
- Lannoo, Michael J.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ISBN 0-520-23592-4.
- Smith, K. G. .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05, 123 (4): 433–41.
- Zug, G. R.; Lindgrem, E.; Pippet, J.R. . Pacific Science. 1975, 29 (1): 31–50.
- Alcala, A. C. . Silliman Journal. 1957, 4 (2): 90–96.
- Kidera, N.; Tandavanitj, N.; Oh, D.; Nakanishi, N.; Satoh, A.; Denda, T.; Izawa, M.; Ota, H. . Pacific Science. 2008, 62 (3): 423–440.
- Sean Chang. . Taipei Times. 2021-12-07 [2022-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0.
- Harry Baker. . Livescience. 2021-12-07 [2022-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0.
- Oliver, J. A.; Shaw, C. E. . Zoologica (New York). 1953, 38 (5): 65–95.
- Hinckley, A. D. . Herpetologica. 1963, 18 (4): 253–259.
- McCarin, Julie. . Leader Community Newspapers. April 29, 2008.
- Hardie, Alan. . Northern Territory News. January 22, 2001.
- Australian Associated Press. . Sydney Morning Herald. January 25, 2006 [2009-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外部連結
- National Invasive Species Information Cent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蟾蜍靈 Bufali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中草藥化學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